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人(一审原告):_________________郭__________,男,汉族,19__________年1_____月1_____日出生,住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南段__________号。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_________________成都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罗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成都市高新区_______________。
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不服(20__)高新民初字第_______________号判决书,现依法提起上诉。
上诉请求:_________________判决撤销(20__)高新民初字第_______________号判决书第(一)(二)(四)项判决,并依法改判;判决被上诉人支付上诉人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部分119163元;判决被上诉人支付上诉人因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48748.50元;判决被上诉人支付上诉人加班工资207196.69元;判决被上诉人支付上诉人20__年3月份工资10833元;判决维持(20__)高新民初字第_______________号判决书第(三)项判决;判决被上诉人承担本案诉讼费。
事实和理由:
一、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未过。一审判决认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上诉人于20__年3月18日申请劳动仲裁,故20__年3月18日之前的部分已经超过仲裁时效,不予支持。上诉人认为一审法院认定错误。从20__年11月,上诉人开始在被上诉人公司工作,月薪10833元,直至上诉人离职,被上诉人一直没有与上诉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被上诉人的违法行为是持续性的,由于违法行为持续尚未终了,则仲裁时效应从违法行为终止后或者上诉人提出时开始计算。据此,上诉人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应从其离职时开始计算。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法律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应该支付双倍工资。既然法律明确规定的是“工资”而不是赔偿,上诉人认为,双倍工资属于劳动报酬。因此,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应该从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劳动关系终止时起算。
二、双倍工资计算基数有误,一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一审法院认为上诉人的绩效工资即提成工资和误餐补贴系临时性收入,不属于计算双倍工资的范围。
具状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