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
高2012级高三(下)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选择题 共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针砭掣肘chè 忖度cǔn .biān .. B.盥洗kuǎn . C.通缉.jí D.遴选lín .
聒噪guō .
僭越jiàn .
内讧.hōng
脊梁jǐ .
( )
力能扛鼎gāng .为虎作伥.chāng 以儆效尤jìng .
腼腆龋齿qǔ 管窥蠡测lí .diǎn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安详 节骨眼 自曝自弃 惨无人道 B.沉缅 协奏曲 计日成功 充耳不闻 C.赌博 敞蓬车 殚精竭虑 凋虫小技 D.妨碍 座右铭 迫不及待 火中取栗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该招生官员表示,这次中国之行旨在___________中国地区的生源状况和留学市场需求,为学校制定招考制度提供依
据。 (2)美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单边主义行为,也引起许多美国人________。 (3)我们要在全行业树立强烈的安全忧患意识,力争做到________,防患于未然,力戒亡羊补牢的“马后炮意识”。 A.考查 置疑 防微杜渐 B.考察 质疑 曲突徙薪 C.考查 质疑 曲突徙薪 D.考察 置疑 防微杜渐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集市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呀、雪梨呀、苹果呀,应有尽有;大商场,各种物品琳琅满目: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
代啊!
B.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无法准确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像“非典”、禽流感这类疾病? C.中国人听戏,名角儿一亮相,许多人鼓掌叫好,这叫“碰头彩”;角色表演得精彩,全场欢呼喝彩,这是“满堂彩”。 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在说明:要想了解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
民间调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明与文明的延续性
在中国常出现这样的说法,即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毋庸置疑,中华文明呈现出突出的连续性特征,其发展谱系明晰,作为中华文明主要载体的汉字和汉民族都没有出现根本性中断。然而这个说法包含着另一个判断,即世界上所有其他历史悠久的文明都曾中断,或者业已中断。 但实际上许多古代文明也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延续了下来,例如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先以印度文明为例。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吸取当地文化基础上创造了吠陀文明。这一时期人们创造和接受的基本观念如因果、轮回、业报,此后一直是指导印度居民生活的核心精神,时至今日并未有根本性的改变。再如犹太文明,尽管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犹太民族都生活在其他民族统治之下,并没有自己的国家,甚至流散到世界各地,但他们却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特有的以犹太教信仰为核心的文明传统。至于希腊罗马文明,恐怕很少有中国史学者会认可其延续性。其实,希腊人创造的文明传统经由罗马人继承和发扬,传承到近现代西方,这是我们理解整个西方文明的一条重要线索。希腊文明的核心精神如理性与民主却始终是西方文明创造性力量的源泉。以此而论,虽然传承者甚至语言都发生了变化,但希腊罗马文明并没有中断过,有的只是转变。 文明的实质内涵在于其基本思想和观念体系。汤因比认为应该从精神层面上定义文明,其他学者的看法大同小异。布罗代尔提出,文明是“一个文化区域”,是“一组文化特征和现象”。沃勒斯坦也认为,文明是“特定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关联体,它形成某种历史整体并与其他各种各样的现象共存”。涂尔干和毛斯则说,文明是“包含了一定数量民族的道德环境,其间各民族文化只是这整体的一个特定形式”。亨廷顿在概括这些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尽
管有时候特定文明可能同特定种族和民族相契合,但并不能说文明就等同于特定种族或民族;同一种文明可能包括不同的种族或民族,反过来,同一个种族或民族也可能分属不同的文明;同样,亦不能简单地把文明等同于一个国家。 文明是人为创造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环境,它通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稳定性,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其思想和行为都受到这个环境的制约。但它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够不断接受内部和外部的影响而自我更新甚至改变。古代人类创造的诸多文明中,有一部分的确是完全中断了,例如古代西亚文明、埃及文明和美洲文明。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文明以这样和那样的形式延续了下来,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这就是学者们所说的轴心文明,主要包括中国文明、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这些文明的一个共同特征在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们可能吸收了外来的因素,从而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和变化,但它们的基本精神传统并未消亡,或者未被全新的思想和观念体系所取代,它们仍然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轴心。
(节选自2011年08月16号《中国社会科学报》)
5.以下对本文中“文明”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同一种文明可能包括不同的种族或民族,同一个种族或民族也可能分属不同的文明。 B.文明是人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环境,这一环境制约生活其间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C.文明具有可塑性,能通过不断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实现自我更新甚至改变。
D.文明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可能从历史长河中吸收了外来因素,起了变化,但其基本精神传统并未消亡。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虽然历经了约3500年,但印度文明的基本观念,如因果、轮回、业报等,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B.虽然希腊罗马文明的传承者和传承语言都发生了变化,但希腊罗马文明只是转变,没有中断。
C.依照涂尔干和毛斯的说法,文明是一种整体道德环境,它包含了一定数量的民族,其间各民族文化是超乎这一整体而获
得的独特形式。
D.中国文明、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以不尽相同的形式延续,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然中华文明呈现出突出的连续性特征,但若据此断定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则是不科学的,偏
狭的。
B.文明通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稳定性,因而文明得以延续;但文明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文明也可能被改变甚至消
亡。
C.因为不能将某种文明简单地等同于特定种族或民族,所以不能认为中华民族是唯一享有中国文明的民族。
D.尽管轴心文明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但它们的基本精神传统存在着被全新的思想和观念体系取代的可能。 三、(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 一10 题。
穆宁,怀州河内人。父元休,有名开元间,献书天子,擢偃师丞,世以儒闻。宁刚正,以气节自任。以明经调盐山尉。安
①②
禄山反,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史思明略境,郡守召宁摄东光令御之。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郡守恐怒贼,即夺其兵,罢所摄。始,宁过平原,见颜真卿,尝商贼必反。及是,闻真卿拒禄山,即遗真卿,真卿喜,署宁河北采访支使。宁以息属其母弟曰:“苟不乏嗣,足矣!”即驰谒真卿曰:“先人有嗣矣,我可从公死。”既而贼攻平原,宁劝固守,真卿不从,夜亡过河,见肃宗行在。帝问状,真卿对:“不用穆宁言,故至此。”帝异之,驰驿召宁,将以谏议大夫任之。会真.卿以直忤旨,宁亦罢。
上元初,为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住埇桥。李光弼屯徐州,饷不至,檄取资粮,宁不与。光弼怒,召宁欲杀之。或劝宁去,宁曰:“避之失守,乱自我始,何所逃罪乎?”即往见光弼。光弼曰:“吾师众数万,为天子讨贼,食乏则人散,君闭廪不救,欲溃吾兵耶?”答曰:“命宁主粮者,敕也,公可以檄取乎?今公求粮,而宁专馈;宁有求兵,而公亦专与乎?”光弼.执其手谢曰:“吾固知不可,聊与君议耳。”时重其能守官。累迁鄂岳沔都团练及租庸盐铁转运使。当是时,河漕不通,自汉、沔径商山以入京师。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不奉法,设戍逻以征商贾,又纵兵剽行人,道路几绝。与宁夹淮为治,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大历初,起为监察御史,三迁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治有状。后刺史疾之,以天宝旧版校见户,妄劾宁多逋亡,贬.泉州司户参军事。子质诉其枉,三年始得通。诏御史覆视,实增户数倍。召入拜太子右谕德。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执
③
政者恶之,虽直其诬,犹置散位。宁默不乐,唶曰:“时不我容,我不时徇,又何以进乎!”遂移疾,满百日屡矣,亲友强之,辄复一朝。德宗在奉天,奔诣行在,擢秘书少监,改太子右庶子。帝还京师,乃曰:“可以行吾志矣!”即罢归东都。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
①檄,发文书。②摄,暂时代理。③满百日,古代指官吏休假一百天。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署刘道玄为景城守 署:委任 .
B.不用穆宁言,故至此 .C.欲溃吾兵耶 .
用:采纳 溃:溃散
D.后刺史疾之 .
疾:憎恨
( )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直接表现穆宁以气节自任的一组是 ....
①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 ②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 ③檄取资粮,宁不与 ④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⑤以天宝旧版校见户,妄劾宁多逋亡 ⑥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叛贼攻打平原时,穆宁曾经向颜真卿提出过坚守平原的建议,颜真卿没有听从。肃宗知道原委后认为穆宁不一般。 B.李光弼对穆宁不给资粮的行为很生气,穆宁认为自己奉公办事,不能擅自发资粮。 C.大历初年,穆宁被起用任监察御史,多次升迁任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但因在任时有大量逃户,因而被贬为泉州
司户参军事。 D.穆宁刚正、有气节却并不得志,被人诬陷,冤情得到申雪后也未得到重用,被安置在闲散官位上。穆宁因此闷闷不乐,
以有病为借口,长时间不参加朝会。
(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1分) 11.(9分) (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①郡守恐怒贼,即夺其兵,罢所摄。(3分)
②光弼执其手谢曰:“吾固知不可,聊与君议耳。”(3分)
(2)用斜线“/”给下面的画线句断句。(3分) 《东坡志林》有云: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忍疼易忍痒难能耐富贵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士也。余谓如此精爽之论,足以发人深省,正可于朋友聚会时述之,以助清谈。 (取材于《围炉夜话》)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游湖 (宋)徐府
①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①蘸,zhàn, 词典义指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蘸”字用得最为传神,请简析。(3分)
(2)这首诗篇幅虽短,但全诗隐含的情感却有起伏变化,请结合全诗简析。(3分) 13.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杜牧《阿房宫赋》) (2)扈江离与辟芷兮, 。 (屈原《离骚》) (3) ,日月照耀金银台。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东船西舫悄无言, 。 (白居易《琵琶行》) (5)山围故国周遭在, 。 (刘禹锡《石头城》) (6) ,中原北望气如山。 ( 陆游《书愤》)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哀枫树 梁实秋
①我每至西雅图,下榻士耀文蔷家。我六楼上的寝室有两个窗子,从南窗远眺,晴朗时可以看到的高一万四千余呎瑞尼尔
山峰清清楚楚地浮现在天空中,山巅终年积雪,那样子很像日本的富士山,而其悬在半空的样子又有一点像是由我们的岳阳楼之遥望君山。西窗外,则有两棵大树骈立,一棵是杉,一棵是枫,根干相距约有十呎,枝叶则纠结交叉,相依相偎如为一体。两棵树都高约五丈,虽非参天古木,亦甚庄严壮观。尤其是那株枫树,正矗立在我窗前,夕阳西下,几缕阳光从树叶隙处横射过来,把斑斓的叶影筛到窗幕上面。窗外的树,窗内的人,朝夕相对,默然无语。
②枫树的种类很多,据说一百五十种以上。我们这棵枫树是最普通的一种,自阿拉斯加至南加州一带无处无之,是属于大叶枫的一类。叶厚而大,风过飒飒作响,所以此树从木从风。能制枫糖的是属于另外一种。“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则又是一种。我们中国诗人所常吟咏的是丹枫,又名霜枫,亦谓江枫。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及刘季游的《登天柱冈诗》“我行谁与报江枫,旋摆旌旗一路红”,都是有名的诗句。其实,红叶不限于枫,凡是树根吸取土中糖分过多,骤遏霜寒即起化学作用而呈红色,既非红颜娇艳取悦于人,亦非以憔悴之容惹人怜惜。
③落叶乔木,到了季节,叶子总要变色脱落的。西雅图植物园里枫树很多,入秋红叶缤纷,有人认为景色甚美,我驱车往观,只是有一股萧瑟肃杀之气使人不快。我们这棵枫树,叶子不变红,变黄,一夜北风寒,黄叶纷纷落。我曾有好几个秋季给它扫除落叶。接连十天八天,叶子扫不尽。一早起来,就发现很厚的一层黄叶遮盖了一大块草地。我用大竹篾做的耙子,用力地耙拢成堆。从土壤里来的东西还让它回到土里去。扫叶工作相当累人,使人遍体生温,和龚半千扫叶楼的情景不大相同。扫叶楼是南京名胜之一,是我于一九二六年最喜欢盘桓的一个地方。那里庭院不大,树也不大,想半千居士所扫的落叶也不过是一种情趣的象征而已。我扫枫叶乃纯粹的劳动,整理庭除,兼为运动。
④枫树不仅落叶烦人,春天开的小花,谢后散落如雨,而且所结的果实有翅,乘风滴溜溜的到处飞扬,落到草地上、石缝里、到路边,随地萌芽生长,若不勤加拔除,不久就会成为一座枫林。易经说:“天地变化,草木蕃。”枫树之雄厚的蕃息力量,正是自然之道。不过由萌芽而滋长,逃过多少灾难,然后才能成为一棵几丈高的大树。枫树在我们需要阴凉的时候,它给我们遮阳,到了冬天我们需要温暖的时候它又迅速地脱卸那一身的浓密大叶,只剩下干枝光杆在半空寒风中张牙舞爪。它好知趣,它好可人!
⑤但树也有旦夕祸福。我这次回到西雅图来,隔窗一望那棵枫树不见了!再探头望下来,一块块的大木橛子、大木墩子,横七竖八地陈列在木栅边。一棵树活生生地被锯成了几十段!那棵杉,孤零零地立着,它失掉了贴身的伴侣,它比我更难过。
⑥原来是今年春天,树该发芽的时候,这棵枫树突然没有发出芽来,有气无力地在顶端冒出几片小叶。请了三位树医,各有不同的诊断。一位说是当年造房子打地基伤了树根,一位说是草地施肥杀莠使它中了毒,一位说是感染了无名的疾病。有一点三位完全同意:树已害了不治之症。善后是必须立即办理,否则恐难久立,在风雪怒号之中它会訇然仆地。邻居测量形势,所受威胁最大。于是三家比价,以二百五十元成交,立即伐木丁丁了。言明在先,只管锯成短橛,不管运走。木橛的最大圆周是八呎有余,直径约二呎半。唯一用途是当柴烧,分期予以火化。可是斧劈成柴,那工程不小,怕只好出资请人把它一块块地运走了。
⑦现在我的窗前没有东西遮望眼,一片空虚。十年树木,只能略具规模,像这棵枫树之枝叶扶疏,如张巨盖,至少是百年以上物。然而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皆是无常,一棵树又岂是例外?“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选自《梁实秋散文集》)
14.请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答: 15.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第①段画线文字进行赏析。(6分)
答: 16.本文第②段援引了古代描写枫树的诗句,请分析其作用。(6分)
答: 17.文章题目叫“哀枫树”,请结合全文概括“哀”的原因有哪些。(6分)
答: 六、(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18.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巧妙回
答或化解尴尬。(4分)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1)言外之意: (2)应对:
19.阅读下面的示例,为提供的两组镜头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主旨明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示例:[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中学生,突然停下来,弯腰将同学扔在校园中的废弃物丢进了垃圾桶。 [画外音]拾起的是垃圾,收获的是成长,传播的是文明。 [镜头一]一辆吉普车减慢速度,停在信号灯前,耐心等待闯了红灯的孩子们过去。这个时候,一名执勤交警对司机微笑,
并且敬礼。
(1)[画外音] [镜头二]晚自习结束后,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最后,教室里空无一人,日光灯一直亮到天明。 (2)[画外音] 20.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使其与所在段落的其他句子组成排比句并符合上下文语境。(6分) 你如果是一块鹅卵石,就不要抱怨不能成为一块美玉;你如果是一泓清泉,就不要抱怨不能拥有大海的壮
丽; , 。 当然,假如你是一匹骏马,就决不能满足于蜗牛的步履; ,
; , 。 21.下面一段话在表达上有三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改正。(3分) ①当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②势必要求“软实力”的文化能与“硬实力”的经济基础相
匹配,③在文化领域也要取得同样的大国身份,④而不能是文化上的矮子,经济上的巨人。⑤中国文化复兴问题,实质上是中国经济崛起后,如何以自身文化与自由主义文化和复古主义文化博弈德文的问题。 (1)第____处(填序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第____处(填序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第____处(填序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0年9月,两名赤裸上身的男子在嘈杂、凌乱的屋子里翻唱汪峰的《春天里》,沙哑沧桑的声音让这段视频走红网络,网络转载破两百万,“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很多网友都被他们的经历和歌声中的苍凉所触动。而且其中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旭日阳刚”的执著是他们所没能坚持的,“旭日阳刚”的今天是他们曾经向往的。在鼓励、支持“旭日阳刚”的同时,很多人都在找寻、激励着自己继续追求自己的“春天”。
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春天”,也生活在自己的“春天里”,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活在春天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要脱离材料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 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A(B, 盥guàn, 讧hîng ;C, 缉jī, 儆jǐng;D, 腆tiǎn)
2.D(A ,“曝”应为“暴”;B,“缅”应为“湎”,“成”应为“程”,;C,“蓬”应为“篷”,“凋”应为“雕”) 3.B(1)重在观察了解,应用“考察”;(2)提出疑问,应用“质疑”;(3)“防微杜渐”强调将事情控制在萌芽状态或阻止其
进一步发展,“曲突徙薪”强调要有预见性,根据语境,用“曲突徙薪”最贴切。 4.C(A,“呀”后顿号应为逗号;B,问号应为句号;D,把“(王充《论衡》)”移至逗号前,后引号后面。) 二、(9分,每小题3分)
5.D ,偷换概念,应该是“轴心文明”而不是“文明”。
6.C,是对“其间各民族文化只是这整体的一个特定形式”的误读。 7.B,因果关系不成立,“文明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不是“文明消亡”的原因。 三、(9 分,每小题3 分) 8.C,“溃”意为“使„„溃散”
9.B,④表现穆宁有威严;⑤指继任和州刺史的人诬陷他。 10.C,“在任时有大量逃户”是被别人诬陷。 四、(21分) 11.(9分)(1)(6分) ①郡守害怕激怒叛贼,所以当即解除他的兵权,并撤掉他所代理的官职。(3分) .........
②李光弼握着他的手道歉说:“我本来知道这样做不可以,只不过是想借此和您商量(解决的办法)罢了。”(3分) ....... (2)用斜线“/”给下面的画线句断句。(3分) 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忍疼易/忍痒难/能耐富贵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
士也。 12.(6分)(1)“蘸”字是“沾”“挨着”之意,用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雨后湖面水涨,开得繁盛的桃花因
缀满雨珠而使桃枝不时触及水面的动人意境(1分),流露出诗人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1分) (2)这首诗先用一个问句,接着描绘“夹岸桃花蘸水开”的美好意境,流露出惊喜之情;(1分)接着第三句写因“春雨
断桥”而无法渡湖赏景的焦急和失落之情;(1分);诗的末句写看见小舟从柳阴中撑出来,因欣赏美景有望而释怀的愉悦之情。(1分)尺水兴波,饶有趣味。(只答三种情感给2分) 13.(6分)(1)明星荧荧 (2)纫秋兰以为佩 (3)青冥浩荡不见底 (4)唯见江心秋月白 (5)潮打空城寂寞回 (6)早岁那知世事艰 五、(22分) 14.(4分)首先着笔描写窗前那棵与自己相依相伴的枫树,流露出喜爱之情;然后交代枫树有很多种类,突出了枫树独立的风
骨;再写枫树落叶多、蕃息力量强,但知趣可人;最后写窗前那个枫树遭遇厄运并抒发了人生感慨。(一点1分) 15.(6分)①运用比拟(拟人)手法,“相依相偎如为一体”,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两棵树的相生相伴,互为依存;“筛”极形象
的写出了树影的婆娑斑斓。②动词运用生动贴切,“骈立”“纠结交叉”写出两棵树并立的姿态和情状,“横射”、“筛”则赋予了阳光以动感;③长短句、整散句相结合,于整齐中又有参差变化,使表达错落,有情趣。(每点2分) 16.(6分)①引用诗句具体说明枫树种类很多;(2分)②由诗句引出枫树叶红的原因,暗赞枫树“非红颜娇艳取悦于人,亦
非以憔悴之容惹人怜惜”的独立人格;(2分)③引用诗句使文章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文采。(2分)(酌情给分) 17.(6分)(1)枫树美好、知趣、可人,曾与“我”相依相伴,给我带来了许多情趣; (2)作者喜欢枫树身上寓含着的独立人格; (3)这棵枫树引发了(寄托着)作者自己对故土深深的怀念之情;(在第三段由扫落叶忆及南京的扫叶楼,并点明是自己
曾经最喜欢盘桓的地方,看似闲笔实则饱含了自己对故土深深的怀念之情。) (4)百年枫树,成长不易,推己及物,作者为之叹惋,体现一种博爱情怀; (5)枫树的死去,作者触物伤怀,引发了对世事无常、生命无常的无尽感叹。(答出三点得6分,意思表述合理,即可酌情
给分) 六、(17分) 18.(4分)答案示例:言外之意:你不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我们不能聘用你。(2分) 应对示例一(希望留下):单纯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有幸加盟贵公司,我也能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
这样一段经历。(2分,得分点:肯定自我、巧妙转化“缺点”、语言得体) 示例二(巧化尴尬):感谢你对我的肯定和善意的提醒,我坚信直率单纯是一种美德,将来与你们打交道的形形色色的人
中,或许就会有我。(得分点:坚持自我、体面解除尴尬,语言得体) 19.(4分)(1) [画外音]礼让三分,显示你对生命的珍爱;文明交通,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 (2)[画外音]亮了一夜的日光灯,丢了一时的责任心。(价值取向1分,观点体现主题2分,有修辞,有一定感染力1分) 20.(6分)示例:如果是月亮,就不要抱怨不能发出太阳的光辉 假如你是一只鲲鹏,就决不能满足于燕雀的志趣 假如你是一尊金佛就决不能满足于门神的位置 21.(3分)(1)①改正:去掉“当”字(或在“经济体”后加“时”); (2)④改正:将“文化上的矮子”与“经济上的巨人”交换位置 (3)⑤改正:将“和”改为“及”或顿号 七、22(60分)略 附【参考译文】
穆宁,怀州河内人。父亲穆元休,在开元年间有名声,曾献书给天子,被提升为偃师丞,穆氏世代以儒学闻名。穆宁刚强正直,坚守气节。因考中明经科而调任盐山尉。安禄山叛乱,任命刘道玄为景城守,穆宁招募士卒杀死刘道玄,并散发檄文给州县以联合力量来抗击贼军。史思明侵犯盐山边境,郡守召穆宁暂时代理东光令抵御史思明。叛贼派遣使者来诱降穆宁,穆宁杀掉使者并以其首示众。郡守害怕激怒叛贼,所以当即解除他的兵权,并撤掉他所代理的官职。当初,穆宁路过平原时,见到颜真卿,曾在一起估计到贼人肯定造反。到这时,他听说颜真卿在抵抗安禄山,当即派人送信给颜真卿,颜真卿接到信后大喜,任命他为河北采访支使。穆宁将儿子嘱托给母弟说:“只要祖先不断香火,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随后便日夜兼程前去谒见颜真卿说:“先人已有子孙继嗣了,我可以随您去死。”既而叛贼攻打平原,穆宁劝颜真卿坚守城池,颜真卿不听,在夜里逃过河去,到皇帝外出停驻的地方拜见肃宗。肃宗询问情况,颜真卿回答说:“因为没听穆宁的话,所以才造成这样的结局。”肃宗认为穆宁不一般,下令让他乘驿马入朝,准备授任他为谏议大夫。后来正赶上颜真卿因刚直违背了皇帝的旨意,所以穆宁也被免官。
上元初年,穆宁任殿中侍御史,辅佐盐铁转运事务,驻守埇桥。当时李光弼驻守州,军需跟不上,发文书索取财物和粮食,穆宁不给。李光弼生气,召穆宁前来想要杀掉他。有人劝穆宁躲避一下,穆宁说:“我避而不见就是失职,祸乱就会从我开始,到时怎能逃脱罪名呢?”即刻去见李光弼。李光弼说:“我统率数万兵马,替天子讨伐叛贼,粮食缺乏士卒就会逃跑,你紧闭粮仓不予救济,想使我的军队溃散吗?”他回答说:“朝廷让我穆宁主管粮仓,这是皇帝的命令,您怎能用一纸文书来索取呢?如今您需要粮食,如果我擅自给的话,那么改日我向您要兵,您也擅自给我吗?”李光弼握着他的手道歉说:“我本来知道这样做不可以,只不过是想借此和您商量商量解决的办法罢了。”当时人推重他能恪守官职。多次迁任为鄂岳沔都团练及租庸盐铁转运使。正当此时,河运不畅,要从汉、沔经过商山进入京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不奉公守法,设置戍卒巡逻来向商贾征税,又纵兵抢劫行人,路上的行人几乎断绝。李忠臣和穆宁在淮河两岸分别主政,他畏惧穆宁的威严,因而掠夺抢劫有所收敛,靠水路运输的商贾得以通行。
大历初年,穆宁被起用任监察御史,多次升迁任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他治理有政绩。继他而任和州刺史的人憎恨他,用天宝时的旧户籍核对现存的户口,以此来诬陷并弹劾穆宁在任时有大量逃户,因而被贬任为泉州司户参军事。儿子穆质上诉父亲冤情,经过三年此案才得以受理。皇帝下诏叫御史复查核实,结果是实际户口增加了数倍。召入朝廷拜授太子右论德。穆宁本性不会事奉权贵,而且刚毅寡合,执政者厌恶他,冤情虽然得到申雪,但还是将他安置在闲散官位上。穆宁闷闷不乐,自己感叹说:“时势不容纳我,我也不会舍身曲从时势,又凭什么来进取呢!”于是以有病为借口,多次成百天的休假,亲友们一再劝说,他这才参加了一次朝会。德宗在奉天,他前往德宗外出停驻的地方,升任秘书少监,改任太子右庶子。德宗回到京城,于是他说:“可以实行我的志向了!”随即辞官返回京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