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菊芋种植技术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菊芋种植技术

(一)播种时间

一般在春季播种。播种适宜时间为土壤解冻后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

(二)茬口与选地

菊芋喜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宜选择在势平坦,排灌方便,耕层深厚,肥力较好,海拔2500m以下,中性或微碱性土壤的水地或山地,前茬作物以小麦、豆类、玉米或蔬菜茬为好,避免与菊科或薯芋类作物连作。

(三)整地与施肥

A前茬作物收获后秋深翻,耕深25-30㎝;有条件的地区于地表封冻前进行冬灌;未进行冬灌的地块开春后及时春灌。播前结合秋翻,水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山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并按每亩施入含氮磷钾45%的复合肥40㎏。

B秋季采收后整地,亩施土杂粪肥5000kg,70%撒施,30%播种时集中沟施;另施硫酸钾15kg,深耕30cm,耕后整平作畦以备播种。

(四)种芋选择

应选择无腐烂、无病虫、单重30-50g的青芋2号菊芋块茎作种。大块茎可切块。切块后应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消毒。

(五)播种方法

菊芋播种前7-10天浇水㎝,播前进行耙耱,做到地平、土细、墒足。水地起垄播种,垄高15-20㎝,采用机播或蓄力耕种,行距

60㎝,株距40㎝,亩播种量70㎏,每亩基本保苗2800株;山地平畦开穴直播,在地温较低的地区可起垄覆膜播种,行距60㎝,株距30㎏,亩播种量90㎏,每亩基本保亩3800株。播种深度黏土宜浅,为5-㎝;沙土宜深,为8-10㎝。每穴播种芽眼完好的块茎1个,覆土后进行镇压保墒。

A(六)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菊芋出苗后,要及时补苗,苗齐后进行中耕除草松土,松土层达5㎝以上。幼苗长到20-30㎝时,结合中耕除草,对茎杆生长过多的菊芋幼苗,保留1-2个健壮主茎,其余除去。

2.生长期管理:

(1)浇水:青芋2号菊芋较抗旱,但在苗期和块茎膨大期补充土壤水分能大幅度提高产量。一般可在5月上旬浇出苗水,9月上中旬浇块茎膨大水。

(2)追肥:水地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结合中耕锄草亩施尿素5㎏;在9月上旬用0.3-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1次叶面追肥,并摘除植株中下部发出的侧枝,保持通风透光。

3.成熟期管理 在成熟期应减少浇水,随时将植株中下部发黄过密的枝叶除去,以利通风透光。偶有菌核病发生,发现菌核病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石灰或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在病株周围进行土壤喷洒消毒。

B田间管理

① 中耕培土:春天出苗后或雨后要及时除草,并结合中耕进行

培土。

② 浇水:菊芋的苗期、拔节期、现蕾期和块茎膨大期是浇水的4个关键时期,一般可在4月中旬浇出苗水,5月下旬浇拔节水,8月中旬浇现蕾水,10月中旬浇块茎膨大水。

③ 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菊芋的生长期需追施两次肥:第一次在5月下旬前后,每亩追施尿素10kg,促使幼苗健壮多发新枝;第二次在现蕾初期,每亩追施硫酸钾15kg,追后浇水。

④ 摘蕾:在块茎膨大期要摘花摘蕾,以促使块茎膨大。 (1)收获 10月下旬田间植株80%以上茎叶干时,割除地上的茎叶,然后采用人工或机械等办法挖取菊芋块茎,采收分拣后在背阴处晾晒2-3天,剔除杂质后运输或储藏。

(2)贮藏 库存时贮藏在0℃-4℃、相对湿度为80%-90%的通风贮藏库中;埋藏时埋藏沟宽度为1-1.5m,深度1 m,长度不限。根据土质情况埋藏二到三层,每层不应超过20㎝,上部埋至与地面相平。 (七)菊芋的包装与运输

菊芋一般可采用塑料编织袋包装,即透气又保湿,一般放置10~20天不会腐烂。采用汽车或三轮车运输应将菊芋用苫布盖好,避免损失大量水分。

六、主要技术参数

种植密度:川水地2800-3000株/亩;山旱地3600-3800株/亩 成活率 ;98℅ 生长期:230天 开花期:25天 成熟期:10月下旬 用种量:70-90公斤/亩 亩产量:1750-2500公斤 市场价格:0.6元/

公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