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乐理,让学生知道基本的乐理知识,来辅助我们之后学习的声乐和钢琴。
是一门音乐专业的基础课,是音乐理论科目中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是所有学习音乐人的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记谱法、节奏节拍、和弦、音程及和弦、调式变音及半音阶、转调各种音乐记号和常用的音乐术语,以及关于旋律的基本知识等,使学习者达到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同实践相结合轻松应考的目的。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音乐修养以及进一步学习其它音乐理论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基本乐理》是音乐类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乐理知识,是学生熟练的知道基本乐理,简单的音乐符号,节奏,节拍等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集体教学模式
传统的乐理教学往往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在乐理学习上进行集体授课,统一安排教材和掌握教学进度。每次课都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要求,教师
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做集中的示范和讲授。上课学生人数以20人左右为宜。
2、平时作业与成绩评定
检查作业(学生还课)采取小演奏会的形式,全体上课学生都自始至终参加,每个人既是演奏者也是观众和听众。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演奏每次都评分,本次课不通过的学生,按教材进度可以继续跟着往前走,但下次课必须将不及格的曲目重新弹奏一遍。每次个人所得评分为平时成绩,学生一学期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70%加期末考试成绩30%组成。这样评定成绩,重视了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是一种督促和鼓励。 3、专项问题讲解
总结、辅导、答疑完毕后,教师要对全体上课学生的还课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可以采用分析、点评、讨论的方式进行。并有针对性地找出一、二个弹奏时毛病或优点比较突出、有代表性的学生,让他们再进行一次示范性的弹奏,全体学生对他们的弹奏进行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找出优缺点和问题所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克服缺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4、 培养正确的练习方法
初学者识谱能力都非常差,大多数人是通过背谱来弹奏乐曲,久而久之识谱会很慢,甚至一两年下来还不认识音。我们一开始就要要求他们眼睛要一直“走”在手的前面。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慢练犹如“放大镜”,把乐曲的一切细节都扩大了。
乐理第一学期
周次 课时 授课章节及内容提要 第一单元《音》 第二单元记谱法 第三单元 节奏 第三单元 弱起小节、切分音、连音符 第四单元 装饰音 第五单元 认识音程、度数与音数、自然音程、变化音程 第五单元 音程的扩大和缩小,等音、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第五单元 音程的扩大和缩小,等音、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第五单元 音程原位、转位 第五单元 音程原位、转位 第六单元 认识调与调号、调的产生规律 第七单元 调式 第七单元 调式 第七单元 调式 第九单元 三和弦 第九单元 和弦转位 第九单元 和弦识别 复习本学期学习内容 复习本学期学习内容 考试 第一周 2 第二周 2 第三周 2 第四周 2 第五周 2 第六周 2 第七周 2 第八周 2 第九周 2 第十周 2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2 2 2 2 2 2 2 2 2 2 教学方法
以示范讲解为主,在示范讲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联系实际的讨论、评价,并可辅之以观看相应的教学录像带。以下讲述方法可作参考。
1、描述性讲解:可以根据教材编排,系统性描述教材中乐曲或练习曲的内容,理清线索,阐明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员排除教材中有关术语的理解障碍,展示各章节的知识框架。 2、要点抽象式讲解:有关章节内容可先作简明提要,抽象其知识点,然后逐一对知识点所表达的涵义进行阐释。
3、示范分析式讲解:有些内容可联系实际,从示范谱例入手,启发学生思考,从中归纳学钢琴教育的意义和依据,引出知识点。 4、观点演绎式讲解:有时可直接演奏某个乐曲,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实例将其具体化,并举一反三,以达到灵活应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