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碧桂园项目一期货量区七标段
总承包工程
冬 季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中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 审核:
编制日期: 2015年8月20日
1. 编制依据:
1.1施工图 1.2主要规程、规范
1)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3)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 2.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碧桂园石家庄项目 2)工程地址: 石家庄元氏县张掖村 3)建设单位: 石家庄碧桂园
4)设计单位: 广州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监理单位:河北亿隆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7)施工单位 :中赛建设有限公司
8)施工范围 :石家庄项目石家庄碧桂园货量区七标段高层217-219#、222# 3.施工部署:
3.1冬期施工的计划安排
3.1.1根据JGJ 104-9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冬期施工期限划分原则: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低于5oC进入冬期施工,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高于5oC解除冬期施工,石家庄地区一般冬施时间为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
3.1.2根据本工程目前进展及现场场地和施工安排,2016年、2017年冬施期间,现场将进行的施工部位大致为:217-219#、222#高层主体结构,其中包括钢筋、模板、混凝土、外脚手架、基础开挖回填及市政配套项目。
3.2 冬期施工管理目标
冬季施工主要是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温防冻措施,确保冬季正常的施工,并确保
结构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脚手架、基础回填的施工质量,不发生安全事故。
4.冬施准备工作: 4.1生产准备
4.1.1安排好冬施期间施工计划,明确冬季施工项目,落实到各承包单位,督促其按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4.1.2.做好现场上下水的管道出水口,消火栓、消防管道及外露水管的保温工作。
4.1.3.冬施安全质量技术主管对工地的各项准备工作做一次全面检查、落实,以确保冬施正常施工。
4.1.4.安排专人统一进行大气温度及工程测温等相关的测温工作,并做好记录。 4.1.5.机械设备的配电箱下部加支架,上部搭设防护棚,以防雪防潮,并应安装好接地保护装臵。
4.1.6.塔吊的接地装臵按规定要求设臵齐全,进行全面检查,由项目部电气工程师负责组织分包单位电工进行摇测,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4.1.7.冬季前对现场配电箱、闸箱、电缆临时支架、电焊机等用电设备机具等仔细检查,需加固的及时加固,缺盖、罩、门的及时补齐,防雪防潮,确保用电安全。
4.1.8现场机械使用完毕,水箱内的水应放掉。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检修。 4.2技术准备
进入冬施前,项目部技术人员提前编制好冬施材料计划、湿作业保温措施、测温点布设等,对现场各级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冬施各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4.3材料准备
4.3.1冬施期间所用保温材料,按计划用量、规格、型号和质量要求进场,并且妥善保管,以防损坏浪费。
4.3.2组织冬施期间的材料,设备货源及进场验收等项工作。 4.3.3.1准备好办公室取暖设施。(办公室取暖采用空调) 4.3.4原材料及半成品的保护
4.3.4.1对于怕潮的材料如模板、木方等要采取防潮措施,必要时用彩条布遮盖,模板堆放处要垫高码放并要通风良好。
4.3.4.2钢筋堆放必须垫木方,防止雪水浸泡。
4.3.4.3钢管应搭设好架子,堆码整齐,并刷好防锈漆。扣件存放应搭设扣件房,扣件周转下来后,应及时清洗入库。
4.3.4.4冬施所需保温毡、测温仪器等材料按计划提前配备齐全,设专人看管,易损耗物品发现破损立即修补或更新。易燃品堆放、保存设库房,专人看管。
4.3.5冬施材料计划表如下 序号 1 2 3 4 5 材料名称 保温毡 彩条布 采暖炉 煤 塑料薄膜(1mm厚) 数量 10000m2 5000㎡ 50个 50吨 20000m2 进场时间 2015.12 2015.12 2015.12 2015.12 2015.12 4.3.3.2生活区工人住宿取暖设施为空调或电暖器。
6 5.1钢筋工程 5.1.1一般规定
玻璃管温度计 20根 2015.12 5.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a.钢筋调直冷拉温度不宜低于-20℃。
b.钢筋负温焊接,采用电渣压力焊。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进行施焊。 c.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和检验,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应防止撞击和刻痕。
d.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得对HRB400钢筋进行冷弯加工。 5.2模板工程
5.2.1底板和顶板随混凝土浇筑包一层塑料薄膜,上加保温毡。特别是外墙立面的悬挑板、弧梁等。
5.2.2遇雨雪天气,及时用暖风机清除模板内冰雪。
5.2.3冬施期间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顶板模板不采用快拆体系,全部模板方材一次性投入,数量须准备充足,拆模严格办理拆模申请。
5.2.4模板拆除控制:冬季施工的主体工程,采取围挡封闭,采暖炉供热,确保梁板砼强度达到75%,跨度大于8米梁及悬挑梁板强度100%,力争年前拆除前两层模板。 5.3.混凝土工程 5.3.1基本要求
1)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满足《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
5.3.2冬施期间混凝土的施工,均使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掺用早强防冻剂,为保证按期拆模,结构砼统一提高一个等级。
5.3.3由搅拌站提供混凝土成熟度、强度增长关系曲线,用于推测混凝土早期强度。 5.3.4混凝土的材料及搅拌、运输要求 5.3.5.1混凝土原材料选用及技术性能要求
a.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前所有混凝土原材料及技术性能指标均与混凝土搅拌站沟通,签订混凝土供货技术协议,提前做好试配,预先做混凝土试压报告,经审定后方可搅拌供应。
b.混凝土冬施选用水化热大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O.6。选用-10℃抗冻极限的防冻剂(防冻剂应按施工规范及使用说明进行试配,搅拌时按配比设计文件配制)。
c.混凝土初、终凝时间控制: 初凝10小时,终凝12小时。 d.混凝土坍落度控制: 160±20mm。
e.混凝土温控要求如下:
出罐温度:≥10°C,入模温度:≥5°C。 5.3.5.2混凝土拌制及运输(对搅拌站的要求)
a. 混凝土开盘前必须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运输车辆等。
b. 投料顺序:先下砂石、水和外加剂、待搅拌5~10秒后再下水泥和粉煤灰。 c. 搅拌时间:混凝土搅拌必须均匀,其搅拌时间应符合冬期施工规程有关规定。 d. 混凝土运输:运输混凝土的车辆必须进行标识,罐车的罐子要加保温套进行保温,没有加保温套运输的车辆不得上路。
e.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有表层冻结、混凝土离析、水泥砂浆流失、坍落度损失等现象。保证运输中混凝土温度降速度不得超过5度/小时。
5.3.5.3混凝土的浇筑时间控制,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当预报温度白天最高温度低于-5℃或夜间最低温度低于-15℃,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采取彩条布围挡,浇筑完毕,砼板下立即采取采暖炉升温措施。
5.3.5.4混凝土的保温及养护: 在冬施期间,混凝土的养护措施十分关键,正确的养护能避免混凝土产生不必要的温度收缩裂缝和受冻。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部位,采用相应的保温养护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冻并控制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增大到大面的2-3倍。混凝土在养护期间要防风防失水。
5.3.6.1顶板的保温及养护
a.采用一层塑料布加保温毡,当大气温度不低于-10℃时,保温毡覆盖一层。当
大气温度低于-10℃,保温毡覆盖两层。
b.顶板混凝土保温覆盖须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后方可上人,为此,要求搅拌站严格
控制顶板混凝土在初凝8小时、终凝12小时内,坍落度严格控制在160±20mm,确保浇筑成形后尽快可上人进行顶板混凝土的保温覆盖。
5.3.7顶板混凝土的冬施措施
5.3.7.1顶板混凝土浇筑宜在早晨8:00-9:00开始进行,争取在中午12:00前结束,力争下午16:00前可将塑料布及保温毡覆盖完毕。
5.3.7.2围挡措施:当室外温度低于-10℃或风力达到五级时,顶板混凝土浇筑前,在外脚手架周围用彩条布围挡,并用用保温毡将门窗洞口封闭,当室外温度低于-15℃时,沿建筑物外墙增设一道围挡。
5.3.7.3采暖措施:现场预备好采暖炉、木材、煤炭,首层、二层结构板浇筑完成后,立即生火,按照每50㎡一个设臵,并设专人昼夜看管,当室外温度低于-15℃时,采暖炉适当加密,按照每30-40㎡一个设臵,以便提高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及其早期强度,保证按期拆模。
5.3.8冬施测量放线
5.3.8.1必须在顶板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5Mpa后,方可掀开保温材料进
行。
5.3.8.2测量时,先揭开轴线控制点位臵处的保温毡,其它与测量无关部位的保温毡不揭,测量完后随时将保温毡恢复。
5.3.8.3验线时,依据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将须揭开位臵处的保温毡揭开,其它无关部位的保温毡不揭。验完后随时将保温毡恢复。
5.3.9混凝土试块的留臵
冬施混凝土试块的留臵除按常温规定留臵试块外,增设不少于两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转入常温养护28天的混凝土强度(即现场应留臵的同条件试块有:A、临界强度B、拆模C、同条件28天转标养28天D、结构实体600℃.d)。
5.4脚手架工程:
5.4.1冬季施工由于受气候及环境的不利影响,是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多发季节.冬季施工的质量事故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即冬季施工的工程可能要到春季才能显现出来,如在冻结土上搭设脚手架,到春季解冻时可能出现脚手架倾斜、倒塌等隐患。
5.4.2技术措施:
5.4.2.1现场作业不得在未经处理的冻土上架设脚手架,必要时冻土要经过处理。脚手架基础周围必须设臵排水沟。
5.4.2.2建筑工程外架,立杆基础要垫稳垫牢。
5.4.2.3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持有特殊作业人员操作证方能进行作业。
5.4.2.4特殊脚手架作业前有技术员进行交底,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并签字记录。并在搭设中途不得换人,如更换人员必须通知安全员和技术员,重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进行作业。
5.4.2.5作业区域应设臵用红白带等警示标志,并有专人监护。
5.4.2.6上下脚手架应走斜道或梯子,不得沿绳、脚手架立杆或栏杆等攀爬,也不得任意攀登高层构筑物。上下行走人员应在安全带并与可靠物(水平绳、扶手、护栏等)挂牢后才能前进。
5.4.2.7遇有五级以上大风、大雨、雪、强霜冻、浓雾等,应立即停止露天搭设工作,雨雪后作业还应有防滑措施。
5.4.2.8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倾斜、下沉、松扣、崩扣等现象要及时处理。同时应定期对脚手架及地基基础进行检查和维护,特别是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检查: a.遇五级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后; b.寒冷地区开冻后; c.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月;
d.杜绝习惯违章的出现,进一步按要求做好文明施工。 5.5土方工程
正式进入冬施,现场进行场地回填平整工作。对其冬期施工质量的保证作如下要求: 5.5.1填方前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方边坡表层1m以内,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填筑。
5.5.2回填用土应过50mm筛孔,做到随筛、随拌、随夯、随盖,当气温低于-15℃时,将作业面上的保温毡帘增加到两层。
5.5.3对基槽及地面工程范围内的回填土,不得采用冻土块或受冻的粘土做回填土料,对其它沟槽部位的回填土,冻土块含量不得超过回填总体积的15%,且冻土块的粒径应小于15cm,冻土块应分布均匀,逐层压实。
5.5.4回填宜连续进行并应夯实,以免地基土或已填的土受冻,大面积填方时,要组织平行流水作业或采取其它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对当天回填的灰土面层采用覆盖阻燃棉帘被保温,防止过夜面层冻涨,第二日回填前如前冻结部位必须挖除后重新回填。
5.7冬期施工测温
5.7.1冬期施工的测温范围:大气温度、混凝土出罐温度、入模温度,混凝土入模后初始温度和养护温度。
5.7.2测温点的设臵:所有测温点均应编号,并绘制测温点布臵图。测温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结构部位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的部位,孔深宜为10~15cm,也可为板厚的1/2或墙厚的1/2。测温点的数量不能太少,顶板每15m2不少于1点;中间墙每5m不少于1点;框架柱每3根不少于1点;且每次浇筑混凝土不少于2点。
5.7.3冬季施工现场测温安排见下表:
测温项目 大气温度 测温条件 最高 最低气温 根据浇筑混凝土时间 测温次数 昼夜4次 每工作班不少测温时间 2:00、8:00、14:00、20:00 混凝土养护温度 5Mpa前 昼夜混凝土出罐温度、入模温度 12次 每2h一次(根据浇筑混凝土时间) (根据浇筑混凝土时间) 5.7.4冬季施工测温方法及要求:
a.根据测温点布臵图,预留内径12mm的测温孔,留孔时要有人看护,以防施工
堵塞和损坏。
b.测温时按测温孔编号顺序进行,温度计插入深度为结构表面下20mm处,堵塞
孔口留臵3~5分钟,然后迅速从孔中取出,使温度计与视线成水平,仔细读数并记入测温记录表,同时将保温材料按原样覆盖好。
于4次 5Mpa后 昼夜4次 每6h一次
6.安全管理措施
a、冬季施工时,要采取防滑措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上班 前要派专人打扫施工环境的积雪等,否则不准施工。
b、做好施工区与生活区的安全防护工作。根据现场现有的实际情况,施工区出入通道要做好防滑、防冻、防煤气中毒、防爆等工作。
c、、冬季施工现场、库房、木做加工场每25平米设臵5公斤干粉灭火器一台,由安全员定期检查灭火器是否过期及能否正常使用。
d、动用明火及电焊作业必须开动火证现场配备灭火器或水桶并设臵好看火人员。 e、、加强现场用电安全管理。对所有配电箱、引用电源,作仔细检查,是否有安全接地装臵。并检查总包配电箱体是否有破损,对发现的不安全隐患要及时通知,不可敷衍了事,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