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成都地区1951—2010年降水年变化分析

2023-09-1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成都地区1951—2010年降水年变化分析

作者:王若男等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第18期

摘 要:为了解成都地区60a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并预测短期内成都地区降水趋势,为区域农业生产和防汛抗旱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采用滑动平均、突变性检验方法分析了成都地区1951-2010年以来降水量变化特征,对成都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趋势及突变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a来成都市年降水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20世纪60、80年代以偏多为主,其余年代以偏少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明显减少。 关键词:成都市;降水量;滑动平均;突变性检测

中图分类号 P4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8-146-02 1 引言

近年来,气象学者们对中国各地区近代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如:唐佑民分析了我国西北区夏季降水异常与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季节演变[1];戴瑛、刘富明[2]讨论了太平洋海温异常与西北地区夏季降水等等。但目前针对小区域气候变化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3],而研究小区域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灾害预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成都市地处于于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交接地带,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其东西2地呈现不同气候状况。成都市东、西2部分由于地域海拔高度相差悬殊,热量随海拔高度急增而减少,从而呈现出东暖西凉2种气候类型并存的格局,冬春两季降水偏少,夏秋相反,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可达900~1 300mm。成都地区汛期的降水类型基本可以分成2种,且各自有其变化规律,但共同点是成都中部区域降水量较之四周偏少,这是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的地势特点对成都地区汛期降水变化规律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成都地区近60a的降水变化,从时间序列角度进一步分析成都地区降水的变化规律。 2 资料和方法

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央气象台1951-2010年逐年降水量。成都位于四川平原中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年总降水量为918.2mm,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别为225mm和229mm,降雨最少月份为12和1月,月降雨量6mm左右,暴雨期普遍出现在5~9月,常年暴雨出现的始终期分别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 3 数据统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1 滑动平均 方法如下:

[xj=1ki=1kxi+j-1,j=1,2,…,n-k+1]

其中k为滑动长度,相当于低通滤波器,当采用5步滑动时k=5[4] 。

3.2 滑动t检验法 通过2组样本的平均值差异来考察是否显著来检验突变。对于总样本量为n的序列x,人为设置一时刻j作为基准点,取前后长度分别为n1、n2的2个子序列(一般取n1=n2),进行连续滑动计算,从而得到t的统计量序列。给定显著性水平α,确定临界值tα,若Tj 4 结果与分析

4.1 降水年变化 分析时主要从滑动平均序列曲线图来诊断其变化趋势。由图1所示,成都市近60a降水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变化不是特别大。20世纪50~60年代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20世纪60~70年代先是升高达60a峰值再下降;20世纪70~80年代先下降到最低点随后又升高之后又下降;1980-2010年期间变化较小几乎持平。由此分析可得结果:成都地区近60a年降水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4.2 突变性检验 运用滑动t检验方法对成都市年平均降水量进行检验,即通过考察2组样本平均值的差异是否显著来检验突变。由图3所示,当n=60时,|t| 5 结论

通过对成都近60a年均降水情况趋势分析,可见近60a来成都市年降水呈现总体减少,20世纪60、80年代以偏多为主,其余年代以偏少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1]唐佑民.我国西北夏季降水异常与太平洋海温季节演变的关系[J].地理学报,1992,5. [2]戴瑛,刘富明.太平洋海温异常与西南地区夏季降水[J].成都气象学院报,1991,01:18-25.

[3]刘晓君.开封市近60年温度和降水年际变化分析[J].河南科学,2012,30(9):1327-1330.

[4]高巍,赵雷,孙雪,等.辽宁省本溪市近60年气候变化态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4):6406-6408,642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张成娟,王延朝,常禹.1961~2006年福建省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4).

(责编:张宏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