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李 伟
()山东省齐鲁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1
财务分析是指财务人员采用专业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以反映企业实际的 摘要:
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活动.然而,中小企业财务分析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发挥.本文阐述了财务分析的意义,并就中小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财务分析;中小企业;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927-0054-02
一、财务分析的意义
第一,财务分析既能反映企业过去经营活动成果,又能对未来企业活动情况进行预测.财务分析通过出具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使管理层清楚地了解公司整体的盈利状况、现金流、资产负债情况,对企业整体经营情况进行掌握.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业务部门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反映,通过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
1]
.状况等指标对企业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
以销售和利润增长为目标的中小企业,不重视财务部门及财务分析的作用,财务人员接触不到其他经营部门的相关信息.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对财务部门的定位,是仅仅作为一个职能部门,财务部门的作用更多的是核算而非监督和管理.有的企业重视财务分析,但是仅仅重视对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各产品各部门的利润情况.由于管理层对财务分析不重视,业务部门对财务部门的工作也不支持,导致财务分析只能是对财务数据的分析,而财务数据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财务分析的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不吻合,严重的会导致经营决策出现失误.
财务分析人员专业知识较为单3财务人员不懂业务,
一,不具备综合分析能力
目前中小企业财务分析人员多数是财务出身,对生产、市场营销、法律、经济等专业知识缺乏甚至不具备.而要做好一份出色的财务分析报告,需具备以上的综合专业知识及较为广阔的知识面.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单位的财务人员不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决策,财务分析人员不懂业务情况,不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销售业务流程,脱离实际经营活动而单纯地对财务数据或指标进行描述.财务数据只能反映企业部分经营情况,一方面,财务人员不能真正理解财务比率代表的真实含义以及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从而做出片面的建议.另一方面,即使财务人员能够理解各个财务指标的联系,但是由于缺乏综合专业知识及广阔的视野,财务人员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出的决策也可能不切合实际.
第二,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重要手段之一,财务分
析有利于帮助管理者识别经营中的风险,发现经营活动中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活动,进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第三,财务分析报告的使用者包括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经营者等,财务分析为企业财务分析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过去、现状、未来状况的信息,从而有助于他们做出正
2]
.确的决策[
二、中小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仅对财务指标进行描述1财务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分析浮于表面,仅对报表数据或比率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数字论数字,以比率论比率.财务分析把表格中的数据放到分析中然后对数字进行说明,并没有深入业务实质,没有说明这些指标代表的含义及反映出的问题.有些财务语言,管理层未必能明白其意思,财务分析应该把财务语言转换成管理层能看得懂的语言,深层次挖掘数字代表的含义及反映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有的企业能做到提出经营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然而由于对实际工作不熟悉,提出的解决措施不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对实际工作不具有指导意义.还有部分单位的财务分析仅仅是对财务数据的分析,缺少对企业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整体运营情况的披露,导致分析的质量不高.
2管理层对财务分析作用不够重视
三、中小企业财务分析改进措施
1增加对非财务指标的分析
对于管理层来说,他们想看到的分析不仅是表格的罗列,而是企业整体的运营情况,比如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销售数量、产品的成本、企业税负率、客户投诉率等.财务数据作为对生产经营结果的货币性呈现,真正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是包括产品废品率、市场占有率、客户投诉率等在内的非财务指标数据.这些非财务指标更具有前瞻性,更能反映企业未
54全国流通经济
来的发展情况,这才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财务人员要学会追根溯源,报表数据的源头是生产经营业务数据.财务分析中增加与生产经营相关的非财务指标,关注这些指标的变动情况,对于异常情况,要与相关生产、业务人员进行询问,如果与实际经营业务相符的将不做特殊说明.对于异常的非财务指标,生产、业务人员等不能找出恰当原因,财务人员要对此事项持续进行跟踪,帮助市场、生产人员找出问题所在及解决的办法.只有这样整个企业才会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不断的成长.
2做好事前预测者的是企业整体重要指标的运营情况(1
)建立健全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方法的改进.,
财务分析,将各项重要经营指标,首先,提供给管理与预算值、历史同期值等进行比较,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以及与往期相关金额的变动情况.同时运用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流情况、运营能力、资产负债等情况作出分析.其次,按部门、按产品对企业整体经营数据进行分解,了解各部门的盈利情况、各产品的盈利情况,同时对各产品、各部门的运营情况与预算相比、与去年同期相比.根据各部门、各产品的运营情况,管理层做出相应的战略决策.
在进行财务指标分析时,要将财务指标转化成管理层能看得懂的语言,将财务指标与实际业务相结合,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不能简单地罗列数据,要指出财务指标反映的问题.财务指标具有本身的局限性,有时并不能反映事情的真实情况,需要财务人员结合非财务指标来对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
在对企业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时,不能单纯地认为与预算接近的指标就不存在问题,预算的制定本身具有主观性,环境的变化可能使得预算已经不适应企业的现状.首先考虑预算本身的合理性,其次是外部环境变化较大时,是否需要定期,如年中对预算做出调整.同样,在与上年同期情况做比较时,也不能把去年的数据当做标尺,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同时,管理层时间有限,分析应清晰明了可以进行专(2
)增加专项,重点突出而不是冗长的说明项分析财.务根分据析管.理财的务需分要析,除.
对了企定业期内分部析控外制,还活动、重大项目、重大活动或经营风险防范等情况进行专项分析.专项分析事项选择时,应考虑管理层关注的重点问题,例如成本控制分析、宣传活动效果分析、研发活动分析等.专项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对财务分析模式进行总结,对所需财务数据进行定期整理.通过专项财务分析,对管理层进行战略选择和降低经营风险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会提升财务对经营活动的参与性(.
传统的财务分析一般是事后评价3
)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事前预测作用,在对企业业绩进行事
后评价的基础上,做好事前的预测工作正是管理者所需要的.企业预测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做出准确的财务预测,有助于管理者做出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简言之,一份好的财务分析应当在事后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
经营管理
基础上,更进一步,根据财务数据,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进行预测,对企业的发展提出前瞻性意见,对企业的业务活动
做到事中的控制跟踪[
3]
(.财务分析要保证决策有用性4
)明确财务分析上报对象,不同企业领导关心的重点
不同,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写分析,善于发现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可供领导选择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3财务分析人员要了解业务,提高财务部在整个企业的作用
财务人员要深入到一线市场、生产车间了解企业业务的整个流程,应注意平时数据的积累.了解业务过程,全面掌握企业各个环节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不了解业务的分析就像纸上谈兵,得出的结论也是片面的、不可行的.财务分析人员要经常走出办公室,到一线走一走,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或存在的经营风险活动.分析要有的放矢,针对性强,直接反映问题.财务分析需要其他部门的数据支持.因此财务人员要多与业务部门、生产部门进行交流沟通.
4不断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素质,培养综合分析能力首先,财务分析人员应该专职专岗,不仅要培养财务分析人员的财务专业分析能力,还要培养各方面的综合分析能力.财务分析报告需要在报表财务数据和重复调研的基础上编制,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要用到多种科学分析方法,才能为管理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富有说服力的财务分析报告.
其次,财务分析人员要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各项会议中,通过参会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及各部门存在的问题、领导关注的重点问题,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从而保证财务报告有针对性,发挥出自身的价值,管理层也会越来越重视财务的作用.
最后,财务分析活动需要各部门的配合,要明确财务分析的作用,强调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各部门应积极配合财务分析活动.各部门能否配合财务分析工作,部分原因在于管理者是否重视财务工作,管理者越重视财务工作,各部门也就会越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财务部更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从而越能提升管理者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管理层重视与财务分析质量的提高密不可分.参考文献:
[1]
于之光,辛岩.财务分析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意义及对策[[2]戴建国J].商业经济,2011,(12)现代商业.中小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
崔凡秀2012,(7)
J.
对策分析.中小企业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中常见的问题及[J].企业导报,2013,(9)作者简介:
李伟,供职于山东省齐鲁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全国流通经济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