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2018
(Sum. No 181)
关于电信计费系统发展趋势探讨
叶小飞
(中电福富,福建福州35〇003)
摘要:文章主要对电信计费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对国内外运营商先进的发展经验进行分析,然后描述了 中国电信转型升级新战略,中国电信计费系统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的探讨。
关键词:计费系统;BSS;电信;IOE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131(2018)01-0257-02
〇引言
监控、调整虚拟化资源来创建业务,降低CAPEX/OPEX, 提升TTM。
1.2 Vodafone集团商业API战略
在当前各行业互联网化的大背景下,客户对电信业务的 使用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类行业和人员之间的关联、配 合更加紧密,而互联网先进的技术架构与传统电信行业相比
也有明显的优势,这些都对电信传统的BSS系统提出了非常 大的挑战。如果在应对这些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 不败之地,电信BSS系统就需要进行结合互联网技术架构的 改造。
1国内外运营商先进经验
Vodafone集团通过标准化商业API降低IT成本及集成
难度,拓展新业务。Vodafone集团启动了商业API战略, VDF API 的官方名称为 Common Service ModelCCSM,通用
服务模型),是集团公司对于各子网所总结的系统集成能力 的汇总,涵盖BSS + OSS, Vodafone集团认为从outside-in 视角,CSM可以帮助统一集团IT规范,协调系统间集成与 外部能力开放,从inside-out视角,CSM可以屏蔽子网差异, 以统一的数据模型和标准API形式对外呈现能力,Vodafone 集团认为API已经成为IT系统能否被复用的关键制约因 素。开放化、标准化的API对于降低IT成本、降低集成难 度、实现运营商协同合作伙伴开展垂直行业的运营,都具有 重要意义。
1.3 Telefonica IT商业战略以及计费系统规划
1.1 AT&T发布ECOMP战略
AT&T发布ECOMP战略,整合IT和CT,降低合作伙伴
接入门檻。经过2015年证实了硬件虚拟化可行性后,AT&T 在2016年3月高调发布了ECOMP(EnhancedControl, Orchestration, Management & Policy) 白 皮书。
作为业务使能和自动化管理集成的平台,ECOMP帮 助AT&T完成了打造可扩展的、综合的网络云服务生态系
统。
ECOMP的核心理念是整合业务设计和运维,把运维
的要素包含在业务设计中,运用元数据等技术,自动部署、通过虚拟告警模仿故障情况下设备告警发生位置,实现设备 告警与集客电路的数据关联能力,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 集客专线主动监控方法:
首先,提出了集客专线告警虚拟化的概念及解决思路,通 过本方案所提及的“告警验证”流程来判断某条集客专线资源 数据是否与设备端口关联正确。
其次,设计集客专线“虚拟告警”模型,对其标准化、告警 级别、告警类别、告警清除方式等信息进行了详细定义,提出 了用“虚拟告警”代替实际故障告警的工作思路和具体实现方 法。
最后,开发虚拟告警生成器,部署在综合网管上,用网管 插入告警方式替代现场实际制造告警方式完成告警验证,提 出一种基于告警信息的、不会影响专线业务的新的告警验证 工作方法。同时本方案应用覆盖设备广泛,跨越当前不同厂 家、不同设备类型间的兼容障碍,实现了全网跨厂家多设备类 型告警同时进行验证。
2结语
Telefonica公司近几年的IT商业战略以及计费系统规划
涉及了融合计费、全流量、TTM、大数据、IOT等几方面,并在 Charging2020标书中重点关注了如下相关内容:
接入PON设备。同时,在全省省直管重点客户业务进行了应 用,并且适用场景,对重点业务定期验证、对特殊客户保障工 作事前进行验证,有力地支撑了我省集客客户业务的发展。下 一步将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对现有的方法进行性 能优化,并推出相应的制度进行应用固化。另一方面,在推向 地市分公司的同时,积极收集使用效果和需求,并结合使用单 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配置或设置调整,以满 足区域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刚,李琦.基于项目维度的跨系统集客专线开通支撑平
台[J].山东通信技术,2016(12).[2] 黄梅荪,丁为民,陈一伟.集客专线项目投资与风险研究 [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6(04).[3] 姚艳燕.构建标准化的跨地市集客专线承载模型[J].电信
技术,2013(01).[4]
宫志双,杨健.PTN承载集客专线技术优势与发展趋势分 析[J].中国新通信,2016(07).
作者简介:李峰(1979-),男,湖北孝感人,武汉大学硕士,通信
基于上述解决方案,企业组织开展全省重要集团客户(跨
省、跨地市、省直管客户)专线全量隐患摸查及告警验证工作, 集中向全省所有的地市分公司进行推广应用,在全省出租专 线、语音专线、互联网专线涉及的全部传输设备(SDH/PTN)、
工程师,企业内部集团级讲师。先后从事移动通信网络无线 基站、交换核心网、网络监控、传输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57
信息通信叶小飞:关于电信计费系统发展趋势探讨
智能终端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丰富,更重要的是由 (1) 数据模型及架构:支持预、后融合模型;支持个人、
CUG、集团、一客户多用户模型;支持产品、用户、订购的生命 于移动网络正快速演进,流量形式也越来越多元,电信计费系 周期管理;支持多租户管理准确&实时客户体验:实时精确的 通知、策略控制、限额策略(以数据业务为主);灵活的余额帐
统承担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2) 网络发展带来的压力。
4G时代业务的发展带来了话单批价运算量10~20倍的 本能力;准确实时的在线计费能力。
增长。即将到来的5G网络,对于运营商的系统容量和计费能 (2) 可维护性:基于模板快速定义新的offer,缩短TTM; 配置工具的易用性,高度可配置化,实例化开发;完整的内部 运维工具。
1.4中国移动第三代业务支撑系统BOSS云化系统架构
中国移动在2015年发布了“第三代业务支撑系统系列规 范”,在计费方面最重要的是实现了 BOSS云化架构,2016年 在服务化方面进行了增强,与CRM各中心通过标准的服务方 式进行交互。
2中国电信计费系统发展趋势 2.1中国电信转型升级新战略
中国电信顺应信息通信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将着力推进 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实施网络、业务、运营、 管理四大智能化重构,致力于做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 营商。
(1) 网络智能化:SDN+NFV+云,推进网络重构。
深化开源技术应用,引入SDN/NFV/云等新技术,打造简 洁、集约、敏捷、开放的新型网络,实现网络、IT融合开放;加强 协同,培养人才,机制配套,走向开发运营一体化。面向用户, 提供可视、随选、自服务的全新网络体验,提升用户价值;面向 业务,提供快速部署、安全的网络能力,促进业务创新,形成新 的增长点。
(2) 业务生态化:聚焦“2+5”,推进业务重构。
聚焦“2+5”经营重点,开放合作,融合创新,推进业务重构, 构建“一横四纵”重点业务生态圈,实现共生、共创、共赢:夯实 4G、光宽“2”大基础业务,打造“一横”智能连接型业务生态圈, 以云、网、端为核心,强化网络生态合作;依托天翼高清、翼支 付、物联网、云和大数据、“互联网+”5大优势应用,以及流量、 安全等核心能力,打造智慧家庭、互联网金融、新型ICT及物 联网的“四纵”智能应用生态圈。
(3) 运营智慧化:增强“6”大能力,推进运营和管理重构。 推广大数据应用,增强网络基础、网络运营、数据运营、渠道销售、客户服务和人才队伍“6”大能力,推进运营重构和管 理重构,支撑智慧运营。
运营重构的核心是注入大数据应用、集约支撑服务等要 素,建设用户导向的一体化智能运营体系;管理重构旨在面向 创新创业,推进一线经营自主化、内部支撑平台化,打造高效、 协同、自适应的生态组织。
2.2中国电信计费系统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随着电信新业务的发展,流量经营的不断深入,以及即将 到来的5G时代,都对基于传统架构的系统提出了诸多挑战, 系统扩展性越来越差、业务量急剧增加、大客户服务相对普通 客户质量更差。传统计费系统比较封闭,大部分还是数据提 供,能力共享不足。
当前电信计费系统面临着以下几大压力:(1)流量经营带来的性能压力。
258
力需求将无法预知。
(3) 海量数据带来的压力。
① 要求计费系统实现对海量数据业务的实时计费处理。② 要求计费系统支持对海量数据的存储、统计和查询。③
要求计费系统支持为企业大数据平台提供更全面、更
基础、更及时、更有质量的数据。
(4) 扩展性差。
应用和数据紧耦合的传统架构架构缺乏对全业务环境下 新业务和计费策略拓展的支持,随着新业务的日益复杂,其扩 展性越来越差,维护代价也因此越来越高。
(5) 运营能力不足。
计费运营存在效率低下、智慧化不足、缺少统一平台、安 全性不高等不足。
(6) 开放性不足。
传统建设的烟囱式系统是封闭固化的,建设周期长、需求 响应不及时,无法适应新型业务的迅猛发展。2.3应对挑战的策略
(1)
提供个性化的客户体验:需要提供更加实时的计费、醒、订购、控制等服务;支持按客户需求提供产品服务,提供个 性化的营销;提供客户全在线的了解、尝试、购买、使用和共享 服务,提供统一的全在线服务体验;提供客户自定义套餐产品; 提供社交化的客户服务,包括评级、推荐、分享等。(2) 提供开放的生态圈:提供能力共享服务,将BSS系统 融入到更大的生态系统中,支持用户/合作伙伴/开发者自注册、 自服务、自管理、自主经营,聚合万众业务创新,进行利益分享。 同时加强BSS系统与第三方平台间的互动,将计费能力共享 到开放的互联网生态圈中,借助互联网能力,进一步提升新一 代计费系统能力,提升电信BSS的价值。
(3)
提供先进的技术架构:中心化、服务化架构支持敏捷
化开发,降低需求开发周期;应用和数据分离的分布式云化架 构支持快速灵活的系统扩展能力,支撑海量数据处理和突发 大规模访问;大量采用开源软件和通用X86设备(去I0E)大 大降低了采购成本;灵活、快速的产品响应能力缩短TTM时 间,丰富了产品种类,改善了客户体验。3结束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运营商先进的发展经验,然后描 述了中国电信转型升级新战略,中国电信计费系统现状与面 临的挑战,最后针对这些现状与挑战提出的应对策略进行探 讨。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应用软件开发中的产品文件编制
指南》.
[2] 中国电信集团《智慧运营型BSS计费规范》规范文件.[3] 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03.
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