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专业学习心得

2023-10-12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1.学习本专业的体会

  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开设上面介绍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外,不同的学校会根据自身情况开设一些中文选修的课程,例如金庸小说研究、周易经传导读、家乡方言调查、公文写作训练、旧体诗词写作等。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囊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语言和文学这两大类别,具体范围跨越古今中外。它要求学生对这一学科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注重的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很多人称为“万金油”,“万金油”有它好的一面——就业领域广泛,专业对口性较高,应届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会有大学四年白学了的感觉。

  “万金油”也有它不好的一面——中文所学的东西宽泛,专业性不够强,给人一种博而不精的感觉;同时所学的内容比较虚无缥缈,实用性不强。针对这两个问题,大可不必担心。其实中文的专业性就表现在笔头、口头、思维这三方面,踏踏实实学好这些课程,打好基础,就能融会贯通,在相关领域都能游刃有余。至于所学的内容显得比较“虚”,则可以自己增加一些“实”的东西,例如可以自学一些软件如图文编辑软件等,也可以去主动了解一些相关的课程,例如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纸媒要变革,单纯的文字并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还应该具备传播学和互联网知识。但归结到底,要脚踏实地把基础打好,不要本末倒置。

  2.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

  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的内容广泛,学习课程总体来说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专业化过程,它会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大一,除了大学英语、思想道德、计算机、体育等相同课程,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概论等,学习这些课程并不算难,但是更多人是处于迷茫期,迷茫于这个专业的所学内容、就业前景等,到了下学期,基本能定下心来,可专心投入到专业的学习中。大学伊始,很多同学会参加和中文相关的社团,例如校报、文学社、记者站、诗社、辩论队等;实用性的讲座有:提高言语表达能力的讲座;知识运用型的比赛有中华传统知识文化大赛,等等。在这个阶段,学习相对轻松,但是对于自我感觉在这个专业没有优势没有积累的同学,可以抓紧时间,大量阅读本专业图书,提高自己专业知识面,为日后的课程和论文写作奠基。

  在大二,主要课程有比较文学、语言学概论、家乡方言调查、古代汉语、唐宋诗词导读、说文解字、八篇读书报告写作、百篇古文背诵、旧体诗词写作等课程,这些课程比大一显得专业性强些。此时开始有一些资深的老师给我们上课,有种步入正轨的感觉。由于课程较多,学习得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此阶段要求学生要告别高中那些写作和思考模式,要求学生的文笔要成熟理性,要朝学术论文的方向发展,此时可读一些理论性的图书,提升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相关的比赛有港澳台大学生的古典诗词创作大赛,这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一个途径。

  在大三,主要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古代典籍导读、美学、书法课程、民间文学、聊斋导读、周易经传导读、汉字文化研究、公文写作训练等。上学期课程安排较多,下学期课程较少。大三结束前,有两个月的时间安排实习,此时,同学们一般会根据自己的时间找一到两个单位进行实习,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结合。此时,就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或者困惑于中文专业到底让自己学到了什么。大三,还要完成学年论文,学年论文是毕业论文的热身。大三的讲座多是学术性的,例如陈寅恪的学术人生、关于李清照词学的讲座等,另外也有女性主义的讲座和活动,社会性比较强。大三下学期,要开始考虑清楚自己的毕业去向:找工作、读研或者出国。

  到了大四最后一年,一般只有一两门课程:就业指导课程,讲述如何制作简历、介绍面试经验;还有一个职业规划课。上课的时间极少,其余的都用于毕业论文和找工作,这两项都是一个较为艰巨的任务,要付出很多心血才能完成好。毕业论文的写作,一般不作限制和要求,但是从开始准备到完成,最好不少于一个,选择的课题不要太宽泛,最好选择跟中文相关较强的那些,可以体现中文专业水平。

  在平时的生活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能为其增添色彩,例如背诵朗诵一两首诗,讲出几个独特的见解,认出几个小篆,或者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获取稿酬,都算是日常生活中可见的小收获、小成就。

  3.学习本专业后的能力提升

  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后,可以在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个人气质这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首先,由于大量的写作训练与作品阅读,可以提升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增强文字驾驭能力;其次,本专业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特别是师范方向的学生,经过专业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明显提升;再次,由于课程涉及不少理论性总结性的东西,这些尤其能锻炼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可以使人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例如对一部电影能够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最后,阅读众多书目以及中文所特有的氛围陶冶,无疑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其颇具一种文化人的气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