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眉山市旅游
眉山市景点介绍
修文塔
修文塔——建在青衣江北岸乌尤山挂榜峰顶的修文塔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文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文山
修文山——城西北苦竹岗上,因田锡在此寄读过得名。2000年县文体局将文庙大成殿和洪雅中学内的博文堂拆迁到此,苦竹岗村农民即在此办农家乐,“田公山庄”“桃花源”有特色。
严道故城
严道故城——位于县南车冈山(长烟岗)北端之大田坝。“山岩作墙坝作城”,面积两万多亩。秦灭楚(前222年)、徙楚严王之族居此,封秦将樗里疾为严君管理严王之族,汉初(前206年)开置严道县,辖荥经河、车冈河(炳灵河)流域,北至青衣江,南至大相岭分水岭。(公元593年,将车冈河上游李湾处划断与丹棱划出的洪雅镇合并建置洪雅县。公元605年复置严道县于始阳(多营)。620年划出荥经河流域,设置荥经县,1729年改严道县为雅安县)楚严王之族带来楚地先进的冶炼术,整个严道县境内成了大冶厂,天车走云端,矿洞遍山间,炼铜炼铅抽银成为该县的主业,邓通、毛苍文(毛百万)、花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锡故里
科甲名山——田锡故里,洪雅县的文化圣山,位于罗坝镇九龙村后的半山坡上,远望如笔架三峰,海拔828米,有115米高的呵吒瀑布、田弯田锡故居遗址、乳泉、田锡旧馆石柱、田锡洗墨池、石刻千里马、唐代摩岩造像—千佛岩、呵吒寺、科甲名山山门、石径步云梯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雅八面山
八面山——系峨眉山支脉延伸而来,如一翡翠横陈于青衣江南。八面远望其形如一因此得名。山顶海拔1463米,有尖峰石城遗址,有城门洞和雅石城墙100多米。1866年,县人尹益山、尹钟玉、代化龙在此设天地坛举行起义。山的北部有苟王寨摩岩石刻90余尊。“八面晴岚”为洪雅八景之一。六月十五尖峰寺的朝山祭扫庙会万人云集。
汉王水库
洪雅汉王湖又名总岗山水库,始建于1958年,竣工于1972年,位于洪雅县汉王乡总岗多悦镇、正山口乡再西行里,公路畅通。汉王湖属青衣江水系一支流--香樟河,筑坝蓄水,承灌洪雅、丹棱两县11个乡5万亩农田。汉王湖集雨面积达28平方公里,水域面2067700平方米,湖长15公里,水均深17.1米,主湖湾有10条,长约7公里。湖中有170余座青山环抱,有九湾18坳之称。
苟王寨
洪雅县城南20公里,与夹江县接壤,海拔1463米的八面山顶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古代石城,石城环尖峰山顶修建,东西相距0.5公里,南北相距0.8公里,现存东城门洞及城墙88米。城墙均高3.5米,最高处4米,全城未留有文字,明、清《洪雅县志》亦无记载,不知何时所建,建以何用。距石城不远的八面山腰,有“苟王寨”遗址,为天然石廊,上有岩石伸出约4.5米,遮盖着高约5——15米进深约7.8米的空谷,形成自然石窟,上依悬岩,前临峻峪,形势险要,总长约2000米,其间800米地段有摹崖造像94躯。窟中题刻文字16处,最早为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和嘉熙年间(1237年—
罗坝古镇
罗坝古镇位于县城西25公里,地处“科甲名山”呵吒山下青衣江畔。罗坝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上佛教文化繁荣,最为有名的是呵吒山,既“科甲名山”,为北宋名臣田锡启蒙读书处,位于罗坝镇九龙村后的半山坡上,远望如笔架三峰,海拔828米,有115米高的呵吒瀑布、田弯田锡故居遗址、乳泉、田锡旧馆石柱、田锡洗墨池、石刻千里马、唐代摩岩造像—千佛岩、呵吒寺、科甲名山山门、石径步云梯等。罗坝集镇清末建成500米古镇,1997年建成占地15亩农贸市场,农历逢双赶集。
止戈古镇
止戈古镇位于县城西南8公里,地处青衣江南岸,位于到瓦屋山、槽渔滩风景区的旅游干道上。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为平雍闿之乱,会师于此,雍闿投降,停止干戈,战争遂停,“止戈”之名由此而来。镇内所存文物古迹有以“王华”为名的安宁平原新石器文化遗址和古建筑群五龙祠。
三宝古镇
三宝古镇位于县城东南12公里。根据明朝嘉靖《洪雅县志》载:“唐朝场上既建三宝寺,场集随寺名三宝场”。“三宝”之名由此得来。河口大桥至宝坪村公所的“十里楠竹长廊”随着楠竹的良好长势和环绕林区的盘山公路形成绿色屏障。保坪实则为“宝屏”之谐音。文物古迹有:文昌庙、二郎庙、三江庙、唐氏古墓群等。文昌庙、仙鹤庙、二郎庙、菩提寺、仰天鹅、法华寺等地形山脉走势颇似峨嵋山,素有“二峨山”之美称。美丽的三宝镇位于洪雅县城东青衣江畔,距离县城9公里,有着2000多年历史文化。这里地理位置特殊,曾是嘉定通往西康的水码头,昔时船筏往来,商贾云集,繁盛之极。今天,褪去繁华与喧嚣的
青衣江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
位于县城至槽渔滩镇青衣江沿线。东起洪川镇曲沿村,西至槽渔滩镇。该旅游区以洪雅县地方特色农、林、茶、牧业资源为基础,统一规划,打造一流乡村旅游产品。目前已建成曲沿村、阳坪村、青冈坪村、莲花村、史华村等生态家园并对外开放,园区以“喝生态奶、品生态茶、吃农家饭”为特色,深受游客欢迎。其中曲沿村生态家园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眉山市首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进一步整合洪雅县乡村旅游资源,形成规模和特色,目前正在推进乡村旅游道路及团结村、千秋坪村等农业旅游观光点的建设。洪雅旅游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发,经过10多年的建设,已建成瓦屋山、槽渔滩、柳江古镇
高庙古镇
高庙古镇四面环山,终年云遮雾绕。张河、李河在此交汇,水流的潺潺声从早到晚,总是伴着镇上的人们。河上,有两两座晃晃悠悠的古老铁索桥。鸟瞰高庙古镇,房屋是一色的瓦覆面木结构的古民居,至今仍有一条保存完好的老街,街面是一级一级的石板,古镇尚保存着一处名叫万寿宫的古江西会馆,五圣公戏楼、花溪源石刻、烈士桥亭、极乐寺石雕、二峨山等构成了高庙古镇特有的旅游景点。高庙镇距峨眉山金顶14公里,有水泥路相通,是洪雅去峨眉山与瓦屋山公路之中转站,交通便利。高庙古镇:始建于明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是目前罕见且保存完好的川西原生态山地古镇。古镇占地3.2万平方米,四面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里坪国际避暑度假区
七里坪国际避暑度假区地处洪雅县高庙镇,位于洪雅县城西南、峨眉山西麓,距县城65公里,距峨眉山3.5公里,距国家森林公园瓦屋山58公里。平均海拨1300米,三山环线通达,旅游可进入性良好。由于交通地理位置重要,加之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95%),气候宜人,年均温度12度;且水质纯净,适合休闲度假,被誉为“生态氧吧”。七里坪位于峨眉山的半山腰,常年平均气温17℃,夏季平均气温24℃,植被覆盖率达95%,有深沟、缓坡、平地等地质地貌,植被品种繁多,拥有丰富的原生态景观和水系,空气中含丰富的负氧离子,饮用水呈弱碱性。硫温泉资源丰富,天然泉水甘甜而味纯。是峨眉山
柳江古镇
柳江古镇建于南宋十年,距今800多年历史,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距成都150公里,距瓦屋山50公里,是成都-瓦屋山旅游干线上的重要节点和大瓦屋山旅游区的重要门户。“一镇、一河、一泉、一山、一村(古镇、花溪河、温泉、玉屏山、两河村)”共同构成了柳江古镇生态闲适休憩型特色。古镇山岚如黛、底蕴丰厚、名人辈出,享有“烟雨柳江、雅女之乡”的美誉。明代“一门双进士”张鹏、张可述父子;清代著名书法家张带江、诗人袁文藻、帝师曾壁光;近代爱国进步人士杨茂修、抗日英雄唐公亮等铸就了古镇的历史丰碑。贞节、贤淑、勤劳、温婉、清丽的“雅女”文化源远流长,是洪雅地方文化的一大品牌。玉
春之瓦屋
瓦屋山四季气候分明,是游人全天候旅游的最佳境地。春赏杜鹃花满山,夏沐飞瀑落九天,秋拾红叶漫山红,冬戏冰雪胜塞北。四季可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三个太阳等奇观。瓦屋山冰雪堪称中国西南一绝,积雪时间达半年之久,冰瀑、冰帘、冰柱、冰挂、雾淞等景观十分独特。冰雪其间,游客可在瓦屋高原滑雪、玩雪、赏雪,尽享大自然赐予人间的盈盈乐趣。
夏之瓦屋
瓦屋山四季气候分明,是游人全天候旅游的最佳境地。春赏杜鹃花满山,夏沐飞瀑落九天,秋拾红叶漫山红,冬戏冰雪胜塞北。四季可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三个太阳等奇观。瓦屋山冰雪堪称中国西南一绝,积雪时间达半年之久,冰瀑、冰帘、冰柱、冰挂、雾淞等景观十分独特。冰雪其间,游客可在瓦屋高原滑雪、玩雪、赏雪,尽享大自然赐予人间的盈盈乐趣。
秋之瓦屋
瓦屋山四季气候分明,是游人全天候旅游的最佳境地。春赏杜鹃花满山,夏沐飞瀑落九天,秋拾红叶漫山红,冬戏冰雪胜塞北。四季可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三个太阳等奇观。瓦屋山冰雪堪称中国西南一绝,积雪时间达半年之久,冰瀑、冰帘、冰柱、冰挂、雾淞等景观十分独特。冰雪期间,游客可在瓦屋高原滑雪、玩雪、赏雪,尽享大自然赐予人间的盈盈乐趣。
冬之瓦屋
瓦屋山四季气候分明,是游人全天候旅游的最佳境地。春赏杜鹃花满山,夏沐飞瀑落九天,秋拾红叶漫山红,冬戏冰雪胜塞北。四季可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三个太阳等奇观。瓦屋山冰雪堪称中国西南一绝,积雪时间达半年之久,冰瀑、冰帘、冰柱、冰挂、雾淞等景观十分独特。冰雪期间,游客可在瓦屋高原滑雪、玩雪、赏雪,尽享大自然赐予人间的盈盈乐趣。
老峨山
老峨山原名“老峨眉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民间传说先有此山,后有峨眉山,故名“老峨山”。位于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王场乡、顺龙山辖区内,最高海拔1142米,山中名胜古迹如金顶、舍身崖、九老洞、万年寺、伏鹤寺、一线天等,皆与峨眉山“同名同姓”。老峨山自然景观绚丽多姿,有雄、秀、奇、险、幽之美,森林覆盖率高达97%,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植被四季常青,风景如画,山灵水雅,气候宜人。澄怀湖碧波荡漾,雅致清幽;泉水成溪,潺潺入耳;鸟鸣虫叫,令人心旷神怡。春赏山花,夏享绿荫,秋看红枫,冬赏雪景,四季不同景色,都让人留有余韵。老峨山人文内涵韵味深厚,“一沙一世界,一山
仁寿高家大佛
仁寿高家大佛:又称牛角寨大佛,位于仁寿县城东北35公里的高家镇鹰头村牛角寨,海拔760米,地处双流、简阳、仁寿三县交界处,龙泉山脉中段东侧边缘,距成都市40公里,景区总面积4.8平方公里,南、北、西三面群山连接,层峦迭障,东西平畴数十里,近观鹰头水库,远观简阳三岔湖,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寨上古柏苍郁,怪石嶙峋;寨东侧崖壁依山镌造弥勒佛胸像一尊,坐西向东,双手齐胸合十,牛角寨大佛始于唐代天宝八年,头高7.7米,颈高1米,胸高4.85米,面部宽4.6米,肩宽11米,是中国大佛的唯一胸佛。于公元707年建成。2002年3月,县政府审定为县级第一批旅游区。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