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艮的词语有:鸿儒硕学,通儒达识,喔咿儒儿。
儒艮的词语有:焚书坑儒,通儒达识,喔咿儒儿。2:拼音是、rú gèn。3:结构是、儒(左右结构)艮(独体结构)。4:注音是、ㄖㄨˊㄍㄣˋ。5:繁体是、儒艮。6:简体是、儒艮。
关于儒艮的单词
dugong
关于儒艮的造句
1、儒艮目前在整个范围内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其数量仍然处于贫乏的状态中。
2、儒艮有很多时间是单独生活或成对生活的,尽管有时我们也会看到它们成百地聚集为巨大的动物兽群。
3、儒艮是巨大的素食动物,从东非到澳大利亚,包括红海、印度洋和太平洋,它们分布在温暖的沿海水域里。
4、儒艮日日夜夜地吃着水下的草料,它们用多刺和敏感的鼻子来翻找,并用粗糙的嘴唇和牙齿反复不断地咀嚼这些草料。
5、虽然儒艮的尾巴意外地有些像鲸鱼,但却与海牛有关,在外观和行为上也与海牛相似。
关于儒艮的成语
喔咿儒儿 老师宿儒 侏儒观戏 白面儒生 宿学旧儒 燔书阬儒 焚书坑儒 鸿儒硕学 焚典坑儒
儒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儒艮儒艮(学名:Dugongdugon)嘴吻向下弯曲,其前端成为一个长有短密刚毛的吻盘。鼻孔位于吻端背面,具活瓣。尾叶水平位,其后缘中央有一缺刻。浆状的鳍肢无指甲。无鼻骨;前颌骨显著扩大并急剧地下弯,下颌骨联合部相应地延长并急剧地下弯。每侧上、下颌各有3枚前臼齿和3枚臼齿。综合释义:儒艮,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没有明显的颈部,头部较小,上嘴唇似马蹄形,吻端突出有刚毛,两个近似圆形的呼吸孔并列于头顶前端;无外耳廓,耳孔位于眼后。汉语大词典:哺乳动物。体色灰褐,体长1.5至2.7米,栖于热带海中。无毛,圆头小眼。前肢作鳍形,后肢退化。牝者哺乳时,常以前肢拥幼仔,头、胸露出水面,远望如抱儿之妇,故俗称人鱼。国语辞典:动物名。脊椎动物门哺乳纲海牛目。形似海牛,体长约一丈,栖于热带的海中。其雌者常以前肢抱儿,露出水面,远望如抱儿之妇。儒艮[rúgèn]⒈动物名。脊椎动物门哺乳纲海牛目。形似海牛,体长约一丈,栖于热带的海中。其雌者常以前肢抱儿,露出水面,远望如抱儿之妇。英语dugong德语Dugong辞典修订版:动物名。脊椎动物门哺乳纲海牛目。形似海牛,体长约一丈,栖于热带的海中。其雌者常以前肢抱儿,露出水面,远望如抱儿之妇。也称为「美人鱼」、「人鱼」。辞典简编版:动物名。脊椎动物门哺乳纲海牛目。形似海牛,体长约一丈,栖于热带的海中。其雌者常以前肢抱儿,露出水面,远望如抱儿之妇。 △美人鱼、人鱼其他解释:(Halicoredugong)动物名,一名人鱼。数海牛类,体长约一丈,状似海牛,头圆而小,眼亦小,头上开鼻孔,左右并列。耳无外壳,门齿长大,躯干略作纺锤形,前肢为鳍状。无后肢与脊鳍,皮滑有疏毛,背面多成苍黑色,腹面白色,栖热带下之海中,食海草及海藻类。游泳时,头部露出而直立,牝者胸部有乳房一对。春夏之交,常以前肢拥抱幼儿,游于水上,远望之如抱儿之妇。肉可食,齿可为雕刻材。图其他释义:1.哺乳动物。体色灰褐,体长1.5至2.7米,栖于热带海中。无毛,圆头小眼。前肢作鳍形,后肢退化。牝者哺乳时,常以前肢拥幼仔,头﹑胸露出水面,远望如抱儿之妇,故俗称人鱼。
二、词语解释
儒艮,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儒艮[rúgèn]⒈哺乳动物。体色灰褐,体长1.5至2.7米,栖于热带海中。无毛,圆头小眼。前肢作鳍形,后肢退化。牝者哺乳时,常以前肢拥幼仔,头、胸露出水面,远望如抱儿之妇,故俗称人鱼。
三、引证解释
⒈哺乳动物。体色灰褐,体长5至2.7米,栖于热带海中。无毛,圆头小眼。前肢作鳍形,后肢退化。牝者哺乳时,常以前肢拥幼仔,头、胸露出水面,远望如抱儿之妇,故俗称人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