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炮台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炮台篇
41、狮球岭炮台
狮球岭炮台狮球岭位于基隆市区之南、高速公路大业隧道上方,连接虎头山和基隆山,岭高虽仅155公尺,却居高临下控制整个基隆市。清光绪9年(1883年),刘铭传聘英国技师在此建立炮台,于翌年的中法战争中,成功地阻止法军向南推进,并迫使其退守澎湖;马关条约割台后,狮球岭也凭藉着险要的地形,迫使日人转由澳底、盐寮一带登陆,是基隆著名的古战场,而岭上的炮台遗迹,现则被评定为三级古迹。经过岁月的摧残,狮球岭炮台的大炮已失,仅遗留一座石造指挥所及扇形炮座供人凭吊。乘车风向标:由基隆火车站前搭201、202、205等基隆市公车,于仁五路站下车后,循成功一路、狮球路上行约1.8公里可抵。…
42、长门炮台
长门炮台长门炮台位于连江县官头镇境内、闽江口北岸、长门山巅,于清道光十四年(1835年)由民族英雄林则徐亲自选址和设计建造,后经光绪八年扩建而成,清政府曾在这里设立长门提督。据史料记载,长门炮台建设年限还早于厦门胡里山炮台。炮台整体建筑气势十分雄伟,外观呈圆柱形构造,营垒高四丈多,厚五尺,周长九十丈,占地近50亩。长门炮台作为闽江口第一道防线,曾在1884年的中法马江海战中写下光辉的一页,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站在炮台旁,近可俯看闽江口胜景双龟锁口,远可眺望川石、壶江、粗芦三岛,引人遐思。如今,长门炮台已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德育基地。…
43、蒲洲炮台
蒲洲炮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鹿颈村蒲洲山东南方的山梁上,与南面大角山炮台相望。始建清光绪十一年(1885)。占地总面积约769.55平方米。蒲洲台原门楼已毁,现新修。炮池现存3处,是典型的后膛炮池,大炮等已消失。1号炮池呈扇形,2、3号炮池呈圆形,炮巷连接炮池,炮巷内有子药库。1997年在维修工程中对炮池、门楼、炮巷进行了维修保养。2008年再次对其进行了维修。是虎门炮台现存的主要部分之一。炮台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开幕式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82年2月,并入“虎门炮台”,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4、横挡炮台
横挡炮台位于珠江中流横挡山麓,与镇远、靖远、威远三台隔江峙。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建。嘉庆二十年(1815年)两广总督蒋攸銛于台前增建月台1座。台周九十一丈,台面、炮洞、垜墙以三合土筑成,安放大小铁炮40门。道光五年(1835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又改建加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两广总督林则徐在横挡台西侧江面打抽暗椿,在东侧与靖远台间安设木排铁链,可开可合,成为虎门要塞栏江截舰的“金锁铜关”。台被英军攻毁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再建。咸丰六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再被攻毁。光绪九年(1882年)两广总督张树声奏准修建下横挡炮台,九年,两广总督曾国荃修复上横挡炮台。…
45、狮岗炮台
狮岗炮台在端州区北郊七星岩东北的狮岗,建于1920年,是肇罗阳镇守使林虎在肇庆所筑的七座炮台之一。炮台由三个部分组成:岗顶建指挥部,岗上另有两个防御工事。指挥部在岗的制高点,为圆形暗堡,直径2.35米,高l.9米,堡顶丘形,堡内有枪眼、壁龛,南面通道口接坑道,坑道平面为曲尺形,全长24.6米,宽1.5米。岗西北有防御工事,共有暗堡两座,各有坑道连接;岗东北的防御工事则以洼地掩体为中心,呈丁字形;三个暗堡分别在坑道的末端,暗堡的结构与当地其他炮台大致相同。广东肇庆市…
46、赤湾古炮台
赤湾左、右炮台,位于“临海山梁扼三面之险”的蛇口半岛顶端,分东、西两侧箝制赤湾港,雄视伶仃洋面。已修复的左炮台挺立在海拨170米的鹰嘴山头,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炮台城基用大块花岗岩修砌,全高约3米多,北面是炮台城的入口,城内东西两厢,仍遗留两座房屋残基,是当年守炮台士兵的居屋。南面的高台宽约8米多,是运用炮位的场地。赤湾古炮台,位于“临海山梁扼三面之险”的蛇口半岛顶端,分东、西两侧箝制赤湾港,雄视伶仃洋面。已修复的左炮台挺立在海拨170米的鹰嘴山头。古炮台城基用大块花岗岩修砌,全高约3米多,北面是炮台城的入口,城内东西两厢,仍遗留两座房屋残基,是当年守炮台士兵的居屋。南面的高台宽约8米多,…
47、长山尾炮台
南澳县长山尾炮台位于汕头市南澳县海岛国家森林管委会黄花村,主管单位是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建,嘉庆十九年总督蒋攸铦改建。与澄海大莱芜炮台相对,控制由东陇出入外洋之门户。-战争时期,长山尾至凤屿一带洋面,为英国-船停泊、贩-的海域。1994年南澳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炮台,保存良好。城廊呈长方形,长60米、宽20米、高6米、墙垣厚2米,现存城门由高约3米、宽2米的石条石板构筑,贴着南、北墙垣各有梯级可登城,西面有高大平台用以置放大炮。登城远望,可将对岸的莱芜山,西山海中的凤屿岛,尽收眼底。辟山道至炮台,附建牵莱园景点。牵莱园景点有临风观海的倚霞亭和利用自然奇险的…
48、妈阁炮台
介绍妈阁炮台(又名圣地亚哥炮台,位于西湾西端)建于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堡上,距今350多年历史。澳门政府在公元1622年前修筑炮台,以防守澳门的入口水路。当年炮台面积纵一百五十步,横五十五步,距离海面约三十尺,适用于枪战。古堡内,设有小天主教堂,名为圣雅各伯小堂。教堂内有精致的圣各伯雕像以及母花地玛、伊莎贝皇后的瓷砖画像。1981年,古堡改建为圣地亚哥酒店,但仍保持原有的特色,城墙、隧道、教堂等文物与葡式风格的设计互相结合。酒店分为四层,在各层建筑之间,小径与回廊相连接,白色外墙和红色屋顶,在青青的山色中,格外突出。澳门澳门…
49、大连湾炮台
介绍大连湾炮台位于大连湾和尚岛山上。大连湾炮台包括海防炮台5座和陆防炮台1座,是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6月间所建。炮台都是用砂石水泥构筑,由炮位、兵舍和子弹库组成,四周有高大土围墙。现存有大连湾和徐家山炮台残址。大连湾炮台开始由提督刘盛休统铭军十三营驻守。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8月16日,除留6哨兵力外,其余军队开赴大东沟接迎朝鲜清军。随后总兵赵怀业六营3哨淮军调补大连湾驻守。在日军兵临金州,金州危急之时,赵怀业贪生怕死,弃台逃往旅顺,致使坚固炮台并未发挥固守疆土的作用;辽宁旅顺口…
50、东炮台
东炮台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二批1981.4.20地址:珲春市马川子乡炮台村年代:明末类别:古遗址管理单位:珲春市文物管理所是否开放:否东炮台位于珲春市东南约9华里马川子乡炮台村所在地。遗址四周为社员居住区。炮台呈椭圆形,“三合土”夯筑,高约6米。东西径为100米,南北径为70米。东、南、西各有座炮位,每座炮位呈圆形,周长约70米,炮台外有宽约9米的护墙河,尚存积水。炮台东、西2华里许各有边长百余米的方形土筑围墙,是当时靖边军驻扎的兵营遗址。东炮台始建于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
51、上横档炮台
上横档炮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南北台社区居委港前大道以东虎门水道上的上横档岛。占地面约7900平方米。在下横档岛之北,大虎山岛之南。岛上现有清光绪十年(1884)时后膛炮池八处及兵房、官厅、库房、坑道和鸦片战争时炮台遗址等。1985年以来多次进行维修保护。是虎门炮台现存的主要部分之一。自清康熙年间至今,上横档岛上的炮台历经近三百年,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开幕式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82年2月,并入“虎门炮台”,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2、西炮台
西炮台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二批1981.4.20地址:珲春市板石乡年代:清代类别:古遗址管理单位:珲春市文物管理所是否开放:否西炮台位于东炮台以西约10华里,板石乡春景村辖境。遗址四周为稻田。炮台呈椭圆形,“三合土”夯筑,高约3米。东西径约90米,南北径约80米。东、南、西各有座炮位,东、西两座炮位围以土垣,周长约60米,高约5米,南面炮位已无土垣。炮台外有宽约9米的护墙河,西约100米处有一南北约120米,东西约110米的方形土筑围墙,是当时靖边军驻扎的遗址。…
53、靖远炮台
靖远炮台:位于北仑区戚家山街道蔚斗社区金鸡山东北麓沙湾头。坐南朝北,占地447.8平方米,原设炮眼5孔,营房5间。三合土夯筑,平面呈凹字形,立面呈梯形。长45米,宽9米,高4.4米。墙体上厚1.06米,下厚1.75米。炮眼宽2.4米,高2米。营房和各炮室间隔墙已毁。1986年,曾出士1842年英国阿姆斯特郎80磅前膛炮1门(现存北仑博物馆),发现靖远炮台门楣石碑一通(现存开发区蛟山公园)。据历史文献记载,该炮台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光绪十年(1884),置阿姆司脱郎80磅前膛炮4门,瓦瓦司后膛炮1门。景点位置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金鸡山东港口湾头)…
54、亭江炮台
亭江炮台,位于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亭头南般村,与长乐的象屿炮台相互呼应、扼守闽江,形成闽江口第二道防线。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始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重修,光绪六年(1880年)、十二年(1886年)两次复修。由山巅主炮台、山边突出部前沿炮台、临江岸炮台群及山后弹药库组成。主炮台在高约20米的小山包顶,三合土结构,半圆形,半地穴式(深1.85米,内径18.3米,墙厚3.3米);前沿炮台在主炮台所在小山包的半腰,呈“凹”字形,占地20平方米。弹药库在主炮台后的山坳里,呈长方形,长7.2米,宽6.6米,高3.1米。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亭江炮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55、旅顺日俄战争炮台
在旅顺口区政府东侧不远处的山尖上,两门百年铁炮历经风雨凝望着大地。从炮台眺望,远处一马平川,近处山景如画。这就是望台炮台,当地人称之为“两杆炮”。1905年1月1日,日俄战争中驻旅顺俄军失守望台炮台,次日全面投降,旅顺落入日军手中。从此,侵入中国东北的俄军一溃千里,“两杆炮”成为日俄战争转折点。见证日俄旅顺最后一战在旅顺口东部制高点的两杆铁炮是俄军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四周均有堡垒守护,东鸡冠山、盘龙山、松树山、二龙山围裹着这两门重炮。日军把望台炮台和203高地视为打开旅顺要塞大门的两把钥匙。…
56、古炮台
古炮台宁明县共有4座炮台,分别是宝盖山炮台、牛头山炮台、鸡埔山炮台、观音山炮台,均系清光绪年间抗法名将苏元春督造,是宁明人民抵抗外侵列强的见证。宝盖山炮台位于峙浪乡峙浪村南之宝盖山上。料石砌成,异常牢固,门书“镇思台”。牛头山炮台位于寨安乡南牛头山上,以石砌成,门书“镇宁台”。原安装德国克虏伯大炮一门。鸡埔山炮台位于桐棉乡板岸村东部鸡埔山上。以石砌成,甚坚固,原安装德国克虏伯大炮一门。观音山炮台位于明江镇百泉村南之观音山上,原装德国克虏伯大炮一门。…
57、金鸡山炮台
金鸡山炮台坐落在金星金鸡山村前的金鸡山顶。据考证,炮台为清代建筑。民国《象山县志》载,金鸡山设有隘口,委官一员,配兵三十名。炮台东南临石浦港,与高塘岛隔港相望,扼守三门口海道,地理位置险要。炮台台基呈长方形,占地约118m2。台身为梯形,高3.8m,东北西南两面底宽8.5m,顶宽7.6米,西北、东南两面底长13.85m,顶长13.5m。四面均由条石砌成,共19层,每层条石直横相间。条石厚18cm,宽28cm,长则60cm至225cm不等。该炮台对研究清代军事设施有一定实物资料价值。2011年1月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8、加思栏炮台
加思栏兵营位於南湾以东的松山旁,即今天葡京娱乐场对面的山坡上。早年葡萄牙人在该处建工事、筑炮台。1622年,炮台扩建成今日之规模。炮台上的石墙高二丈、宽二十多丈、上放有大炮十门。石墙以巨大的麻石砌成,坚固挺拔,数百年来,多次维修,保存至今。炮台後的楼房是兵营。1584年,西班牙传教土在加思栏炮台後址建立圣方济各修道院。其後罗马教会实行改革,修院废置经年。後来修院改为兵营,七十年代葡兵撤出澳门後,该处改为保安部,统辖水警、治安警察及-。…
59、下横档炮台
下横档炮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南北台社区居委港前大道以东的虎门水道中间的下横档岛,占地面积约6700平方米。现保存的是清光绪八年(1882)建的9处后膛炮炮池。按从西向东排列的顺序编为1号至9号炮池,后膛大炮今已全无。岛的中心偏北侧有官厅、兵房、库房。是虎门炮台现存的主要部分之一。炮台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开幕式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82年2月,并入“虎门炮台”,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0、大武仑炮台
大武仑炮台位于标高231公尺的大武仑山上,列属二级古迹,由整座炮台的坐向来看,其西边可控情人湖及玛鋉溪至万里一带,东向则与二沙湾炮台同扼基隆港海域,为一座海陆兼守的炮台。炮台四周有外坦围拱,由石板铺设的通道进入,首见开阔的广场,此为旧时练勇操兵之处,广场旁三座凿洞而成的营房,以青石、红砖、混凝土构筑,为大武仑炮台的招牌景观,由营房区沿外垣徐行不久,通过为避弹而设计的峡谷型通道,即抵炮台的精华区,炮座、弹药库、观测台等均设于此处,无论是规模形制,或是建筑用材,都保持原貌,惟旧置4尊大炮早已不复存在,徒留基座让人怀想当年激烈的战况;此外,炮台区四周被树木花草的根茎盘绕,虽略显苍凉,却也增添几许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