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美术工作坊创建的研究

2024-03-05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幼儿园美术工作坊创建的研究

研究方案

一、课题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幼儿美感经验,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但从几年的幼儿美术教育实践活动来看,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美术教育价值与目标定位上对“美”的体验与感受的忽略,教师设计一次美术活动往往将美术技能作为重点目标去实现,他们认为教会孩子画一张美丽的画或者做一个精致的手工就是美术教育了,常常把审美教育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而忽略了幼儿的感知与体验、想象与创造等的能力培养。另一种是在美术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偏重美术技巧的学习,教师会选择一些关于学习美术技能的教育内容进行美术教育活动,他们重视了模仿教育,把技能技巧的训练学习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幼儿自身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愿望与情趣。最后一种是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忽略幼儿内在的体验,尤其是在进行美术欣赏活动的时候,教师会强调作者的用意和教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样会让幼儿一味地认同教师,而缺少自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美术活动一直是我园的一大特色项目,从实验绘画—玩墨游戏、玩陶活动也让教师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孩子也在活动中获得一定美的感受与方法。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研究我们看到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能够主动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进行创作,但是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长期以来教师都是以单一的绘画的形式指导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缺乏多元化的操作和想象力,忽视了身边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美术工作坊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在艺术教育领域的践行,幼儿园美术工作坊的开发与建设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在艺术教育领域的践行。强调儿童参与、同伴合作、自我管理、自主创作是幼儿园美术工作坊的一个基本特质。幼儿园美术工作坊的开发与建设是对完整美术教育观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有意义的诠释,也将对幼儿园美术教学产生现实的冲击。

在教师的层面,需要重新构建幼儿园美术教育之理想,为美术而美术的观念将被摒弃,而基于儿童发展的视角,如何通过借助于美术工作坊的建构促成儿童在社会性、能力、情感、习惯各个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应该成为追求的目标。如此,对教师知识的要求也将会有极大的改变,如何帮助教师在实践情境统整美术学科知识、儿童美术学习能力的知识、美术教学法的知识以、教育情

境知识将是幼儿园美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本方向。

美术工作坊作为儿童活动的铺垫和延伸 ,他们在工作坊中可以重复自主练习并获得美术技能的发展 ,体现自由创作和儿童个性的发展,并为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儿童间的合作与交流。

二、概念的界定及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一)概念的界定

我们以为美术工作坊是以一名在某领域(泥塑、纸塑、玩色、布艺、玩石)有专长的老师为坊主,参与活动的班级老师和孩子为组员,一定的美术材料为载体,儿童依托既定的主题,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的美工创作的活动。坊主对于自己负责的美术工作坊进行方案计划的设计及组员教师的相关研讨培训活动,组员教师具体参与到孩子的工作坊活动中进行指导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材料等,组员孩子进入工作坊进行美工创作活动。美术工作坊是强调儿童性、参与性、自主性、互动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它与美术教学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幼儿园美术工作坊的意义在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在艺术教育领域的践行,摒弃为美术而美术的观念,基于儿童发展的视角,探索如何借助美术工作坊的建构促成儿童在社会性、能力、情感、习惯各个方面有一定的发展。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缺少综述的具体出处和我们自己的延伸)

「工作坊(workshop)」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中。 在1960年代美国的劳伦斯‧哈普林(Lawence Harplin)则是将「工作坊」的概念引用到都市计划之中, 成为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立场、族群的人们思考、探讨、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 甚至在争论都市计划或是对社区环境议题讨论时, 成为一种鼓励参与、创新、以及找出解决对策的手法。

「工作坊(workshop)」是目前越来越流行的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一般而

言,工作坊是以一名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10-20名左右的小团体在该名主讲人的指导之下,通过活动、讨论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较,工作坊具备一些鲜明的特征:1)探讨的话题往往更有针对性。很多时候,都涉及到相关领域的前沿话题,甚至,很多伟大的思想与理论都是在工作坊这种形式的讨论之中诞生的。2)组织形式更为灵活。可以在某人的家里,也可以在正规的会议室里面,更可以在旅游景点,工作坊的时间与地点都比较灵活。

「参与式工作坊」是一个多人数共同参与的场域与过程,且让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并一起讨论让这个方案如何推动,甚至可以实际行动,这样「聚会」与

「一连串的过程」,就叫做参与式工作坊。换句话说,工作坊就是利用一个比较轻松、有趣的互动方式,将上述这些事情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有系统的过程。

国外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给予孩子很大的自由创造空

间,也非常注重幼儿的个性、创造性等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艺术教育上,更有独到之处。他们重视幼儿审美能力,重视幼儿对美的欣赏和感受,更重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动性。《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与日本《学习指导要领》中都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幼儿艺术学习的宽广资源,而且还应营造专为延续、扩展和深化学生能力发展和发挥的环境。

幼儿园工作坊活动作为幼儿游戏的形式之一,一方面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工作坊的开展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察觉孩子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实施个别化指导。 三、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一)创设面向儿童的美术工作坊环境,其主要的功能在于为促成儿童社会性、情感、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发展。

(二)构建幼儿园美术工作坊课程的资源,统整幼儿园美术教育资源。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不同工作坊的内容确立及环境创设

该项内容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具体设计创设哪些美术工作坊,创建怎样的美术工作坊的环境(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这是一项基础性研究,是美术工作坊的资源包建设的关键要素。 (二)不同工作坊的模式构建

针对各个工作坊开展一系列活动,构建事宜的工作坊模式。 (三)开发美术工作坊的课程资源包。

该项内容是本次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这是涉及能否凸显儿童美术工作坊的可操作性、儿童性以及自主性等特性的一项关键研究内容。这里的美术工作坊资源包包括文本资源包与材料包,其中文本资源包包括美术工作坊课程指导教师指导手册、美术工作坊儿童学习的评估手册、美术工作坊环境创建指导手册、美术工作坊中的儿童关键事件记录手册;美术工作坊活动材料包包括:操作示意图、主材、辅材、工具与使用方法示意图、美术工作坊儿童活动记录清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操作措施、做法(具体而全面地阐述可操作的要点、内容、形式、方法等); (一)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9月)

(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结合前期的美术教育资源的调查,基于美术工作坊建设,开展课题组成员美术教育观念、认知、策略等方面的培训。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了解学年工作坊的工作计划。

(2)结合教师的能力、兴趣、特长,相应的导师资源与安吉本土的艺术文化特质,进行前期的美术工作坊的内容框架的建构。教师则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各工作坊,领导小组结合教师自荐,商讨确定各坊的坊主和组员,开设玩泥坊、玩石坊、玩墨坊、纸艺坊、布艺和自然物语。同时做好网络资源收集、分类工作,完善修改研究方案,组织论证;召开课题研讨会。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3月)

(1)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创设特色鲜明的工作坊环境,制定学期工作计划与教学安排,制订工作坊规则,准备足够的材料并负责具体指导,以及观察记录分析幼儿“工作”情况。 (2)做好工作坊资源包的创建和记录。

(3)定时召开课题研究会,每月进行一次各工作坊的实际活动与幼儿发展情况的跟踪与分析,及时整理工作坊的资源包,及时调整工作坊的环境,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4)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及时解决美术工作坊环境创设研究中碰到的困惑。

(5)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6)中期成果论证,专家领导给予指导。 (7)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2)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 (二)人员分工:

顾 问:吕耀坚,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教授 盛 奕,安吉机关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

负责人:泮乐韵,小学高级,多次承担县级课题研究并获奖,负责组织事实研究工作,课题过程管理。

执笔:沈聪,小学一级,多次承担县级课题研究并获县一等奖。负责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收集整理课题各阶段调查以及研究报告的记录和撰写。 成 员:

俞晓霞,小学一级,负责实践活动和策略研究。

马春娟,小学高级,负责实践活动和策略研究。 阮 真,小学一级,负责实践活动和策略研究。 叶忠霞,小学一级,负责实践活动和策略研究。 刘 畅,小学二级,,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四、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学年开展的各个美术工作坊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收集了解已有的与该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提供借鉴和参考,为课题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2、调查研究。疏理、收集、整理其他幼儿园过去已有的在“幼儿美术工作坊”环境创设方面的经验以及做法。

3、行动研究。立足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找准目前幼儿园在美术工作坊创设所遇到的困惑,寻找有效对策,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理论知识,创设良好的适宜的工作坊环境。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及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实施负责人潘乐韵担任幼儿园保教主任工作,负责的课题曾在县级获一等奖。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其他骨干教师为各美术坊的坊主,她们经验丰富,对幼儿教育充满热情,都已达到学前教育专科及以上学历,个别教师还参与过多个市级、县级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建立研究共同体 (1)成立专家指导组

通过院地合作项目,与浙师大杭幼师吕耀坚教授为首的专家团签定合作协议,架构研究团队,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由专家团和幼儿园共同规划美术工作坊建设方案,确保研究方向。 (2)成立工作坊教研组

归于幼儿园课程开发部统一管理,业务园长主抓工作思路、保教主任具体落实的管理团队。为凸显个性化研修,主要成立基于各坊主与组员组成的小教研组,定期、定内容组织研讨,总结经验梳理反思。 (3)成立课程保障部

满足课题研究所需,组建后勤管理研修团队,促进后勤教师的专业成长,充分保障课程的正常实施(材料的提供与满足、卫生保育的跟进等)。 2.制度保障

制定工作坊管理责任制和实施保障制度,明确坊主与成员、及后勤保障人

员的责任与义务

会同专家团定期对各工作坊进行考核评优活动,推出“星级工作坊”,成绩纳入到年终考核之中。 3.时间保障

每天来园的自选活动以及每周三、四下午都为幼儿开始工作坊,由坊主带领自愿参与的幼儿一起“工作”, 时间上充分的给予幼儿活动。 4.研究保障

各坊主每学期组织1-2次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所有成员协助坊主共同研析教学活动,及时反馈书面意见与建议。 (二)预期研究成果

1.创建适合儿童发展的美术工作坊。

2.做好课程文本资源包的建设。包括美术工作坊课程指导教师指导手册、美术工作坊儿童学习的评估手册、美术工作坊环境创建指导手册、美术工作坊活动材料包(有序、可操作)、美术工作坊中的儿童关键事件记录手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