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学》备考题库(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45题)
1.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
A.与血浆的容积之比 B.与血管的容积之比 C.与其他血细胞容积之比 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之百分比
2.李参谋在组织新兵进行3000m跑训练时发现:部分战士在跑到1-2圈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肚子痛等现象;在加大训练负荷时,好多战士会出现身体疲惫,精神不振的现象。李参谋运用训练监控和恢复手段,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有效提高了训练效果。李参谋采用的训练方法应重点发展( )。
A.磷酸原供能系统 B.糖酵解供能系统 C.有氧氧化供能系统 D.以上三者要均衡发展
3.分解训练法中,虽然对练习内容各个环节的练习顺序并不刻意要求,但对相邻环节的衔接部分有专门要求的是( )。
A.单纯分解训练法 B.递进分解训练法 C.顺进分解训练法 D.逆进分解训练法
4.较长时间剧烈运动结束后,还应继续慢跑而不能立即静止,主要是为了( )。
A.防止低血糖休克 B.增加机体循环血量 C.防止重力性休克 D.防止血管扩张
5.训练适应的特殊性是训练适应的()之一。 A.作用 B.特性 C.方法 D.手段
6.在动力性力量中,若要很快提高力量,应采用()
A.重复次数多而阻力小的练习 B.重复次数少而阻力大的练习 C.最大重量的60% D.采用12-16次的重复次数
7.运动员贫血主要指血液中( )。
A.血浆量减少 B.血小板减少 C.血红蛋白减少 D.白细胞减少
8.( )是指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
A.仅应速度 B.动作速度 C.移动速度 D.灵敏速度
9.匀速持续训练方法是一种典型的发展()供能能力为目的的训练方法。 A.糖酵解代谢系统 B.磷酸盐系统 C.有氧代谢系统 D.糖酵解供能代谢系统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
10.改革开放40周年,体育表彰大会,表扬许海峰、姚明。许海峰作为第一拿金牌的运动员,国家予以奖励,说明了体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社会功能 D.文化功能
11.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的支配下,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和运动能力。
A.中枢神经系统 B.心血管系统 C.循环系统 D.运动系统
12.运动员掌握技术的基本途径是( )。 A.想象 B.体验 C.练习 D.回忆
13.丰富( )生活是我国体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A.政治 B.经济 C.娱乐 D.社会文化
14.足球运动员的()视野范围比一般人大 A.红色 B.白色 C.黄色 D.绿色
15.参加奥运会比赛的第一位中国运动员是()。 A.符保卢 B.朱海如 C.刘长春 D.荣国团
16.在进行标枪技术训练时,将整个标枪技术过程分解成持枪加速跑,最后交叉跑,挥臂投掷三个部分训练是采用了( )。
A.单纯分解训练法 B.递进分解训练法 C.顺进分解训练法 D.逆进分解训练法
17.终池Ca++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与()相结合。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原宁蛋白 D.肌钙蛋白
18.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而形成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差。 A.K+外流 B.K+内流 C.Na+外流 D.Na+内流
19.在运动实践中,提高速度力量的途径是( )。
A.发展力量 B.加大训练的负荷强度 C.增加训练的负荷量 D.增加训练频率
20.不属于体育体制构成要素的是( )。 A.机构 B.职能 C.制度 D.人员
21.心脏四腔室中,入口最多的是(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22.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A.肌紧张反射 B.腱反射 C.屈肌反射 D.姿势反射
23.不必有意识的控制也能完成动作,是由于这套动作已达到( )阶段。 A.泛化阶段 B.分化过程 C.巩固过程 D.动作自动化
24.根据调查,我国成年男子最大吸氧量的绝对值为( )。
A.3.0~3.5升/分 B.3.5~4.0升/分 C.4.0~4.5升/分 D.4.5~5.0升/分
25.关于灵敏素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灵敏素质一般由平衡能力、速度、力量和协调能力所决定 B.灵敏素质在儿童少年期培养更为有益
C.灵敏素质的训练效果和速度,力量等素质一样也易消退 D.灵敏素质训练一般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进行
26.间歇训练法要求严格规定多次练习时的( )。 A.练习次数 B.间歇时间 C.持续时间 D.练习方法
27.“普通人的股骨只要承受300公斤的压力就会折断,而运动员则可以承受350公斤以上的压力。”这说明体育具有()功能。 A.娱乐 B.健身 C.政治 D.教育
28.2019年10月25日举行的军运会女子现代五项(击剑、游泳、马术、跑步和射击联项)决赛中,中国姑娘在最后的跑射联项中实现逆转,从而卫冕团体冠军。这次本土作战,姑娘们坦言压力很大,感叹军运会水平和国际顶尖赛场水平很相似,对手强、难度大,夺金过程异常曲折。HT赛后,现代五项教练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的国际比赛,水平越来越高,运动员训练中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这些能担当国际大赛任务的优秀运动员,都需经历10年左右的系统训练,世界优秀选手也都是如此。此外,高水平运动员需要精细的个性化训练,我们需要与生理、营养、体能、心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团队共同讨论运动员的训练计划。”现代运动训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 )。 A.运动员强烈的进取精神 B.运动员必须承受很大的训练负荷 C.运动员强烈的学习追求
D.运动员准确的独立分分析、判断和理解
29.在力量训练时,关于负荷强度一般要求( )。
A.阶梯式 B.直线式 C.渐进式 D.跳跃式
30.关于恢复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运动时,机体只有消耗过程没有恢复过程 B.超量恢复的程度与出现时间与运动量有密切关系 C.超量恢复与膳食和运动模式有密切关系
D.大强度间歇性运动后膳食对肌糖原储量的恢复影响较小
31.糖的分解代谢不包括( )
A.糖的无氧酵解 B.糖的有氧氧化 C.戊糖磷酸途径 D.糖原的分解
32.( )不属于心理紧张的克服方法。
A.音乐调节法 B.阻断思维法 C.体验升华法 D.自我暗示放松法
33.更有利提高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训练方法是( )。 A.持续训练法 B.重复训练法 C.变换训练法 D.循环训练法
34.下列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的收缩 B.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
C.在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牵张反射即永远消失 D.包括屈肌反射和腱反射
35.树立榜样是运动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之一。
A.内容 B.方法 C.任务 D.要求
36.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子是( )。 A.Ca2+ B.Na+ C.K+ D.CT
37.()是根据动力学、运动学和节奏性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各种技术环节的总称。
A.技术动作 B.动作技术 C.技术基础 D.技术细节
38.在军事体育训练交流会上,有的战士谈到:“基础体能考核项目里,难度最大的是引体向上,为什么俯卧撑同样是要克服自身体重的动作训练,自己一口气能做几十个,可引体向上却做不了几个”;有的说:“要想提高300m跑的成绩,除了进行耐力训练,还要加强核心力量训练,另外跑姿也很关键”;有的说:“30m×2蛇形跑的成绩总是没有提高,是不是腿部力量不够”。引体向上比俯卧撑难以完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呼吸方式不同 B.发力模式不同 C.主要发力肌群不同 D.克服重量不同
39.( )是训练过程的特性之一。
A.及时性和可靠性 B.有效性和客观性 C.连续性和阶段性 D.阶段性和规律性
40.糖是人体主要的物质,约占人体所需能量的( )。 A.40% B.50% C.60% D.70%
41.“立定三级跳远”这一练习手段属于( )。
A.等长性收缩训练 B.超等长收缩训练 C.等张性收缩训练 D.等动性收缩训练
42.动作连贯流畅、和谐、有弹性、反映了练习的( )。 A.动作节奏 B.动作的精确性 C.运动学特性 D.动力学特性
43.关于运动训练的表述不正确的( )。 A.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B.运动训练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C.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的唯一目标 D.训练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活动过程
44.PNF拉伸又称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与静力性拉伸和动力性拉伸比较,其明显的优点是( )。
A.过度伸展的危险性小 B.可促进伸展效果 C.有效放松肌肉抽筋或酸痛 D.有效且花时间少
45.骨骼肌细胞与心室肌细胞不都具有( ) A.兴奋性 B.自律性 C.传导性 D.收缩性
二、多选题(8题)
46.常用来评定运动员机体疲劳的指标有( )。 A.肌酸激酶 B.血红蛋白 C.心率 D.体脂 E.血尿素
47.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越(),消失越()。 A.早 B.迟 C.大 D.小
48.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内经酶的催化作用后,可分解为()和()。 A.蛋白月示 B.蛋白胨 C.氨基酸 D.肽
49.持续性练习,这种训练方法可划分为()和()训练两种 A.变速 B.间歇 C.重复 D.匀速
50.速度素质包括()速度。
A.反应 B.灵敏 C.移动 D.动作 E.柔韧
51.速度素质按其在运动中的表现可分为( )。
A.反应速度 B.灵敏速度 C.位移速度 D.动作速度 E.爆发速度
52.军事体育训练的重要作用包括( )。
A.强健官兵体魄 B.磨练血性胆气 C.提高军人战斗意志 D.增强军队战斗力 E.有利于军队的全面建设
53.依据体育的内涵和外延将体育功能分为本质功能和派生功能,属于派生功能的有( )。
A.娱乐功能 B.健身功能 C.政治功能 D.军事功能 E.经济功能
三、判断题(5题)
54.等张收缩时肌肉张力不变。()
A.正确 B.错误
55.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的特点是绝对不应期特别长。() A.正确 B.错误
56.竞赛性是体育的一个实践特征。() A.正确 B.错误
57.可以说,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有遍及全球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也就没有今天规模宏大的奥运盛会。 A.正确 B.错误
58.体育科学体系在层次上包括四层,第一层为指导科学,第二层为基础科学,第三层为人文和管理科学,第四层为应用科学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1.D
2.C运动后心率回复至120-140次/分与否是衡量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极限负荷下降,心率恢复时间延长情况下,说明运动量过大,需要调整训练量。 3.B
4.C重力性休克是指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晕厥的现象。剧烈运动后,继续慢跑,而不能立即停止,主要是防止重力性休克的发生。
5.B 6.B 7.C
8.B动作速度: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 9.C 10.A 11.A 12.C
13.D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是我国体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14.D 15.C
16.A单纯分解训练法:应用单纯分解训练法,需首先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学习、掌握各个部分或环节的内容,再综合各部分进行整体学习。 17.C 18.A
19.B速度力量是指神经肌肉系统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加大负荷强度训练是提高速度力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20.D
21.A左心室有1个入口;右心室有1个入口;左心房上方有4个入口;右心房有3个入口。 22.A 23.D
24.A我国成年男子最大吸氧量的相对值为50~55mL/kg.min,绝对值为3.0~3.5升份,女子比男子低10%左右。
25.A灵敏素质一般由速度、力量、柔韧和协调能力所决定。
26.B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间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27.B 28.D
29.A
30.A运动时,机体消耗过程大于恢复过程。
31.D糖的分解代谢途径有四条:糖的无氧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路径和糖醛酸代谢。 32.C
33.C变换训练法:使变换节奏适应专项运动技、战术变换基本规律,使训练内容变换适应技、战术应用的要求,使练习内容之间变换符合实际比赛变化需要,提高运动员比赛的应变能力。 34.C 35.B 36.A 37.C 38.D 39.C 40.D 41.B
42.A动作节奏是指在完成动作过程中的时间特征。包括用力的大小、时间间隔的长短、动作幅度的大小及动作快慢等要素。 43.C
44.CPNF拉伸又称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可以明显提升力量和改善神经协调性。
45.B骨骼肌细胞不具有自律性。 46.ACE 47.AB 48.AB 49.AD 50.ACD 51.ACD 52.ABCDE 53.CE 54.A 55.A 56.B
57.A 58.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