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2023-07-07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15卷第2期 2015年O6月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0URNAL 0F J1ANGSU JIANZHU INSTITUTE V01.15 NQ.2 Jun.2015 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姚敏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江苏徐州221116) 摘 要: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 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教师 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出发,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与“双师型”教师培 养的有关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G 71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550(2015)02—0082—03 On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based on talents training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Ao Min (Personnel Department,Jiuzhou 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Xuzhou,Jiangsu 221116,China)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oal is to cultivate advanced technology applied talents for the forefront of manufacturing,constructing,managing and serving.The key point of teaching staff con— 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es in cultivation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qualities and abili— ties.Starting from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s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qualities and abili— ties that teachers should possess,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solutions and measures of staff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dable-qualiied teachers.f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lents training;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double—qual— ified teachers;quality;ability 为了与本科院校形成错位竞争,高职院校以培 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 提高学校实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职院校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基于高职院校特点 用型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本 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 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探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的对策和措施,对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能力,亦即“双师型”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以“双 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口].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是 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 高职院校与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 着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本科教育强调理 收稿日期:2014—09一i2 论培养与技能培养并重,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动手 能力、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较为厚实、 作者简介:姚敏,女,江苏徐州人,助理研究员 E—mail:0516yaomin@163.COrn 宽广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具备专业的理论研究 第2期 姚敏: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队伍建设探析83 与开发能力.高职教育则以技能培养为主,侧重于培 养学生适应生产建设一线需要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 和应用能力.因此,本科教育多开设理论基础课程与 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而高职教育则以专业应用和实践 课程为主.从一般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 标上不难看出,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后者主要凸 显4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 科学文化基础,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二是侧重相关 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涉及知识面较宽,但不要 求深度;三是高度重视技术技能培养,强化职业技能 的实际训练;四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和 合作共事的能力. 2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根据高职院校特点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 院校教师应当树立高职人才教育理念,具备全面扎 实的理论知识和坚实的实践教学能力. 2.1 高职人才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教师应当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 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教育理念.高 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技术应 用性人才,所以它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 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应与生产劳 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发展之 路,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行“订 单式”“模块式”培养. 2.2全面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仅要担负起“传道、 授业、解惑”的职责,而且还要具有全面扎实的专业 理论知识.给人一杯水,不仅自己要有一桶水,还要 有取之不竭、源源不断的活水.教师要树立终身学 习的意识,博览群书,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更 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 ].同时,针对不同专业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需要,以“够用”为原则,科学合 理地安排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计划,并坚持因人施 教,把握教学的难易程度. 2.3坚实的实践教学能力 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 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学 生应在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 基本技能.这一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教育要突出技能 训练,重视和把握实训教学环节.要达到这样的培 养目标,没有一支“能讲会做”、实践能力强的教师 队伍是不行的.因此,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有本专 业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 力,必须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3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和 措施 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院校教师 队伍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3.1 牢固树立高职人才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 方针,引导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高职教育理论,牢 固树立高职人才教育理念.教师要以培养技术应用 能力为主线,创新教学思想和方法,精心设计对于 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 3.2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应用意识 1)对新教师进行所授课程培训.学校要有计划 地安排新教师全程听取老教师的授课,了解教学环 节,熟悉教材内容、掌握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新教师 的教学能力及实践教学水平. 2)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交流活动.邀请专家举 办讲座,讲解专业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将企事业单位 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请到学校,与教师进行新技术 的应用及实践教学的深入交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 培训、交流活动,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运 用专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成果充实教学内容,促进教 师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和科研能力的提高I3]. 3)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学校要积极支持鼓 励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在职博士,系统全面地学习 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提升学历层次,拓展教师 学科知识面,结交人脉,促进提高整体业务素质和 优化知识结构. 3.3培养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素质和能力 在高职教育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加速“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必须深入探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 途径和培养措施,推进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3.1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 1)到企事 业单位挂职锻炼.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 师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方式可采取到企业 脱产顶岗实践锻炼,暑期实践锻炼,在指导学生企 业实习的同时参加实践锻炼,以及与企业合作开展 科研、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形式进行挂职锻炼等. 2)参加职业资格“考证”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专业 建设需要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采取分层次培养方 84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15卷 式[4].一般教师参评第二专业技术职称、获取行业 特许的资格证书、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职业 工种技能证书等;优秀骨干教师主持校内实践教学 中心建设,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 能力.3)招聘校外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兼职教师.有 针对性地选聘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 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改 善教师队伍结构,同时,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 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 3.3.2 “双师型”教师培养措施 1)以老带新,扶 新青年教师.广泛开展青年教师“拜师结对”活动, 由具有现场实践经验的校内老教师为指导教师,对 青年教师教学实践环节予以指导和帮扶.为调动老 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应根据教师的指导工作量给予 适当补助.2)以参加技能竞赛提升技能水平.鼓励 专业教师参与或带队参加全国性及省、市级组织的 各种技能比赛活动.通过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 加强与兄弟院校专业教师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让教师在参赛准备、指导学生竞赛以及与同行交流 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促进实践教学能 力和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以赛促学、以赛提 高”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目标.3)在深化校企合作中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到合作企业从事 生产实践、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工作,能够熟悉企业 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并有 机会向经验丰富的相关技术人员请教,开阔实践理论 的视野,提高实践能力,促成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双 师型”人才转变.校企深度合作体现的是利益“双赢”, 只有实现“各取所需”,校企才能更好地合作.在深化 校企合作中,学校可选派一批业务精干的教师到合作 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初始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生产过程 中的技术,主要是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些服务.即教师 利用长期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 的思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理论上的系统 指导以及为企业培训员工,使企业感受到高职教师挂 职锻炼是有益和有价值的,从而提高认可度,乐意接 受来自高职院校的教师,并安排在关键性岗位进行学 习培训,使得教师能够将掌握的先进技术应用在学生 的实践教学上,培养出企业需求的人才.4)加大校本 培养力度.完善校内“双师”培训机制,依托学校实 训基地和实验实训中心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可 挑选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利用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对新人职和非双师教师 进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实践教 学技能和水平.在参与和学习的过程中,激发教师 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熟悉生产整个流程或 到现场参与实际操作,将企业的生产技术或现场一 线的技术应用到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中,使基地 建设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 致,形成真实的锻炼场所. 5)支持教师在社会上兼职.鼓励教师在教学工 作之余兼任企事业单位工作,增加阅历,提高能力 和效益,同时,也有利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有 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 3.3.3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1)强化“双师型”教师 培养的组织领导.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双师型”教 师队伍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学校要成 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 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 内涵建设的发展|6].2)建立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激 励制度.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待 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在职称评定、工资 收益、职务晋升和科研资助等方面予以倾斜,以激励 教师充分发挥锻炼能力、增长才干的积极性. 4 结语 基于培养目标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 程,既需要高职院校举全校之力,也需要政府和社 会特别是对VI企事业单位的帮助和支持.其中,作 为队伍建设主体的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无疑是 关键所在——高职院校教师只有深刻理解高职教 育的本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 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 高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Eli张志强.关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EJ].教育探索,2011,31(4):123—124. E2]盛丽梅.浅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对教师素质的要 求[J].高等教育研究,2o12,33(3):67. E3]姚昌模.浅谈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J].重庆电力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1):75—76,87. [4]胡新岗.江苏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状况和培养方向研 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6(8):54—55. E53 王旭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M3.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4:73. E6]刘睿颖.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高的策略EJ].黑龙江农 业科学,2013,36(9):116—117. (责任编辑:赵国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