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NO.34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和特征分析①
余勤 刘文洪 吴昊 郭莹 朱振洪 何洁 赵伟春 葛立军 项海 胡晓芬 宋忠诚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杭州 310053)
以浙江中医医药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岗位群分析为基础,摘 要:通过座谈、网络和问卷等方式,调研了社会对生物工程专
业人才需求趋势,企业对该类人才的岗位需求与能力需求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医学类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实施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关键词:生物工程 需求 趋势 特征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G647 A 1674-098X(2014)12(a)-0103-02
Analysis The Demand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olog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Yu Qin,Liu Wenhong,Wu Hao,Guo Ying,Zhu Zhenhong,He Jie,Zhao Weichun,Ge Lijun,Xiang Hai,Hu Xiaofen,Song Zhongcheng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3)Abstract:The foundation was th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graduate employment whereabouts and post group analysis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and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reform,that we researched th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demand trends,the job of this kind of talent demand and capacity requirements through the form of discussion,web survey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Key Words:Biological Engineering;Demand;Trends;Characteristics
生物工程专业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其技术和应用涉及化工、医药、食品、农业、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领域,其研究的内容涵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等分支方向。我校根据生物医药工程发展的需要,于2002年开设了生物工程专业,为中医药院校最早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该专业根据我校中医药背景特色,侧重中药发酵工程和生化分离工程方向,培养能在中药发酵、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随着民众对生物工程产品与中药产品的重视与认可,生物工程与中药产品相关企业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该专业就业面明显增加,尤其是得到一些中医药企业的青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有很多学者从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1]、
实验教学改革[3]、开单一课程教学改革[2]、[4]
设计性实验考核评放性实验教学模式、
[5]
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6]、高校专业价、
设置与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7]等角度对该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改革都做了很多研究,为生物工程特色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为了更好地修定适合我校具有中医药背景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我们通过走访、座谈、网络和问卷等方式,调研了社会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趋势、企业对该类人才的岗位需求与能力需求等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2 调研内容与方式
2.1 调研内容
对生物工程专业教育现状、全国及我省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岗位分布、我校生物工程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和用人单位对生物工程人才能力与综合素质要求等方面展开调研与分析。2.2 调研方式
调研以师生座谈、网络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师生座谈:全院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座谈;分大二、三、四年级进行学生座谈。网络调研: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收集与分析。问卷调查:根据调研内容针对性地设计调查问卷表,通过Email和发放问卷展开调查。同时,走访用人单位,向用人单位发放问卷调查。
3 结果分析
3.1 调研情况
共发出调查问卷表86份,回收80份,回收率93%。同时走访了十几家用人单位,也向几十个用人单位发放问卷调查,此外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并对反馈的意见、调查内容和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3.2 生物工程专业教育现状
网络调查表明:在我国生物工程专业教育发展沿革过程中,生物工程产业发展迅猛,尽管社会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生物工程人才的培养应当适度超前,以确保人才源头供给,但也要注意规模适度。同时,必须充分认识生物工程专业的工程应用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而且要受到严格的实践环节的训练,提高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总之,在数量上要控制规模,在品质上必须提高质量,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3.3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3.3.1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岗位分布网络和文献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生
1 调研对象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
工程专业为基础,该学院毕业生、在校生,教师及该学院毕业生所在单位为调研对象,同时通过网络获得相关信息。
物产业相关生产企业10000家左右,这些企
业是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主要从事生物制品、生物药品、生物食品等相关产品的生产、产品研发、质量检查及企业管理等工作。“十二五”规划对生物产业非常重视,规划将生物产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到2015年左右,仅发酵工业总产值要达到4600亿以上,生物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6000亿元。随着生物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生物工程相关企业数量会越来越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增加。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与生物产业相关的工作,生物工程专业人才主要岗位分布有研发人员(在生物工程研究所、生物制药厂、生物食品、高校、研究生的研究部门从事研发工作)、生产、技术人员(在生物技术公司从事生物产品的生产、技术工作)、质检化验人员(在生物制品厂、药厂、食品厂、医院等单位从事质检工作)、管理人员(在生物产业相关企事业从事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营销人员(在生物产业相关公司从事生物试剂、生物药品营销等工作)、食品监督人员(公务员,在国家、省、市、县监督局,从事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等工作)等。
3.3.2 浙江省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岗位分布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省从事与生物工程相关的生物产业的从业人员约为2-3万人。我省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中医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院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每年我省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约1000人。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省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分布主要在发酵制品业、生物制品业、生物制药业、生物工程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乳制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农药制造业、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动物药品制
①作者简介;余勤,女,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招标项目(12008)资助。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03
科技创新导报2014 NO.34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创新教育
的培养”(占24.2%);“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及组织协调素质的培养”(占24.2%);“强化教学的实习、见习及社会实践环节,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占21.2%);“加强专业知识等专业素质的培养”(占15.1%)(图3)。用人单位还希望在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类课程的企业占42.3%,对专业类课程重视的占38.4%。
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用人单位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从原来单一的看专业知识转变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综合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来实现。
图1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岗位分布
4 结语
生物工程专业涉及范围广泛,应用型非常强,与科技前沿紧密关联。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调研结果显示,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深受社会欢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较大变化,因此,需要我们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改革来适应社会需求,特别是必须加强实验、实习和实训教育,在教学内容中要注重内容及时更新,针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社会真正需要的生物工程优秀人才。
图2 用人单位招聘生物工程人才考察的能力分析
参考文献
[1] 吴桂容.面向企业生物工程应用型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贺州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2(3):30-32.[2] 杨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生
物工程设备》课程改革[J].高教论坛,2012(5):22-24.[3] 余勤,刘文洪,郭莹,等.中医药院校生物
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医教育,2011,30(4):17-21.[4] 杨志强.发挥教师教育特色探索
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132-134.[5] 阎欲晓,李有志,粟桂娇.生物工程专业
设计性实验多元化考核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302-305.[6] 王伟,陈晓艺,唐文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8):85-86.[7] 张海水.面向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中职
教育专业调整研究报告[J].成人教育,2014,325(2):82-85.
图3 用人单位对培养生物工程人才综合素质的诉求分析
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考研、公务员、自主创业等方面。
3.3.3 我校生物工程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分布岗位主要集中在发酵、生物制品、生物制药、食品加工、医药营销等行业。主要从事的职业为:技术研发人员占30%,在一线生产技术和管理占23%,后备干部占23%,其他占24%(图1)。3.4 师生座谈调研分析
3.4.1 学生座谈分析
同学们普遍感觉到生物产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生物工程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解决社会资源问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有部分低年级的同学提出对生物工程了解不够,对本专业的未来感觉迷茫等问题。大三、大四同学在座谈中提到在企业实训、实习的体会,认为企业用人非常看重学生的基本功是否扎实,注重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因此,这些高年级的同学提出,在大学应当在培育坚实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多开实验,扩大实验课在课程中的比例。毕业生座谈显示,他们在工作中明显感觉到,生物工程在社会中还是很受到重视的,找工作相对较顺利。但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比以前明显提高,随着现在生物产业中新技术应用的加快,要求员工拥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有较好的动手
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他们也建议加强课程中的实验课程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3.4.2 教师座谈分析
教师们反映:随着生物工程产业的发展,生物产业分工越来越明确,企业应用于生产的技术越来越前沿,新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应用于生产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要注重产学研的结合,在培养好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多开展与生产相关是实验教学,并注意实验内容的更新,加快科研促进教学的进程。
3.5 用人单位对生物工程人才能力与综合素质要求分析
根据我们对几十家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重点考察哪些能力的调查分析来看,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占20%;“专业知识与技能”占16.3%;“实践动手能力”占16.3%;“团结协作能力”占16.3%,其他31.1%(图2)。在调查中还有一个非常特异的特征就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态度踏实”非常重视,有65%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态度给予重点关注。
用人单位调研结果表明,他们期望生物工程人才的培养除了以上提到的能力外,还希望在培养过程中在以下综合素质方面有所加强:“加强竞争意识和创新创业素质
104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