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电视节目的情感表现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27卷第4期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0年8月 VolJ27.No.4 Journal of Panzhihua University Aug.2010 ・历史文化・ 试论电视节目的情感表现 冯 平 (攀枝花电视台,四川攀枝花617000) 摘要当下百姓对人间真情的渴望与呼唤尤为突出,情感类电视节目也因此应运而生。但在社会生活和人 们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许多情感类节目暴露出了缺乏审美正义与人文价值的弊端。因此,消除浮躁 心理,重塑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审美正义与文化伦理,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关键词 情感类节目;审美正义;情感引导DOI 10.3969/j.issn.1672—0563.2010.04.0015 作者简介冯平(1962一)女,lgt J ̄l南充人,攀枝花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研究方向:电视传媒 凡有人类、有生命的地方,都会有情感存在。 赚取观众的同情,那么这样的情感节目只能是昙 在电视影响社会大众和生活细节的当代,情感就 花一现,无法长久地生存下去。如果单纯用流泪 成为电视节目经常表现的内容,情感类节目也就 来提升节目的收视率,或者说达到节目高品质肯 理所当然的成了近年来拉动电视收视率的一股新 定是不足取的。有些情感类栏目一味地追求主人 生力量。它不仅为公众构建了一个公共的情感交 公苦难的生活、悲凉的身世和孤独无助的境地,却 流平台,也使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获得潜移默 让人感觉不到通过电视的介入人物命运将会发生 化的心灵熏陶、道德历练,促使人格的健全与完 什么改变,也看不到人物在镜头前给予我们任何 善。那么,电视节目的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抗争命运的努力和向上的力量。而作为一档有社 一、用真实情节来彰显情感 会责任感的电视节目,它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激励 情感类电视节目是以电视为媒介,以“情感” 人们更好地去生活。所以,在把握选题的情况下, 为核心,以人物为主的一种以谈话、记录和事件重 一定要讲究叙事手段和情节表现,用真情去打动 构等多种手法表现、展示和关注人类情感的节目, 人,感染人,用心去造泪,而不是用泪造泪。笔者 情感在电视节目中的表现至关重要。著名电视策 平时喜欢收看一些情感类节目,如央视的《艺术人 划人阿忆说:“情感类节目颠扑不灭的真理在于观 生》、《实话实说》、河北台的《真情旋律》、湖北台 众的收视情感必须有的放矢。从结构上讲,情感 的《往事》、江苏台的《人间》等,这些展现博大、温 类节目应当是一篇记叙文,重点是在于通过情节 馨、浪漫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类品牌节目,就 告诉观众一个好的情感故事。”而好的情感故事要 是通过情节的运用,在一个大主题的引领下,以跌 打动人、感染人,取信于人,真实就是第一位的。 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引人人胜,使各个节目之间、节 真实是电视的生命,人是社会的主角,同样也是电 目和观众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在给人 视节目表现的主角。情感类节目在给人提供一个 们提供一个可释放感情空间的同时又照顾到了各 释放感情,而且是公众关注下释放感情的渠道时, 个层次,适应了如今多元化的收视需要,也避免了 它的主要特点应该是真话实说,用真情真事取信 价值取向的单一,从而扩大了收视范围,赢得了众 于观众,如果在节目中有很多的假话假说又或是 多观众的好评。 假话虚说都是难以生存的。因为虚假的节目内容 二、用积极情绪来渲染情感 与情感必然会失去观众的起码信任,也就谈不上 情感类电视节目的显著特征是以情感人。即 节目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了。观众或悲或喜,或笑 通过情绪的表现,表达出社会的情义。心理学认 或骂,都缘于对当事人故事情节的自然流露。真 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 情的流露是情节铺垫出来的,而不是煽情煽出来 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 的。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其悲惨境遇的简单展示以 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 57 第27卷 攀枝花学院学报 第4期 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 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同时心理学还 转型期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带来的利益冲突,地区 差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社会问题,社会舆论 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化、复杂化。分散的聚合不起 来,就很难形成主流舆论,也就谈不上引导。当 认为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情 感类节目就是给人提供一个公众关注下释放感情 的渠道。我们现在有一些情感类节目,为了提高 收视率,吸引受众的眼球,道听途说,随意放大主 人公经历的曲折程度,讲述一些耸人听闻或者哭 哭啼啼的悲惨故事,使情感类电视节目走向庸俗 化甚至低俗化的道路。虽然这不是普遍现象,但 前,在一些情感类节目中,有的当事人希望借助节 目组帮其寻找亲人,有的借助节目调解自己的纠 纷,有的甚至在节目中寻求资助等。无论节目内 容如何,打出的口号都是“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真 实故事”。这些明显带有娱乐性质的情感故事,如 是瞬间的情绪一旦得到广泛流传,在观众中造成 的负面危害就不言而喻了。所以作为一个有社会 责任感的电视节目,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激励人们 更好地去生活。帮助人们走出精神困境,寻求诗 意的人生智慧和丰富的内在情感。我们需要做的 就是在社会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天平上,让情感类 节目有利于观众对媒体产生正面的理解,对社会 产生正面的理解,在生活冲突的基础上构造出符 合电视艺术规律的戏剧冲突来,杜绝情感类节目 的虚构、低俗。在节目中要营造情感共鸣空间,通 过情绪的控制,不仅对当事人因生活中的矛盾和 事件引起的情绪反应能进行有效和适度的排解, 让他们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 紧张的心理状态,还要在这个过程中以责任担当 的精神和意识,巧妙而含蓄地把公众能够理解和 接受的情义渗透进去,传递出来。在“润物无声” 的状态下,以电视的影响力和普及度把和谐社会 的理念用大众可理解、可接受的方式播种下去。 一句话,就是把情感类栏目做得好看,而且被社会 看好,被观众认可。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 的空间,承载积极的社会意义。 三、用正确舆情来引领情感 在现代社会中,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问 内,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 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舆 情空间对舆情传播及对执政者决策行为的影响有 重要作用,是诉求和意愿的集合。那么情感类电 视节目究竟应当怎样把握情感分寸,如何真实地 反映舆情,正确地表达公众舆论,用正确的舆情来 引领情感?笔者认为必须抓住三个方面。一是导 向正确。在社会生活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 的新形势下,努力强化导向意识,以正确的舆论引 导人。二是尊重规律。即从表现价值、表现形式 等层面,考量表现效果,调整表现艺术,丰富表现 手段,提高引导能力。三是加强策划。针对社会 58 果不正确引导,用舆情引领娱情,就会误导我们的 观众。的确,一些情感类电视节目在选题上过于 边缘化,比较多地涉及了社会的负面话题,诸如婚 外情、三角恋、畸形恋、家庭暴力、亲人反目、凶杀 事件等,不可否认,在现实社会中确实存在一些这 样那样的事情,但媒体如果为了收视率而一味地 曝光丑闻和人类情感的阴暗面,那势必会误导观 众对社会真实情况的认识,并对其心理产生不良 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情感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的,浓厚的亲情、诚挚的友情、动人的爱情以及人 与人之间的诚信、道义和责任在我们的生活中随 处可见,电视作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有责任去 发现与弘扬人类情感中的这些真善美,多反映社 会生活的主流面。所以我们必须加强策划,组织 舆论。集中分散的舆论,加工、提炼粗糙的舆论, 使之成为系统、完整、精确和富有鼓舞性的舆论, 形成正确导向。在节目的理念、视角和着眼点上 要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百姓,唱响、唱好主旋 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严肃的态度去对待节 目的制作,以诚恳的心态去对待节目的嘉宾。用 社会舆情引导嘉宾的情感,深刻反映社会本质,充 分展现生活主流。努力使节目鲜活生动、富有特 色。 多元的生活需要多元的文化,有其独特精神 价值的情感类电视节目,在表现个体情感和弘扬 社会“大情感”方面有着其它媒体无法替代的重要 作用。虽然情感类电视节目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且处于发展阶段,从内容到外在形式,都还有许多 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 仍然很大,仍然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挖掘。我们要 在增加受众愉悦的同时给予正确的舆论引导,在 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使其成为一种精神标识和 情感寄托,以进一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 和谐。 (下转第86页) 第27卷 攀枝花学院学报 第4期 参考文献 f 1 IBau,M.&J.Rahilly.Phonetics:The Science of Speech.[M].London:Edward Arnold,1999 [2]Cart,Philip.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M].Oxford:Blackwel1.1999. [3]Trubetzkoy.N.S.Grundzuge der Phonologie[M].Prague:1939.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8) [6]张凤桐.英国英语语音学和音系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The Analysis of Sounds Dissimilation ‘In Engln nq ish iSh n l n Terms ofs Ot Phonok gy honoloqv He Xue——d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Panhihua University,Panzhihua 617000,Sichuan) Abstract:hTe dissimilation of sounds in English is also referred to as co articulation which exerts signiifcant impact on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The dissimilation of sounds takes place either in the middle or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a word.Therefore, this paper begins by analyzing the preconditions of dissimilation in terms of distance of phonemes,place of articulation,manners of articulation and voicing phonemes.Furthermore,it clsasiifes them into contiguous dissimilation,distnat dissimilation,progressive dis. similation,regressive dissimil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erent paths of how the target sounds are influenced.By adopting the theory of least effort as its theoretical basis this paper aims at improving EFL learner’S competence i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Key words:phoneme;dissimilation;precondition;path;manner (上接第58页) 参考文献 [1]姜娜.反思情感类电视节目新闻伦理的缺失【J].新闻世界,2008,(9). [2]王占宏.在责任的天平上称量情感[J].北方传媒研究,2009,(4). [3]李翔.重塑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审美正义与人文价值[J].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09,(10) On ExlU xpress ̄ ' ons 0 of Emotkm imOti0n l n TV ProgramsFeng Ping (Panzhihua TV Station,Panzhihua 617000,Sichuan) Abstract:Nowadays people are appreciating and yearning for true feelings in the world.which is particularly strong.This re- suits in the production of TV programs appealing emotions.Nevertheless,many these TV programs reveal the lack of aeshtetic jus・ itee and humanistic value in a scoiety that people’s social lifo and value orientation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luralistic.Hence,it has been an urgent afair for TV programs to eliminate blundering mentlaity,reshape aesthetic justice and culture ethics. Key words:TV programs appealing emotions;aesthetic justicc;emotional guidance 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