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会员卡”消费陷阱遍布 是谁“忽悠”了消费者

2022-08-23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DAOBA

共同关注

August.2006编辑:张春晖

D41

“会员卡”消费陷阱遍布是谁“忽悠”了消费者

当前在许多城市里,会员卡消费渐成时尚。在购买之初,许多消费者被承诺将享受到各种“折扣”及其他的优惠措施。但近年来,在许多地方,会员卡消费却成了一块布满陷阱的蛋糕:一旦消费者付钱办了卡,就可能面临服务承诺缩水,甚至商家卷款逃跑,损失无法追回……

面对没完没了的会员卡消费陷阱,许多人将责任归咎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消费者警惕性不高,但真的是法律缺失而导致的类似骗局频繁发生吗?

一夜蒸发会员卡消费成圈钱陷阱

赖,在电视、报纸上大肆做不实宣传,甚至请电视8月1日,位于太原市水西关南街的千黛健美俱台主持人或明星“捧场”来迷惑消费者。据了解,目乐部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关门歇业,老前很多消费者对媒体的认知仍处于很信赖的阶段,而板一去无踪。该俱乐部诸多会员手中的会员卡顿时我国一些媒体又缺乏行业自律,导致一些商家不惜一变成废卡。而这这些卡里的金额从500元到5000元切代价,争取所谓“XX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指定化妆单不等。

位”或用名人、明星做广告,误导消费者。

记者来到千黛健美俱乐部,俱乐部大门早已紧锁。从门缝向里望去,店内凌乱不堪,狼藉一片,法律缺失没完没了的被骗根源?

原有的物品被洗劫一空,所有的柜子都敞开着,地会员制消费,最早是从国外引进,在国外已风板上扔满了装过化妆品的空纸盒和空瓶子,地上还行多年,但为何到国内却成为某些不法商家敛财的扔着几条床单,许多脚印印在上面。

工具?此类骗局如此普遍,为什么还是有人被骗?附近居民告诉记者,8月1日凌晨时分,几辆大消费者被骗难道没完没了?

型运输车悄然驶到千黛健美俱乐部门前,十几位工在中消协公布的上半年服务类投诉中,销售类人将店内物品一一搬出。8月1日上午9时左右,店投诉中“预付费”投诉是主要投诉对象之一。一些员找不到老板就开始哄抢店内商品,见此情景,附商家以会员卡、打折卡等方式招揽顾客,一旦消费近居民和拾荒者也加入哄抢行列。在当地派出所的者付钱办了卡,就可能面临服务承诺缩水,甚至商公安民警到来时,店内物品基本已被抢空。

家卷款逃跑,损失无法追回的困境;另外,一些消在记者采访时,俱乐部门前陆陆续续来了几位费者在美容美发、健身或购买饮用水票时,一次性该俱乐部的会员。一位会员看到店内的场景,怎么交纳全部费用后就出现无法预约,商家不按约定标也不相信眼前的这一切。

准提供服务,甚至提供几次服务就关门逃走的情“老板跑了?怎么说骗就骗了?这么大个况。

店……”这位女士一脸茫然地告诉记者。据了解,在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及工商部门采访时,许多她前不久看到电视广告就来这里办了一张价值人都将此归咎于法律的不健全。山西省消费者协会580元的会员卡,说是可以做六次美容,包括颈椎投诉部副主任刘杰告诉记者,对于会员制本身以及按摩在内的六项内容,可她一次都没来得及做,就会员制消费引发的各种纠纷,我国目前尚无针对性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较强的法律法规作为规范依据。

“你这算是幸运了。前两天店里搞活动,我办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工商总局了一张金卡,只用了一次,还有以前寄存在这里的于1998年颁布的《会员卡管理试行办法》虽然作出化妆品也不见了,我大概损失两万块。这老板也太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审批会员卡的发行,会同黑心了。”另外一位会员气愤地说道。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会员卡发行、转让及相关活动进行管理;申请发行会员卡的机构,净资产总掉进陷阱消费者被谁“忽悠”了?

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申请时固定资产占总资目前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都有如终产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0%。但是,由于《会员卡管身卡、年卡、季卡、月卡、贵宾卡等名目众多的会理试行办法》仅仅是一个部门规章,而且其中的具员卡,这种会员卡存在诸多陷阱,令消费者防不胜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防。在消费者掉进陷阱之前,往往被许多假象所忽在国外,会员制消费方式最关键的是要以商业悠,掉进早就挖好的陷阱。

信用作为保证,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假象一:用丰厚的充值返值活动,利诱消费信用机制,同时,也没有具体的法规对这种消费方者。据会员介绍,千黛承诺的充值返还幅度非常式来进行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实行会员制消费自大,如充1000元送300元,充5000元送4000元。

然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风险。

假象二:借店庆等节日搞优惠活动,让消费者“在受理投诉后,我们只能是发出警惕信息,大笔甩钱。据悉7月18日是千黛五周年店庆,该店让消费者注意提防此类陷阱。”刘杰说。

推出了大规模的优惠活动,也因此聚敛了大量现然而,这种提醒消费者应慎重考察对方实力再金。记者发现,这次事件受害程度最大的是在活动消费的情况,实际上是又一次对消费者提出了“高中刚刚办过金卡的会员。

要求”。让消费者在每一次消费前都承担考察经营假象三:表面工夫做足,让消费者投钱投得放者实力的责任,这一连有关部门都有“难度”的事心。据悉,千黛前不久刚刚装修完店铺,整个店面情,对消费者来说消费的附加成本也太高了。

更加宽敞,更加高档。一位会员告诉记者:“现在实际上,仔细观察会发现,种种陷阱发生之想想,当时重新装修店铺是为了让我们投钱的时候前,往往都有许多不规范行为,尽管不法商家应承更加放心,当时觉得千黛要好好大干一场。”

担主要责任,尽管消费者有警惕性不够的过错,但假象四:利用媒体。利用老百姓对媒体的信

如果如商家利用媒体大做不实广告的行为能被杜

绝、相关部门的监管措施及时到位,“堵住了任何一个环节,这类消费者被骗的行为都有可能避免。”采访中,太原市唐宁律师事务所贾金慧律师告诉记者。

专家建议选择时慎重出事后报案

预付费式会员制消费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因此而有不愉快遭遇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消费模式里,如何降低预存卡消费的风险?记者采访了山西大学法律职业学院的裴国升老师。

裴老师表示,在法律上,商家和顾客是一种合同关系,其合同为消费服务合同。顾客买到的消费卡、商家出具的收款凭证都是签订合同的证据也是合同本身。

现在商家推出的预付卡业务,对商家来说可以先拿到钱扩大经营。而对消费者来说,则风险大大增加,甚至是全部承担了。顾客一旦预付款买了某一商家的消费卡,则意味着自己的消费只能选择该商家。而有些商家会玩起人间蒸发携款潜逃,还有些商家会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消费者就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因此裴老师建议消费者要尽量避免这种消费方式。

裴老师还开出了预防上当受骗的处方

处方一 (针对消费过程) 仔细查谨慎签

●首先要查商家的资格。比如要给一个美容院预付款,那顾客就得查查该美容院有没有美容资格。如果没有,款是千万不能预付的。其次要查商家的信誉度。对从未听说或信誉度很差的商家,即使商家吹得天花乱坠,预付款也要慎之又慎。

●再次,要仔细研究合同内容。一般来说,合同内容是商家预先就确定了的,顾客很难做出改变。因此在签订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否合算。●最后,合同最好能以书面的形式签订。书面合同比口头合同更能清楚地表明合同内容,因此当纠纷发生时也更利于问题的解决。

处方二 (针对问题发生后) 出了事快报案

在履约过程中,一旦发生纠纷,顾客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而当发生携款潜逃事件后,顾客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追究商家合同诈骗的刑事责任。当然顾客也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民事诉讼,但对消费者来说民事诉讼过程漫长、成本高昂。

裴国升最后说,对预付卡消费的管理约束,合同法、行政许可法、质量法、刑法都有规定,相关部门要据此加强管理,有效降低顾客的消费风险。

(经济参考报)供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