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科学管理 南肛科技201 1年第11 浅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 罗伟华 罗经权 黄映玲 : ’ I广东省兴宁市气象局y- ● ● ● - ● ● ●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自浙月异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探测环 境正日益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从兴宁气象观测环境现状着手,提出在气象探测竟f=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气象探 测环境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气纽探测环境现状难点措施  。气象探测环境是最基础的气象业务。是整个气象工作的前提和基 础,确f;l}气象观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关系到经济建没 社会发展、目防建没、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也关系到天气预报 的准确性、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I 此,保护好气 行为、限期恢复现状、 款也只能等破坏行为已经发生且造成后果由 气象主管{{l;fJ作出行政处 决定后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在实际 执行中去¨ 难重重往往无功而返 这种法定保护手段上的苍白无力, 也是导致目前气象探测环境屡遭影响和破坏的重要原凶,. f 4)气象部¨执法能力有限。气象部¨属于社会服务性部¨, 在社会生活中很难具有政府直属行政管删部门的权威。同时。气象部 f1执法队缶建'发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虽然建立了自己的执法队伍, 但执法力量相对薄弱,也给气象部¨保护探测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困 难 : 象探测环境和没施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 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的不断深入,城市基础设施建没H新月 异,人民的生活工作环境逐步改善,气象探测环境将不可避免地受到 影响,气象探测环境正H益受到严重威胁。破坏气象探测环境案件呈 上升趋势。如何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不再继续遭破坏,已成为甘前 必须认真面对和思考的『uJ题,也是气象依法行政工作所要面临的严峻 考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1 气象观测环境现状 ● _ 城市发展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近年 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原来许多处于城 郊气象观测站成了城区的观测站。城市高层建筑物的建没对气象探测 环境保护构成了直接的威胁,这种城市高速发展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 之问的矛盾使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变得难上加难。 ●● ● 兴宁市气象局站址位于兴宁市郊区的小山坡,站址从l974年1月 - ● 搬迁至现在,历经近心十年,以前是一个荒凉和人烟稀少的小山坡, 随着城乡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周边建筑物越来越密,越建越 高,观测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考验。兴宁气象局近年来对气象探测环 境保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及时与规划 部门、建没部f]#ll强沟通,进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备案 近两年来, 发现和及时发出限高告知书阻止两宗影响观测环境的轮胎厂和宏兴机 械厂新建厂房案例 另外,为加强观测环境保护力度,2(109年投资近 百万元征用观测场北面和东面约五千平方米的土地作观测环境保护 征地,对原有影响观测环境的业务偻和宿舍楼进行了拆迁。 一3:加强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几点建议 探测环境保护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面对日益严重的探测环境 受到威胁的严峻形势,要充分利用国务院赋予的职能,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探测环境和没施保护条例>、以及<广东 省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基 础上:‘力求与地方经济建设不发生冲突,使气象事业与地方经济同步 发展; 才是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 要进一步加强与建设规划部门的合作。气象部f】在杜会生 ・ .活中彳}乏难具有政府直属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威,因此要加强与建没规划 相关部¨的合作。l-J时,建立完善协作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工作程 2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 根据兴宁气象局近几年来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中遇到的一些 重点难点间题进行总结,认为当前探测环境l;I}护工作难点主要有如下 五个方面。 (1)社会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意识薄弱 《中华人民共和 目气象法>、《气象探测环境和没施保护办法》颁布实施后,监然以 多种形式向社会作了大量宣传,.社会公众对气象探测保护的有关规定 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山于有关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法规颁布较 序,主动加强与建没规划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相关的备案制度,应 根据-《关于伽强气象探测环境备案审批工作的通知》(气发 【2007]377号)和《关于组织编制“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 划”有关事宜的通知》(气测函[2( ̄t8162号)的要求,认真组织做好 台站气象探测环境的备案和专项规划工作,切实将气象探测环境纳入 当地城乡规划部f】的保护范围 保护气象观测环境和设施,减少或者 晚,专业性较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不产生直接影响等原因,社会 公众对自觉f!I}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意 在短期内还难以树立,社会 避免l 城市或乡镇规划建没项目导致气象探测环境和没施受到影响和 破坏,傲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城市建没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 协 发晚 一 (2)加大气象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坚持经常性的宣传,通过当 地各种媒体报道气象,宣传气象的政策法规,尤其对发生在气象行业 自觉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舆论环境还未形成,这些都给气象探测环境 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 难。 (2)相关部门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配套规定欠缺。《中华人民 共和国气象法》、《气象探测环境和没施保护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应 将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幽纳入城市或者村庄和集镇规划,城乡规 划、建没、国土等有关部fJ在审批可能影响已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的 建没项目时应事先征得有审批权限的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但这些规 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 的案件要及时进行宣传报道,.止气象法律法规像天气预报一样深入人 心, 波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1引提高执法效果。把行政执法工作纳入与业务工作同等地位 来抓,对违法现象决不姑息,『Ju强与建没规划部¨的沟通与协渊,加 大对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及时掌握气象观测场周边的建没动态,发 现cul题及早解决,把『uJ题处理在萌芽中;加j虽行政执法,在与地方人 大、法制部rJ进行联合执法的州时,经常性地进行单独执法活动,学 习借鉴办案事例,对各类违法违规事件进行处理.增长执法知识,积 国家法律、法规中并未体现出与之相对应的可操作的内容或虽有兜底 条款规定但缺乏配套的下位法和具体司法解释加以约束 这种制度规 范上的欠献,使探i蝤蜩 境保护工作在有些部门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3)气象部f J保护探测环境的法定保护手段有限。气象部f I保 护探测环境的法定保护手段主要有没定行政许可、责令停止违法行 为、限期恢复原状、纠款等。其中没定行政许可需国土、规划、建设 等部『】把气象部门f;l}护探测环境的行政许可作为本部¨颁发土地、规 划、建筑施工许可的前置性行政许可才能发挥作用 而责令停止违法 累办案经验,达到“处惊不变”的效果 另外,要及时发现苗头 性、倾向性的fuJ题,对可能出现的破坏环境的违法现象采取预防性措 施,因为气象探测环境违法案件的形成过程并非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且整个操作过程都是在气象探测保护区内进行 凶此,在建没单位 (个人)工程施工初期(未构成违法事实之前),气象执法人员要及 时采取措施.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防范”,力争做(转34页J 学术研讨 南缸料技2011年第11期 刍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 毛小平 《湖南文理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摘要本文对我国现有的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方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方向相对落后, 结构上不够合理.以及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向社会需求 随着L卜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没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 其它与体育交叉领域里具备高级技术的实际操作应用人才 ,理沦与 实践相结合,体育专r J知泌与体育专f J技术相结合,基础理论知 不断提高,参与健身活动的人f『J越来越多,I可时人们对社会体育专 业人才的要求也更高的层次 为了满足社会的更高需求, 整专业 没 ,探索创办社会体育专业和培养社会体育人才的研究,对推进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没、人才培养及社会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州络和图书馆查阅近年来在期刊、报纸 上发表的相关文献,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框架。 与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才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和体育相交 叉的领域较多,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合理的基础知泌,专业技能和素 质构架,要具备基础理论知 适度,体育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强,知 以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要“一专多能”,在学习实习过程中, 应贯穿综合“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 参考文献 …1汪元榜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现状与改革发展对策研究U Jl北京 体育大学学报.2007,36(6):25—28 (2)访谈法。对湖南省内部分高校体育专业教授、专家、教师 进行了访谈,通过嘲络,即通}}L、视、音频会议等手段收集资料 2研究结果与分析 社会体育作为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有着广 阔的前景。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众多商素质的从事社会体育工作 的专¨人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主旨是“应用”,即在体育产 业和其它与体育交叉领域里具备高级技术的实际操作应用人才,理 l21常智.贵州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U】贵州 师范大学学报,2O06,12(3):1 5-19 l3l王洪彬.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UI.渤海大学报 刊.2003.6(2):56—60 l4l林向阳.周红妹.{武析福建省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U】.福建体育 科技,20O3.11(2):3—8 论与实践相结合,体育专f J知识与体育专『】技术相结合.基础理论 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才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体育 相交叉的领域较多.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合理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 和素质构架;要具备基础理论乱知识适度,体育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要“一专多能”,在具体的 、学 实践中,要通过不懈地努力,使该专业受教育都学习和掌握社会体 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iJlI 练。具备组织管理、咨’函J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 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依据,是关系到人才培养质 f5l卢元镇.体育社会学IMI.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1Ilt; I6J马维平.许晓音.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U】.体育 学刊,2o05。7(5):87-91 l7I吴明华.黄丽.湖南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供需状况调查分折U1.湖南 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8(3):1o2—106 l8l陆亨伯.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UIl体育文化导刊. 2(x)2,5(2):97—102 刘善云,等.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U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X)6。14(7):156—159 l1 rJl周典明,郑沪娥.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U1.北 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6(1):33—37 量与规格的核心所在,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起关键作用 根据查 阅的近111年来有关文献和资料,从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开’嫂社会体 育专业至今,截止到2 I6年lI)月,全国已有近21H晰高校开没社会体 育专业,从获得有关数字和信息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 业建没在发展中不断得到JJu强和提高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教育尚在起步摸索阶段,培养方I川和目标 以及社会需求与反馈要进一步得到实践论证,I司时在教学、管理培 养实施过程I{J,要研究制定出培养学生应对社会需求多样性、多变 性而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案 就业多样化的趋势,蕴藏 着一定的就业潜力,也对学生乃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3结论与建议 作者简介毛小平(1974一),女.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肇 (收稿日期:2f}11一n8一fl3) (接16页)到“早发现、早报告、早介入、早处理”,既能保证环境 不受破坏,又保证了“气象法”的贯彻落实,这无疑是一种低成 本、高效率的依法行政举措., (4)尽量避免与地方政府磨擦,以 渊为主 对于政府行为的 违法案件,最好通过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会I_J有关部¨进行联合执法 监督检查的方式,有利于协商处理好这类案件,在案件未发生前, 应当预防在行;案件发生后,以协.蒯为主,尽量减少或者避免与地 方的摩擦,对本地区的气象工作是大有益处的;真正处理案件,要 依法处理,防止案件性质发生变化。 (5)JJII强对执法队伍的管理。基层行政执法者的素质以及受其 影响的行政执法的水平是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阻碍:,行政执法是一 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要处理好行政违法案件,不仅要求执法人员 (1)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开’发¨类多样的术科课程, 使学生掌握至少两¨术科项目技能以及具备该项目在样众体育活动 中的组织与指导能力,改变目前该专业偏重学科,忽视术科的课程 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没。 (2)针对社会体育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可采取分层次、分阶 段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并把这种实践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正 如:集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在第五个学期就安排学生到中 学进行教育类实爿,最后一个学期进相关企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实 习(访谈法 查) ,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联系并建立柏关企事 业单位的合作,使学生在校内外进行实洲,以达到提高独立实践的 能力 , 有较高的法律知以,而且要求执法人员有较高的协凋能力,并且熟 悉其他相关知识 要JJu强对基层执法人员的执法培.JII,采取异地学 习办案的办法,努力提高他们的执法和协凋能力,I_J时对行政执法 工作也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充分渊动他们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不 会执法 不敢执法、凹避执法的现象,提高办案能力,减少各类案 件的发生. .(收稿日期:2ll11一¨8—04) (3)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主旨是“应蜊”,即在体育产业和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l 6F)C720 1.湖南文理学院研宄项目{JGYBOS27;JJYB ̄o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