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监之星人物事迹材料范文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男,196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北京京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安全监察部经理助理。

  从事安全管理岗位工作16载,他始终秉承“任何事故都可以预防、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的理念,大力推行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体系,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负责基建工程十多年中,未发生一起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实现安全“零”事故目标。

  他不断提高个人综合业务水平,取得国家能源局安全标准化审核员资格。先后入选中国施工企业协会专家、中国安装协会专家库专家、中国电力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他参与编写国家能源局《煤电项目超低排放改造安全检查手册》《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导则》等多个行业规范,独立完成了《电力建设工程安全标准化规范》大纲编写,简直不能太牛啊!

  专业+细致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

  安全上的事,爱较真,那是出了名的。

  一次,他到项目现场检查工作发现:

  现场正在使用280吨的履带吊车起吊风机机舱。

  凭借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他认为对于1.5MW的风机机舱来说,这台吊车的承重力太小了,很有可能会造成吊车倾覆。

  一旦风机机舱从近80米的高空中掉落,将对周围的作业人员造成极大的伤害。

  他立即要求项目公司找出安装技术手册核对吊装技术要求。

  手册上明确写着设备厂家推荐的履带吊车为350吨以上,现场使用的吊车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参加项目公司风机吊装重大作业方案安全技术交底。

  然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一再强调,他们使用这台吊车已经完成了66台同种型号的风机吊装工作,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项目经理也因为担心无法按时完成工程,不愿意接受停工要求。

  在双方僵持的一周时间里,十分坚定:“如果不换吊车,我绝对不同意继续施工。”

  看到态度明确,施工单位最终更换了大型吊车,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然而,并不认为事情就此结束。他要从源头上杜绝类似的隐患再次出现。

  回到公司后,他立即下发文件,对项目公司在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工作进行了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

  面对个别项目公司的不理解,他深入现场与各参建单位做深入交流,耐心讲解国家、行业的安全法规规程,并亲自参加风机重大施工方案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最终,他得到了各参建单位的.认可。

  在被新能源行业内公认安全风险最大,发生事故概率最大的风电安全管理工作中,他带领的基建安全管理团队,10年来吊装的1385台风力发电机组,没有一起不安全事件发生。

  耐心+强势保一线工人安全

  每个项目的施工高峰期,一定会出现在施工现场。

  20xx年6月,他到达广东的一个施工现场时,室外气温超过35度。到现场后,他和现场的施工人员一样,衣服都被汗水打湿。

  “这种情况下,工人容易脱水,尤其是在高处脚手架上施工时,如果中暑会很危险。”嘱咐现场的管理人员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开午间高温时段,还要多备一些绿豆汤等祛暑用品。

  对施工人员安全有影响的事,再小也能记住。对那些没有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心上的项目经理,没少拍桌子,还为此罢免过1名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携带照相机等必备工具对现场违章进行取证,发现发电机围栏没有安全警示标志,要求立即整改。

  在一个风电项目PH桩深基坑的施工现场检查时,发现施工人员在深达10米的深基坑顶部进行钢筋绑扎作业,而他们使用的专用吊笼护栏高度仅有半米高,而且护栏上那仅有的几根立杆之间的间距近1米。

  很生气。因为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护栏的高度至少要达到1米1,才能确保人不会轻易地翻出去,起到真正的防护作用。不仅如此,工人们的安全带没有挂在固定的防护栏上,而是简单地挂在了吊笼上,同样起不到保护工人生命安全的作用。

  要求现场立即停工,还狠狠地跟项目经理拍了桌子。“这做的是什么东西?你这是不负责任,草芥人命!我可以明天就让你离开这个现场……”

  “很多时候,施工人员出现事故并不是主动违章,而是他不懂。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让他们了解工作中的各项风险点,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安全保护,这是我们的职责。”说。

  创新+传承解决各类难题

  根据多年经验和违章统计,发现建筑施工现场农民工是事故高发人群,也是一线安全管理的最难点。施工单位招录进来的许多农民工都是刚刚“放下锄头就拿起了榔头”,安全技能基本是零,而入场安全教育没有针对性,甚至流于形式走个过场。

  现场安全培训,向各级管理人员讲解安全法规和安全规程。

  针对这一特点,他要求根据新能源施工特点组织安全教育和考试,现场监理单位安全监理工程师要现场旁站,见证安全教育及考试过程。施工单位将考试成绩单、身份证和购买的施工人员保险进行报审,监理单位负责存档。通过一系列手段,避免了没有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人员进入现场作业。

  经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他还发现新能源施工工期较短,同类项目施工工序,施工工艺大体相同。通过现场调研,他组织建立了一整套在现场安全标准化工作管理程序、27项安全管理制度及各类应急预案,使现场安全管理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

  如今,已成为行业内响当当的专家,每次到现场检查工作后,他不是仅仅留下“安全问题通知单”,而是要组织项目参建单位管理人员,根据发现的问题,结合安全法规规程的要求,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绝活”拿来与大家分享。目前,公司第一批任命的基建项目安全主管中,已经有3人走上了基建项目总工程师的岗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