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为了一时的痛快用余下的一生来弥补,真 不值得。想到这,我默默收回了伸出去的手。阴影,似乎正在磨蚀着它们最后的生机。“嗯,冷静一点,一定能想起来”,我在心
初夏时那满池亭亭净植的莲花,在风雨和 里默念着,“错不了,这'崔九堂前几度闻’的 前一句绝对是’旧时王谢堂前燕’,但怎么就
人的摧残下,只剩下一片片残破的荷叶与一根 根被摘去莲蓬的光秃秃的梗。绝大多数的莲 花,熬不住这种没有尽头的摧残,纷纷选择了
是觉得有点不对劲?还是先空着吧。”随着空
着的题越来越多,又想到连那具有君子之称 的莲花都选择了与淤泥同流合污,作弊的念
凋零,落入浑浊的池水中。池塘中心仅存的最
后几株,也被阵阵阴风推得摇摇欲坠,在远处 树枝上孤零零的小鸟的挽歌声中,倒数着自己 最后的光阴。看着这萧然的景色,我拾起一片
头又一次地涌现了出来。我有点迟疑,又想 起口袋中的莲花。那瓣莲花虽然一面已经在 飘入池水时沾染了难以去除的泥印,但它的 另一面却还保留着原本那无暇的白色,不染
飘落在水中的莲花瓣,装入口袋,发出一声“这 池残莲真像我啊”的感慨,然后黯然地赶往学
一丝污泥。这瓣莲花,即便被迫落入了池水
校参加语文期初考试复习。只因在美游学一 中,却仍在尽力不让自己被更多的污泥所玷
年,教材发生了变化。污,就像是一位烈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竭 力保存着自己的尊严。而我,却在思考着自甘
和我预想的一样,到了考试时,我就像那 “杨花榆荚”一样毫无才思可言,记不清楚的古
堕落,和莲花一比较,除了 “羞愧”还有什么可 以形容的呢?于是我默默在考试结束后,上交 了那份几乎空白的卷子。诗,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听着同学们 流利作答的笔触声,一丝慌乱在我心中慢慢地 生根发芽,驱使我将手伸向了藏在包里的语文 书。忽然,伸出的手触及到了潮湿的口袋,里
放学回家,云层早已褪去,阳光细细柔柔 地洒在那中通外直的最后几株莲花上,为它们 增添了一份生机。最后的这几株莲花在飘落
面正是早上的那瓣莲花。那瓣莲花还残留着 淡淡的芳香,尽力掩盖着花瓣上面淤泥的气 味。虽然它已经痛快地凋零了,不必再与风雨
满池的莲花瓣中显得亭亭玉立,这情景,不更
衬托出了它们的君子风范吗?噫!莲之爱,同
抗争,但不得不以这种方式掩盖着淤泥的气 予者何人?I 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