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2023-10-29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内容摘要

目前,砌体结构房屋出现各种型式的裂缝,非常常见,其裂缝程度轻重不一,差别很大,轻则影响房屋正常使用和美观,严重的将形成结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工程事故。通过分析,引起砌体结构裂缝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地基、温度、干缩,也有的是设计、施工、材料的原因。

关键词:工程结构 事故分析 处理措施

I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目 录

内容摘要 ........................................................................................................ I 引 言 ............................................................................................................ 1 一、砌体裂缝的原因 .................................................................................... 2

1、温度变形 ··················································································· 2 2、地基不均匀沉降 ·········································································· 2 3、结构荷载过大或砌体截面过小 ························································ 2 4、设计构造不当 ············································································· 3 5、材料质量不良 ············································································· 3 6、施工质量低劣 ············································································· 3 7、其它原因 ··················································································· 3

二、砌体裂缝性质、鉴别 ............................................................................ 3

1、裂缝位置 ··················································································· 4 2、裂缝形态特征 ············································································· 4 3、裂缝出现时间 ············································································· 5 4、裂缝发展变化 ············································································· 5 5、建筑物特征和使用条件 ································································· 5 6、建筑物的变形 ············································································· 5

三、砌体裂缝处理原则 ................................................................................ 6

1、砌体裂缝是否需要处理的界限 ························································ 6 2、裂缝处理界限 ············································································· 7

四、砌体裂缝处理方法与选择 .................................................................... 8

1、裂缝处理方法分类 ······································································· 8 2、裂缝处理方法选择 ······································································· 9

五、砌体裂缝处理与实例 ............................................................................ 9

1、砖柱裂缝处理 ············································································· 9 2、窗间墙裂缝处理 ········································································ 10 3、砖墙和石墙裂缝处理 ·································································· 11

六、结论 ...................................................................................................... 14 致谢 .............................................................................................................. 14 参考文献 ...................................................................................................... 14

II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引 言

在砌体结构建筑物中,墙体裂缝多有发生,裂缝出现的时间因不同的建筑物而异,有的出现早,有的出现晚,但多发生在新建房屋的1-3年内;缝宽不等,较宽者有,严重者形成贯穿性裂缝。砌体结构裂缝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降低了建筑功能,缩短了使用年限,而且对抗震也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在住宅商品化的今天,这个问题已日益引起开发商和居民的普遍关注,因此,如何控制砌体结构房屋墙体开裂的问题是摆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新课题。

第1页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一、砌体裂缝的原因

砌体常见的裂缝现象,分析砌体裂缝原因及代表性

1、温度变形

因日照及气温变化,不同材料及不同结构部位的变形不一致,同时又存在较强大的约束。如平屋顶砖混结构层砖墙因日照及气温变化和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造成屋盖与砖墙变形不一致所产生的裂缝。单层厂房屋盖温度膨胀变形,在厂房山墙或生活间砖墙上的裂缝。

气温或环境温度温差太大。如房屋和温度太大,又不设置伸缩缝,造成贯穿房屋全高的竖向裂缝。

砖墙温度变形受地基的约束。如北方地区施工期不采暖,砖墙收缩受到地基约束而造成窗台及其以下砌体中产生斜向或竖向裂缝。

砌体中的混凝土收缩(温度与干缩)较大。如较长的现浇丽篷梁两端墙面产生的斜裂缝。

2、地基不均匀沉降

地基沉降差大,如长高比较大的砖混结构房屋中,中部地基沉降大于两端时产生八字裂缝;地基两端沉降大于中部时,产生倒八字裂缝;地基突变,一端沉降较大时,产生竖向裂缝。

地基局部塌陷,如位于防空洞、古井上的砌体,因地基局部塌陷而裂缝。 地基冻胀,如北方地区房屋基础埋深不足,地基土具有冻胀性,导致砌体裂缝。

地基浸水,如填土地基或温陷黄土地基局部浸水后产生不均匀沉降使纵墙开裂。

地下水位降低,如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基,因人工降低水位引起附加沉降导致砌体开裂。

相邻建筑物形响,如原有建筑物附近新建高大建筑物造成原有建筑产生附加沉降而裂缝。

3、结构荷载过大或砌体截面过小

抗压强度不足,如中心受压柱的竖向裂缝。

抗弯强度不足,如砖砌平拱抗变强度不足产生竖向或斜向裂缝。 抗剪强度不足,如挡土墙抗剪强度不足而产生水平裂缝。 抗拉强度不足,如砖砌水池池壁沿灰缝的裂缝。 局部承压强度不足,如大梁或梁垫下的斜向或竖向裂缝。

第2页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4、设计构造不当

沉降缝设置不当,如沉降缝位置不设在沉降差最大处;沉降缝太窄,沉降变形后砌体受挤压而开裂。

建筑结构整体性差,如砖混结构建筑中,楼梯间砖墙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不闭合而引起的裂缝。

墙内留洞,如住宅内外墙交接处留烟囱孔影响内外墙连接,使用后因温度变化而开裂。

不同结构混合使用,又无适当措施,如钢筋混凝土梁挠度过大引起砌体裂缝。 新旧建筑连接不当,如原有建筑扩建时,基础分离,新旧砖墙砌成整体,使结合处产生裂缝。

留大窗洞的墙体构造不当,如大窗台墙下,上宽下窄的竖向裂缝。

5、材料质量不良

砂浆体积不稳定,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用含硫量超标准的硫铁矿渣代砂引起浆开裂。

砖体积不稳定,如使用出厂不久的砂砖墙,较易引起裂缝。

6、施工质量低劣

组砌方法不合理,漏放构造钢筋,如内外墙不同时砌筑,又不留踏步式接槎,或不放拉结钢筋,导致内外墙连接处产生通长竖向裂缝。

砌体中通缝、重缝较多,如某单层厂房围护外墙因集中使用断砖而裂缝。 留洞或留槽不当,如某试验楼在500mm宽窗间留脚手眼,而导致砌体开裂。

7、其它原因

地震,如多层砖混结构宿舍在强烈地震下产生的斜向或交叉形裂缝。 机械振动,如工程附近爆破所造成的裂缝。

二、砌体裂缝性质、鉴别

裂缝是否需要处理和怎样处理,主要取决于裂缝的性质及其危害程度。例如,砌体因抗压强度不足而产生竖向裂缝,是构件达到临界状态的重要特征之一,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固或卸荷;而常见的温度裂缝,一般不会危及结构安全,通常都不必加固补强。因此,根据裂缝的特征,鉴别裂缝的不同性质十分重要。

砌体最常见的裂缝原因是温度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这两类裂缝统称为变形裂缝。荷载过大或截面过小导致的受力裂缝虽然不多见,但其危害性往往很严重。由于设计构造不当,材料或施工质量低劣造成的裂缝比较容易鉴别,但这种

第3页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情况较少见。因此重点论述前三类性质裂缝的鉴别。前面的内容已提供了部分鉴别方法和根据。理论验算也是鉴别方法之一。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用结构力学方法,验算荷载作用下的砌体应力是否偏高;以及利用国内外的某些研究成果,对混合结构中的温度应力作近似分析等。下面主要以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从裂缝位置、形态特征、开裂时间、发展变化、建筑特征、使用条件和建筑变形等方面介绍鉴别这三类裂缝的方法。

1、裂缝位置

温度变形:多数出现在房屋顶部附近,以两端为最常见,裂缝在纵墙和横墙上都有可能出现;在寒冷地区越冬又未采暖的房屋有可能在下部出现冷缩裂缝。位于房屋长度中部附近的竖向裂缝,也可能属此类型。

地基不均匀沉降:多数出现的房屋下部,少数可发展到2-3层;对等高的长条形房屋,裂缝位置大多出现在两端附近;其它形状的房屋,裂缝都在沉降变化剧烈处附近;一般都多出现在纵墙上,横墙上较少见。当地基性质突变(如基岩变土)时,也可能在房屋顶部出现裂缝,并向下延伸,严重时可贯穿房屋全高。

承载能力不足:多数出现在砌体应力较大部位,在多层建筑中,底层较多见,但其它各层也可能发生。轴心受压柱的裂缝往往在柱下部1/3高度附近,出现在柱上、下端的较少。梁或梁垫下砌体的裂缝大多数是局部承压强度不足而造成。

2、裂缝形态特征

温度变形:最常见的是斜裂缝,形状有一端宽,另一端细和中间宽两端细两种;其次是水平裂缝,多数呈断续状,中间宽两端细,在厂房与生活间连接处的裂缝与屋面形状有关,接近水平状较多,裂缝一般是连续的,缝芝变化不大;第三是竖向裂缝,多因纵向收缩产生,缝宽变化不大。

地基不均匀沉降:较常见的是斜向裂缝,通过门窗口的洞口处缝较宽;其次是竖向裂缝,不论是房屋上部,或窗台下,或贯穿房屋全高的裂缝,其形状一般是上宽下细,水平裂缝较少见,有的出现在窗角,靠窗口一端缝有的水平裂缝是地基局部塌陷而造成,缝宽往往较大。

承载能力不足:受压构件裂缝方向与应力一致,裂缝中间宽两端细;受拉裂缝与应力垂直,较常见的是沿灰缝开裂;受弯裂缝在构件的受拉区外边缘较宽,受压区不明显,多数裂缝沿灰缝开展;砖砌平拱在弯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下可能产生斜裂缝;受剪缝与剪力作用方向一致。

第4页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3、裂缝出现时间

温度变形:大多数在经过夏季或冬季后形成。

地基不均匀沉降:大多数出现在房屋建成后不久,也有少数工程在施工期间明显开裂,严重的不能竣工。

承载能力不足:大多数发生在荷载突然增加时,例如大梁拆除支撑;水池、筒仓启用等。

4、裂缝发展变化

温度变形:随气温或环境温度变化,在温度最高或最低时,裂缝宽度、长度最大,数量最多,但不会无限止地扩展恶化。

地基不均匀沉降:随地基变形和时间增长裂缝加大,加多。一般在地基变形稳定后,裂缝不再变化,极个别的地基产生剪切破坏,裂缝发展导致建筑物倒塌。

承载能力不足:受压构件开始出现断续的细裂缝,随荷载或作用的时间的增加、裂缝贯通,宽度加大导致破坏。其它荷载裂缝可随荷载增减而变化。

5、建筑物特征和使用条件

温度变形:屋盖的保温、隔热差,屋盖对砌体的约束大;当地温差大;建筑物过长又无变形缝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温度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房屋长而不高,且地基变形量大,易产生沉降裂缝。房屋刚度差;房屋高度或荷载差异大,又不设沉降缝;地基浸水或软土地基中地下水位降低;在房屋周围开挖土方或大量堆载;在已有建筑物附近新建高大建筑物。

承载能力不足:结构构件受力较大或截面削弱严重的部位;超载或产生附加内力,如受压构件中出现附加弯矩等。

6、建筑物的变形

温度变形:往往与建筑物的横向(长或宽)变形有关,与建筑物的竖向变形(沉降)无关。

地基不均匀沉降:用精确的测量手段测出沉降曲线,在该曲线曲率较大处出现的裂缝,可能是沉降裂缝。

承载能力不足:往往与横向或竖向变形无明显的关系。

需要说明是鉴别根据与方法就一般情况而言,在应用时还需注意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较正确的结论。

第5页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三、砌体裂缝处理原则

1、砌体裂缝是否需要处理的界限

1)标准规范的规定

(1)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对砌体裂缝无明确的要求与规定,仅列一节“防止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以往设计规范也作类似规定。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建筑物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但砌体裂缝依然屡见不鲜。

(2)国家标准《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90)中,关于砌体裂缝是否需要处理的有关规定如下:

a)受力裂缝。当砌体结构或构件已出现明显的受压、受弯、受剪等受力裂缝时,应采取措施处理。

b)变形裂缝:当砌体结构或构件因温度、收缩、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裂缝时,应处理和必须处理的标准。

表1 变形裂缝需作处理的界限 序号 1 结构或构件 墙、有壁柱的墙 应 处 理 墙体裂缝较严重,最大裂缝宽度Wr=1.5~10mm 有裂缝,但缝宽Wr<1.5mm,且未贯通柱截面 必须处理 墙体裂缝严重, Wr>10mm 2 独 立 柱 柱断裂或产生水平错位 (3)建设部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中,有关砌体危险构件的规定如下:

a)墙体裂缝长超过层高的1/2、缝宽大于20mm的竖向裂缝,或产生缝长超过层高1/3的多条竖向裂缝。

b)梁支座下的墙体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柱体产生多条竖向裂缝。 c)门窗洞口或窗间墙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竖向裂缝或水平裂缝。 d)砌体柱身出现水平裂缝,或产生竖向贯通裂缝,其缝长超过柱高的1/2。 2)工程实践

不少建筑物因温度变形或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较严重的裂缝。其中不少工程的缝宽>1.5mm长期未作处理而仍在正常使用。还有的缝宽>10mm的未作处理,例如某市有幢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严重裂缝,有的缝宽>10mm已正常使用了10多年,至今未作处理。

3)砌体裂缝处理界限的建议

第6页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1)根据前述内容,正确区别受力或变形两类不同性质的裂缝。

(2)当确认为受力裂缝后,应根据砌体实际强度和尺寸进行验算,其结果符合公式1时,应进行处理。符合公式2时,必须进行处理

R0.92 (1) 0SR0.87 (2) 0S式中R-砌体承载能力(kN);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结构内力(kN)。

对明显的受力裂缝均应认真分析,其中尤应重视受压砌体的竖向裂缝,梁或梁垫下的斜向或竖向裂缝,柱身的水平裂缝。只有在取得足够的依据时,才可不作处理。

(3)当确认为变形裂缝时,应根据结构特征、环境条件、使用要求和可能造成的危害作适当的处理。对已经稳定的变形裂缝,一般不作结构性修补,而仅作恢复建筑功能的局部修补,甚至不必专门修补。对造成柱断裂或产生水平错位的裂缝必须及时加固处理。

(4)墙身出现明显的交叉裂缝时,必须认真分析处理。

2、裂缝处理界限

1)裂缝处理的基本原则。

(1)查清原因:从消除裂缝因素着手,防止再次开裂。如控制荷载,改善屋盖隔热性能等。有时还可采用加固屋架,减小下弦伸长值,降低屋架支撑对墙或柱施加的水平推力等。

(2)鉴别裂缝性质。根据砌体裂缝性质区别受力或变形两类性质不同的裂缝,尤应注意受力裂缝的严重性与迫切性,杜绝裂缝急剧扩展而导致倒塌事故发生。

(3)观测裂缝变化规律:对变形裂缝应作观测,寻找裂缝变化的规律,或确定裂缝是否已经稳定,作为选择处理方案的依据。

(4)明确处理目的:在上述(1)~(3)条的基础上,明确处理目的,如裂缝封闭、地基加固、结构补强.减少荷载等。

(5)选定适当的处理时间:受力裂缝应及时处理;地基变形最好在裂缝稳定后处理;温度变形裂缝宜在裂缝最宽肘处理。

第7页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6)选用合理的处理方法:既要效果可靠,又要切实可行,还要经济合理。 (7)确保处理工作安全:对处理阶段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进行验算,必要时采取支护措施。

(8)满足设计要求:处理裂缝应遵守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2)常见裂缝处理的具体原则

常见的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和荷载裂缝等可分别按下列原则处理: (1)温度裂缝;一般不影响结构安全。经过一段时间观测,找到裂缝最宽的时间后。通常采用封闭保护或局部修复方法处理,有的还需要改变建筑热工构造。

(2)沉降裂缝:绝大多数裂缝不会严重恶化而危及结构安全。通过沉降和裂缝观测对那些沉降逐步减小的裂缝,待地基基本稳定后,作逐步修复或封闭堵塞处理;如地基变形长期不稳定,可能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时,应先加固地基,再处理裂缝。

(3)荷载裂缝:因承载能力或稳定性不足或危及结构物安全的裂缝,应及时采取卸荷或加固补强等方法处理,并应立即采取应急防护措施。

四、砌体裂缝处理方法与选择

1、裂缝处理方法分类

常见裂缝的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填缝封闭:常用材料有水泥砂浆、树脂砂浆等。这类硬质填缝材料极限拉伸率很低、如砌体尚未稳定,修补后可能再次开裂。

2)表面覆盖:对建筑物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的裂缝。为了美观的目的。可以采用表面覆盖装饰材料,而不封堵裂缝。

3)加筋锚固:砖墙两面开裂时,需在两侧每隔5皮砖剔凿一道长1m(裂缝两侧各0.5m),深50mm的砖缝,埋入φ6钢筋一根。端部弯直钩并嵌入砖墙竖缝,然后用强度等级为M10的水泥砂浆嵌填严实见图5-1。施工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两面不要剔同一条缝,最好隔两皮砖;2)必须处理好一面,并等砂浆有一定强度后再施工另一面;3)修补前剔开的砖缝要充分浇水湿润,修补后必须浇水养护。

4)水泥灌浆:有重力灌浆和压力灌浆两种。由于灌浆材料强度都大于砌体强度,因此只要灌浆方法和措施适当,经水泥灌浆修补的砌体强度都能满足要求。而且具有修补质量可靠,价格较低,材料来源广和施工方便等优点。

5)钢筋水泥夹板墙:墙面裂缝较多,而且裂缝贯穿墙厚时,常在墙体两面增加钢筋(或小型钢)网,并用穿墙“∽”钢筋拉结固定后,两面涂抹或喷涂水泥

第8页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砂浆进行加固。

6)外包加固:常用来加固柱,一般有外包角钢和外包钢筋混凝土两类。 7)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常用作加强内外墙连系或提高墙身的承载能力或刚度。

8)整体加固:当裂缝较宽且墙身变形明显,或内外墙拉结不良时,仅用封堵或灌浆等措施难以取得理想效果,这时常用加设钢拉杆,有时还设置封闭交圈的钢筋混凝土或钢腰箍进行整体加固。

9)变换结构类型:当承载能力不足导致砌体裂缝时,常采用这类方法处理。最常见的是柱承重改为加砌一道墙变为墙承重,或用钢筋混凝土代替砌体等。

10)将裂缝转为伸缩缝:在外墙上出现随环境湿度而周期性变化,且较宽的裂缝时,封堵效果往往不佳,有时可将裂缝边缘修直后,作为伸缩缝处理。

11)其它方法:若因梁下未设混凝土垫块,导致砌体局部承压强度不足而裂缝,可采用后加垫块方法处理。对裂缝较严重的砌体有时还可采用局部拆除重砌等。

2、裂缝处理方法选择

一般可根据前述的处理方法特点与适用范围进行选择。建议根据裂缝性质和处理目的选择处理方法。

五、砌体裂缝处理与实例

1、砖柱裂缝处理

1)改变结构方案处理实例

(l)工程事故概况:某三层两跨混合结构厂房。砖墙厚370mm,以M2.5砂浆砌筑;砖柱500×500mm2,MU10砖,M10砂浆砌筑。厂房主体结构完成后,发现底层几个砖柱产生明显的纵向裂缝,最严重的是底层柱,最大缝宽10mm。

该工地进行的结构验算表明,当时的设计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为2.3,而该柱的实际安全系数仅为0.785,虽然实际荷载远小于设计值,但砖柱已接近破坏状态。此外,地基基础设计中地基的实际受力远大于允许承载力。

(2)事故处理:发现砖柱裂缝后,用外包角钢4-L75×6加固,角钢间用缀条连接,因角钢与砖柱共同工作的构造措施不当等原因,工程仍留有隐患。由于设计上存在严重问题,加固已很困难,只好采用改变结构方案方法处理,即砖柱承重改为砖墙承重,大房间改为小房间,所有新增加的纵横墙砌筑在后加的基础上。

第9页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2)局部拆除重建处理实例

(1)工程事故概况:某饭店为一幢四层的砖混结构,房屋总高为17mm。底层有两根砖柱,截面尺寸为750×750mm,柱高4.5mm。在进行装修工程时,发现两柱均有严重的竖向裂缝,最大缝竟达30-40mm,濒临垮塌的危险。柱产生如此严重的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柱承受近590kN竖向荷载,而砖和砂浆的材质低劣。

(2)事故处理:基于该建筑的其它结构和地基基础均无问题,因此仅将此两柱拆除重砌,其施工要点为;

a)分两次拆换:先拆换最严重的一根柱,待其恢复承载能力后,再拆换另一根柱。

b)对上部结构设可靠支撑:根据结构计算确定需支撑的荷载和合理的支点,支撑下端用枕木扩大承压面,各支撑门设剪刀撑。

c)钢管填心:支撑体系完成后,拆除砖柱,并立即在柱中心位置安放一根壁厚5mm的钢管,其上端焊200×200mm的钢板,下端用千斤顶将钢管与梁项紧,然后在管外砌砖柱。

d)填塞混凝土:砖柱与梁连接处用干硬性混凝土填塞,使两者结合紧密。 e)观测变形:在各层墙角设置观测点,随时检查房屋变形情况。 (3)处理效果:仅用3d时间和较低的费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2、窗间墙裂缝处理

窗间墙裂缝处理实例

1)工程事故概况:某教学楼为二层混合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木屋盖,370mm纵墙承重,用MU7.5粘土砖和M1混合砂浆砌筑。房屋建成后不久发现在1m宽的窗间墙上有通长的水平裂缝,缝宽约lmm。经用贴石膏观测。裂缝还在发展。

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窗间墙的强度安全系数和高厚比均不符合当时设计规范的规定。加之房屋整体刚度差,以及木屋架两端采用螺栓固定,并未将一端做成滚动支座,屋架受荷下弦伸长后,对墙产生水平推力。此外窗门墙砌筑砂浆设计强度较低也是原因之一。

2)事故处理:

由于砌体裂缝危及结构安全,必须加固处理。该工程加固设计、施工要点如下:

(1)用斜撑支牢檐口板后,方可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安装φ22水平拉杆和φ8垂直吊杆。先用花篮螺栓拉紧水平拉杆,注意

第10页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墙面有变形时,应立即停止拖拉,同时应使每组拉杆松紧程度相同;然后再拉紧垂直吊杆,保持加φ22的水平位置。

(3)每个窗间墙内侧安装4φ16受拉钢筋,钢筋拉紧后外包厚约60~80 mm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用C18,钢筋网方格为φ6@200。

(4)屋架下弦接头加固,所有下弦接头均用φ22拉杆及L100×75×10角钢加固,以减小接头处变形。

3)处理效果:采用上述措施后,墙面没有再出现裂缝。

3、砖墙和石墙裂缝处理

砖墙裂缝很普遍,处理方法很多,常用的填缝封闭、作钢筋网水泥面层、加构造柱、加梁垫和壁柱以及消除裂缝原因等处理实例各一例。

1)填缝封闭处理实例

(1)工程事故概况:某教学楼为四层砖混结构,局部五层,砖墙承重,钢筋混凝土平屋顶,无隔热层。房屋竣工使用后,顶层纵横墙两端出现了明显的八字裂缝,房屋中部附近出现了竖向裂缝。

从这些裂缝特征中很容易鉴别这些都是较典型的温度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砼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2)事故处理;由于顶层砌体裂缝长期变化扩展,造成墙面渗漏,抹灰层脱落,影响正常使用,必须处理。针对裂缝特点和修补目的,选用先铲除裂缝及脱落层附近的内墙抹灰层,清洗墙面并充分润湿后,封堵裂缝和恢复墙面抹灰的方法。外墙面裂缝未封堵,处理时间选在8月。因这时气温最高,裂缝最宽。

(3)处理效果:经处理后,内墙面没有再开裂,墙面也无渗漏。 2)钢筋网水泥面层处理实例

(1)工程事故概况:某工程底层为现浇框架结构厂房,二层为混合结构仓库。

第11页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工程接近竣工时,发现二层横墙抹灰面上出现八字形裂缝。第一批裂缝较宽,出现在墙砌筑后半年左右;第二批裂缝较细,出现在砌墙后10个月左右。裂缝随时间不断发展,观测9个月仍未停止。纵墙和部分轴线横墙出现水平裂缝。

据当地技术人员分析,裂缝与地基沉降无关,其主要原因是结构方案不合理。该工程梁跨度大于16m,砖墙高仅l.8m,形不成“钢筋混凝土——砖砌体组合梁”,墙端部的主拉应力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而开裂。裂缝的次要原因是屋面水泥炉渣保温层质量差,引起温度变形,以及大梁拆模过早。

主要出现在横墙与纵墙两端部,此种裂缝属正八字形的热胀裂缝,随温度升降而变化,其原因是由于设计与施工中的缺陷,使屋面保温层的热阻减少甚至失败,致使屋面板温度变形大于砌体温度变形,当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的,屋面板的推力就传给墙体,并因墙体温度附加应力在房屋两端较大,当砌筑吵浆强度较低时,则易发生剪力产生的主拉应力,当超过砌体抗拉极限时,墙体即出现八字形开裂。

(2)事故处理:经设计复核,钢筋混凝土结构无问题。但是二层墙体裂缝随便用荷载的作用可能扩展,影响正常使用。该工程处理方案是铲除砖墙抹灰层。清洗干净,墙两侧用30mm厚1:3水泥砂浆,内配φ6@250×250钢筋网加固,每隔500mm用φ6“∽”形穿墙筋将两片钢筋网拉住。

3)角钢加钢筋水泥面层处理实例

(1)工程事故概况:某市百货商场共四层,房屋全高为15.8m,踏步板搁置在厚为120mm高为15.7mm的砖墙上,工程使用后,砖墙出现明显裂缝。

(2)事故处理:由于该墙承载力严重不足,必须进行加固。加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铲除原抹灰层。

b)φ8钢筋应穿过踏步板(钻孔)通长布置。 c)φ6钢筋应在灰缝处通过,并用M10砂浆堵塞严密。 d) L56×8切肢后穿过楼板,并与上层角钢焊牢。 e)墙两端所包角钢与φ8钢筋电焊连接。 f)角钢外侧加[形钢丝网,网两肢长120mm。

g)抹灰前砖墙充分浇水湿润;抹灰分2~3次进行;抹灰后浇水养护14d。 4)增设构造往处理实例

(1)工程事故概况:某幢五层混合结构办公楼宿舍工程。为家属宿舍,底层

第12页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为实砌240厚砖墙,二层以上为空斗墙,纵墙与横墙连接处没有四个烟道,二层与四层设钢筋混凝土圈梁,宿舍部分仅在外墙上有圈梁(内横墙未设)。

工程还未交付使用前,已发现砌体裂缝,使用后近半年内作多次检查,2-4层墙与横墙的交接处裂缝,缝宽6~8mm,造成有一片高9m余,长15m余的独立墙。此外,宿舍部分各横墙均出现45°左右斜裂缝,长830~1250mm不等,上口裂缝宽12mm,抹灰层脱落,砌体内有的砖块断裂。

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是4个烟道削弱了纵横墙连接,加之宿舍内横墙不设圈梁,因此房屋整体性差。施工时,2层以上空斗墙不与纵墙同时砌筑,连接处又未实砌,且用阴槎连接,不加拉结条,通缝严重,砌浆不饱满。这些都使得纵横墙连接质量极差。房屋使用炉灶生火后,墙体的温度变形,也是裂缝原因之一。

(2)事故处理:因为纵墙上形成的大片独立培随时可能塌落,所以必须及早处理。该工程用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强纵横墙的连接方法处理,其要点为;

a)将纵横墙交接处拆成马牙槎,增加T形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柱内伸出的φ6钢筋,加强与墙的连接。

b)所有的构造柱下端锚固在基础顶面的圈梁中,上端锚固在四层的圈梁内,有烟道的构造柱钢筋与圈梁钢筋焊接。

(3)处理效果:经一年检查观测未见裂缝。此外这种处理方法是在室内操作施工较安全,费用也较低。

5)加梁垫和壁柱的处理实例

(1)工程事故概况:某单身宿舍为三层砖混结构,纵墙承重,横墙为非承重墙。楼盖为预制槽形板支承在现浇横梁上。承重墙厚240mm,用MU7.5砖,石灰砂浆砌筑。在三层砖墙尚未砌筑完时,发现内纵墙(走道墙)上有数条裂缝。裂缝形状上宽下细,最大宽度1.5mm,最大长度2mm余,裂缝方向多数接近垂直状,有两处呈八字形向下延伸。外纵墙的梁支座下也有类似裂缝、但不大明显。

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用石灰砂浆代替原设计的M2.5混合砂浆,又取消了混凝土梁垫造成砌体局部承压强度严重不足。其它原因还有砌筑质量低劣,如砂浆配制质量差,灰缝过厚又不均匀,砂浆不饱满,组砌方法不当等。

(2)事故处理:该工程采用增加砖壁柱与混凝土梁垫的方案,内纵墙进行加固。

6)消除裂缝原因后修复实例

(1)工程事故概况:某厂一道挡土墙,长126m,高1.5~3.8mm,用毛条石

第13页

砌体结构裂缝事故分析及处理

和M5水泥砂浆砌筑,每隔15m设一条伸缩缝。

工程竣工后,连下了几场大雨,发现挡土墙普遍外倾(向道路方向倾斜),在端部可见墙身沿灰缝开裂,缝上部宽,下部窄,最宽为25mm,至路面标高附近处裂缝消失。

据查设计无问题,地基为中等风化页岩,墙体材料及砌筑质量均无明显缺陷。由于挡土墙出水孔口无水迹,怀疑孔被堵塞,因而开挖墙后填土检查、发现原设计的砂石滤水层未作,墙背后积水严重,在土压力和水压力双重作用下导致挡土墙倾斜和开裂。

(2)事故处理:重新开挖墙后填土,按设计要求做好滤水层;对3m高以上的墙用现浇混凝土加强。

六、结论

控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尤其在当前建筑物普遍向高层、大型化发展的形势下,制定一项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已迫在眉捷。控制裂缝,重点在防,并需要从设计、施工上共同努力,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裂措施,加大主动控制的力度,才能提高新建房屋质量的可靠性。只要严格执行规定,做到设计与施工紧密配合,控制裂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实践证明,过去许多工程凡是采取了控制裂缝措施的,一般都取得了良好效果,被评为真正的优质工程。

致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大连理工网络教育学习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大连理工网络教育学院任课老师及漳浦学习中心的老师、同学给我无言的帮助,正是由于他们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在此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参考文献

[1] 钱义良 砌体结构研究论文集 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9 [2] 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3] 国家标准《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90) [4] 建设部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

第1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