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编花篮〉〉等四首音乐作品及进行〈〈花之歌〉〉音乐会活动,犹如置身于百花园中,享受白花给人们的温馨与欢乐。
2、表演民歌《盼红军》、《编花篮》,感受四川、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并为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创编伴奏渲染气氛,进一步学习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
3、倾听,《花之歌》,听辨乐器音色,感受音乐的抒情性,并即兴舞蹈。倾听《牡丹之歌》,感受音乐的赞诵性,学习“牡丹”的崇高品行。
教学内容:
倾听《牡丹之歌》《花之歌》表演《盘红军》《编花篮》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各地点民歌风格,进行曲调创编活动。 2、倾听音乐,即兴创编舞蹈。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二、学习歌曲1、老师范唱,摸索: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2、复听,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显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出来。 3、老师简介歌曲。
4、学生边划拍边学唱歌谱。 5、跟老师的伴奏哼唱歌谱。
6、分角色唱,要求注意唱出民歌风格。 7、按节奏读歌词。 8、跟伴奏演唱歌曲。
9、小组讨论如何样演唱才更能唱出民歌的风格。 10、完整演唱。
三、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四、小结:夸奖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成效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盼红军〉〉二、观赏〈〈花之歌〉〉1、初听,让学生细细乐曲的旋律。 2、复听,将三个主题先后显现的顺序记录下来。 3、再次观赏,听辨每段主奏乐器的名称。 4、分组选择音乐段落,设计舞蹈动作。 5、倾听《花之歌》并翩翩起舞。
三、小结:百花园真美。回家收集以花为题材的歌曲或乐曲,并进行学唱。 四、观赏〈〈牡丹之歌〉〉1、导入:谁见过牡丹花?能介绍一下它的模样吗?(老师出示牡丹图)2、初听男声独唱。
3、介绍这首歌的背景和含义。 4、复听,阅读歌词。
5、你从歌中得到什么启发?
五、完成曲调创编活动1、从所给的开始4小节曲调及最后的终止小节,能够确信是小调或羽调式。(不必说调式)2、启发学生用重复、仿照的方法来创编乐句。
3、展现、评判。
4、小结。 第三课时
一、导入师:同学们中有没有老家在河南的?能说一、两句河南方言吗? 二、学唱歌曲1、倾听范唱,设问:这两段歌词各唱了什么? 2、复听,找出最有特点的几个音。 3、老师简介歌曲4、学生学唱歌谱。 5、按节奏读歌词。 6、跟音乐哼唱歌曲。
7、自由讨论如何能唱得更好听。 8、完整演唱。 三、表演歌曲。
六、布置作业:将收集到的以花为题材的资料,在下节课我们开一次班级音乐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