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赏析

2024-01-2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赏析

摘要: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重要的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反应了16-17实际西班牙现实,本文将从堂吉诃德和桑丘两个形象来赏析《堂吉诃德》里贯穿始终的理想与现实、人文主义与现实主义精神。

关键词:堂吉诃德 桑丘 人文主义 现实主义 人物赏析 游侠骑士

一、小说梗概

《唐·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也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留给后世文学的不朽之作。小说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柯德·德·拉·曼却》共2卷,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吉柯德因迷恋古代骑士小说,竟像古代骑士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丑陋的牧猪女作美赛天仙的崇拜贵妇,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潘札作侍从,3次出发周游全国,去创建扶弱锄强的骑士业绩。以致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作疯子遣送回家。小说中出现的人物近700个,描绘的场景从宫廷到荒野遍布全国。揭露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腐朽,展现了人民的痛苦和斗争,触及了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等诸方面的问题。

小说中,可笑、可敬、可悲的吉柯德和既求实胆小又聪明公正的农民桑丘这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了文学界的经典代表。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朴实无华的生活真实,也有滑稽夸张的虚构情节,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上,在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作品反映了16-17世纪西班牙现实:涉及政权、经济、宗教、道德、风俗等方面,

写出了封建政权、天主教会的黑暗和广大人民备受剥削压迫的现实,揭露了西放牙王国表面强大的背后,已开趋于衰落的本质。贯穿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美好理想遭到嘲弄和践踏的悲剧。

二、悲喜交加的矛盾游侠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本是蛰居在拉曼却村的一个年近50岁的穷乡绅。一部骑士小说让其决心模仿古代骑士周游天下,打抱不平,实现他所崇信的骑士道,立志“冒大险,成大业,立奇功”,帮助被侮辱者和被压迫者。但他的抱负和理想不为人们所理解,一路受尽嘲笑、辱骂与毒打,结果一事无成,回乡郁闷而死。临死前立下遗嘱,不许他的唯一继承人——他的侄女嫁给读骑士小说的人,否则取消其继承权。

1.荒唐可笑的疯癫骑士

“不仅变卖了好几亩耕地去买书看,还要去做个游侠骑士,披上盔甲,拿起兵器,骑马漫游世界,到各处去猎奇冒险,把书里那些游侠骑士的行事一一照办。”塞万提斯在第一部第13页便将堂吉诃德的喜剧形象尽现无疑。

堂吉诃德身上还留着单纯无知、天真幼稚,不爱思考,对书上的东西不加鉴别,一概当真,成了“患有游侠狂的学者形象”;处理事情像孩子,只注重事物表象而无视其实质。他把一切都看得简单,想得简单,对自己估量得简单,对现实的认识也简单,以为凭他匹马单枪,就可扫尽世间的丑恶与不平。他总是沉浸在天真的幻想当中,现实生活里出现的一切人为的假相,都能哄得他当真,即使这些假相被当场戳破,他也不愿正视,就像小孩对自己编织的想象毫不怀疑一样。世事的复杂,人心的丑恶他全不了解,所以,当他从地主皮鞭下解救牧童安吉瑞斯的时候,丝毫没想到会给牧童带来更大的灾难;也意想不到从铁

镣中释放了苦役犯后,竟会遭到他们一顿毒打。他单纯的想法做法常常导致灾难,也总是制造笑话,成为笑柄。

荒唐夸张、滑稽可笑是第一部中作者着重解释的喜剧因素。他带着幻想中的其实狂热一路行侠,在他眼中,万物都走了形,变了样。他把风车当成了凶恶的巨人,吧穷客店看成了豪华的城堡,把两队羊群当做军队,把苦役犯当做受害的骑士,不顾一切地冲杀,自认为自己是在维护正义,消除邪恶,尽骑士的职责。然而,他的行动不但没有帮助别人接触困难,反而给人们带来灾难;他善良的动机下是危害人的恶果。游侠之道却成了众人眼里的“疯”和“傻”。

“挨够了打,走进背运,他遍尝道途艰辛”是对他的总结。

2.坚韧悲壮的理想主义斗士

坚持真理、扶弱锄强,却只能以悲壮而告终。“你固然死了……可是在勇敢、坚强的人的歌声中你永远是一个活的榜样,一个追求自由、追求光明的骄傲的号召!我们歌颂勇士的奋起!”高尔基在《鹰之歌》中如此赞誉不败的斗士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的形象已不再局限于作者的笔下,而是逐渐走入各个时代,被不同时代的人推崇为一种堂吉诃德精神。他,单枪匹马坚持不懈、勇敢顽强地反对一切“妖魔鬼怪”与不合理的东西,并坚决同它们斗争;他至死在为人类社会的真善美而与假丑恶进行拼搏,尽管以他的愚狂而失败,但却是一种勇士的失败。

“这年头,懒惰压倒了勤快,闲散压倒了工作,罪恶压倒了美德,傲慢压倒了勇敢”,坏人横行,是非颠倒,民不聊生,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世,当时的西班牙社会情况是不太平的。在堂吉诃德看来,.他认为“天叫我生在这个铁的时代,是要我恢复金子的时代,

一般人所谓的黄金时代”。于是,他要以济贫救困、扶弱锄强为己任,肩负着扫除暴行、伸雪冤屈、改革弊端的义务,这就是他当游侠骑士的动机与目的。并且,他不光有思想,还以一腔热情与愚勇去行动。

首次出马,他解救了一个被财主鞭打的牧童.见一伙人护送一辆马车,内坐一位妇女,堂吉诃德以为是一伙强盗抢了一位公主,立即上前拦截:“你们这些妖魔的族类。马上放了高贵的公主,否则要对你们的横行霸道,予以处罚”。

途中,他遇一队被押送去服苦役的犯人,听了他们的陈述后说道:“老天爷特意叫我到这个世界上来,实施我信奉的骑士道,履行我扶弱锄强的誓愿。”先是恳求押送者放了犯人,继之以武力行事,从而解救了所有苦役犯。

“让带锁链的重获自由,释放囚犯,救苦、扶危、济困,你们把这个叫做拦路打劫么?”当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赤子之心、神圣侠义遇上社会的束缚与逮捕,每一次侠举给他带去的是失败、伤痛,可他的追求是执着的,真诚的,无论其精神与行为,都是为着社会之公理,民众之甘苦。

当“游侠骑士”的侠肝义胆遇上睿智精明、剥削敏锐的学者形象,则成了堂吉诃德理想主义的另一诠释。他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发表了许多有关“骑士”、“骑士书”以及“游侠学”等的见解,十分有意思,在他看来,“骑士”“是上帝派到世上来的使者,是为上帝维护正义的胳臂”。这个使命是神圣的,而且不同于其他圣徒的。骑士不是宣扬上帝主旨的说教者,而是维护正义的有力的“胳臂”,即惩治坏人坏事。作为一名真正的骑士,他须“得受晒、受冻,风里雨里、日日夜夜、或步行或骑马,一脚一个印地踏遍世界”。堂吉诃德不仅如此说,并如此这样做了。他所追求的不是享乐而是受苦。他十分强调骑士个人的修养,认为骑士“应该温文有礼,和气勤谨,不骄横,不傲慢,不背后议论人,最要紧的是居心

仁厚’。堂吉诃德还提出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游侠学”,“这门学间包罗方象,世界上所有的学间差不多都在里面了.”。

3.生活于现实的农民仆从桑丘与堂吉诃德

一高一矮、一瘦一胖,主仆二人一位形状古怪、愁容满面的瘦高骑上,披挂着一副残缺不全的盔甲,骑着一匹瘦骨磷峋、无精打采的驽马;一位装束粗俗、机灵乐观的矮胖侍从,骑着一头苍老矮小的灰色毛驴。

普通农民,他的穷困反映了西班牙农民的现状。具有农民的智慧和求实的优点,也有目光短浅、狭隘的弱点。后期其懂得了堂吉诃德,逐渐接受了他无私无畏的品格。

当堂吉诃德把屹立着的大风车视为凶暴的巨人,准备对它们发起战斗,桑丘说风车偌大的翅膀只是轮叶;当堂吉诃德的长矛摔得支离破碎,桑丘赶忙过去救援他的主人;当唐被一大班求雨的苦行人打倒在地,桑丘悲伤道“你为整个拉曼却地方,并且为全世界增添了名望与光荣!世界上没有了你,为非作歹的没有人惩罚,就到处横行了,……你冲锋冒险……忍受侮辱……”

求实胆小、朴实公正,又始终实诚相守,桑丘的形象正如他在《堂吉诃德》中的意义一般,蛰居于现实而让理想更为突兀,又让理想主义下的游侠道更为飘渺,却也让堂吉诃德的人文精神更为崇高。

他不再是塞万提斯笔下的西班牙斗士,却是走过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旗帜,他是滑稽可笑的疯骑士、既可爱又可笑的老好人、令人敬佩和同情的落难英雄、失去了现实感的主观主义者、代表着信仰的理想主义者、患有游侠狂的学者、崇高的疯子、不

屈不挠地为理想奋斗的勇士、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者、死搬书本的教条主义者、坚定的人文主义战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