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特制定本预案原则。 二、预案原则 1. 领导原则
(1)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2)部门协同,形成合力。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应急处置工作的强大合力。 2. 快速反应原则
(1)第一时间响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事件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2)快速传递信息。对事件信息,要迅速进行核实,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 3. 公开透明原则
(1)及时公开信息。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要及时公开相关信息,让公众了解事件真相,消除疑虑。
(2)规范发布信息。发布信息要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权威性原则,确保信息发布规范有序。 4. 科学处置原则
(1)分类处置。根据网络舆情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置措施。
(2)依法依规处置。在处置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处置工作合法合规。 5. 引导舆论原则
(1)正确引导舆论。对网络舆情事件,要积极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遏制负面舆情。
(2)加强舆情监测。对网络舆情动态,要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不良舆情。
6. 沟通协调原则
(1)加强部门沟通。各部门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及时传递和共享。 (2)积极与媒体沟通。与媒体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回应媒体关切,引导媒体报道。 7. 预防为主原则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2)建立健全机制。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测和预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8. 责任追究原则
(1)明确责任主体。对网络舆情事件处置不力、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2)严格考核问责。将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纳入考核范围,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三、结语
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原则是指导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基本遵循。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严格执行预案原则,切实提高网络舆情应急处置能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作出积极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