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全体老师参加培训,培训时间虽然短,却让我有感而发。以往,小学阶段的艺术类课程更多,由于孩子课业不重,家长也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培养孩子音乐或者美术等兴趣爱好。但随着升学逼近,学业加重,艺术类课程基本都会被砍,课外时间全被学科类辅导填满。新课改,也体现了学习的多样性,希望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全面发展。
学习中老师讲到,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我们的课堂必须围绕核心素养展开,突出素养导向,基于核心素养设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学实施。鼓励广大思政老师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课程性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所以我们更应学习新课标的要求规范。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精心引导和培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需要我们去培育守护。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做到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育人质量;重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课堂吸引力。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我们的课堂必须围绕核心素养展开,突出素养导向,基于核心素养设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学实施。
新课标的内容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真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不同方面,合理安排不同深度和广度的生活内容,让学生能结合生活积极参与到学科活动上,突显“因材施教”。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知道,从小处入手,一点一滴的渗透教育,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