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甘南州旅游
甘南州景点介绍
玛曲天下黄河第一弯
玛曲为藏语,意为“孔雀河”,即黄河的意思,是全国唯一以黄河命名的县,以黄河第一弯而闻名。此景点并非大多游客熟知的唐克九曲黄河第一湾景区,而是玛曲黄河大桥旁黄河的拐弯。九曲黄河第一弯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玛曲县。玛曲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城市。在藏语中玛曲其实就是黄河的意思。民间素来就有“九曲黄河十八弯”之说。黄河由巴颜喀拉山发源后,自青藏高原一路向东南流去。行至玛曲时,遇到了来自四川北部高山的阻挡,于是河水掉头流向西北,形成了罕见的180度大转弯,重新回归青海省。所以这被称作黄河第一曲,玛曲也就被称为了“黄河首曲”。空中俯瞰黄河第一弯。落日的余晖
古麻海
古麻海因地处古麻山而得名,古麻为“上部”之意,又有“高山红光”,即最先见到太阳的山头的含义。藏语称其为“永措”,意为玉湖,形容湖色碧绿。观赏古麻海因道路崎岖险峻而极为不易。该湖位于海拔3800米的山中,途中穿越原始森林,人迹罕至。海面呈椭圆形,面积约3500平方来,水深4~5米。四周山峰陡峭,湖岸柏树成荫。湖水来自周围高峰融雪和附近小溪,无泻水河道,但从地下潜流而出,至5公里以外的石山裂隙中喷涌而出。古麻海之所以成为自然界一大奇观,是由于人至湖边,不敢高声说话,更不能喊叫,否则,声音一出,刹时乌云骤起,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甚至遭到冰雹袭击。而在平时,古麻
古叠州城遗址
介绍古叠州城遗址在今迭部县城东郊电尕乡然闹村,位于白龙江北岸的台地上,背倚扎尕独山之巅。今迭部县境在南北朝时期为合川县,唐高祖武德二年置叠州,置州前称交戍城,后称叠州城。该城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450米,城墙随地形而筑,城廓呈不规则五边形,城内东北部筑有内城。迄今古城残垣断壁犹存,残垣上夹棍眼和夯土层清晰可见。在遗址内和城堡残垣夯土层中,多处发现大量彩、素陶片,以及陶壶、石器、布纹瓦、绳纹砖、石斧、牙齿化石等古文化遗存。古城西北约80米高的山梁上,有一处黄土夯筑的古烽燧。该古城遗址已于1993年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迭部县境内还有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岗岔溶洞
介绍岗岔位于合作市正北方26公里处的岗岔行政村,以奇特的溶岩洞地貌,石林风光为特色。这儿的山峰与石崖相对,顺沟绵延,山势峙珑,松柏蓊郁。有些嶂顶的石崖上,崖缝中深扎着棵棵虬劲的松柏树,展示着自然界中生命的神奇。沿喜拉沟一带共有石炭岩溶洞及天然岩洞7处,极具特色。2处天然修仙坐禅洞窟,曾有好多高僧大德慕名修行过,里面现仍存有打坐修行的禅台。2处穿岩洞,传说一处是神母做饭时神力开凿灶台及烟囱时留下的遗迹,一处乃神母的神箭将石崖从中射穿所致。迷人的传说与眼前的景物令人浮想联翩,而两处景致更佳的岩溶洞更让人着迷。一处为喜拉乃康大神洞,洞内有洞,洞下有洞,
俄界会议遗址
俄界会议遗址位于迭部县达拉乡政府驻地西3公里的高吉村(旧时译为俄界,意为“八个山头”),西北距县城68公里。该村座北朝南,四周群山环绕,松林茂密,是一个地势平坦、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藏族山寨。俄界会议,以其会址所在村而得名。会址为一座典型的藏族山寨土围墙木楼建筑,总面积238平方米,建筑面积102平方米,高6米。其中红军司令部住室面积69平方米,毛泽东居室面积15平方米。现设有展览室15平方米。1935年9月11日傍晚5时,毛泽东、周恩来等随同中央军委纵队和红一、三军团顺利走出草地后,相继抵达俄界,当晚向左路军发出了《中央为贯彻战略方针再致张国焘令其即行
达宗湖
达宗湖湖面海拔为3100来,湖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百来,呈狭长形,总面积约50余亩。湖滨四周怪石丛生,外围前塬地形开阔,有平坝草原,再延伸便是林木葱郁的大山。达宗湖历来被当地藏族牧民尊奉为神湖,因此湖畔四周箭杆林立,经幅飘舞,比之其它名湖胜水独有一番味道。每逢六月,各地香客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朝圣插箭。其时,整个山峦湖面香烟缭绕,海螺声声,男女信徒手转经轮,口诵-,按顺时针方向绕湖三周,然后投掷宝瓶,祭祀神湖,以求神灵保佑,析愿五谷丰登,人畜两旺。据说,达宗湖的神灵非常灵验,凡求祈者都能达到心愿。用时参考1-2小时交通从夏河县包车前往150元门票20
赤壁幽谷
距临潭县冶力关镇5公里,这里是一个峡谷地带。岩石多姿奇特,洞穴奇形怪状,大小不一。岩石峭壁均成赤色,颇有长江赤壁之神韵。据专家考察定为沙砾岩丹震地貌,岩石上的自然肖像,形态逼真,清晰可见。崖畔有仙人洞、-洞、妖魔洞、裹毡洞等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洞前枝繁叶茂,山花妍妍,神秘幽静。谷内危石欲落,百姿千态。谷底翠柳葱茏,牧草青青。据传,彭祖当年选定这幽静神秘的赤壁峡谷修道,曾在岩畔的仙人洞修身。还有莲花山谷,赤壁峡谷被足妖魔盘踞,宽大特大的妖魔石便是妖魔-的岩石,每逢天旱少雨的年份,当地的山民则成群结队前来这幽谷向神仙烧香祭祀,乞求降雨。地址:甘南州临潭县
熊猫沟景区
熊猫沟景区位于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达麦乡境内,由当浪沟自然村村民自主经营的集避暑度假、森林旅游、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藏文化综合性生态旅游度假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6%,负氧离子高达12000个/立方厘米,被誉为“天然氧吧”“人间仙境”。四周群山环绕,山水相连,叠峰四起,泉水叮咚,动植物资源丰富,呈现出一派天然园林的独特神韵。
则岔石林
则岔,藏语称“则仓”,“则”意为羚羊,“仓”意为家(另有窝、巢穴之意),连起来解释就是羚羊的家园。因当年有人把“则仓”译为“则岔”,久而久之,就成为通称。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珍禽异兽数不胜数,而人们视为高原精灵和吉祥之物的羚羊则满山遍野,故得名为“则仓”(则岔)。则岔石林位于碌曲县南部,距县城五十公里,其地山势巍峨陡峭,石林屹立云中,流水清澈见底,林木茂密葱郁,有众多珍禽异兽栖息出没。1992年,其地被列为甘肃省重点自然保护区,1998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进入石林区,便要越过石门。石门高深百十丈,扶岩
西仓寺
西仓寺,藏语称“噶丹曲科林”。位于碌曲县东。是碌曲县境内较为著名的格鲁派寺院之一,在安多藏区享有较高声誉。西仓寺是在当地原有的几座小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始建于1839年,由拉卜楞寺著名高僧第三世德哇仓·嘉央图丹尼玛主持建造。后寺院所属部落献寺于第三世嘉木样-,西仓寺成为拉卜楞寺子寺,政教属拉卜楞寺,管理由拉卜楞寺派“更察布”、法台、经师、僧官管理西仓寺及所属部落的一切事务。第三世嘉木样、第三世德哇仓、华日-、贡却坚赞等曾任西仓寺法台。西仓寺学院学规、节日法会等大都类同于拉卜楞寺。据《安多政教史》载,清朝皇帝曾赐寺额“般若洲”。西仓寺发展十分迅速,至解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城扎尕那
扎尕那是迭山南麓一处地形奇特的自然奇观,位于迭部县城北部益哇乡境内。扎尕那藏语意为“石箱子里”,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其地形地貌既象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用岩石修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璀璨生辉、巍峨恢宏、雄伟壮观的迭山主脊光盖山石峰,另外三面皆是秀峰环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犹如高峻雄浑、坚不可推的城墙,把扎尕那四村一寺围在城中,其中东哇村和桑拉寺院正巧座落于石城中央。城内左上角还有一道出口,是由石山断裂形成的石质狭道,南北走向,长百余米,宽仅数米,石峡两面是垂直挺拔的岩壁,一条小溪悬泻而下,声响如雷。此道亦是洮叠古道中的险关
米拉日巴佛阁
在合作市北侧的山根,巍然矗立着一座四方形石砌楼阁,与周围的建筑物相比,它拔地而起的高度和不凡的气势,可谓是鹤立鸡群。它就是著名的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早在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被称为米拉日巴化身的洛桑达吉上师,在此地原有一座佛塔的基础上,仿照米拉日巴在洛扎亲自建造的九层楼阁的造型,兴建了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但这座古老的佛阁毁于“文革”。现在的米拉日巴佛阁于1988年动工重建,历时四年建成,总面积4028平方米,高40余米。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是全藏区唯一的一座供奉藏传佛教各派宗师的高层建筑名刹,始建于清乾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距今已有
郎木寺
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创建于公元1748年。其创始人即第一任赤哇嘉参格桑,11岁受戒出家,27岁前往拉萨学法,投拜名师潜心学法,成为出类拔萃的大学者,年届55岁时,任西藏噶丹寺赤哇八年,期间他广弘讲说。公元1747年,年届70岁的他经第七世0-格桑嘉措的允准,返回故里弘扬佛法,创建了郎木寺院。郎木寺经过历世-的创建、扩建,现有闻思学院、续部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印经院。寺院的佛塔主要有第一世-的肉身灵塔,据说该灵体的头发、指甲如新生长的一般。有以数万两黄金、白银和松耳石、珍珠等制作的历世其他-的灵塔,以及70余座大小不一、制作各异的佛塔。郎木寺辖有十座
翠峰山
翠峰山是原西固(舟曲)八景之一(北峰古刹),《甘肃古迹名胜辞典》称它为“陇上名山”。景区包括二郎山公园和翠峰山主峰,约7.5平方公里。沿县城北郊缓延而上,先足登二郎山公园。传说二郎山是天将二郎神到舟曲落脚的地方,海拨约1400米,约3万平方米。现有道教庙宇3座,各式长廊、亭榭8座,掩映在绿树繁花之中。从二郎山公园沿盘山小路上行4公里,即到翠峰山主峰风景区。翠峰山顶海拔约2160米,面积约1.5平方公里,峰顶有9座佛教、道教寺庙,其建筑荟萃,壁题书画丰富,林寺相互掩映。翠峰山上观城视野开阔,适应市民野炊,是一处游人度假、康体、观光的最佳去处。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部的康乐、临潭、卓尼、临洮、渭源5县接壤地区,东经103度44分-103度48分,北纬34度56分-34度58分之间,汇集的三角地带总面积125.51平方公里。主峰大莲花山海拔3578米,洮河沿岸2000米左右。属高寒半湿润气候。本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水源涵养林和风景林以及林内各种珍贵野生动物。区内植物种类约有75科191属500余种。区内动物资源丰富,兽类有60余种、鸟类150余种,爬行动物10余种,两栖类4种,鱼类4种,昆虫类250余种。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兽类有豹、猞猁、林麝、豺、水獭,鸟类有斑尾榛鸡、暗腹雪鸡、血雉
德哇仓文殊佛殿
一世德哇仓·罗桑东珠,幼年在嘉木样·俄昂宗哲尊前受具足戒后,发愿跟随嘉木样学法。十六岁赴西藏,入哲蚌寺郭莽学院潜习佛法。因他天资聪颖,成绩优异,大师对他寄予很大希望。1709年随嘉木样·俄昂宗哲大师返回今夏河县所在地,协助嘉木样大师创建卜楞寺,并负责处理寺院的一切事务,使拉卡楞寺政教日益昌兴。1738年担任拉卜楞寺第三任总法台。1743年将嘉木样大师转世灵童迎进拉卜楞寺坐床,使寺主嘉木样-系统得以形成和延续。第二世嘉木样·久美昂吾在位时,鉴于他对拉卜楞寺的创建有功,特许德哇仓-系统享受“赛赤”待遇。第二世德哇仓·久美隆柔嘉措于1772年荣登拉卜楞寺第十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角城
位于甘加滩偏东央曲河与央拉河交汇处东北岸台地上,距县城约三十三公里,是本县甘加乡境内的一座古城遗址。据有关资料记载,它是汉置白石县旧址,也是河州通往西南蕃的要道之隘口,是当年汉、羌、唐、蕃之边塞重镇。是汉与吐谷浑、吐蕃、西夏、角斯啰等王朝剧烈争夺的战略要塞。八角城实际上是一个空心十字形城。因为在一个空心十字的各角上有一个城墩,形成八角突出。城名由此而得。该城城墙长2193米,高11米,城内占地面积约200000万平方米。此城打破一般正方形成四个面和十二个面的常规,有三十六个墙面,加上八个城墩,共由六十个面组成城围,城外有护城河、壕等附属设施,东、西北均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朗木寺佛塔
甘肃的郎木寺拥有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塔,以数万两黄金、白银和松耳石、珍珠等制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朗木寺天葬台
甘肃的郎木寺拥有我国目前藏区里唯一能够让游人参观的-台。-是藏民们能够享有的最高等级的葬礼。藏民的尸体被秃鹫吃的越干净,说明他的灵魂升天转世的越快。山顶飘着各色嘛呢经幡,还有成群的秃鹫在盘旋,它们是藏族人民心中神的化身。-台没有想象中那种阴森与恐怖,在这里死亡不仅仅意味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开始,带有重生与超脱的意味,是藏区信教群众最后的回归,他们用-这一具体方式呈现人类回归自然这一法则。这里独特的藏族丧葬文化风貌,近几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客来这里探密。用时参考1-2小时交通1、从夏河、临夏、合作、玛曲等地都有班车直达郎木寺,夏河至郎木寺71.5元/人,每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朗木寺仙女洞
仙女洞最高处有五六米,面积约有四百多平方米,这是一个溶洞,洞内西南角上一柱钟乳石仿佛一位青春美貌的少女,她就是传说中的仙女。仔细瞧瞧仙女,只见她的头部已融入洞顶,留下胸部、双肩、肚脐清晰可辩,栩栩如生。她那像肚脐的古眼中还冒着滴滴甘露。当地人给她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华尔旦纳摩”,译过来就是仙女的意思。离仙女不远处岩壁在离地一米处内深陷,形成一个“L”形的通道,约有两米长,叫“中阴洞”。洞口一石象一块如意,又如一柄灵芝支撑着岩顶。据说,人从通道一头钻入再从另一头钻出来就可以完成前世到今世的转变,可以祛病延年,去祸增福。但罪4孽深重之人永远过不去的。在仙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