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舞歌赋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201 关于声乐作品选择与演唱 胡菲莉 (贵阳学院音乐学院,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声乐教学不断改革发展的今天,学校从毕业生单一完成论文到毕业音乐会设计做出了重要改革。这也随之 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一部分同学舞台经验很少,不知道怎样入手去准备音乐会,在此把本文献给他们。一场完美的 音乐会必须要从选择准备每一首作品开始,作品选择完成之后进入练习阶段,这时我们要分步骤进行,首先了解作 品的时代背景,其次仔细深入读谱并试唱,完成后进入排练合伴奏阶段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积累这样才能 获得成功。 关键词:选择;准备;心理;演唱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12一O2 随着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从培养单一人才到 复合型人才的转变势在必行,从毕业论文到毕业音乐会的多 种选择,体现了培养目标在不断扩大。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知 二、准备作品 选择好一首作品后,演唱前期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首先, 要确定合适的演唱方案。一般来说,一首作品总是存在着多种 识学习,都希望能有机会站在舞台上展现自己并通过舞台得 演唱的可能性。如果匆忙确定一个方案的话,那就显得过于轻 到社会的任可。 率了。相反,恰当的演唱方案是需要演唱者经过仔细思考,研 那么,怎样才能成功举办一场音乐会呢?首先要从如何 演唱好一首作品人手不断积累,然后通过大大小小的舞台实 践,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表演趋于成熟,音乐会才能顺利举行。 究并经过反复试验方作出一种选择,这样才能是作品的演唱 获得较为完美的诠释,并为成功的演唱奠定坚实的理性基础。 在演唱一首作品之前,研究作品的谱面至关重要。只有经过仔 细研究并参阅大量的有关作品时代,作家生平、美学观点,艺 现在就怎样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谈一些体会。作为声乐 作品的演唱者在练习一首从未演唱过的作品时,通常是从深 术流派等有关材料才能准确掌握作品的时代风格,作出令听 入研究乐谱开始,带着一个比较完整的作品处理设想投入练 众比较信服的音乐诠释。 习。一个好的演唱者总是把自己的设计投入到练习中。并通过 在对作品的时代,内容,作家生平以及美学观点等等已有 明确的认识后,便可开始进人作品的练习。 三、练习作品 对演唱者来说,练习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主 练习去完善这一设计,再通过演唱体现出来,将这些带有个性 烙印的音乐内涵传达给演唱实践。 一、选好作品 我们在参加很多比赛和演唱时经常都要求歌手演唱新作 要包括:读谱、试唱、合伴奏等等。 品,有的为鼓励还还给加分。因此在选择新作品时,对作品的 首先,读谱,演唱者要演唱一首作品时,首先要对乐谱进 时代性和时尚性要有一定的要求和判断。对于艺术歌曲来说 行认真的阅读,并对乐谱进行分析在对调性、节奏、节拍分析 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对于流行歌曲来说时尚性无疑是最重要 这些工作做好后,要对表情、速度、力度认真领会,最关键的是 的。 对歌词的解读,头脑中对要演唱的曲谱要有很清晰的“图像”。 其次,试唱,在读谱的基础上进行视唱对演唱作品会起到 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乐谱在头脑中有了印象,那么视唱要严 在选择作品是,应做到游刃有余,选择难度适中的作品, 在教学和演出比赛中都会有不少歌手喜大求难,常常选择具 有很大难度的作品,但由于自己的能力根本不能掌握或者是 格执行乐谱的所有标记以及音准、节奏、节拍等,并放慢速度 处于极限状态,结果往往落得个声嘶力竭,吃力不讨好,歌手 练习,同时对歌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准确地表达。还要把作品 如果不能做到相对稳定控制作品,那么,作品就成了歌手的 力。 的力度表现出来。这些练习的好坏都要通过自己的耳朵来进 地练习臻于熟练时,便可按歌曲的需要,采用原速来练习。 第三、合伴奏,在音乐会或比赛现场,并不是由一个人单 “杀手”。在选择作品时要考虑作品是否适合自己的个性与能 行严格的检查。这种检查要贯穿练习的全过程。通过这样反复 在观看比赛或舞台演出时,常常见到很多歌手条件很好, 歌唱得不错,但是形体动作和舞台表现与作品脱节,叫人看后 独完成的,即使是地道的独唱音乐会。相反地对于演唱者来说 很生气。因此选择作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形体条件和 大多数的演唱者都与他人合作完成的,所以演唱者与他人合 表演技能,就算不能添彩,也不该起反作用。因此,选择声乐作 作显得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歌手必然有一个好的合作群体。在 品需要注意的就集中在一点上,即一切为艺术表现服务。歌手 合伴奏时,决不能只是一味地强调个人表现而不去理会他人 的任务从选歌起就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表现的作品,最能显 示自己独特能力的作品。 l12 的伴奏。这样才能演唱出完美的作品。在合伴奏时歌唱者要用 自己的耳朵去细心听辨他人的伴奏,并非常清楚自己在该作 2013—D2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乐舞歌赋 品中的演唱,所扮演的角色,因为无论是独唱、重唱或是合唱 以找出使他焦躁不安的原因。演唱者的个人情况千差万别,各 有不同,因此也很难分门别类。不管怎样,音乐会演唱的过程 都会有这样的情况,有时演唱者处在伴奏位置,伴奏者处于主 奏位置上,这时就要突出他人,自己要甘当“配角”,当情况完 全相反地时候,就要充分地表现自己。当然,有时有大家的集 体表现,这时,演唱者要有集体感,有合作意识。因此,以伴奏 相互合作为主体的演唱,才是一首有声有色、完整准确的作 品。 首先有必要深刻理解乐谱,要做到无论从技巧上还是音乐上 都没有什么负担,并领会与吸收所有的个性特征,并把它的深 深地记在心里。从慢速试唱,到原速试唱,要力求深刻了解并 掌握作品的全部细节、难点、总之,为了取得平静的心理,便要 在音乐和技巧上做好充分准备。要让观众醉心于你的艺术,把 自己完全献给观众,这也可能是医治怯场的良药。 四、心理准备 音乐会演唱的完美追求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如前所述,成 五、演唱作品 作为歌手先做好失败的准备,不能让一时的成败干扰后 功的演唱需要多方面的准备,除了以上说到的_一点外,音乐会 演唱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克服“心里障碍”的问 面的心境。因为每场演出越到后面压力越大。歌唱者如果失败 题,在演唱时,演唱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正常或 是技不如人留下的只是难过,但如果是由心里压力导致的错 适度的紧张有利于演唱者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演唱作品。 误则是难以排解的遗憾。并且会严重地影响到以后发展,养成 演唱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作品的矛盾、冲突、情境、意境时,才能 患得患失的毛病。因此在演唱作品时一定不要太在意每一次 清晰地反映规定情境中的一定事物。只有注意作品的内涵,才 表现的成败,成不足喜,败不足悲,尽量减少一时成败的干扰。 能感知,记忆,想象作品的点,心灵就有了角色所应有的寄托, 在临近演唱时不要轻易更换曲目,改变唱法。因为歌唱曲目从 也才能唤起相应的艺术情感,注意是心里活动的一种积极状 选定到长期的准备非一日之功,自然也不能一下练成。因此在 态。而非正常的过度的紧张便会使演唱失去应有的艺术感染 这里必须自信,如果发现选曲和唱法有问题,放松心态,尽量 力,甚至使演唱充满了胆怯,大家称之为“怯场”。“怯场”的原 做到完美表现也会胜过变来变去,决不临阵磨枪。 因是多方面,有的是因为演唱技术方面的准备不足;有的是因 音乐会演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对于舞台经验较少的演 为演唱心里控制能力弱;还有外界环境影响等诸多方面。“怯 唱者来说要向有经验的演员学习,还要反复地走台,以便对演 场”现象是可以克服的。首先演唱者要善于控制自己的神经、 奏厅的音响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还要请来有经验的老师同行 思想、情绪,对演唱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演唱者在舞台上的角度,位置做出正确的指导,歌手也要敢 对意料之外的情况应能够作出相应的反应。无论是谁,只要他 于提出对于现场和环境的合理要求,这样对演唱者的演唱成 想获得这样自制能力,就应该首先尽可能分析他所处的环境, 功是至关重要的。 (上接第1O1页)之气”在先秦墨迹中表现并不强烈。况且,即 接成了汉之前的书法精神。并且为了得出汉之前具有雄强的 使可以以金文探求先民的书法精神,那么现在所能看到的一 书法精神,《周文》视大量存在的非雄强一类书法风格于不顾, 万余件殷周金文(以社科院编《殷周金文集成》为依据),更多 仅以少数的摩崖、题记为依据而立论,这在方法论上讲不通。 的是表现端庄、秀丽、工整的,如《大盂鼎》、《小盂鼎》、《令簋》 对史料的科学全面的运用是证明观点的必备前提。 等,真正表现雄强的只是少数,并且这少数也多为“明器”一 退一步说,即使当代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需要雄强书风, 类,而“明器”则主要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下层工匠所为,非正规 即使《周文》所要表述的雄强的书法精神就是指被当代化了的 情况下的官方用件。 客观效果,即使《周文》所用于立论的以上材料能够客观表现 二、“汉代书法表现雄强书法精神”辩谬 出雄强之美,也不能就此呼吁人们一定要向汉之前的“古典时 (汉代)那气势磅礴的摩崖刻石,或宽博,或方整,或隽逸、 期”去取法。因为汉之前(古典时期)的书法不表现雄强之美的 或雄厚;那高古的汉碑群,粗豪、壮观、大度、充实,观之令人振 大量存在,而汉之后能够表现雄强之美的作品也同样大量存 奋,充满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当我们为《五凤二年刻石》、《莱子 在,如《瘗鹤铭》、《天发神谶碑》、《龙门二十品》等。 侯刻石》、《褒斜道刻石》、《石门颂》、《礼器碑》、《衡方碑》、《西 《周文》“‘书法新古典主义’主流地位确立是历史发展到 峡颂》、《璞阁颂》、《曹全碑》、《张迁碑》等赞叹不已的同时,不 今天的必然结果”、“古典时期的书法精神”两部分,是“书法新 能不因后世隶书向世俗化发展而充满市井气的蜕化而产生深 古典主义”赖以存在的基石,也是它的主要构成因素。以上我 深的遗憾。 们在推翻《周文》古典时期书法雄强之论的同时,用来支撑“书 如前所述,摩崖刻石的所谓“雄强”的外观,也是因摩崖文 法新古典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论据相应地也就不存在了, 字产生的特殊性而客观生成的。大量的汉碑群更多的是表现 相应的,也就证明“书法新古典主义”是一个虚无的不存在的 端庄、工整、秀丽、严谨。雄强一类虽然存在(如《张迁》、《鲜于 派系。也就是说,周、李二先生所倡导的“书法新古典主义”是 璜》),但在汉碑中毕竟是少数(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对此有过 一个理论上不能成立的,现实中无法具体操作的,不存在的派 分类)。 系。至于“‘书法新古典主义’者将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第五座丰 《周文》所列《五凤二年刻石》等十种汉碑中,《莱子侯刻 碑的创立者”等豪迈之语,也只能说是作者的一种美好,但又 石》、《史晨碑》、《曹全碑》等不能列入雄强之类,其它碑刻尽管 无法实现的个人主观愿望。新论固然重要,但需要的是持之有 有雄强之气,但在整个汉碑群中只占极小的比率。 据,言之成理。“书法新古典主义”犹如水中浮萍,徒青翠而无 可以看出,《周文》同样是把当代化了的客观审美体验嫁 所依,又似海市蜃楼,虽然美丽,但毕竟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