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指导电气设备机箱、机柜及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产品生产过程的装配和调试关键过程,确保关键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厂电气设备机箱、机柜和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装配、调试关键过程。 3.职责
3.1关键过程操作者严格执行本作业规定。
3.2质检员对关键过程进行监视,按规定的检验点进行检验,填写关键过程监视和测量记录。 4.作业指导 4.1装配前的准备
1)操作人员在装配前,熟悉装配图纸、技术要求和本作业指导书,检查元器件型号、规格:
2)按装配图纸核对所有元器件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3)检查所使用元器件的出厂合格证,如是3C产品或生产许可证产品,应有3C产品工厂编号或生产许可证编号。 4.2组装原则
1)元器件组装要保证所装元件操作方便,操作时不受到空间的妨碍,没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2)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装置的其它部位。
3)保证电器元件的飞弧距离满足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保证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满足规定。
4)保证一、二次线的制作,安装距离。
5)同一合同相同产品的组装应一致。
6)元件或附件安装在相应的支架或安装板上,再将支架或安装板装在箱体上,或直接安装在箱体上。准确测量、调整安装位置后将其紧固,调整时不得重击零部件和电器元件。所装的低压元件不得有机械损伤,应保证紧固牢靠,但不能使其变形。
7)一次线的接线牢度要求:在一定力下,接线不从端子(也称接线鼻子)中滑出。 8)母线的外观检查、接线可靠性检查、搭接面的检查按下表、母线之间的孔与孔同心检查。
母线搭接处接触面用塞尺(0.05*10mm)检查接头处空隙 母线宽度(mm) 50mm及以上 60mm及以上 0.05*10mm塞尺插入深度(mm) <4 <5 9)组装时要充分考虑接地连续性,箱体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栓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接地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以划破绝缘层。
10)当安装元件绝缘距离等不够时,可将元件安装在绝缘板上。
11)安装一些因震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 12)组装后将元件上拆下的紧固件、保险芯、开关盖、把手、灭弧罩等全部安装好。
13)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 14)导线不应承受影响其寿命的应力
a)在导线长度明显不符合要求时,不得强行安装接线; b)导线在同一位置折弯2~3次以上时不得安装接线;
c)导线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后,截面积发生变化后不得安装接线。
15)电气辅件的装配
电器附近件,如:接线端子、接线板等装配位置,应按装配图或参照配线图确定后装配。 16)电控设备装配:
a)电控设备装配,有装配图的,按装配图装配;
b)无装配图,装配电器元辅件,操作者要考虑走线的维护方便面 17)元器件的装配:元器件的装配由操作者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a)保证元器件功能正常,不致由于相互作用,例如:发热、电弧、振动、能量场等,受到损害或误动作。
b)组装前必须擦净元器件上的尘土及油污。
18)面板或底板(条架)的装配:在面板或底板上装配元器件、应在附近明显位置贴符号版。
19)装配用螺钉:组装所用紧固件、金属件均应有防护层,防护层应无脱落变质、生锈等现象。螺钉选择要与元件上的孔相配,其直径应符合装配图纸的规定,紧固后螺钉露出螺母1-8个螺距。
20)备用螺钉的处理:电器元辅附件上未用的备用螺钉,应全部拧紧。 4.3低压开关设备电器装配顺序
1)仪表、安装时仪表端正,同一样仪表必须在一条水平线上; 2)信号灯、按钮及换相开关应符合装配图纸要求;
3)刀开关安装时,操作机械须可靠接地,注意调整开距及三相刀同步; a)开距通过詷拉杆长度进行;
b)三相刀同步通过调整刀开关底座左右移动位置进行。 4)自动开关。装配自动开关时,必须将开关底座可靠接地;
5)接线端子。将单节各型号端子按配线图中要求的顺序装在端子底座上,再安
装在距柜体基础上方至少0.2高度的柜体侧面的安装架上。
6)电流互感器。因采用固定母线式互感器故须在馈出母线制作完后,方可安装电流互感器。 5 质量记录
《关键(装配)过程质量检验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