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郴州市 > 嘉禾县旅游
嘉禾县旅游景点
水王庙
嘉禾城关水王庙,东靠丙穴,北枕石羔。这里的石山古木撑天;石山底下,一股大水“哗啦、哗啦”从山洞里往外奔腾。是一个山青水秀、月明风清的好地方。从前,这附近还真是有一个庙,里面供奉着水王菩萨。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神农教耕的丙穴一带缺少水源,人们种田饮水都要到钟水河肩挑背扛,十分辛苦。有一天,不知从哪里走来一个念经的老和尚。只见他左手托着一个钵孟。右手拄着一根龙头拐杖,一步一步人禾仓沿石板路向西走来。走到石羔村前的石山面前时,他突然听到石山底里,象有大水哗哗作响,而山下却不见一滴水星。再一听,隐隐约约地还有阵阵吵闹声。爱水的老和尚是水王的化身,而水王就是东海的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禾钟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嘉禾钟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湿地公园)位于湖南省南部的郴州市嘉禾县,地理坐标:东经112°37′38″-112°40′39″、北纬25°53′87″-25°72′88″,规划总面积452.28公顷,湿地面积268.77公顷,湿地率59.43%。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248.29公顷,洪泛平原湿地20.48公顷。钟水河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样化和复合交错的特点,从湿地生态系统格局上看,地表与地下水系交错。就地貌类型而言,石、洞、峰、岩齐具,喀斯特岩壁、溶洞、丛石均有。湿地公园森林与湿地复合的生态系统孕育了较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据调查统
珠泉涌月
在嘉禾县城北郊的石板道旁,有一眼名泉,水从泉底如珠串串涌出。泉水碧蓝,清澈如镜,泉底鱼虾,一目了然。夜晚,天空圆月,映入水中,大珠小珠,尽有玉盘,故称珠泉。“珠泉涌月”为嘉禾八景之一,民国《嘉禾县志》云:“北郊数百步,唯道旁田畔间,四空一亭,泉水碧蓝,大道迤逦,夕阳山色,月夜人静,坐听泉泡声,睡沫滴玉,凡籁皆寂。”泉侧,有一八角亭,名曰珠泉亭。亭柱原刻有一副对联:“逢人便说斯泉好,愧我无如此水清。”据传为一知县所写。座落县城北门外,亭侧有泉名珠泉,水从泉底砂砾中如串串银珠涌月,泉水晶莹,清澈如镜。明月天空,映在水中,一轮涌起,金光闪烁,古题“珠泉涌月
嘉禾欧氏宗祠
嘉禾县欧氏宗祠位于嘉禾县莲荷乡平世村。乾隆三十五年(1770),欧氏后裔将宗义、以瑞、以将、以玄祠堂移建于现在位置,更名为“青龙祠”,即欧氏宗祠。并先后在嘉庆十年(1806)、民国三年(1914)、民国三十年(1941)和公元2003年进行过维修。欧氏宗祠坐西南朝东北,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为砖石木结构,前后二进,由戏台、露天坪、两侧厢房和神堂组成。欧氏宗祠门屋为五开间,设一中门和两条侧门,青瓦硬山顶,两边是耳房。中门上方悬挂一牌匾,上书“欧氏宗祠”四个鎏金大字。两根柱子,几道横梁,马头式封火墙,简洁朴实,没有过多修饰。进入正门,即为戏台,穿斗式木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禾龟山
在嘉禾县城郊大坪岭村,有一座三面环水,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石山,就象一只巨大的乌龟在湖里昂头环顾,人称“龟山”。上古时候,女娲氏这后炎帝神农,南下觅得嘉谷,住在九老峰东侧脚下的丙穴,教民耕种于禾仓堡,从此九州之人皆知谷食,结束了人类吃野物野果的生活。相传共工与祝融为争夺女娲的爱情,大战于撑天柱下不周山,结果共工因失败而撞击不周山,顿使天倾地陷。而女娲为炼石补天,杀死了一只神龟,用龟的四只脚当作四根柱头,把大地支起,方才转危为安。神龟之后龟丕为报女娲杀祖之仇,追寻神农经闽粤入湘南郴州,到达禾仓堡,与神农背山而居九老峰西侧一水湖。因龟丕明斗敌不过神农,便潜
嘉禾珠泉书院
珠泉书院位于湖南嘉禾。清道光三年(1823),知县鄢翔捐俸倡建,以地临珠泉井,故名。有大门、前厅、讲堂、后厅及正谊、明德、修德、进业四斋。订有《珠泉书院条规》,聘“人品学问优崇者”为山长,“按期讲贯经史”。道光二十四年(1844),知县达麟兴增建珠泉亭,撰“逢人便说斯泉好;愧我无如此水清”联以警士。然其时学田甚少,“延师主讲,左支右绌”。咸丰七年(1857),知县袁慧业、陈仲国相继增置田亩,聘请山长,费用始“可无虑不敷焉”。同治二年(1863),知县吴国仲重修,并增学田至229.6亩。光绪十五年(1889),重修院舍。先后主讲者有善化吴绂荣、临武黄云汉、
雷家祠堂
雷家祠堂位于嘉禾县普满乡雷家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祠堂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030平方米,是嘉禾境内面积较大的祠堂。前后三进,由戏台、露天坪、厢房、中厅和神堂组成。门屋三间,设一条中门和两条侧门,中门上绘有两幅门神。两根柱子,一道横梁支撑整个明厅,门前额枋刻双龙戏珠浮雕(文革时被毁,现存残迹),两侧是耳房,三叠马头式封火墙,硬山顶。从左右侧门进入,即为戏台,穿斗式木梁架结构,四方藻井,歇山顶,戏台正前方曾绘有龙凤、瑞兽、云纹等图案,整个戏台线条流畅,简洁朴实,无奢华修饰。戏台正前方为露天坪,青石铺墁,四周排水,是村民看戏及活动场所。两侧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萧克故居
萧克故居位于嘉禾县泮头乡小街田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东南朝西北,是一座以砖木为主的古典建筑,俗称“大厅屋”。整个厅屋为长方形四合院式,青砖青瓦,穿斗式梁架结构,屋顶为硬山式,通面阔19.4米,通进深21.1米,占地面积409平方米。门口原有一对石狮昂首蹲坐,文革期间已被毁。大门两边嵌一幅钩边行楷对联:“门闾高大常依日月照映,子孙蕃昌不愧齐梁正脉”。跨入大门,右边是耳房,与左边厢房有一口天井相隔。过耳房即到正厅,正厅分上厅和下厅,两厅之间又有一天井相隔。厅两边有厢房12间,用木板隔开,是萧克将军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萧克将军就诞生在这里。故居一直得到县委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嘉禾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位于嘉禾县普满乡路下坪村村口。始建年代不详,于清道光十年(1830)重修。祠堂为砖石木结构,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747平方米,前后三进,由门屋、戏台、中厅、神堂和两侧厢房等组成。门屋为五开间,两稍间为耳房,设一正门和两个侧门,大门横梁雕有二狮戏珠,门槛刻有花卉。正门上用行楷书“刘氏宗祠”四字,门柱刻对联一副:“奕寝堂统序群昭群穆,广门户宏开公子公孙”。左侧门上书-“穆门”,右侧门上书-“昭户”,均为白底黑字,檐下绘有八仙等图案,已较模糊。正门前立两根石柱,高5.4米,阴刻对联一副“驷马跄跄光世德,鹿车拥拥振家声”。门屋山墙为前坡三叠后坡两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宪牌坊
风宪牌坊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嘉禾县车头镇荫溪村,此为精雕细刻的具有湘南文化特色的功德牌坊。牌坊始建于明代,位于县城东南约4公里的东头镇荫溪村内,系明衡州知府李循义、临武知县刘熙于洪熙元年(1425)为当时任上京巡守御吏李裕兴建的功德牌坊。清乾隆十八年(1753),村民对牌坊进行了修葺。牌坊为石质结构,分三间四柱三门。通高7.3米,面阔5.5米,呈“品”字形三楼,正楼题“恩荣”二字,两旁雕三龙,左右各一窗花,匾题“风宪”两字。上下额坊分别雕“双龙戏珠”、“双狮滚球”图案,二者均为高浮雕镂孔,龙、狮形态栩栩如生,中柱刻天宫。左右次楼均有兽形装饰,背面刻云中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薰亭
南薰亭位于嘉禾县泮头乡小街田村西面约500米处,系中共嘉禾南区支部活动旧址之一。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由小街田村人萧覃荫等人倡建。南薰亭为石木结构,坐南朝北,呈长方形,亭长10.1米,宽5.6米,建筑面积为56.6平方米。东西面山墙为石材砌筑,结构简单。山墙面顶部为宝葫芦,两边装饰以鱼吻,门上楷体阴刻“南薰亭”三字匾额,皆少一笔画,由萧覃荫进士亲笔题写。南北面无墙体,只砌40公分高的条石供路人歇息之用。亭北面墙排列石刻碑文两块,一块为叙事碑,一块为捐款姓名等。整个建筑为典型的湘南路亭风格。原南薰亭残损严重,只剩下骨架及石材等,2008年县文物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迹龙门
桥位于今石桥乡仙江村侧,是横跨钟水两岸的天然大石桥,旧题“禹迹龙门”,为嘉禾八景之一。该桥东西向,中通一一孔,可通帆船。传说仙人用神鞭赶来两座石山,横截钟水,水阻不流,仙人用脚踢开一孔,呈上尖下宽三角形,水方畅流。桥两端各有一对石狮俯视,两侧为石栏杆,浮雕名人古画。西端建有石龙庙,全用浮雕火砖砌成,内塑齐天大圣等佛像,右旁竖一石碑,表面极为光滑,人称“石镜”,可照出人影,靠“石镜”右侧斜看,可见仙江村一角映影。桥孔旁有一天然石洞。县人贡雷德焕题“桃源洞”3字。1962年改修为公路桥,为通往石桥、桂阳等地交通要道。有联云:“从来不信神仙,缩地鞭石,大有人在
桐梁潜渡
桐梁桥位于今行廊镇沙坪村西北侧,是陶家河、邝家河、神仙殿河三水汇集地。桥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长35.2米,宽5.4米,高6米,桥上曾建有路亭、茶屋,雕龙画凤,极为雅致。桥下流水潺潺,卷入石洞,潜渡而出,旧题“桐梁潜渡”,为嘉禾八景之一。现在陶家河河水已经上山,正是:千年难奈逝波何,留得声名无义河,今日人民揿电钮,上山水唱有情歌。1985年,在桐梁桥下游新建一座郴嘉铁路桥,陶家河又添新景。
丙穴瀑练
丙穴位于县城西效里许的丙穴山麓,穴口上方石壁有“丙穴”等石刻,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丙穴有钟乳石,地下流水清澈。秋冬水涸。漩人可备照明灯具入穴,行约2里,出石羔背山后洞。丙穴地下水注入小溪,“油鱼”沿溪流游入丙穴。“油鱼”骨软、味美,是上等佳肴,故有“丙穴嘉鱼”之称。20世纪50年代,兴修水利,溪中筑坝,游鱼被阻,“嘉鱼”绝迹。现丙穴山巅新建烈士纪念碑,自然景观加上人文景观,览物之清,又有不同。
邓家遗址
邓家遗址位于嘉禾县广发乡乐仁访村,时代为汉。2012年,邓家遗址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向各至遗址文化堆积边缘外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尹子韶墓
尹子韶墓位于嘉禾县田心乡瑶冲村麻山头,时代为近现代,类别为烈士墓葬。尹子韶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为起点四向各至1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禾红军墓
嘉禾县晋屏镇甫口村“红军墓”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李必藩故居及墓
李必蕃故居位于嘉禾县城关镇南正街小井巷22号。是一座砖木混合,中西结合的近代建筑。整个建筑坐南朝北,青砖青瓦,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拱形门,为独立庭院,两层楼阁。面宽12.6米,进深8.6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进门是天井和厅堂、厅屋,大厅地面为青石铺墁,厅堂、厅屋为青砖墁地。由木制楼梯拾级而上,依次是会客厅、卧室、书房和储藏室等,两层均为木板吊顶,二楼有木制围栏。故居基本上保存了原有格局和风貌,其建筑结构和房屋结构没有大的改变,整体保存较完好,是老县城民国时期中西结合特色建筑群中的代表之作。1984年县政府将故居所有权归还给李必蕃遗孀,2001年故居
李国柱故居及墓
李国柱故居及墓李国柱故居位于嘉禾县城关镇珠泉社区西街中心巷58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年,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66平方米,为两层独立庭院。面宽12.4米,进深8.2米,硬山式屋顶,青砖青瓦,砖木结构,保存较完好。目前,故居北面两间厢房归李国柱后裔所有,南面两间厢房属他人所有。2011年元月,省政府以湘政函[2011]21号文件公布李国柱故居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国柱墓位于嘉禾县城关镇丙穴社区水源庙翅膀形山,属近现代重要史迹——烈士墓及纪念设施。李国柱墓由墓冢1座、碑刻3通、标志牌2块组成。整座墓坐西南朝东北,墓长2.5米,宽1.6米,高0.9米,占地面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六军团西征——广发墟临时法庭旧址
红六军团西征——广发墟临时法庭旧址位于郴州市嘉禾县广发镇,年代为1934年。2019年,红六军团西征——广发墟临时法庭旧址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雷天赐墓
雷天赐墓位于嘉禾县普满乡茶坞社区垄下村,时代为北宋。2018年,雷天赐墓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外缘为起点,四向各至1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延20米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嘉禾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