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石羊河流域治理经验分析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石羊河流域治理经验分析思考

摘要 :针对石羊河流域治理的现状 ,分析石羊河流域治理过程中,应注意的

问题 ,使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羽顺利 实施 .确保 流域重 点治理 目标的 实现

1、流域概况: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 ,乌鞘岭以西 ,祁连山北麓 。 东南与白银、兰州两市相连,西北与掖市毗邻,西南紧靠青海省,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石羊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三大水系之一,流域总面积4.16 万km 2,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民勤盆地绿洲面积减少了289km,土地沙漠化、盐碛化进程加快,地下水位下降 、矿化度上升 ,其北部湖区生态已十分脆弱 ,面临消亡威胁 ,“ 罗布泊”景象已经局部显现 ,严重危及当地居民的生存,部分群众已失去生活基本条件,不得不移居他乡。[1]

2、生态环境现状及分析

2.1 土地 荒漠化 过 程加剧

由于石羊河流域地形复杂,地势南高北低, 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包括北祁连山褶皱带、永昌隆起 、阿拉善台隆、断裂等不稳定地质构造; 石羊河流域岩性基本 以砂岩、砂砾岩 、泥岩、砂土、粘土等非 坚硬岩石为主,特别流域下游民勤属于冲湖积 、湖积 、洪积和

风积沙层地质。在如此自然条件之下,加之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大规模 的开发建设 ,忽视 了水 土流 失的防治 ;在 陡坡开 荒种 植农作物 ,造成水土流失发 生;滥砍乱伐 ,铲草 皮、烧 生石灰 ,加剧水 土流失的发生 ;过度放 牧,导致 了草场资源 的严重退化 , 由此也引起 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近年来石羊河流域滑坡、泥石流 、水土 流失和盐 渍化等地 质灾害 越来越严 重 ,特别是地处流域下游的民勤县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严

重的地区之一 ,可耕地逐年减少,荒漠化进程和生 态 环 境 破 坏十分严重。近年荒 漠 化 进 一 步 扩展石羊河流域武威段各类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 221.9万hm 2, 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7.2 1%。由此可见 荒漠化已成为 制约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 了严重影响。

2.2 水资源严重不足 、地下水过量超 采、水文状况不断恶化。 石羊河流域是我 国西北 内陆河 流域人均水资

源最少的地区, 水资源匮乏 , 人均水资源不到 750

m , 水资源承载压力 巨大。石羊河流域可利用水资源量17 .62亿 ㎥。,主要由流域自产水资源和外流域调入水资源两部分组成 。全流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 16.6 1亿㎥ ,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 15.61亿㎥ ,主要产于祁连山区,河流补给来源为山区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与地表水不重复的纯地下水水资源总量为 1.0o 亿㎥,由石羊河流域降水 、凝结水补给 ,沙漠地区侧向流入,以及祁连山区侧向补给 三部分组成 。

从 20世纪60年代以来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使我国北方气候处于更加干旱的状况下 ,更加剧了石羊河流域干旱的趋势 。以前 石羊河 流域许 多地方 的孔隙承压水 都可 自喷 ,7O 年代 以来大量 开采地下 水 ,储 存资源 迅速消耗 ,全流 域除红水河 尚有少量 泉水外 ,其余

泉水全 部消失 ,泉眼尽 皆干枯 。 根据 近 20 a 实测 资 料对 比 分析 : 武威南盆地地下水位平 均下降 6~ 7 m , 下降速率 0.3 1

m / a; 民勤盆 地地 下水 位平 均下 降 1O一12 m,下 降 速率 0.57 m / a .最大 下降幅度 16 m ;昌宁盆 地平均下 降 5-6 m ,下 降速 率 0.26 m / a 。 [2]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水资 源短缺而导致的生态环境脆弱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从自然因素来看,石羊 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蒸发量旺盛 、降水量稀少 、植被覆盖率低 ,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 ,且随着陆海结构 、纬度地带性 、地貌格局的变化早已孕育形成。从人为因素看,主要有上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 过度,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流域内过度开发和放牧,造成林农 、林牧和林矿之间矛盾突出 ;以及水资源分配失衡 、盲目开发利用土地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污染 、地下水开采严重和草场过牧 、人口的过快增长等石羊河流域深居大陆腹地 , 亩均水资源量300 m ,仅为全国的1/ 5 。 缺水以成为制约石羊河流域经 济和社会 可持续发展 的主要 因素 ,也是生 态 环 境 日益 恶 化 的 主要 原 因

2. 3 上 游 祁 连 山产 流 区 植 被 破 坏 严 重 ,水 土 保 持 和 涵 养 水源 能 力 降低 祁连

山的森林植 被和高山草地是石羊河流域水源涵养 区。 由 于人 口增 加 ,人为 砍伐森林 ,过度 放牧 ,开矿 挖药 和开荒种 植 ,造 成林农 、林牧 、林 矿矛

盾突出,致使林地减少 ,草场退化 ,植被覆盖率降低 ,水 源涵养能力持续下降。 祁连山灌木林下线比 50 年代上 移 40m ,30%的灌木林出现草原化和荒漠化 。 山区

近 1 500 km 2 的林 草地 被垦殖 。水 源林 仅存 不足 550 lun2,现 有乔木林 644 km 2、灌木林 1 832 km ,山区的植被覆盖率只 有 4|D%左右。 祁连山灌木林线的上移和灌木林 的草原化、荒

漠化 ,造成 的结果 是保 水 能力 减弱 ,调 节 功能 降低 ,水 土 流 失面积增 大。

2 .4上下游用水矛盾尖锐,中 游 地 区 灌 溉 农 业 规 模 过 大 。水 资 源 配 置 不 尽 合 理 。耗用 水 量 严 重 挤 占下 游 生产 、生 活 和 生态 用 水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形成、分布 、转化等水循环过程,受

地质构造的制约 ,形成 明显的中游盆地 (南盆地) 和下游盆地 (北盆地) 系列 。河流出山后大部分水量被蓄引到中游盆地

洪积扇强透水带灌 区。 目前 ,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明显过度。据陈隆亨等

在《 河西地 区水土资源及其合理 开发利用中分析计算,流域内水资源总量为 15.39 亿 m ,总水 资源的最大可能利用率为 75.70% ,则最大可能利用 的净水量 为 11.65

亿 m 。 扣除人畜等生活用水量 0.50 亿 m 、工业用水量 1.31 亿 m ,则净可用于农林业 的水量为 9.84 亿 m 。 按照净耗水 定额 300 m / 亩计,最大可能灌溉面积为 327.97 万亩。 据航 片判读分析,90 年代初流域内的灌溉面积 已达 500.60 万亩, 超过水资源最大负担 面积达 172.60 万亩 ,至 2003 年底,超 载面积远大于此 ,这些超载面积靠超采地 下水来满足作物的

用水需求 ,致使地 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3] 由于南盆地过量开采地下

水 ,使下游河道泉水溢出量逐年减少,水 资 源 配 置 不 尽 合 理 。中上游耗用 水 量 严 重 挤 占下 游 生产 、生 活 和 生态 用 水

2. 5 人 口压 力 过 大

石 羊 河 流 域 位 于我 国 西 北 内 陆

河 区河 西 走廊 东端 .流域 面 积 4 .16 万 km 2。流 域 行政 区划 主要 包 括 武 威 、金 昌 、张 掖三 市 的 凉州 、民勤 、古 浪 、天 祝 、永 昌 、金 川 、肃 南 等 7 个 县 (区 ) 及 白银 市 的一 角 2 1 世 纪第 一 个 10 年 的中期 . 流域总人口 226.89 万人 .其 中农 村 人 口 153.5 万人。地 区生 产 总 值 (G D P ) 138.45 亿 元 . 粮 食 总 产 量

113.23 万 t。石 羊河 流域 水 资 源 总量 16.59 亿 m , 但 在 治理 前 .全 流域 用 水 总 量 已 经 达 到 28.77 亿 m . 耗水 总量 也超 过 20.75 亿 m ] 流 域 水 资源 开发 利 用 已。[4]

石 羊 河流 域 水 资源 开发 利 用 已严重超过其承载能力 ,加之生态环境日 趋恶 化 ,水污染严重,人民的节水,护水意识浅薄,水资源过度开发,使石 羊 河 流 域.成为我 国 内陆 区人 口最 密 集 、水 资 源 开 发 利用 程 度 最 高 、 用 水矛 盾 最 突 出 、 生 态环 境问题 最严 重 的地区。由地下水水位下降.,天然植被大面积枯 萎 死亡,土 地沙漠 化加 快 加之地 下 水矿 化 度 升 高 ,盐 渍 化 加 重 使大片耕地被迫弃

耕撂荒,无 法 生存 的 群背井 离 乡 ,沦 为 “ 生 态 难民”。

3、治理措施及方案

3.1治防结合,多方位治理荒漠化

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积极做 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认真 贯彻 国家关 于退耕还林还草 的有关方针政策 ,将坡耕地等退耕还林 还草,恢 复植被 ;加强生态 建设 ,从源 头上治理水土流 失 采取多种措施, 实施封育保护,封山禁牧等措施;

搞好能源建设 ,为生态 自然修复创造条件, 使大 面积 水土流失区

的植被覆盖度进一步提高。把石 羊河 整个 流域 作 为一个 完整 的生 态 系统来 看待 ,遏制沙漠化进程,采 取生 物

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 ,乔、灌、草结合 ,带 、网结合 ,以防护为主的方法 ,多 选用 耐 干旱 、抗 风 沙 、防风 固沙性 能好 的梭 梭 、花棒 、毛 条 、红 柳 、霸王 、木 蓼 、鬼柳 、沙 枣 、沙蒿 、沙

打 旺等优 良固沙 植 物 , 营造 防护林 带,建设阻隔沙漠化外 围屏 障。

3.2合理、科学利用水资源,调整农 业产 业 结构

一是 以保 护水源涵养林 和流域 源头 区为重 点 ,加强 全流域 的综合治 理 ,退

耕还 林 ,种 草种 树 ,减少 土 壤沙 化 ,防止 水土 流失 和生态 环 境恶化;二是要利用各种时机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大规模

的 、广 泛深入 的节 约用 水 、依 法治水 、加强 水 资源保 护等方 面的宣传教育, 增强全社会对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感和对依 法治水理 念 的认 同度 ;三是 调整农 业产 业 结构 ,控制 农

业 灌 溉 规模 ,加 大节 水 型 经 济作 物 种 植 比例 ,减 少 农 业用 水 总 量。

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切实加强 落实实施温棚种植 技

术 、大 田滴灌 、农艺节水 、工程节水等方 面的实用性技 术,以改变落后生产方式、推广科学种养为途径 ,对地区农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四是加大执法 力度 ,减 少人 为水土流 失,加快水 土流失防 治步伐 , 实现 人与 自然的和谐相 处。

3.3采用 一 切 保 育 措 施 ,恢 复 和 扩 大 森 林 植 被 ,提 高 森 林 保 持 水 土 和 涵 养水 源 能 力

南部祁连山区是石羊河发源地 ,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冰川和大面积 的水源涵养林是巨大的天然水库,祁连 山水源涵养林 是维

持石羊河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体。 因此 ,增加祁 连 山森林 资源 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 资源结构 ,增强森林生 态 功能,建立高效稳定的森林 生态系统是石羊河 流域综合 治理 的重要任务。采取有效 措施 ,对 现有林 、草资源 实行封护 管 理 .制止乱 砍滥伐 .过度利 用 。 对 25° 以上坡耕地退耕 还林还牧 ,恢复和扩大森林面积 ,增强水源涵养 功能 ,减 少水 土流失 ,稳定 山地积雪和 发育现代 冰川 的生 态系 统,增加祁 连 山涵 养水 源 能 力

3.4做好 流域 内水 资源 的统 一调 配 、利 用 和 管 理

水资源管理相对复杂,必须采用以法治水 的策

略,从流域上、中、下游整体利益考虑,全 流 域 统 筹兼 顾 ,发 挥流 域生 态系 统 的调节 功能 ,增加 石羊 河下 游 水量,使上中 下 游 统 一 调 度 、生 产 、生 活 和 生 态

用水综合平衡 , 要 将生态用 水列入用 水 计 划,强化水权意识 加快水 权 制度 改革,加大跨流域调水的力度,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

石羊河流域广阔的倾斜平原,地面坡度大、地下水存贮 能力强 、水平径流快 ,充分利用区域的得天独厚 的 自然条件,为水资源多次利用创造更多的可能性。由于水 源 涵 养 区 的生 态 用 水主要来源于雨洪 资源 ,因此 ,充分利 用水窖 、涝 池和各类水土保持设 施 ,

拦蓄部分汛 期降雨径流解决水 资 源 配 置 不 尽 合 理等问题

3.5立项实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移民项 目,解决人口压力 有计划 ,有 目标 ,有方 向,划 区域 ,

分期分批移民;在省市区统一协调下,在中下游的国有农 、林场 中安 置一 部分 农牧民, 并且 建立区域

治理的长效机制,林区管护治理中将当地群众转为林业

生态产 业工人 ,实行 国家定 补制度 ,专 门从事 营林生 产 和保护林草等生态治理工作;通过 大

力 发 展 劳务 经 济 .使 农 业 人 口积 极 向 城 镇 转 移 ,减轻生态薄弱区的人口压力 。 4、治理效益分析 4.1社会效益

石 羊 河流域 的 生态自然环境的治理 取得明显效果和 产 业结 构调 整成果明显,流域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基本完成 。

流域通过大力发 展草 畜 、制 种 、果 蔬 、

花卉 和啤酒 花 、酿酒 葡萄 、中药材 等轻原 料 生产 ,并 逐步把 它 们培 育成 主 导产业 ,同时 加大 基地 建设 和 产 业 开 发力度 ,壮 大龙 头加 工企 业 ,延 伸产业 链 ,并 实行 产 业化 经 营,给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农 民纯收

入逐年增加 ,群众 生活水 平逐步提高 。流域以 阳光产

业 支持 新型工业 的发展 并重视二 三产业 的联 动,以工 业发展 来拉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使现在的石羊河流域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4.2经济效益

在石羊河流域的治理过程中,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将农业内部的产业调整切实落实实施。通过坚持 节水增收 ,大力 调整农业 产业结构 ,重点 发展 以 日

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 , 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和以葡萄、

红枣 、优质梨 、枸杞 为主 的特 色林果业 ,促进 农业增效 、农 民 增收。

2013 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8 371元 ,较 2007 年

4 034 元 增加了 4 647 元 ,年均增长 12.94%。 其 中,工资性收 入 20 13 年达到 1 936.3 元 , 较 2007 年 829 元增加 了 1 107.3 元 , 年均递增 15.2%; 家庭经营性 收人 20 13 年达到 6 154.9 元 ,较 2007 年 3 115 元增加 了 3 039.9 元 ,年 均递增 12%;转 移性收入 2013 年 187.9 元 ,较 2007 年 62 元增加 了 125.9 元 , 年均递增 20.3%。人均纯收人中来 自设施农 牧业收入达 4 269 元 ,占纯收入的 5 1%。 [6] 4.3生态效益

通 过 祁 连 山 区生 态 建 设 与 保 护

工 程 、 民 勤 盆地 生 态 建 设 与 保 护 工 程 、生 态 移 民试 点 工 程 、农 村 能 源 建 设 等 .保 护 祁 连 山 区生 态 环境 .有 效 遏 制 民勤 盆 地 生态 恶 化趋 势 .逐 步 修 复 水 源 涵 养 能 力 . 提 高 能 源 利 用 效 率 ,建设 节 约 型社 会 ,为农 业 增 效 、农 民增 收 和 改善 农 民 生 活 条 件 及 保 护

生态 环境 发挥 积极 作 用。以民勤 盆 地生态 为例 民勤 盆 地开 展 了 大 规 模 的春 季 植 树 造 林 和 秋 季 压 沙。 20 10 年 完 成 人 工 造 林 l8.78 万 亩 (1.252 万 hm 2) , 封 山 沙 育 林 草 19.9 万 亩 (1.33 万 hm 2) .通 道 绿 化 801 km . 分 别 比 2009 年 增 长

17.4%、76.1%、86.7%。 向民勤北 部湖 区 实施 生 态补水 1 290 万 m ,.干 涸 5 1 年的青土湖出现了15 km 2的水面面积。[5]目前石羊河生态 环 境逐 渐好 转 ,生 态环

境 恶 化趋 势得 到有 效遏 制 , 石羊 河 流域治 理 已取得 阶段 性 成效。

5.结束语

石羊河 流 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沙漠化进一步扩展;水 资源 总量 不 足,地下水过量超 采 ,水文状况不断恶 化 ;

上游祁连山产 流区植被破坏严重 ,水 土保 持和涵养水源能力 降低 ;中游地区灌溉农业规模过大 ,水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人 口压力过 大等问题。通过治防结合,多方位治理荒漠化;合理、科学利用水资源,调整农 业产 业 结构;采用 一 切 保 育 措 施 ,恢 复 和 扩 大 森 林 植 被 ,提 高 森 林 保持 水 土 和 涵 养水 源 能 力;落实 流域 内水 资源 的统 一调 配 、利 用 和 管 理 ;进行生态移民等措施,综合治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取得较大成果,为其他区域的治理提供了可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 徐洲元.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效思考[J] 石羊河流域治理专题2010(20)

[2] 雷 莉.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探讨[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 008 年 6 月第 44 卷 第 2 期

[3] 许文海.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 004 年 12月第 40 卷 第 4期

[4] 栾维功.以水为基 统筹兼顾 重点治理--《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特点分析[J]

中国水利 2013.5

[5] 贾小明 ,张永明.石羊河流域生态恢复路径决策及实施效果分析[J] 专题探讨2 0 1 3 .5

[6]钱 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 目建设中期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资源与环境

[J] 2015 年第1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