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是一面文明的镜子,亦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人们常说,公德自在人心。所谓公德,就大而论,便是以己之力奉献社会,维护社会形象;就小而言,便是遵守社会秩序,言行举止不失风度。
泱泱华夏,漫漫圣贤路走得太久太长,历史的跫音镌刻在青春的竹筒上,浸没在黄页里,倾注于刚劲的小篆,端方的正楷,然后又委身于苍茫的大地,那幽幽的墨香触及的不仅是古老的文字,更是世代人用心雕琢的莹润珠玑。我们很难溯源,去寻找最初的善类,只是依稀记得君王的车马在陇田却步,另辟她径。季布的承诺坚若磐石,让人招掷千金,只是恍惚间又想念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清明之风·····
中华民族自号礼仪之邦,可在当下,历历在目的现实又不得不让我们俯首沉思:花团紧簇,绿草如茵的公园里,需要一块块冰冷的提示牌维护起最起码的清洁;人流如织的街市上,需要高悬的警示图规范我们的行径。剧院的守则,公车上的建议,图书馆的条文····那句句温婉如母亲耳语的提示,愈是亲切诗意,就愈折射出我们内心的散漫粗俗。曾记否,香港迪斯尼乐园的豪门默默紧掩了,八百洞庭水悄悄瘦身了,天池仙境亦食尽人间烟火,年迈之人只差写上“人老勿撞”背在微驼的背上·····
公共道德,不是一纸空文,不应书写在横幅上,挂在厅门里,不应成为显示高标准的骄傲,规范行为的警示牌,否则,中国这块百年老字号的礼仪之碑就要蒙上当代人的污垢了。
公德流动于生活,扎根于谈吐,体现于举止。蒲公英之美并非飘飞的姿容,而是它把凋零之美展现在风里。将美德言行举止展现给众人,亦是一种公德。当你咄恶言时,是否知道其展露的不仅是个人素养,亦是公众形象;当你对柔嫩的小草下狠脚时,是否看到不远处告示牌的耀眼之光。而当你无意中拾起一片碎纸,是否觉得天空明媚了些许;当你默默关掉无人角落哭泣的水龙头,是否感到片刻愉悦与心安。
放眼世界,后起之秀的德国处处流露文明风采,高素质著称的德国人本着“爱管闲事”的精神对违章的事会仗义执言,正身律己。无论乘坐公交车还是地铁,都井然有序,坚守公德。类似事例比比皆是。当感慨大国崛起的辉煌时,我们是否更应该关注这无声处放光的点滴?我们需要借鉴,不,是需要重新拾起老祖宗遗留下已支离破碎的规矩,我们需要用细节的砖瓦筑起华夏的道德长城。
公德是淹没于角落的暗影之光,亦是流淌于灵魂深处的灵动之水。愿做一缕清风,吹散社会的不良风气;愿做一滴雨露,滋润一方干涸的土地;愿做一缕阳光,温暖某个角落;愿做一张纸巾,抚平尘世间的伤痛;愿做一盏路灯,亮出城市大爱。作为一中的“名片”,我们应以智慧和勇气,扬起文明的风帆,用激情与青春让公德意识蔚然成风,让公德之心散发出春风化雨,冬阳普照的力量,润物细无声。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