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探祈 硝印回 一王会甜澹劂 莉 山东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2006年2月1 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 中,但由于公允价值的使用需要活跃的交易市场,以及会计人员较 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 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在当时我国交易市场不活跃,公允价值在某些 施.标志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 性趋同.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升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地位的 非常重要的一步。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后,现行的 企业会计 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将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的逐步扩 大而将予以取消。 一、新准则体系明确了企业会计准则的架构 这次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 则和应用指南构成,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会计准 则体系中的第一层次为基本准则。这次的基本准则是以1 992年版本 的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为基础,以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为依据,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编报财 务报表的框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修订而成的。它在整个准则体 系中起到统驭的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定.会计基 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的总体要求等。一方面, 它是”准则的准则 ,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另一方面.当出现 新的业务,具体会计准则暂未涵盖时.应当按照基本准则所确立的 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二层次为具体会计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制 定的.针对目前各类经济业务规定了会计处理的具体原则。具体会 计准则主要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 则三类。一般业务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 的确认和计量.如存货、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资 产减值.借款费用、收入.外币折算等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 准则主要规范特殊行业中特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如石油天然气 生物资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保险合同等准则。报告准则主要 规范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通用的报告类的准则.如财务报告的列报 现金流量表 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分部报告.金融工具列报等准则。 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三层次为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具体会 计准则的应用指南类似于《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对会计科目的设 置 会计分录的编制和报表的填报等操作层面的内容予以做出示范 性指导,规范新准则体系下会计科目的设置、账务处理 报表体系 的构成 报表项目的内容、报表格式等。 二 新准则体系重新在一些具体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基本准则中对会计计量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规 定.明确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下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交易公平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 ”公允价值 的计量属性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债务重组” “生 物资产”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中得到了具体的运用。 实际上我国准则不是第一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远在1 998年. 公允价值就出现在“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具体会计准则 情况下很难取得.造成在实际运行中出现很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 纵利润,因而公允价值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被限制使用。公允 价值的抛弃虽然避免了被公司作为工具操纵利润,但是也带来了很 多的其他问题。首先它违背了国际惯例 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英 国等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对可以取得公允价值的资产采用公允价值 计量,抛弃了公允价值造成国际之间会计信息的不可比性.其次.采 用公允价值能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投资者.债权人等 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加有助于其决策的信息。 三、新会计准则第一次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 在新准则发布以前,我国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都要求以单项资 产为基础计提,但是在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难以单独 产生现金流量,因此,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操作 上有困难,为此.本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引入了 资产组”的 概念,如果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应当按照 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认 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人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 组的现金流人为依据.亦即与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 有关.比如生产线或者管理区域等。资产组的引入提供了更为科学 可行的确定可回收金额的方式。此外,新准则规定 资产减值损失 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主要是考虑到以前 许多企业利用减值转回人为调整利润现象频频发生.新准则的规定 可以有效的防止类似的利润操纵行为。 四,新准则体现了资金的时问价值,金融风险的披露更为直接 和透明 原有的准则比较偏重工商企业,新准则体系则扩展到金融 保 险.农业等众多行业领域。为适应对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挑战.金融 市场地快速发展,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共计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 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外币折算.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 企业年金基金、金融工具列报8个准则做出了高质量的快速反应.几 乎占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近五分之一。在这些新准则中.资金 的时间价值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例如: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准则要 求公司对应收和应付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这使得 拥有长期应收.应付款项的上市公司不得不将这些长期资产 负债的 账面价值减计至未来现金流的折现金额。这种处理方法充分体现了资 金的占用成本,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上市公司管理层对资产负债结 构.产品赊销政策进行优化。此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要求将 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改变了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外 特点, 使隐形风险显形化。这使得上市公司进行的一些高风险金融投资可以 及时的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使治理层可以更直接地获取相关信 息 为治理层更好地履行其职责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使投资者可以更 直接地了解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情况。 g商场现代化》2006年10月(上旬刊)总第481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