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典故的今义

2020-10-25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引入资料,让学生领会典故

典故的今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作“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诗词当中惯常使用典故。使用典故有什么作用呢?

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大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典故的凝缩委婉和诗歌的简练生动有关。

古诗词使用典故,这里不再赘述。

我所关注的是现代文中使用典故。这里的典故不只是来自古书中,也来自近现代。

宗璞《紫藤萝瀑布》(七上《语文》)“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里隐含着一个典故“文化大革命”。

这句话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的思想烙印。文革时反对资本主义,认为养花的人生活悠闲富裕,是资本主义的表现,代表着生活的腐化。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对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杨振宁的《邓稼先》(七下《语文》)写道:“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突出邓稼先“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傅雷家书》(九上《语文》)“1955年1月26日”写道: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永远保持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出自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赤子:初生的婴儿。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这里使用典故,傅雷是希望儿子傅聪永葆纯洁心灵。

傅雷说: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羲皇上人,比喻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的人。出自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傅雷反其义而用之,希望傅聪积极面对人生的矛盾,在矛盾中追求、苦练。

鲁迅小说《故乡》(九上《语文》)写道: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这里鲁迅讽刺杨二嫂自认为迅哥儿应该知道她的大名,突出她的尖刻、贪婪、势利。

其他如:

杨振宁的《邓稼先》(七下《语文》)写道:马革裹尸的战场。

马革裹尸,指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即战士牺牲于战场。寓意将士要英勇牺牲在战场,方为天职的英雄气概。成语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牛汉《我的第一本书》(八下《语文》)写道:它酷似德国布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

它指的是布劳恩《父与子》的第二组《引人入胜的书》。

刘绍棠的《蒲柳人家(节选)》(九下《语文》)写道:这一来,他的架子搭了,不三顾茅庐,他是不出山的;至于脚钱多少,倒在其次,要的就是刘皇叔那样的礼贤下士。

这里牵涉到《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这些典故,如果不给学生作为资料引入,就很难让学生理解作者引用典故的用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