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3013769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4.20
(21)申请号 202021494591.X(22)申请日 2020.07.24
(73)专利权人 福建大农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地址 363100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东铺头
街道华联商厦9楼(72)发明人 方龙俊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5220
代理人 陈智雄(51)Int.Cl.
E01C 11/22(2006.01)E03F 3/04(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3页
CN 213013769 U(54)实用新型名称
透水性排水沟(57)摘要
本申请涉及市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水性排水沟,由沟盖板、沟槽体以及透水性石板组成,沟盖板设置有用于透水的排水孔,横向方向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边缘设置支撑板;连接板上设有间隔排列的缺口,缺口内设有弹性卡接片;沟槽体的槽体的横截面呈U型,底部设置有贯穿槽底壁的安装孔,沿安装孔边缘一周设置有透水板固定圈,透水性石板固定安装于安装孔与透水板固定圈中;槽体横向方向的两侧边缘设有盖板支撑,盖板支撑外侧边缘设有支撑限位壁;支撑限位壁设置有与弹性卡接片配合卡接的卡槽。本申请采用透水性材料嵌于沟体之中,可吸收渗透水分滋养周边土壤,同时吸收在透水石板中的水分可蒸发再利用,有效降低地表温度。
CN 21301376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透水性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包括沟盖板(1)、沟槽体(2)以及透水性石板(3),所述沟盖板(1)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其上下表面的用于透水的排水孔(11);所述沟盖板(1)沿纵向水平延伸,沟盖板(1)横向方向两侧边缘分别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底部边缘连接有向另一连接板(12)所在方向水平延伸的支撑板(13);每个连接板(12)上设有一个以上沿纵向依次间隔排列的缺口(14),每个缺口(14)内设有一个弹性卡接片(15),每个弹性卡接片(15)的底部与缺口(14)下边缘连接,且每个弹性卡接片(15)自连接处向上逐渐向外侧方向倾斜,当受到外侧压力时,所述弹性卡接片(15)的倾斜角度变小且向缺口(14)中移动,外侧压力解除时,所述弹性卡接片(15)能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向外移动复位;
所述沟槽体(2)包括槽体(21),所述槽体(21)沿纵向延伸,且槽体(21)沿横向方向剖切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槽体(21)底部设置有自上而下贯穿槽底壁的安装孔(211), 槽底壁下方设有向下延伸且沿所述安装孔(211)边缘一周设置的透水板固定圈(212),所述透水性石板(3)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孔(211)与所述透水板固定圈(212)中;所述槽体(21)横向方向的两侧边缘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13)的盖板支撑(22),沟盖板(1)通过两个支撑板(13)分别支撑于沟槽体(2)的两个盖板支撑(22)上方,所述盖板支撑(22)在其远离槽体(21)的外侧边缘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用来扣置于对应侧连接板(12)外侧的支撑限位壁(23);所述支撑限位壁(23)在其与各弹性卡接片(1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弹性卡接片(15)配合卡接固定的卡槽(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性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1)有多组,多组排水孔(11)沿纵向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沟盖板(1)上,每组所述排水孔(11)均由长条形的第一镂空孔和长条形的第二镂空孔沿横向间隔排列,第一镂空孔和第二镂空孔的长度不同,且相邻两组排水孔(11)的第一镂空孔和第二镂空孔在横向方向上的排布位置相互交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性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盖板(1)在位于其横向两侧边缘与所述排水孔(11)之间的板体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用于防滑的颗粒凸起(1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性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3)上设置有一个以上贯通上下板面的限位缺口(17);所述盖板支撑(22)在其与所述限位缺口(17)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向上凸起的能插置于限位缺口(17)中的限位件(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性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1)在其纵向方向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沿纵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定位插板,定位插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贯通定位插板的承接插孔(213), 槽体(21)在其纵向方向的另一端底部设有与承接插孔(213)数量和横向位置相对应且自上而下延伸的用于与相邻沟槽体(2)的承接插孔(213)相配合插接的插接件(214),两个沟槽体(2)通过相邻端的承接插孔(213)与插接件(214)相互承插的方式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性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1)横向两侧边缘设置有沿所述盖板支撑(22)底面竖直向下延伸的用于支撑所述槽体(21)的支撑柱(215),所述槽体(21)底部下方还设有位于相邻两个透水板固定圈(212)之间且竖直向下延伸的支撑片(21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性排水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水板固定圈(212)的内周壁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状,所述透水性石板(3)的外周壁呈与透水板固定圈(212)的内周壁相
2
CN 213013769 U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配合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性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盖板(1)材质是304不锈钢。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性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体(2)材质为碳纤协同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或玻纤协同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3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透水性排水沟
1/5页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市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水性排水沟。
背景技术
[0002]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工业水平发达,城市人口集中化,硬体设施需求增大,使得人工热源增加、空气受严重污染、绿地面积大量减少、下垫面的热力属性被迫改变,导致热岛效应愈发严重,引发每年城市特大暴雨次数逐渐增多,内涝灾害频频发生。为缓解因热岛效应频发的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城市排水问题,早在20世纪,已有国家开始
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倡导海绵城市的建设,
[0003]我国在《2012年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概念。*总书记在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明确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并于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并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海绵城市意味着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市区的积存、渗透、净化促进雨水再利用。而现有传统排水沟多为砖砌排水沟,其功能仅限排、放,无法将雨水保留并再利用,且长期排水后,表面粗糙易挂覆脏物、污垢,难以清理,无法达到建设海绵城市的排水系统的要求。[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替代传统砖砌排水沟,可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可加以利用的创新型排水沟,以减少洪涝灾害,促进自然资源循环利用,使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透水性排水沟,通过沟盖板和沟槽体的合理结构设计,不仅方便了沟盖板和沟槽体的安装,安装后沟盖板连接可靠,不会被随意取走,而且由于采用透水性材料嵌于沟槽体之中,除保留原有传统排水沟排放功能外,还增加了吸水、渗水、蓄水、再利用功能,解决了原排水系统功能单一问题,将雨水再度回馈于自然,提高自然资源再利用率,为海绵城市建设奠定基础。[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水性排水沟,包括沟盖板(1)、沟槽体(2)以及透水性石板(3),所述沟盖板(1)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其上下表面的用于透水的排水孔(11);所述沟盖板(1)沿纵向水平延伸,沟盖板(1)横向方向两侧边缘分别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底部边缘连接有向另一连接板(12)所在方向水平延伸的支撑板(13);每个连接板(12)上设有一个以上沿纵向依次间隔排列的缺口(14),每个缺口(14)内设有一个弹性卡接片(15),每个弹性卡接片(15)的底部与缺口(14)下边缘连接,且每个弹性卡接片(15)自连接处向上逐渐向外侧方向倾斜,当受到外侧压力时,所述弹性卡接片(15)的倾斜角度变小且向缺口(14)中移动,外侧压力解除时,所述弹性卡接片(15)能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向外移动复位;
4
CN 213013769 U[0007]
说 明 书
2/5页
所述沟槽体(2)包括槽体(21),所述槽体(21)沿纵向延伸,且槽体(21)沿横向方向
剖切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槽体(21)底部设置有自上而下贯穿槽底壁的安装孔(211),槽底壁下方设有向下延伸且沿所述安装孔(211)边缘一周设置的透水板固定圈(212),所述透水性石板(3)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孔(211)与所述透水板固定圈(212)中;所述槽体(21)横向方向的两侧边缘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13)的盖板支撑(22),沟盖板(1)通过两个支撑板(13)分别支撑于沟槽体(2)的两个盖板支撑(22)上方,所述盖板支撑(22)在其远离槽体(21)的外侧边缘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用来扣置于对应侧连接板(12)外侧的支撑限位壁(23);所述支撑限位壁(23)在其与各弹性卡接片(1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弹性卡接片(15)配合卡接固定的卡槽(24)。[0008]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11)有多组,多组排水孔(11)沿纵向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沟盖板(1)上,每组所述排水孔(11)均由长条形的第一镂空孔和长条形的第二镂空孔沿横向间隔排列,第一镂空孔和第二镂空孔的长度不同,且相邻两组排水孔(11)的第一镂空孔和第二镂空孔在横向方向上的排布位置相互交错。[0009]进一步地,所述沟盖板(1)在位于其横向两侧边缘与所述排水孔(11)之间的板体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用于防滑的颗粒凸起(16)。[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13)上设置有一个以上贯通上下板面的限位缺口(17);所述盖板支撑(22)在其与所述限位缺口(17)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向上凸起的能插置于限位缺口(17)中的限位件(25)。[0011]进一步地,所述槽体(21)在其纵向方向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沿纵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定位插板,定位插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贯通定位插板的承接插孔(213),槽体(21)在其纵向方向的另一端底部设有与承接插孔(213)数量和横向位置相对应且自上而下延伸的用于与相邻沟槽体(2)的承接插孔(213)相配合插接的插接件(214),两个沟槽体(2)通过相邻端的承接插孔(213)与插接件(214)相互承插的方式连接。[0012]进一步地,所述槽体(21)横向两侧边缘设置有沿所述盖板支撑(22)底面竖直向下延伸的用于支撑所述槽体(21)的支撑柱(215),所述槽体(21)底部下方还设有位于相邻两个透水板固定圈(212)之间且竖直向下延伸的支撑片(216)。[0013]进一步地,所述透水板固定圈(212)的内周壁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状,所述透水性石板(3)的外周壁呈与透水板固定圈(212)的内周壁相配合的形状。[0014]进一步地,所述透水性石板(3)由胶水和天然生态彩石混合制成。[0015]进一步地,所述沟盖板(1)材质是304不锈钢。[0016]进一步地,所述沟槽体(2)材质为碳纤协同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或玻纤协同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00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有:[0018]1、通过在沟槽体内嵌入吸附性透水石板,一方面,当水进入沟体内时迅速将部分水吸收并渗透给周边土壤,有涵养水分,滋养地气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将水中带有的细小颗粒进行二次过滤净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当阳光强烈时,吸收在透水石板中的水分蒸发再利用,可有效降低地表温度。[0019]2、吸附性透水石板由胶水和天然生态彩石混合制成,一方面,抗冻融性强,温度低时不易形成冰层,保证在低温气候下仍可对雨水等进行吸水储蓄;另一方面,抗酸抗腐蚀,
5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
3/5页
在遇气候恶劣酸雨或污废水时,不易被腐蚀,可长期使用。[0020]3、在沟盖板表面两侧设置有小颗粒状凸起,可增大摩擦力,具有防滑功能;中间设置有多组长条型镂空状排水孔,可对大件物体进行首次过滤,防止大件物体掉入或因雨水冲刷进入沟内。[0021]4、排水沟沟槽体呈U型状,沟槽体光滑、排水效率高,不易堆积异物,排水效果顺畅。
[0022]5、通过在连接板上设置弹性卡接片,以及在支撑限位壁上设置用于与所述弹性卡接片配合卡接固定的卡槽,可紧密连接沟盖板和沟槽体,保证安装后沟盖板不会被随意取走。
[0023]6、通过在槽体两侧边缘设置支撑柱以及在槽体底部设置支撑片,可保证沟槽体安装的时候受力均匀,更加稳定可靠。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透水性排水沟沟盖板正面俯视图。[0025]图2是本实用新型透水性排水沟沟盖板反面俯视图。[0026]图3是本实用新型透水性排水沟沟盖板的侧视图。[0027]图4是图1中沿剖面线E‑E的剖视图。[0028]图5是图4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6是本实用新型透水性排水沟沟盖板正面立体示意图。[0030]图7是图6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8是本实用新型透水性排水沟沟槽体与透水性石板组装的正面俯视图。[0032]图9是本实用新型透水性排水沟沟槽体与透水性石板组装的反面俯视图。[0033]图10是本实用新型透水性排水沟沟槽体的侧视图。[0034]图11是图9中沿剖面线F‑F的剖视图。[0035]图12是图9中沿剖面线G‑G的剖视图。
[0036]图13是本实用新型透水性排水沟沟盖板与沟槽体组装剖视图。
[0037]图14是本实用新型透水性排水沟沟槽体与透水性石板组装反面立体示意图。[0038]图15是图14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0039]图16是图14中D部位的局部放大图。[0040]其中,1为沟盖板,11为排水孔,12为连接板,13为支撑板,14为缺口,15为弹性卡接片,16为颗粒凸起,17为限位缺口,2为沟槽体,21为槽体,211安装孔,212为透水板固定圈,213为承接插孔,214为插接件,215为支撑柱,216为支撑片,22为盖板支撑,23为支撑限位壁,24为卡槽,25为限位件,3为透水性石板。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
CN 213013769 U[0042]
说 明 书
4/5页
本申请的透水性排水沟,由沟盖板(1)、沟槽体(2)以及安装在沟槽体(2)上的透水
性石板(3)三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是本申请透水性排水沟沟盖板正面俯视图,通常所述沟盖板(1)材质是304不锈钢,具有加工性能好,韧性高、抗腐蚀,抗老化,耐高温,耐冻等优点。所述沟盖板(1)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其上下表面的用于透水的排水孔(11),其作用是可以对大件物体进行首次过滤,防止大件物体掉入或因雨水冲刷进入沟内。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孔(11)有多组,多组排水孔(11)沿纵向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沟盖板(1)上,每组所述排水孔(11)均由长条形的第一镂空孔和长条形的第二镂空孔沿横向间隔排列,第一镂空孔和第二镂空孔的长度不同,且相邻两组排水孔(11)的第一镂空孔和第二镂空孔在横向方向上的排布位置相互交错。[004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沟盖板(1)在位于其横向两侧边缘与所述排水孔(11)之间的板体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颗粒凸起(16),其作用是增大摩擦力,起到防滑的效果,有效保护行人行走安全。优选地,排水孔(11)所在的线性高度低于颗粒凸起(16)结构的线性高度,成高低的微落差防滑结构,进一步提高摩擦力。[0044]如图2‑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透水性排水沟沟盖板反面俯视图及侧视图,所述沟盖板(1)沿纵向水平延伸,沟盖板(1)横向方向两侧边缘分别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底部边缘连接有向另一连接板(12)所在方向水平延伸的支撑板(13);如图4‑图7所示,每个连接板(12)上设有一个以上沿纵向依次间隔排列的缺口(14),每个缺口(14)内设有一个弹性卡接片(15),每个弹性卡接片(15)的底部与缺口(14)下边缘连接,且每个弹性卡接片(15)自连接处向上逐渐向外侧方向倾斜,当受到外侧压力时,所述弹性卡接片(15)的倾斜角度变小且向缺口(14)中移动,外侧压力解除时,所述弹性卡接片(15)能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向外移动复位。[0045]如图8‑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透水性排水沟沟槽体与透水性石板组装示意图及侧视图,所述沟槽体(2)包括槽体(21),所述槽体(21)沿纵向延伸,且槽体(21)沿横向方向剖切的横截面呈U型,沟槽体光滑、排水效率高,不易堆积异物,排水效果顺畅。所述槽体(21)底部设置有自上而下贯穿槽底壁的安装孔(211),槽底壁下方设有向下延伸且沿所述安装孔(211)边缘一周设置的透水板固定圈(212),所述透水性石板(3)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孔(211)与所述透水板固定圈(212)中。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水板固定圈(212)的内周壁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状,所述透水性石板(3)的外周壁呈与透水板固定圈(212)的内周壁相配合的形状,这样可以保证排水沟安装后透水性石板(3)不容易从安装孔(211)中脱落,也无法从上方取出,避免被盗的风险。[0046]如图11‑图12所示,是图9中沿剖面线F‑F、G‑G的剖视图,所述槽体(21)横向方向的两侧边缘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13)的盖板支撑(22),沟盖板(1)通过两个支撑板(13)分别支撑于沟槽体(2)的两个盖板支撑(22)上方,所述盖板支撑(22)在其远离槽体(21)的外侧边缘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用来扣置于对应侧连接板(12)外侧的支撑限位壁(23);所述支撑限位壁(23)在其与各弹性卡接片(1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弹性卡接片(15)配合卡接固定的卡槽(24)。[0047]如图13所述,是本实用新型沟盖板(1)与沟槽体(2)在弹性卡接片位置的装配剖视图,在沟盖板(1)垂直向下安装过程中,弹性卡接片(15)受到支撑限位壁(23)的施加的外侧压力,使其向连接板(12)方向收缩,与所述连接板(12)的倾斜夹角变小,当弹性卡接片(15)
7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
5/5页
到达与其对应的卡槽(24)位置时,外侧压力消除,弹性卡接片(15)恢复原始的倾斜角度。通过弹性卡接片(15)的上端边缘与卡槽(24)的上壁卡接,就可以保证沟盖板(1)不容易直接与沟槽体(2)分离,避免沟盖板(1)轻易被取下的情况发生。
[0048]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13)上设置有一个以上贯通上下板面的限位缺口(17);所述盖板支撑(22)在其与所述限位缺口(17)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向上凸起的能插置于限位缺口(17)中的限位件(25),当沟盖板(1)与沟槽体(2)安装之后,可以进一步防止沟盖板(1)与沟槽体(2)发生纵向方向上的移动。
[0049]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图1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透水性排水沟沟槽体与透水性石板组装反面立体示意图,所述槽体(21)在其纵向方向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沿纵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定位插板,定位插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贯通定位插板的承接插孔(213),槽体(21)在其纵向方向的另一端底部设有与承接插孔(213)数量和横向位置相对应且自上而下延伸的用于与相邻沟槽体(2)的承接插孔(213)相配合插接的插接件(214),两个沟槽体(2)通过相邻端的承接插孔(213)与插接件(214)相互承插的方式连接。
[0050]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槽体(21)横向两侧边缘设置有沿所述盖板支撑(22)底面竖直向下延伸的用于支撑所述槽体(21)的支撑柱(215),所述槽体(21)底部下方还设有位于相邻两个透水板固定圈(212)之间且竖直向下延伸的支撑片(216)。通过在槽体两侧边缘设置支撑柱以及在槽体底部设置支撑片,可保证沟槽体安装的时候受力均匀,更加稳定可靠。
[0051]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可所述透水性石板(3)由胶水和天然生态彩石混合制成,以采用陶瓷废料、下水道污泥颗粒、废耐材、过火矸等工业废料生产制成。一方面,抗冻融性强,温度低时不易形成冰层,保证在低温气候下仍可对雨水等进行吸水储蓄;另一方面,抗酸抗腐蚀,在遇气候恶劣酸雨或污废水时,不易被腐蚀,可长期使用。所述沟槽体(2)材质为碳纤协同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或玻纤协同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0052]在具体实际的产品中,所述产沟盖板(1)规格为宽度119.2CM,长度1000.6CM,厚度2.4CM钣金材料制成,沟盖两边设计凸起小颗粒状,其中间为两种长短不一长条形镂空状作为排水孔,长度分别为27.09CM、41.09CM。所述沟槽体(2)沟体为塑料材质,宽125.8CM,长为1008.2CM,槽深78CM,表面质地光滑,呈内壁无棱角的“U”字型凹槽,凹槽底部每间隔13CM设有一个直径72CM镂空安装孔安装透水性石板,孔中生态浇筑透水石安装高于槽底2CM。[0053]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大雨来临时,沟盖板(1)首先阻挡了路面落叶或大石块等较大物体进入沟槽体(2),其次,当雨水进入沟槽体(2)后,透水性石板(3)将水中带有的细小颗粒进行二次过滤净化,吸收部分的水分,其余水分则携带细小石粒排出沟体。被透水性石板(3)吸附的水分,可渗透到达周遭土壤,使土壤花草根部得到充足水分。在晴天阳光强烈时,贮存于透水性石板(3)的水分蒸发,可有效降低了地表温度,改善城市微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继而控制暴雨次数,阻滞城市洪水的形成。
[005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任何改进或替换,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8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3页
图1
9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2/13页
图2
10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3/13页
图3
图4
11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4/13页
图5
12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5/13页
图6
13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6/13页
图7
14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7/13页
图8
15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8/13页
图9
16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9/13页
图10
图11
17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0/13页
图12
图13
18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13页
图14
19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13页
图15
20
CN 2130137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13页
图16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