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底盘支撑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861264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4.02

(21)申请号 202021697063.4(22)申请日 2020.08.14

(73)专利权人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地址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开发区东

风大街2259号(72)发明人 胡术春 刘全胜 李松 谢雅静 

陈敏阳 李磊 沙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659

代理人 林波(51)Int.Cl.

B60R 3/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2861264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底盘支撑结构(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型载货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底盘支撑结构。该底盘支撑结构包括:前

其下防护支架,其设置于车架上;前下防护横梁,

连接于前下防护支架;脚踏板支架机构,脚踏板支架机构包括脚踏板支架连接板和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通过脚踏板支架连接板设置于前下防护横梁的上翼面上,脚踏板支架连接板的高度可调;脚踏板辅助支架,其一端连接于前下防护支架,另一端连接于脚踏板支架机构,前下防护支架、前下防护横梁、脚踏板支架机构和脚踏板辅助支架形成框架结构。该底盘支撑结构的结构简单,节省整车布置空间,空间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可通过调整脚踏板支架连接板的高度来调整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的高度,通用性好。

CN 21286126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底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下防护支架(1),其设置于车架(100)上;

其连接于所述前下防护支架(1);前下防护横梁(2),

脚踏板支架机构(3),所述脚踏板支架机构(3)包括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1)和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所述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通过所述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1)设置于所述前下防护横梁(2)的上翼面上,所述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1)的高度可调;

脚踏板辅助支架(4),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前下防护支架(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脚踏板支架机构(3),所述前下防护支架(1)、所述前下防护横梁(2)、所述脚踏板支架机构(3)和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4)形成框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1)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穿过的通孔(3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1)包括:

第一连接部(311),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1)上设置有所述通孔(3111);第二连接部(312),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1),所述第二连接部(312)设置于所述前下防护横梁(2)的上翼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下防护横梁(2)的上翼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在所述第二连接部(312)上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连接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312)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4)包括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41)和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的一端通过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41)连接于所述前下防护支架(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41)包括:

安装座(411),其设置于所述前下防护支架(1)上;套筒(412),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411)靠近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的一侧,在所述套筒(412)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穿过的过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座(4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前下防护支架(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安装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1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远离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41)的一端设置有避让槽(421),所述脚踏板支架机构(3)穿过所述避让槽(421)。

2

CN 212861264 U

说 明 书一种底盘支撑结构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型载货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盘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中型载货车的技术发展,整车集成化设计越来越多,整车布置越来越紧凑,这就对整车的整体布置以及装配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0003]在中型载货车驾驶室脚踏板部位受限于转向机以及转向拉杆位置,可供脚踏板布置空间受限,存在安装困难,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由于不同的车型驾驶室的高度不同,难以满足脚踏板布置高度要求,需要匹配多种型号的底盘支撑结构,通用性较差。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盘支撑结构,结构简单,节省整车布置空间,且可以匹配不同驾驶室高度,通用性强。[000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6]一种底盘支撑结构,包括:[0007]前下防护支架,其设置于车架上;[0008]前下防护横梁,其连接于所述前下防护支架;[0009]脚踏板支架机构,所述脚踏板支架机构包括脚踏板支架连接板和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所述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通过所述脚踏板支架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前下防护横梁的上翼面上,所述脚踏板支架连接板的高度可调;[0010]脚踏板辅助支架,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前下防护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脚踏板支架机构,所述前下防护支架、所述前下防护横梁、所述脚踏板支架机构和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形成框架结构。[0011]作为优选,所述脚踏板支架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穿过的通孔。

[0012]作为优选,所述脚踏板支架连接板包括:[0013]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所述通孔;[0014]第二连接部,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前下防护横梁的上翼面上。

[0015]作为优选,在所述前下防护横梁的上翼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连接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0017]作为优选,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包括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和脚踏板辅助支架管,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连接于所述前下防护

3

CN 212861264 U

说 明 书

2/4页

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0018]作为优选,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包括:[0019]安装座,其设置于所述前下防护支架上;[0020]套筒,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管的一侧,在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管穿过的过孔。[0021]作为优选,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前下防护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安装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0022]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0023]作为优选,在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管远离所述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的一端设置有避让槽,所述脚踏板支架机构穿过所述避让槽。[00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支撑结构,脚踏板支架机构直接与前下防护支架连接,结构简单,节省整车布置空间,空间利用率高,安装难度小,生产成本低。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通过脚踏板支架连接板设置于前下防护横梁的上翼面上,减少零部件结构,实现了集成化布置,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了装配工艺性。通过设置脚踏板支架连接板的高度可调,可以通过调整脚踏板支架连接板的高度来调整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的高度,满足脚踏板布置高度要求,以达到匹配不同驾驶室高度的目的,通用性好。通过前下防护支架、前下防护横梁、脚踏板支架机构和脚踏板辅助支架形成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用来提升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的踩踏刚度,从而提高踩踏可靠性。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底盘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盘支撑结构中脚踏板支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盘支撑结构中脚踏板辅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中:[0030]100、车架;[0031]1、2、前下防护横梁;3、脚踏板支架机构;4、脚踏板辅助支架;前下防护支架;[0032]31、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2、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0033]311、第一连接部;3111、通孔;312、第二连接部;[0034]41、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411、安装座;412、套筒;[0035]42、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1、避让槽。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

4

CN 212861264 U

说 明 书

3/4页

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003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4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盘支撑结构,适用于中型载货车的底盘结构件领域。如图1所示,该底盘支撑结构包括前下防护支架1、前下防护横梁2、脚踏板支架机构3及脚踏板辅助支架4,前下防护支架1设置于车架100上,起到了防护和支撑的作用。前下防护支架1优选固定在车架100的下翼面,节省空间。前下防护横梁2连接于前下防护支架1,起到了中间连接的作用。脚踏板支架机构3用于支撑脚踏板,脚踏板支架机构3包括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1和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通过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1设置于前下防护横梁2的上翼面上,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1的高度可调。脚踏板辅助支架4的一端连接于前下防护支架1,另一端连接于脚踏板支架机构3,脚踏板辅助支架4起到了辅助支撑的作用。前下防护支架1、前下防护横梁2、脚踏板支架机构3和脚踏板辅助支架4形成框架结构。[0041]本实施例提供的底盘支撑结构,脚踏板支架机构3直接与前下防护支架1连接,结构简单,节省整车布置空间,空间利用率高,安装难度小,生产成本低。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通过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1设置于前下防护横梁2的上翼面上,减少零部件结构,实现了集成化布置,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了装配工艺性。通过设置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1的高度可调,可以通过调整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1的高度来调整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的高度,满足脚踏板布置高度要求,以达到匹配不同驾驶室高度的目的,通用性好。通过前下防护支架

框架结构用来提升1、前下防护横梁2、脚踏板支架机构3和脚踏板辅助支架4形成框架结构,

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的踩踏刚度,从而提高踩踏可靠性。[0042]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节省安装空间,可选地,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1上设置有用于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穿过的通孔3111,通孔3111为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提供了避让空间,节省布置空间。在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穿过通孔3111后,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1和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两者通过焊接相连接,固定效果好。[0043]具体地,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1包括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在第一连接部311上设置有通孔3111,第一连接部311用于安装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第二连接部312连接于第一连接部311,第二连接部312设置于前下防护横梁2的上翼面上,第二连接部312用于固定安装在前下防护横梁2上。在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的配合作用下,实现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和前下防护横梁2之间的固定和安装。[0044]可选地,第二连接部3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部312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连接部311的两侧,使脚踏板支架连接板31的横截面类似为U形结构,以保证结构的平衡性

5

CN 212861264 U

说 明 书

4/4页

和稳定性。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节省零件组装和装配的时间,节省生产成本。[0045]进一步地,在前下防护横梁2的上翼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在第二连接部312上对应第一连接孔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连接件具体为螺栓,连接件分别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效果好。[0046]如图3所示,脚踏板辅助支架4包括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41和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采用钢材质制成,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的一端通过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41连接于前下防护支架1,另一端连接于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通过设置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41,增加了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和前下防护支架1的接触面积,固定效果好,提高连接强度。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用于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和前下防护支架1的中间连接,起到了对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辅助支撑的作用。[0047]具体地,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41包括安装座411和套筒412,安装座411设置于前下防护支架1上,套筒412设置于安装座411靠近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的一侧,在套筒412上设置有用于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穿过的过孔。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作为管材,通过设置套筒412,实现管状结构的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的固定连接。[0048]优选地,安装座41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利用三角形结构稳定的原理,进一步提高了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和前下防护支架1两者的连接刚度。[0049]进一步地,在安装座4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在前下防护支架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安装件具体为螺柱,安装件分别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采用螺柱连接的方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效果好。[0050]进一步地,在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远离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41的一端设置有避让槽421,脚踏板支架机构3穿过避让槽421,避让槽421起到了避让的作用,节省安装空间,且保证脚踏板支架机构3和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之间的连接效果。[0051]在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41与前下防护支架1连接后,脚踏板辅助支架连接底座41与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通过焊接连接,脚踏板辅助支架管42与脚踏板支架支撑总成32通过焊接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结构简单,操作便捷。[0052]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005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0054]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6

CN 21286126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7

CN 212861264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图3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