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怅恨久之 公将驰之 B.以光先帝遗德 以塞忠谏之路也。 C.仓鹰击于殿上 休祲降于天
D.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以伤先帝之明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B.罔不因势象形 余因得遍观群书 C.吴广以为然 谓为信然
D.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而君逆寡人者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4.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B.以君为长者 徒以有先生也 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欲报之于陛下也 D.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孤之有孔明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祭以尉首 杀之以应陈涉 C.受地于先王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陈涉乃立为王 乃不知有汉
6.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辍耕之垄上 B.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试用于昔日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因屏人曰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7.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由是先主遂诣亮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或以为死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 D.受任于败军之际 苟全性命于乱世 8.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以弱为强者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其如土石何 其船背稍夷
C.虽千里不敢易也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D.而君逆寡人者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9.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于鲁,行十日十夜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年且九十 C.不足为外人道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衣 D.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温故而知新 10.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出淤泥而不染 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B.由是先主遂诣亮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C.此为何若人 好为《梁父吟》 D.其真不知马也 必先苦其心志 11.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自立为将军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公将鼓之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B.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笑而止之曰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 以牒为械
13.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且焉置土石 B.吾妻之美我者 虽欲言无可进者 C.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D.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4.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且焉置土石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入则无法家拂士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D.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
15.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以先帝简拔 B.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时人莫之许也 C.还于旧都 受任于败军之际 D.窥镜,谓其妻曰 安陵君其许寡人
二、初中文言文练习题
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面句子中,对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B. 连月不开(天气放晴) C. 则有去国怀乡(国家) D. 至若春和景明(日光)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行道之人弗受 B. 然则北通巫峡 康肃忿然曰
C. 感极而悲者矣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D. 其必曰 其真无马邪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倒装句,起突出强调作用,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微斯人,吾与谁归”。
B. 选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写景多用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C. 选文中间两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之情”,而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也并无不同。
D. 作者在尾段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 (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案】 (1)C (2)A
(3)B
(4)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被贬),则替君主担忧。 【解析】【分析】⑴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C项有误,国:国都,故选C。 ⑵A相同,均为“结构助词,的”; B不同,然:这样/然:……的样子; C不同,而:表承接关系/而:表转折关系;
D不同,其:他们/其: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故选A。
⑶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分析。B项有误,迁客骚人“感极而悲者矣”和“其喜洋洋者矣”的“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理念不同。故选B。
⑷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以,因为。庙堂,指朝廷。处江湖之远:处在偏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句意: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故答案为:⑴C;⑵A;⑶B;
⑷ 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被贬),则替君主担忧。 【点评】⑴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⑵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
⑶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给我给我选项的意思,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写法、感情等方面,比照辨析正误。
⑷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附参考译文】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
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句子中“是”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亦若是则已矣 B. 是进亦忧,退亦忧 C. 是谓大同 D. 今夕是何年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 困于心,衡于虑 D. 其人舍然大喜
(3)请你写出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 【答案】 (1)B (2)B
(3)鹏程万里(或九万里风鹏正举)。
【解析】【分析】⑴ A 亦若是则已矣 ,B“是进亦忧,退亦忧 ,C 是谓大同 ,三句中的“ 是”的意思都是:代词,这,这样,这种情况。 D是:表判断,故选D。
⑵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C 困于心,衡于虑 。 衡,通
“横”,梗塞,指不顺。 D其人舍然大喜 。 舍然:释然。谓疑虑隔阂顿消。舍,通\" 释 \"。 B项没有通假字,故选B。
⑶ 来自于本文与“鹏”有关的 成语或诗句:鹏程万里(或九万里风鹏正举), 意思是大鹏从北溟往南海迁徙,水击三千里,乘风上行达九万里。后用以比喻前程远大。 故答案为:⑴B;⑵B;
⑶ 鹏程万里(或九万里风鹏正举)。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要尽可能地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的知识。词义的分化衍生是有基本规律的,后起义往往是以原有义为基础扩展衍生的,与原有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意义联系。 ⑵本题考查表现解释通假字。答题时应注意,通假,指汉字中的互相通用假借的用法;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互相借用;包括同音通假,;双声通假,迭韵通假。替用的字叫做通假字,被替用的字叫做本字,又叫做“正字”。
⑶本题考查积累成语。答题时应注意,汉语成语的来源,有的是古书中词句的摘引或改写,人们喜欢用古典作品中的某些语句来说明自己要表达的思想,长期习用,便变成了成语。根据文章内容作答。 【附参考译文】
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此一飞在六个月后方才停歇下来。”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仿佛是由生物气息吹拂。我们所见湛蓝的天空,那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无边无际的吗?鹏鸟所见,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一)
余文坼(chè),浙人,少孤,寄居京江,事母极孝。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往来苏、扬间。志欲破万卷,而无钱购书,惟凭借读。常云于湖州置贷,暂住村店,俄春涨发,村落困巨浸①中,移居主人楼上。方以阻行期为郁郁,忽睹楼侧贮书四架,悉经、史、子、集,喜甚,伏而诵之,焚膏继夜,諰諰②恐不能遍览。喁喁③数旬,竟忘为置贷来也。迄水将退,而脚气大发,住养匝月,架上书悉归腹笥④矣。
(选自清·张泓《滇南忆旧录》)
(二)
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⑤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⑥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释】①浸:水。②諰諰(xǐ xǐ):恐惧的样子。③喁喁(yú yú):小声读书的样子。④腹笥(fùsì):这里指肚子里的学问。⑤三牲:牛、羊、猪。⑥卜:选择。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常云于湖州置贷( 办货) B. 三牲之养 , 犹为不孝(供养) C. 就乡人席坦受书(到) D. 带经而农(农活) (2)对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B.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C.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D.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往来苏、扬间。(甘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读书的学费) ②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
(4)余文坼、皇甫谧虽所处时代不同,但两人为人处事有相同的地方,请简要分析。 【答案】 (1)D (2)B
(3)①但是家里太穷了供不起他读书,于是他就放弃读书转而开始在苏州和扬州之间做起生意。
②(是我的)教育方法有所缺欠么,不然,你怎么会如此鲁莽愚蠢呢!
(4)①孝敬长辈:余文坼事母极孝,是一个极其孝敬母亲的人;皇甫谧曾经得到瓜果后,就进奉叔母任氏,并听从叔母任氏劝说改过向学。
②勤奋读书:余文坼没有钱来买书,就借书来读,一次做生意被洪水阻了行程,发现书夜以继日地读书;皇甫谧劳动的时候带着儒家经典著作学习,终于博览通晓各种典籍和诸子百家的著作。
【解析】【分析】(1)ABC解释正确。D“带经而农”中的“农”这里是干农活的意思。 (2)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活清贫,亲自耕作,带着书从事农务,于是博览群书精通了百家之言。据此可知这句话的正确断句方法为: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举业:读书;作贾:做生意。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但是家里太穷了供不起他读书,于是他就放弃读书转而开始在苏州和扬州之间做起生意。②阙:通缺,缺欠,何:什么;尔:你。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是我的)教育方法有所缺欠么,不然,你怎么会如此鲁莽愚蠢呢!
(4)结合文章具体语句分析,从“事母极孝”“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等可以看出两人都非常孝顺。从“方以阻行期为郁郁,忽睹楼侧贮书四架,悉经、史、子、集,喜甚,伏而诵
之,焚膏继夜,諰諰恐不能遍览”“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等可以看出两人都勤奋读书 。
故答案为:⑴ D;⑵ B;
⑶ ①但是家里太穷了供不起他读书,于是他就放弃读书转而开始在苏州和扬州之间做起生意。
②(是我的)教育方法有所缺欠么,不然,你怎么会如此鲁莽愚蠢呢!
⑷ ①孝敬长辈:余文坼事母极孝,是一个极其孝敬母亲的人;皇甫谧曾经得到瓜果后,就进奉叔母任氏,并听从叔母任氏劝说改过向学。②勤奋读书:余文坼没有钱来买书,就借书来读,一次做生意被洪水阻了行程,发现书夜以继日地读书;皇甫谧劳动的时候带着儒家经典著作学习,终于博览通晓各种典籍和诸子百家的著作。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词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⑵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⑶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
⑷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这样的题,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形象。
【参考译文】
(一)余文坼,浙江人,少年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和母亲寄居在京江这个地方。他是一个极其孝敬母亲的人。但是家里太穷了供不起他读书(甘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读书的学费),于是他就放弃读书转而开始在苏州和扬州之间做起生意。虽然他的志向是读万卷书,但是却没有钱来买书,只能靠借书来读。人们说他有一次到湖州做生意的时候(置贷的意思翻译不是很确定)暂住在一个村子的旅店里面。恰巧春季发大水,村子被洪水包围,为了安全起见他移到主人的楼上暂住,刚开始还在为洪水阻碍了他的行程郁郁寡欢,突然看到楼上一侧有四架书,都是经史子集一类的书,非常高兴,于是夜以继日的读书,唯恐怕时间不够读不完这些书,到最后竟然连读了几个月的时间把做生意的时候都忘记了。洪水快要退去的时候,他又生病了(什么病不是很确定)只好在这里地方继续养病,住了几个月之后书架的书已经全部被他读完了!
(二) 皇甫谧到二十岁还不好好学习,终日无限度的游荡,有的人认为他是傻子。皇甫谧曾经得到一些瓜果,总是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说‘即使每天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你今年二十岁,眼中没有教育,心思不入正道,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安慰我的。”他于是叹息说:“从前,孟母三迁,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父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常存,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么?不然,你怎么会如此鲁莽愚蠢呢!修身立德,专心学习,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
么关系呢!”叔母面对皇甫谧流泪。皇甫谧深受感动,于是到同乡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 生活清贫,亲自耕作,带着书从事农务,于是博览群书精通了百家之言,清心寡欲,开始有了高尚的志向,把写书作为工作,自号为玄晏先生.著有《礼乐》、《圣真》这样的作品。
5.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① , 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①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________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 ③心窃乐之________ ④学者诚能八面玲珑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3)【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 (4)【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答案】 (1)靠近;情趣;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确实(果真;实在) (2)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②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
(3)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4)【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意”这里是
情趣的意思;“乐”属于此类活用,这里是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诚”属于古今异义词,这里是“真、实在”的意思。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乐:乐趣;得:领会;寓:寄托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②过访:拜访;久:凑足音节,无意义,不译。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
(3) 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前后文的联系即可从中筛选出如下答案: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4)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的抒情句和议论句即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从【甲】段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由【乙】段“ 心窃乐之”“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可以看出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故答案为:⑴靠近;情趣;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确实(果真;实在) ⑵ 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②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
⑶ 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⑷ 【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和扣准得分点,即重要的实词、虚词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⑶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意筛选出合适的语句即可。
⑷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 【参考译文】
昨日游于江上,看见茂密修长的竹子数千株,竹林其间建有茅屋,隐隐有棋声,有茶香从中飘扬而出,心底为之暗暗高兴。第二天,路过并前往拜访那户人家,看见琴、书、茶几、坐席等一应用具都是一尘不染,泛发出一片豆绿的色彩,大约是竹子的翠绿光芒映射到其上的缘故。静静地坐了许久,从竹叶的缝隙中向外面望去,看见了青翠的山和宽阔的大江,江上飘荡着帆船和鱼艇,又有一丛丛的芦苇洲,耕作着的人,有前来送饭的妇女,还有两个在沙滩上嬉戏的小孩儿,狗则谨慎地立在岸旁,就像一个守护着的人,这简直就是小李将军的画中之意,悬挂在竹枝和竹叶间。从外面望里面,是一种感受;从里面
望向外面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我认为,做学问的人的确能不同角度的思考看待事物,千秋万代的作文章的方法不外乎也是这样,哪里只是画呢。
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节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连月不开 开:________ ②至若春和景明 景:________ ③则有去国怀乡 去:________ ④则有心旷神怡 旷:________ ⑤亦甚雄快 甚: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②时有小舫往来。
(3)从修辞角度,赏析【甲】文中“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妙处。
(4)“迁客骚人”和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原因。
【答案】 (1)放晴;日光;离开;开阔;很,非常
(2)①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②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璧玉,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水清月圆的特点。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迁客骚人”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去看眼前的景物,袁中道是由景生情,因此都未能达到此种境界。 【解析】【分析】(1) “开”,古今异义,今义为“打开”,这里的意思为“放晴”;“景”,古今异义,今义为“景色”,古义为“日光”;“去”,古今异义,今义为“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
与‘来’相对”,古义为“离开”;“旷”,本义即为“开阔”;“甚”,本义即为“很,非常”。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此句中重点的词有:①曜,光辉;潜,隐没。②时,时常;舫,船。
(3) “静影沉璧”,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璧玉,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回答其作用,答题模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xx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这里要写的对象是“月亮”,结合上下文“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可知,突出了水清月圆的特点。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古代的仁人,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表现了一种宽阔的胸襟,而“迁客骚人”是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袁中道也是由景生情,由洞庭湖上风景变幻而引发自己的联想和感慨。“迁客骚人”和袁中道都属于“以物喜,以己悲”。
故答案为:⑴① 放晴 ;② 日光 ;③ 离开 ;④ 开阔 ;⑤ 很,非常 ⑵ ①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②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
⑶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璧玉,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水清月圆的特点。
⑷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迁客骚人”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去看眼前的景物,袁中道是由景生情,因此都未能达到此种境界。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⑶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注意明确所用修辞,分析写出的内容。 ⑷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把握,注意抓住表明主旨的句子作答。 【附参考译文】
【甲】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乙】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时常有小船来来往
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白练似的溪流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有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景色雄壮让人愉快。
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
7.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蜀侯迎金牛
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生多与金日置生后号牛粪 , 言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堑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
(选自北齐·刘昼《刘子·贪爱》)
(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秦惠王闻而欲伐之/伐竹取道 B. 言以遗蜀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 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不使学 D. 灭国亡身/河曲之叟亡以应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
(3)根据上文,请概括蜀侯“为天下所笑”的原因和启示。 【答案】 (1)B
(2)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
(3)原因:蜀侯个性贪婪而又愚蠢,为迎石牛“堑山填谷”,做到了敌人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最终自取灭亡,“为天下所笑”。
启示:贪婪之心不可有,贪图小利,必然不能顾全大局,可能最终会无所有。
【解析】【分析】(1)A攻打;砍伐。B遗(wèi):给予。C派;让。D死亡;通无,没有。
(2)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秦惠王叫人)用石头雕凿成一头牛,每天把许多金子放在石牛的后面,说是(石牛拉的)“牛粪”。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 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
(3)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是蜀国国君性格贪婪,秦惠文王就是利用其贪婪的特点就编造牛会拉金粪的事,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蜀国国君竟然相信,为了得到这头牛,他竟然让人去挖平山路填平谷地(开设道路),结果秦国就走这条路把蜀国灭了,由此看出蜀国国君的愚蠢。蜀国国君为了自己的贪婪付出了亡国的代价,告诉我们贪婪之心不可有,贪图小利,必然不能顾全大局,可能最终会无所有。 故答案为:⑴ B
⑵ 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
⑶ 原因:蜀侯个性贪婪而又愚蠢,为迎石牛“堑山填谷”,做到了敌人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最终自取灭亡,“为天下所笑”。启示:贪婪之心不可有,贪图小利,必然不能顾全大局,可能最终会无所有。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根
据句意解释词语含义。
⑵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诵读语句,通过诵读,力求对语句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及给人启示的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 【参考译文】
蜀国的国君性格贪婪,秦惠王听说后准备讨伐他。蜀国山高水险,军队没有道路可以过去。于是,(秦惠王叫人)用石头雕凿成一头牛,每天把许多金子放在石牛的后面,说是(石牛拉的)“牛粪”,并说要把它呈送给蜀国的国君。蜀国国君贪图这个可拉金粪的石牛,于是派人挖平山路填平谷地(开设道路),又派遣五名身强力壮的大汉去迎接石牛。(道路通达),秦国大将带着大军(跟着石牛)随后就攻到了蜀国,一举灭亡蜀国,杀死了蜀国的国君,(蜀亡国,死了君主这件事,)被天下人耻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