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设施吊装施工专项方案
(20161215第一版)
一、工程概况
顺德区北滘镇群力围片区污水处理厂厂外配套管网一期工程(二次),包括西海、桃村、碧江、都宁及坤洲等五个片区污水管网和北滘镇东辅道排水改造,共铺设管道约35387.70米,构筑检查井1242座,安装拍门88套,其中:采用放坡开挖方式铺设管道约15672.59米,采用支护开挖铺设管道约8312.41米,采用顶管方式铺设管道约11402.70米,污水管最大管径为DN1000 mm。
由佛山市顺德区顺控顺北环保水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施工图设计,广州市东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广东建粤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施工总工期为730日历天(从签订合同之日算起)。
二、编制依据
1、顺德区北滘镇群力围片区污水处理厂厂外配套管网一期工程施工图 2、我单位工地现场勘查情况
3、国家及地方颁布的有关设计、施工、验收规程及有关法律、法规等 4、我单位现有的技术、设备、人员素质、管理模式、施工经验等施工要素情况。
三、施工指导方针
1、本工程采用顶管方式铺设管道约11402。70米,污水管最大管径为DN1000 mm. 2、采用设备:顶管机采用2套泥水平衡式顶管机设备;起重采用16T汽车吊;后座顶进采用300T整体式钢架顶进系统;泥水系统采用2台渣浆泵,泥水分离器分离渣土;测量采用激光导航系统。 3、工作井顶管地面设备安装包括:泥水循环系统设备安装、通风棚及通风设备安装、主顶油泵房及主控室安装. (1)泥水循环系统设备安装 泥水循环系统设备主要由2个泥浆箱、泥水分离器、一台进泥浆泵、一台排泥浆泵及泥水循环钢管管路等组成,如图2—10【地面泥水循环现场示意
第 1 页 共 12 页
图】所示。其中泥水分离器主要功能是将循环泥浆中的泥渣、砂石等杂物分离出来,用装泥车运走,而泥浆可以循环再用。即有利于经济效益,又有利于施工现场的文明措施,泥水分离器如图2-11【泥水分离器现场工作示意图】所示: 泥水分离器 泥浆管路 图2—10 地面泥水循环现场示意图 图2—11 泥水分离器现场工作示意图
泥浆泵 泥浆箱 泥水分离器 (2)通风棚及通风设备安装 通风棚采用ф25钢管焊成支架,上面铺石棉瓦。通风棚内主要放置一个鼓风机,起防晒挡雨作用。 (3)主顶油泵房 主顶油泵房采用ф25钢管焊成支架,上面铺石棉瓦。主要放置组合式主顶油泵一台(含控制部分)及油管,整体式顶进构架油缸的推进和回缩是通过主顶油泵的控制部分控制的,操作方式为半自动控制. (4)主控室 主控室采用简易集装箱,主要放置PLC自动操控台、电脑监控台、以及顶进的配电柜。可编程控制器(PLC)对电气系统进行集中控制,使控制系统更加稳定可靠。同时可远距离监控顶管机头的工作情况。顶管施工的所有操作,如刀盘启动、停止、正转、反转,液压动力源的开与关、纠偏油缸的纠偏,进、排泥泵的开与关、旁通循环与工作循环的转换等动作均能由一人在控制台上通过各种按钮来实现。施工现场的PLC全自动操控台及电脑监控系统如图2—12【地面主控室现场示意图】所示: ﻬ
第 2 页 共 12 页
图2-12 地面主控室现场示意图 电脑监控台 工作井 主顶油泵 PLC操控台 主控室 4、工作井内设备安装
工作井设备安装包括:整体式顶进构架的安装、后座垫块、导轨、测量棚、穿墙止水设备的安装。 (1)整体式顶进构架的安装 在基坑底板面放出顶管的顶进轴线,先调整整体式顶进构架的中线对准顶进轴线,根据图纸,垫高整体式顶进构架调整其高度,当纵向及高程调整好后,将整体式顶进构架与底板钢筋用地脚螺栓焊牢,空隙采用混凝土浇捣填实,整体式顶进构架定位安装尺寸误差控制在2mm以内。整体式顶进构架如图2-13【整体式顶进构架设计及现场示意图】所示: 图2-13 整体式顶进构架设计及现场示意图 800T千斤顶 整体式顶进钢架 (2)后座垫块安装 后座垫块是把主顶油缸推力的反力传递到工作井井壁,通过后座垫块,可把
第 3 页 共 12 页
油缸的反力较均匀地传递到井壁上,这样井壁就不太容易损坏。先将垫铁的安装位置放好线,在井壁表面把后座垫块的四个角的位置用红油漆作好标志,凿平垫铁范围内的墙体,底部用砖块垫平,将后座垫块吊到安装位置,调整横向纵向的方向(采用2mm的薄铁皮垫底部),该平面需要垂直于顶管的顶进方向,定位安装尺寸误差控制在2mm以内,调整好后,后座垫块与井壁的空位插入Ф18@200钢筋支模采用混凝土填充密实。 (3)导轨安装 基坑导轨是由两道平行的特制钢结构固定在底板上构成,主要作用是使顶进钢管在工作井中有一个稳定的导向,并使推进管沿该导向进入土体。 在基坑底板面放出顶管的顶进轴线,先调整导轨的中线对准顶进轴线,根据图纸,垫高导轨调整导轨的高度,当纵向及高程调整好后,将导轨与底板钢筋焊牢,空隙采用混凝土浇捣填实,导轨的定位安装尺寸误差控制在2mm以内。具体做法如图2-14【顶管轨道安装示意图】所示: 图2—14 顶管轨道安装示意图 (4)测量棚搭设 测量棚位于整体式顶进构架内,在测量时的起保护仪器作用.顶部采用ф20钢管焊成支架,上面铺石棉瓦。 (5)穿墙止水设备安装 洞门内衬墙施工时预埋洞门钢圈,洞门钢圈与盾构外径及管片间存在环向空隙,为防止盾构出洞时土体从该间隙流失,需要安装洞门洞口防水密封环,洞门洞口防水密封环由钢圈止水橡胶、圆环形板、扇形压板及连接螺栓组成的
第 4 页 共 12 页
密封装置,作为施工临时防水措施。该部分的安装时机可穿插在内衬墙施工完毕后就可进行。 其施工分为两步进行: 1)在始发端墙施工过程中,做好始发洞门预埋件的埋设工作,预埋件必须与端墙结构钢筋连接在一起.
2)在顶管正式始发之前,清理完洞口的渣土后及时安装洞口密封压板及橡胶压板.具体做法如图2—15【穿墙止水设备设计及现场安装示意图】所示: 穿墙止水设备 钢管 墙体 止水橡胶圈 止水压板 图2—15 穿墙止水设备现场安装示意图 (6)顶管机及管线安装 上述(1)~ (5)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顶管机及连接管线安装,顶管机安装主要将在地面组装调试好的泥水平衡顶管机整体吊下工作井,放在导轨上,连接好主控室与顶管机的电缆线信号线等管线,连接好泥水管道.
第 5 页 共 12 页
四、顶管设施吊装施工方案
1、机械选择:
本工程顶管设施泥水平衡式顶管机设备、泥水循环系统设备安装、通风棚及通风设备、主顶油泵房及主控室等,有一定重量并不可以碰伤,故采用机械吊装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对吊车起重数据的平衡,采用20~75吨汽车吊方能满足施工要求。 2、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1)办理相关手续,进行现场布置;
(2)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交底,熟悉图纸和吊装流程,行车路线,明确各人责任。(3)顶管设施在吊装过程中,应保证其平稳下落,使各部构件不超出容许应力。 (4)检查设备机具,人员到位情况 3、吊装、校正与脱钩
顶管设施构件运到现场,需要进行多次试吊并及时重新绑扎吊索,试吊时吊车起吊一定要缓慢上升,做到各吊点位置受力均匀并以构件不变形为最佳状态,达到要求后即进行起升旋转,控制吊件在空中的稳定,顶管设施就位后,安装人员可指挥吊车完全松绳落钩。
五、安全应急预案
本工程可能出现的事故主要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事故和脚手架坍塌,万一发生时,应按如下进行救援。
一、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害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第 6 页 共 12 页
3.发生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这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1)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宋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6。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二、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进行处理.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
2.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脊髓的附加损伤。
3.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既进行人式呼吸,胸处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
第 7 页 共 12 页
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4.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的医院治疗. 5.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
6.在送运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三、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救援
1.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2.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1)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2)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杆、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拔离或将触电者拔离电源。
(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
(4)救护人可带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5)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阻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用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
(6)如果触电者触及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
第 8 页 共 12 页
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m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迅速将其带到8~10m的范围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3.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1)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2)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潮湿木棒、布带)作为救护工具。
(3)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员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员比较安全。
(4)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4.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5.触电者已经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揭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6.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方法如下:
(1)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揭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服扣和腰带,清除伤者
第 9 页 共 12 页
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呼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
(3)胸外心脏按压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若伤者同时拌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
7.应急救援工具:绝缘手套、绝缘棒、电工绝缘钳、药箱、担架等。 四、坍塌事故应急救援
1.救援职责:由工地现场主要负责人进行组织现场人、材、物进行救援工作。主管负责人指挥协调对口专业人员确定救援措施、方案,进行现场指导救援工作,现场质安员协同班组长等专业人员进行救援工作的实施。 2.救援步骤与要求:
(1) 当发生外脚手架坍塌事故时,立即报告现场主要负责人,按规定程序上报有关各级主管部门请求救援,并在现场迅速确定该部位的作业人数和伤员人数及受伤情况,立即组织救援人力,需要机械立即调动机械,切断电源,设置危险区域警戒,控制出现二次伤害事故发生.
(2) 当出现坍塌事故时,伤员被坍塌物压着,应立即组织人力,机械等进行抢救,将压着伤员的坍塌物用机械工具快速进行解体和清理,以最快速度抢救伤员。
(3) 对伤员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颅脑损伤、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
a.出现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b.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c.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d.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以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腿侧下肢缚在一起。
e.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f.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3.在坍塌事故中抢救出所有伤员后,必须对该范围设置危险区域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待事故调查小组及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查鉴定同意解封后才能恢复施工,并应密切进行对相邻脚手架的加固和监控。
五、对周边建筑物及环境影响的应急预案
1、当周边建筑物发生沉陷、开裂要马上通知屋内人员离开建筑物,并安排临时住房,通知房屋安全鉴定专家现场察看、鉴定,必要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抢修.
2、造成环境污染的要及时停工,清除污染,保证交通畅通安全。 六、救援物资保证:
(1)在现场已有的大、中、小型机具(塔吊;切割机;气、电焊机;手提电锯等);
(2)人力工具(手铁锯、铁锹、千斤顶、活动扳手、担架等); (3)根据现场的大小按比例适当储备。
(4)人力工具及小型机具设置专用仓库保管,只能作为紧急救援使用。 (七)、当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按规定向有关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及请求救援。
1.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由救援
第 11 页 共 12 页
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 2.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
3.除以上所述安全应急救援措施外,如有不详尽之处,还应参照项目部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执行。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