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选教学工作计划锦集

2021-12-31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课程名称:民族课程——汉族

  总课时:16课时

  课程类型:校本课程

  教材来源:网络资源、课外书籍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背景分析: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气和神魄的体现。保护民族文化已经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一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我校特开设了民族课程研究。经过师生讨论、商议,三一班选择了汉族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

  课程目标: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浅层次了解汉族的由来、传统节日、饮食、建筑、服装习惯等。2、学生通过制作民族文化墙、民族村牌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汉族的民族状况。3、学生通过制作具有汉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为其他班级的学生介绍汉族、展示汉族的民族歌舞等活动,深入了解汉族的特色。课程内容:(共16课时)一、1——4课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示汉族的民族状况。

  主要内容:

  1、汉族始于黄帝时代,历经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逐渐形成。至今已有约5000年(一说4700年)的文明史。汉族的族源以华夏民族为主,汉族之名自汉朝开始。

  2、服装

  汉族自古拥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即汉服。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

  3、饮食:汉族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类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的吃法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八大菜系。

  4、建筑:汉式建筑是指;除民居外,有宫殿、坛庙、官署、佛寺、道观、桥梁、牌楼。园林等。汉族建筑布局的特点一般是平而向纵深发展,分上房下房、正房侧房、内院外院,楼最高不过二层,往往形成左右严格对称,庭院与建筑物融为一体,封闭独立的住宅建筑群汉族建筑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汉族居房建筑的民族形式为斗拱挑檐的木结构,俗称“大屋顶”。这种民族形式的住房建筑,最早萌芽于半坡遗址草泥木柱网结构和河姆渡遗址干栏式榫卯结构的房屋。

  5、文化: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多年,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与文化两千余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在军事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末期就有军事名著《孙子兵法》问世。西汉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别是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军事著作的精华。注重史学也是汉族文化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自司马迁撰《史记》,历代都有纪传体史书,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编年体以《春秋》、《左传》、《资治通鉴》为代表;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一向为世人所瞩目,如张衡、祖冲之等已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在文学方面,诗歌、散文的创作,占有显著地位,涌现了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散文有著名的秦汉古文,至唐中晚叶,由韩愈(768~824)、柳宗元(773~819)等倡导恢复秦汉古文运动,到欧阳修(1007~1072)、苏洵(1009~1066)、曾巩(1019~1083)、王安石(1021~1086)、苏轼、苏辙(1039~1112)时,古文运动大获全胜,号为“唐宋八大家”。小说创作,到明清时获得很大发展,长篇巨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在绘画、书法、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方面,也涌现出不少蜚声中外的名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族人民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形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