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年、月、日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4~46页例1、“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年历,是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等方面的知识,能记住每个月的天数,能区分大月和小月。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能快速判断平年、闰年,二月的天数及个月的天数。
3.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认识大月、小月,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了解2月的特殊性。
教学准备:课件,每人准备红色、绿色水彩笔各一支,准备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是2019年 月 日 时 分 秒,这个时刻里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时、分、秒、年、月、日)
提问:哪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则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把它脱一件,年底剩下一张皮。”
学生猜出后教师出示谜底:日历。
请问:你知道日历有什么用吗?
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知道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
2.揭示课题:年、月、日。
导入:看来大家对年、月、日的知识了解得还真不少,其实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和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板书:年、月、日)
二、自主探索
1.认识年、月、日和大月、小月。
师:观察2014年的卡片或者自己带来的年历卡片,看一看每一年都有几个月。(出示课件)
揭示:一年有12个月。(板书)
提问:再仔细观察一下每个月的天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组活动:请你把它每个月的天数记录在数学书第45页的表格中。
2.仔细看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
教师介绍:像这样,有31天的月份叫作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作小月。(学生齐读)
质疑:那么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呢?
明确:2月的天数既不是31天,也不是30天,所以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讲故事:各月天数的来历。
其实2月天数是一个奥秘,我们下节课再来揭开这个奥秘。那为什么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呢?你们知道是谁规定了大月、小月的天数吗?原来啊,是这样的,请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传说在公元46年,古罗马皇帝恺撒在修改历法时,规定每年为十二个月,由于他是七月出生的,就把所有的单数月一、三、五、七、九、十一月定为大月,每月31天;把所有的双数月二、四、六、八、十、十二月定为小月,每月30天。这样,大小各六个
月,使人很容易就能记住。但是,照这样规定,一年就不是365天,而是366天了,因此得找出一个月减去一天。减哪个月合适呢?那个时候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处决,人们都希望二月能快点过去。于是,就从二月中减去一天,这样,二月只剩下29天了。后来,有一个叫奥古斯都的人做了罗马皇帝。他发现恺撒是七月份生的,七月是大月,而他自己是八月份生的,八月却是小月。他为了显示自己和恺撒有同样的尊严,就蛮横地把八月也定为大月,改为31天。还将双数月十月和十二月也改为大月,单数月九月和十一月改为小月。而八月份多出的一天也从不吉利的二月中减去,于是2月又少了1天。从此,2月份只剩下28天了,只有闰年的时候才有29天。”
关于年、月、日的只是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查一查,增长自己的知识。
4.学习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提问:如何记住大月、小月呢?
涂色活动:把上面表格里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集体校对)
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一年12个月,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结论:一年有7个大月,分别为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4个小月,分别为4月、6月、9月、11月;还有一个特殊的2月。
提问: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吗?
(1)介绍拳头记忆法。(伸出我们的左手握拳)
教学时须注意两点:一是从1月数到7月之后,8月可以从7月处重新开始,也可以从1月处重新开始;二是拳头上凸起的地方表示大月,凹下的地方通常是小月,但2月除外。
(2)儿歌记忆法。
“要找大月你记住,七八两月连着数,七月之前找单数,八月之后找双数。”
①师生对口令,老师报月份,学生说是大月还是小月。
②游戏:根据老师的要求站起来。
如:大约出生的,小月出生的,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出生的,出生月份是31天的等等。
5.计算一年的天数。完成数学书第45页试一试。
提问:你能算出2014年有多少天吗?
你是怎样算的,和同学交流。
疑问:是不是每年天数都一样?
强调:因为2月的天数不一样,所以有的年份是365天,有的年份是366天。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同桌两人说一说,再在年历上圈出来。
组织交流,并适时的进行一些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
追问:你还知道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写在作业纸上,再和同学交流。
2.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2题。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组织交流。
3.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期大多数学生已知道,这道题可以先独立完成,在全班交流。
4.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4题。
利用年历卡完成该题目较容易。
5.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5题。
老师启发学生根据今年12月31日的星期数进行推想。
四、小结,知识结构
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