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下学期科研工作计划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一、上学期存在问题:

  1、计划制定不能有效得落实于教科研行为,特别是子课题计划得不到落实。

  2、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先进的教育观念不能有效的转化为正确的教学行为。

  3、地方资源在幼儿园各个教育领域中开发不够。

  二、学期教研思路:

  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和本园的实际情况,20xx学年第二学期工作继续在第一学期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一,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推进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激活幼儿园的教育研究工作。二,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区角活动,坚持“教研园本化、教研实用化”的工作原则,运用各种先进理念,推进我园幼儿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三,以园本课题研究为中心,以园本培训为抓手,以教科研沙龙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共同发展。

  三、工作重点:

  (一)要加强教学研究,规范教研组活动,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引导教师向学习型、反思型、专家型教师转变,建立教师成长的竞争激励机制,在教师队伍中形成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有序竞争的环境和氛围。

  本学期,我园教研工作以“园本教研”为主,采取集体备课与教研活动双向交流的教研机制,集体备课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教研形式。在教研活动中,以“参与式、互动式、讨论式”为主,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结合我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具有共性的研究课题,建议教师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制定阶段教研课题,结合教研活动,展开充分研究、讨论、探索,使教与研相结合,真正把教研落到实处,使教研工作真正为提高幼儿园的教学服务。本学期,除继续开展“地方资源在幼儿社会教育内容、区角活动中的利用”和“家园亲子活动”

  等的研究活动外,加强教研与科研的结合,由教师结合我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具有共性的研究课题,利用每周一的教研活动时间,充分研讨落实到实践。另外,继续通过开展“社区0——3岁亲子园活动”以加强婴幼衔接的教学研究工作。

  具体措施:

  1、研究教师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计划、研究记录,学期末举行教育教学成果汇报与交流会。

  2、开展“五个一”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即人人上一节课题研究课,写好一篇教科研论文,跟踪观察一名特殊儿童,写好一篇教教育教学案例,形成一个教学特色,成为“合格加特长”的教师。

  3、组织园内骨干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0——3岁亲子园活动”吸引更多的社区适龄婴幼儿参与活动。进一步凸显我园服务社区的办学特色。

  (二、)管理好各级立项课题,要求课题能做小做实,科研与教研结合,教研与学科结合,学科与幼儿结合;每月一次召开课题组长会议,每学期举行一次优秀课题成果汇报活动,按时保质保量结题。在此过程中,组建培养一支热心教科研的骨干队伍。

  具体措施:

  1、班级一日生活中地方特色教育的渗透(晨间谈话、自然角、环境布置、散步等)

  2、社会领域教育中加强地方特色教育资源运用(可从教育内容上多选择幼儿熟悉的或是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蓝本加以改编、创新,如在教育教育组织形式上、方法上加以儿童化、游戏化,努力使地方教育资源能合理巧妙地为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所运用。(要求每位课题组内的老师本学期至少完成一次特色活动的组织观摩活动,具体时间由本人申报后课题组统一安排,届时每位参与教师都要有观摩反思意见或建议。)这些教案学期结束时上交一份至教科室。

  3、以“教后反思”为纽带,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形式,因此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不断反思,把教育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为此我们让教师在本学期每次课题组研究课有针对性的活动中“不足的”活动环节进行具体反思,在教研组

  活动中对教师的课后反思进行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强化园本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努力构筑教师成长的平台,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我校青年教师较多的实际情况积极发挥学校名师或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使他们成为教研信息的传播者,促进和帮助青年教师,充分发挥思想和业务的“传、帮、带”作用,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教研组长应认真组织组内成员开展教研、备课等活动。学校将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教研活动,搭建好各类教师成长、成才平台。努力探索园本研修的新方法,提高园本研修的实效性。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种研修方式为核心,以问题为出发点,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展开研究。教研活动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彩,形式也更趋多样化。以前我们比较多关注的是对教法、备课的研究,以及教师基本功的培训,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点的落实等等,往往采用年龄组研究讨论的形式居多。而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将在活动中更加关注孩子如何学,教师如何在整合课程资源的同时引导孩子主动去学,在形式上也打破了过去的固定模式。这说明,园本研究内容将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外部指定主题走向在教育教学中生成主题。我们将放大优秀教师群体,积极搭设舞台,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坛新秀、县以上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指导和辐射带头作用。通过定期开课、教育沙龙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教育骨干的示范辐射作用。坚持科研交流,在“请进来、走出去”的基础上,为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供锻炼的舞台,力争使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具体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制定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安排教师承担省级课题“家园合作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研究”的教师以及市规划课题“地方教育资源与幼儿社会教育内容的整合研究”的教师做好有关阶段计划或子课题计划安排。做好幼儿发展前测。

  2、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师与家长合作共同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运用到各项区角游戏活动中。

  3、每个班级进行课题下阶段工作汇报。

  4 、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研行动研究法》讲座

  四月份:

  1、各班积极开展区域活动,继续提高区域活动水平,按幼儿情况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投放材料,提高教师区域活动的指导能力。

  2、对各班实施情况进行交流后,汇总课题实施情况,并进行分析、修改。

  3、对有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即时研讨、调整

  4、组织教师学习《学校教育科研中“研究方法”的解读与操作》讲座

  五月份:

  1、继续实施研究课题,

  2、课题组研究课观摩、研讨。

  3、学习科研理论。

  六月份:

  1、做好幼儿发展评估后测。

  2、班级课题汇报(展示科研成果)。

  3、科研工作总结。

  4、收集汇总教师在实施课题过程中的经验和案例文章等资料,鼓励大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讨论下学期教研工作重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