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中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
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推进与深化,而施工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是整个项目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合同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控制这三个方面入手,探讨提高施工单位市场竞争力的各项有益举措。
关键词:合同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引言: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施工中如何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规范合同管理、优化成本管理、强化成本控制,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甚至关乎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而这成为了工程项目管理最为关心的内容。通过推行规范合同文本、加强合同风险防范、加强合同归档保管,通过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引入优秀管理人才、落实岗位责任制度来优化成本管理,通过加强全方位控制、加强动态控制来强化成本控制,是笔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一、规范合同管理
(一)推行规范合同文本
张燕学者在其学术文献中提到:“随着我国的入世,国内建筑工程逐渐有境外建筑商的参与,就需采用国际模式进行工程招投标,所以进行合同管理是必然的趋势”。 规范合同管理首先要解决合同文本问题,不少施工企业目前使用的合同文本仍然是传统的文本格式,而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渐对外开放,很多传统合同文本已经无法与国际惯例接轨。作为施工企业,只有积极推行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合同文本才能真正适用当今建筑市场。
(二)加强合同风险防范
在合同谈判、签订以及执行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保证工程合同中清单项目完整详细、价款调整合理有据,保证合同主体的公正与公平。制定与签订合同前应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深入了解发包人资信以及“三通一平“工作是否到位,签订合同时力求细致严密,理清业主要求,清晰的表明双方责任义务,坚持利益原则,保证双方责权关系平衡,以此降低风险,为日后规避风险提供有力的合同依据。
(三)加强合同归档保管
建筑工程合同是具有法律效率的重要文件,施工单位要有专人专职建账并保存,做好合同归档工作,同时要保存与合同相关的资料文件,并分门别类的进行编号、登记以及装订,这些都属于合同归档的范畴,这些合同与相关资料是整个
工程建设过程的真实反馈,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纠纷及索赔问题,合同及相关资料就是解决问题的最佳证据。
二、优化成本管理
(一)提高成本管理意识
所谓思想不牢、地动山摇,优化成本管理根本之计是通过思想教育、正面教育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让成本管理行为在施工现场落地生根。不少施工企业积极推行各类成本管理培训活动,定期宣传成本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标准,增强全体施工人员对于成本管理的理解,经过统一的培训和协调解决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的缺陷,从技术、材料、计价多方面入手提高成本管理效果,这一注重培训和协调出的成本管理方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二)引入优秀管理人才
突出一个“实”字抓好成本管理人才引入机制,严把质量关,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实实在在推进人员选拔的规范化,从而做好专业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中重用既懂合同法律,又精通经营管理,并且对于施工技术和财务审核相对了解的成本管理专员,能够极大的增强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给与施工人员正确的指导,并能敏感的把握监督方向,查核出不符合成本管理要求的违规行为,增加成本管理的质量,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三)健全成本管理体制
任何经济管理活动都需要根据其特色建立科学有序的管理体制,成本管理活动也应当如此,但是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体制并并不严密,岗位责任制度得不到贯彻落实,虽然大家各司其职,但是鲜有互相配合的行为,这就使得每个岗位只关注自己岗位的成本管理,而将其他环节管理忽略不计。就像李跃林学者所言:“在混乱的管理制度下,当发生项目成本管理责任时,要么将其简单的归于成本管理主要负责人,忽略了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要么各方面相互推诿,无法确定责任人,最后导致问题不了了之,使项目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制定一套系统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并将其由高到低贯彻执行,就能有效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三、强化成本控制
(一)加强全方位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囊括了诸多方面,如技术水平、预算控制、建筑物料、器械设备、质量安全、财务成本和后勤服务以及工人管理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进行调控,通过微观控制降低材料、人工、运输以及其他间接费用,保证其在正常费用内开展活动。全方位控制还要求相关负责人充分把握最低成本,将长远利益与当下利益相结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而不是以偷工减料、
减少工序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另外,调动全员积极性,实现全员控制也是全方位控制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细分的方法,将成本控制的责任具体到基层部门甚至小组中,依靠部门和小组的力量层层递进,项目成本的负责人只需要做好动员与监督工作,并适当采取奖励政策,使单位上下职工都能享受到降低成本的甜头,调动基层施工人员参与成本控制中,掀起单位内成本节约的热潮,实现全员成本控制。
(二)加强动态控制
施工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这也意味着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成本的变动,这就需要以动态的控制手段应对动态的变化过程,直至项目施工结束,一般来说,动态控制集中在工期控制、物料控制等环节。惠敏学者在其学术论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中提出自己关于成本控制的见解,即要坚持成本控制的动态性原则。该学者认为,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在动工中落实。 项目负责人要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对比计划进度和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物料提报量和使用量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导致成本增加的偏离计划的情况,采取科学措施加以解决,不但调整以适应工程成本的承受范围。
结语:在建筑工程行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规范合同管理、优化成本管理、强化成本控制,能够有效降低施工企业的项目风险和工程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本文所介绍的几点方法只是冰山一角,鉴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在施工建筑工程中的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方法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使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郑伯聪,施工中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J].科技传播,2010,(6)
[2]刘允延,建设建筑工程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3]杨青梅,加强工程项目成本预控管理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3)
[4]王亚再,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之浅见[J].经济师,200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