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紧紧围绕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研读与朗读相结合,探讨长文短讲的规律,并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即学生同文本或文中人物对话的理念,走入小女孩的生活,走入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进而同小女孩产生情感共鸣。
2、感受作品的构思之巧,语言之妙。
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人物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效果。
2、理解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阅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
2、制作关于课文重点句段和配乐朗读的音乐等方面的课件。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联系生活,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过年的时候在干什么呢?(生自由回答,如:放鞭炮、玩游戏、吃美食等)对,同学们,过年应该是你们最开心、快乐的时候。但是,就在大年夜,就在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的吃年夜饭,放鞭炮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走在又黑又冷的大街上卖火柴。她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由19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所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当中的主人公。
板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2、这篇文章,是以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为背景写作的。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安徒生,来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世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运用对比,激起兴趣。]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多媒体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沉思》,教师激情配乐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三、理清思路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分段,并以小标题概括段意。
有人说真正会读书的人能把长长的文章读成几个字,相信同学们也是会读书的人,试试能不能以小标题的方式概括出每段大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标》第三年段阅读目标中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训练学生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四、感受现实的悲惨
1、请快速默读1~4自然段,画出直接描写小女孩可怜的句子。
2、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3、探讨可怜的原因
(1)、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惨生活?再读课文,描写小女孩生活悲惨的句子,读中体会。
(2)、一百年前的丹麦是个怎样的国家呢?(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3)、小结:同学们,这比天更冷的是人情啊!街上走着形形色色的人,却没有一个人留意过这个小女孩,她只能孤单地走着,痛苦地活着。
五、学习幻象,体会悲惨
通过填表,整体把握。
1、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分别看到什么幻象?说明什么?她渴望什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根据课文填表。
次数
幻象
说明什么
渴望什么
第一次
大火炉
冷
温暖
第二次
烤鹅
饥饿
食物
第三次
圣诞树
孤独
欢乐
第四次
奶奶
痛苦
痛爱
第五次
同奶奶飞走
死了
幸福
2、让我们一次次走进那美丽的幻象,感受小女孩内心的幸福吧!
(1)、课件出示描写美好幻象的有关句子。
(2)、指导朗读,读出幻象的美好和小女孩的幸福。
(3)、现在我们就把这种美好幻象,放回到冷酷的现实生活中去,请你默读5~8自然段,你对这个幸福有个怎样的理解。(抓住关键词“刚”、“这时候”去体会)
(4)、小结:美好的幻象虽然满足了她对幸福的渴求,但这终就是幻象,这幻象终就是短暂的。
安徒生正是用这美好的幻想衬托小女孩现实中的可怜与无助。
(5)、配乐朗读练习体会人物命运的悲惨。
[设计意图:读中感受美好的幻想,对比现实,抓住重点词句,深化幻想美好却短暂的理解,培养语文阅读能力。]
六、体会幸福,引发思考
多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两段
1、课文学到这里,我想每个同学对这两句话都会有深刻的理解,就请你选择一句,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重点理解两个幸福。
3、安徒生曾说:“拥有生命才是幸福的”,小女孩的生命被夺去了,她还能得到自己的幸福吗?那么当安徒生创作了童话的结尾,当他提笔写下了这个结尾时,他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悲痛、愤慨、谴责、无奈、祝福、心酸)
4、感情朗读,自读、指名读、配乐读,读出作者各种复杂的心情。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交流改为每个学生书写自己的理解,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发展,也夯实了教学的.重难点,也为课后的检测提供了依据,一举多得,省时高效]
七、拓展延伸
写想象作文《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身边》
在当时那种残酷的社会里,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小女孩就这样悲惨地死去。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你会怎样对待她,把你想对小女孩说的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又拓展了对课文的理解,一举多得]
八、总结全文
在我们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相信同学们都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我也相信,在今后同学们一定不会吝啬把自己的幸福传递给生活中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的人们,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悲惨生活
幸福幻象、对穷苦人民悲惨生活的无限同情
冻死街头
教学反思:
回首本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运用对比,激起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对比大年夜的不同经历、感受,很自然地激起学生的幸福感的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学生迫切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世界去了解她,学习兴趣犹然而生。
2、填表设计,长文短讲。
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让学生把握全文,经过深入考虑,通过填表,使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了小女孩当时寒冷、孤独、痛苦的悲惨处境,避免了逐段逐句的烦琐分析。
3、配乐朗读,情感共鸣
《语文课标》中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良好的朗读素质,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无疑是一支良好的助推剂。课堂上,我用小提琴独奏曲《沉思》进行配乐朗读时,教室里静极了,同学们听得非常投入,有的眼圈都红了。我知道了我动情的朗读感染了学生,他们已经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和作品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其次,老师的范读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能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大致了解和感知。学生听完教师范读课文后,对文中生字的读音就迎刃而解了,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有一个大概的理解,接下来再去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就容易多了。
4、以情动人
通览全文,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大作家安徒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所以在教学时,无论是导入,还是配乐朗读,我都是用最动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以情动人,贯穿全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给我的启发就是教学设计要因课而异,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赢得学生,赢得主动,赢得课堂,我们的教与学的活动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