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2006-2020年)
xxxx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十月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目 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4
第一节 区域概况 ....................................................................................... 4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4 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 4 第四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5
第二章 规划目标及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 7
第一节 总体规划目标............................................................................... 7 第二节 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 7
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 9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9 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 ............................................................ 11
第四章 主要用地安排 .......................................................................... 12
第一节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 12 第二节 统筹建设用地............................................................................. 13 第三节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 14 第四节 土地整治 ..................................................................................... 15
第五章 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 16
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 16 第二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 19
第六章 近期用地安排 .......................................................................... 22
I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第七章 村级土地利用控制 .................................................................. 23
第一节 村级土地利用控制 .................................................................... 23 第二节 加强乡(镇)级土地利用宏观调控 ........................................ 28
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29
第一节 法律措施 ..................................................................................... 29 第二节 行政措施 ..................................................................................... 29 第三节 经济措施 ..................................................................................... 30 第四节 公众参与 ..................................................................................... 30
II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前 言
一、规划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合理保障各行业合理用地需求,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
二、规划原则
(一)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为根基,按照稳定和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立足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科学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
(二)坚持严格保护耕地。规划修编是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为根基,按照稳定和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立足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严格保护耕地。
(三)强化土地宏观调控性,控制与弹性操作相结合。按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加强和改进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增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不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土地利用活动需要进行刚性控制,对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观测性的要灵活控制。
(四)加强土地生态建设。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突出北方小城镇特色,发挥环境优势,立足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统筹安排生态、生产和生活用地,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促进生
1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态文明发展。
(五)统筹各业各类用地。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根本宗旨,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配置各业各类用地,引导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小城镇迅猛发展。
三、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二)政策文件
(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51号);
(2)《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3)《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
(三)技术规范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2)《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3)《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4)《土地开发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 1011—2000)。
2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四)相关规划
(1)《尚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xxxx镇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规划(1997—2010年)》; (3)《xxxx镇土地整治总体规划》。 四、规划任务及期限
(一)合理安排各业用地。(二)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三)制定土地用途管制的规则。(四)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
已批准的《规划文本》为基础,由xxxx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尚志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批准。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批准后,具有法定效力,必须严格执行,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规划修编以2005年为基期年,以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以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规划范围是xxxx镇行政管辖范围。
3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区域概况
xxxx镇因境内有海拔805公尺的xxxx而得名。位于尚志市西北部,距黑龙江省哈尔滨市82公里。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镇。幅员面积64315.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55653.0公顷,耕地面积6425.0公顷。现有11个行政村,53个自然屯,全镇总人口3万人。xxxx镇交通十分便利,301国道及滨绥铁路横跨全境,是尚志市一颗璀璨的明珠,xxxx镇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正朝着和谐、民主的小康社会迅猛发展。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2005年xxxx镇现有土地总面积64315.0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62673.0公顷,占本行政区土地总面积的97.4%(其中耕地面积6425.0公顷,林地面积55653.0公顷,园地面积113.0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482.0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25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887.0公顷,交通水利用地面积324.0公顷,其他建设用地面积48.0公顷);其他土地面积383.0公顷,占本行政区土地总面积的0.6%(其中水域面积188.0公顷,自然保留地面积195.0公顷)。
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
一、生态环境较好,森林覆盖率较高
4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2005年,xxxx镇林地面积55653.0公顷,全镇林地覆盖率86.5%,高于全省林地覆盖率的16.5%,生态环境较好。
二、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农业后备土地资源较少 2005年xxxx镇土地利用率高达99.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镇土地开发较早,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农业后备土地资源较少,已无大片荒原可开发。今后在土地利用上应以内部挖潜为主,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三、低山丘陵地区,多种特色山产品
xxxx镇为低山丘陵地区,全镇林地总面积55653.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6.5%,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较好,当地具有丰富的山产品资源。
第四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用途过于单一
由于xxxx镇为低山丘陵地区,山地坡地面积较大,林地面积较高,森林覆盖率高达86.5%,农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7.4%,土地用途较为单一。
二、土地开发随意性较大,土地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滞后,土地宏观管理缺乏科学依据,同时过去对外商、国内投资方等用地选址过于迁就,造成土地开发随意性较大、布局不够合理等现象,不利土地利用与保护协调工作。
三、耕地分布较为零散,不宜开发
5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xxxx镇低山丘陵地区,耕地分布较为零散且多为坡耕地,不宜于耕作开发,可开垦后备资源较少,2005年年末耕地面积6425.0公顷,坡耕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2.5%。
6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第二章 规划目标及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第一节 总体规划目标
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有关政策,确保规划范围内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优化土地资源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稳定辖区范围内基础性生态用地数量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第二节 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按照尚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结合xxxx镇土地资源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状况、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资料,确定xxxx镇土地利用总地规划的各项具体目标如下:
一、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严格执行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制度、政策,规划期内确保耕地与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保持在5524.0公顷,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4620.0公顷。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保持在5773.0公顷,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4620.0公顷。
二、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按照上级规划确定的主要控制指标,结合xxxx镇的土地利用现状,至2010年,本辖区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1482.0公顷以内,其中:
7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城乡建设用地981.0公顷(包括城镇工矿用地面积584.0公顷,农村居民点面积397.0公顷),交通水利用地面积308.7公顷,其他建设用地面积48.4公顷;至2020年,本辖区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1716.0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026.0公顷(包括城镇工矿用地面积615.0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411.0公顷),交通水利用地面积641.6公顷,其他建设用地面积48.4公顷。
三、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
规划期内要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统筹存量与增量建设用地利用。2006—2020年,各项建设占用耕地51.0公顷。
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规划中优先注重国土生态屏障用地布设,设定核心生态网络体系,维护和改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维系河道、林地、自然保留地等的自然形态;维护营造“四旁”植树和农田林网建设;提高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的处理率,使其达到70%以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根据上级下达指标结合xxxx镇土地利用现状,规划至2020年,本辖区林地面积56158.0公顷,林地覆盖率87.3%。
五、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2005年,xxxx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295.0公顷,用地集约化水平较低,提升潜力较大。规划至2010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322.0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有所降低;至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390.0公顷。
8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依据尚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安排,结合xxxx镇土地需求预测,按照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统筹城乡用地空间布局、保障科学发展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开发利用其他土地的原则,在xxxx镇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的基础上,规划期间对xxxx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做以下调整。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农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农用地面积为62673.0公顷,2010年调整为62661.8公顷,期间减少1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保持在97.4%;2020年调整为62262.4公顷,2011—2020年减少农用地39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降低为96.8%,规划期间农用地总面积减少410.6公顷。
(一)耕地调整:2005年,本辖区耕地面积为6425.0公顷;到2010年,耕地面积达5524.0公顷;到2020年,耕地面积达5773.0公顷。2006—2020年,各项建设占用耕地51.0公顷,期内减少耕地652.0公顷。
(二)林地调整:2005年,本辖区林地面积为55653.0公顷;2010年调整为56558.0公顷;到2020年调整为56158.0公顷,期内共增加林地面积505.0公顷。
(三)园地调整:2005年,本辖区园地面积113.0公顷;到2010年园地面积调整为152.0公顷;2020年调整为160.0公顷,规划期内增
9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加园地面积47.0公顷。
(四)其他农用地调整:2005年,本辖区其他农用地面积为482.0公顷;到2010年调整为427.8公顷;到2020年调整为171.4公顷。
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建设用地总面积1259.0公顷,2010调整为1276.6公顷,净增加1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保持在2.0%;2020年调整为1716.0公顷,远期增加43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提高到2.7%;规划期间建设用地规模增加457.0公顷。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2005年,本辖区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295.0公顷,农村居民点面积592.0公顷;到2010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达322.0公顷,农村居民点面积597.5公顷;到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达390.0公顷,农村居民点面积636.0公顷。
交通水里用地调整:2005年本辖区交通用地面积311.4公顷,水利用地面积12.6公顷;到2010年交通用地面积281.1公顷,水利用地面积27.6公顷;到2020年交通用地面积539.1公顷,水利用地面积102.5公顷。
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其他土地面积为383.0公顷,2010年调整为376.1公顷,2020年调整为336.1公顷,期间共减少其他土地46.9公顷。
(一)水域调整:2005年,水域面积为188.0公顷,规划期内不对水域进行调整。
(二)自然保留地调整:2005年自然保留地面积195.0顷,2010年调整为188.3公顷,2020年调整为148.4公顷,期内共减少自然保留
10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地面积46.6公顷。
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
按照保障耕地总量和质量,兼顾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用地。合理分配建设用地指标,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一、耕地布局优化
以增加有效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为目的,积极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为核心,统筹城乡建设发展和耕地保护,结合xxxx镇耕地资源及后备资源状况,优化耕地布局。
2005年xxxx镇耕地面积为6425.0公顷,2010年耕地保有量为5524.0公顷;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5773.0公顷。规划期间减少652.0公顷。
二、城镇工矿用地布局优化
按照尚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分解情况,至2020年xxxx镇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控制在615.0公顷以内。
城镇工矿用地布局主要保障本辖区重点建设项目。2006—2020年,新增城镇工矿用地195.0公顷。
三、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
按照尚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河西村、大同村、元宝顶子村纳入中心村镇,在规划期内纳入城乡建设用地。
11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第四章 主要用地安排
第一节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2005年xxxx镇耕地面积6425.0公顷,按照上级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2010年为5524.0公顷,2020年为5773.0公顷。xxxx镇耕地广泛分布于辖区内的各村屯。
2005年xxxx镇基本农田面积6354.0公顷,按照上级规划的基本农田目标,到2010年基本农田面积为4620.0公顷,到2020年面积保持为4620.0公顷,广泛分布于各个村屯。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完成耕地保有量指标 按照不占或少占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强化对城乡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通过严格的供地政策、严格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严格市场准入条件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非农业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建设项目选址必须遵守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2006—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量控制在51.0公顷以下,2010年耕地保有量达到5524.0公顷,2020年耕地保有量达到5773.0公顷。
二、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将耕地保护目标纳入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考核的内容,签订责任书,把年终耕地面积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把耕地保有量目标下达至村、组、户,层层分解落实保护责任。
12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第二节 统筹建设用地
一、城乡建设用地安排
合理分配乡(镇)级规划确定的城镇工矿用地指标,合理划定建新区规模,保障产业集聚区的用地需求。
xxxx镇作为尚志市旅游业重点开发的宝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物流中心、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生态林闲旅游中心。规划期内xxxx镇规划建设项目有xxxx旅游假区吕家围子太和宫、金河林源旅游度假村、金河林源旅游度假山庄、xxxx旅游风景区绿色农庄、冰城xxxx原生森林旅游度假村、xxxx进德乡村旅游种养产品观赏园、xxxx旅游区光辉滑雪度假村(一期)、xxxx旅游区光辉滑雪度假村(二期)馐美度假山庄、xxxx旅游区富民休闲垂钓度假村、xxxx旅游区雪都山庄、xxxx裕丰度假村、xxxx阿什河源头第一漂旅游风景区等多个项目建设。
二、基础设施用地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积极服务农村的供电、通讯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重大交通水利建设项目,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按照县级规划控制指标,依据南水北调水利专项规划,全镇规划期末交通水利用地指标为641.6公顷,规划期内xxxx镇规划建设项目有xxxx旅游区产权式度假酒店、xxxx吕家围子服务中心扩建项目、金满陵园、哈尔滨市元宝山陵园经营有限公司公墓扩建工程、滨绥线路改建工程等多个项目。
13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第三节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国土生态屏障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依托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辖区建成产业带上具有生态结构功能良好、生态环境整体良性循环的区域,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 一、采用多种形式,提高林地绿地覆盖率
首先,科学设计道路、河道两侧绿化布局;加大营造护村林建设力度,科学设置农田防护林网,减少机动车辆对农田村镇居民点的污染,保障居民舒适的生活环境;其次,在建设用地、农用地利用过程中,确定绿地最低覆盖标准。
二、推广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
倡导绿色农业,开展无污染、无公害等土地利用技术,积极开展污染防治与治理,减缓对水、土、气等环境的污染,保护优良舒适的人居环境、生产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
三、农田整理中重视防护林建设
遵循自然规律,农田整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强化防护林建设;适当保留坑塘等农田生态调节地块,为农田生物提供充足的栖息地、迁移通道。或者整体系统设计农田防护林系统,使农田昆虫、动物迁徙、繁殖、生存有足够空间。
四、保护饮用水源地
14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为了保证群众饮用水安全问题,在主要的地下水源、地表水源区、饮水源保护区,禁止各类建设工程,切实保护水源免受污染。同时,对区内农田利用采用绿色管理,注重水源的涵养、保护和补充,禁止使用有污染的农药化肥等,并对环境状况及时监测监督管制。
第四节 土地整治
至2020年,达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55.0公顷,项目区主要分布在民主村和合兴村。
加强农村土地整治,积极稳妥地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土地开发的用途和规模,稳步开发山坡地、荒草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进一步规范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加强土地开发调查评价,严禁陡坡开垦、毁林开荒等行为。切实做好开发土地的后续管理工作,确保被开发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和管理。
15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第五章 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
根据上级规划土地用途分区成果,结合xxxx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土地利用状况,将本辖区所辖土地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和林业用地区八个土地用途区。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指对耕地及其他优质农用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制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划期内该区土地面积为449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0%,广泛分布于全镇各个村镇。
管制规则: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鼓励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可进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的建设;土地整理复垦资金应当优先投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内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严禁安排城镇村建设用地和未列入项目清单的其他非农建设项目;在不突破规划基本农田规模的前提下,列入项目清单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时不再补划,简化相应用地报批程序。
二、一般农地区
一般农地区:指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
16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划期该区土地面积为296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6%。
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区内现有的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和园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不得破坏、污染荒芜区内土地;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
三、城镇建设用地区
城镇建设用地区:指为城镇建设需要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包括现有的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期内新增的城镇发展用地;附属于城镇和村镇的开发区、工业小区等现状及规划建设用地。规划期该区土地面积为332.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
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其使用需符合经批准的城市、建制镇建设规划;区内城镇建设应优化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四、村镇建设用地区
村镇建设用地区:指为农村居民点(村庄和集镇)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包括规划期内重点发展的村庄、集镇现状及规划建设用地;维持现状的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村庄集镇的工业小区、集贸市场、学校等现状及规划建设用地。规划期该区土地面积为703.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
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村庄、集镇建设;区内土地使用
17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应符合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五、独立工矿区
独立工矿区:指为独立于城镇村之外的采矿用地以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发展的需要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划期该区土地面积为98.0公顷,占土地总面的0.2%。
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工业用地;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六、风景旅游用地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指具有一定游览条件和旅游设施,为人们进行观赏、休憩、娱乐、文化等活动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划期该区土地面积为386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
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不允许进行破坏景观资源的旅游活动;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保护区规划;进行观赏、娱乐、文化活动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须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区内影响景观保护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不得占用保护区核心区的土地进行新的生产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
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指基于维护生态环境安全需要进行土地
18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利用特殊控制的区域。规划期该区土地面积为15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
管制规则:鼓励合理开发本区的荒废地和其他土地植树造林;禁止破坏或缩短本区具有生态意义的林木、荒草地,禁止在本区内进行与保护无关的各类建设。
八、林业用地区
林业用地区:指为发展林业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划期该区土地面积5170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0.4%。
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的营林设施用地,规划期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区内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不得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禁止占用区内有林地、耕地进行非农建设。
第二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加强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确定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从而在区域范围内形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一、允许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是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现状和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
规划期末允许建设区面积102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
19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 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4、允许建设区边界(规划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二、有条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是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
有条件建设区面积10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 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
2、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三、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是指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限制建设区面积6302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8.0%。
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
20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发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
2、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严格控制线性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
四、禁止建设区
xxxx镇禁止建设区面积15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 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合的各项建设。
2、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规对本区进行管理,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
3、杜绝发生污染环境现象,保护好本区的生态环境。
21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第六章 近期用地安排
根据xxxx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镇区和产业发展规划,交通水利规划以及土地供求状况,对近期土地利用作如下安排:至2010年,耕地保有量面积5524.0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保有量不低于4620.0公顷,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1482.0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981.0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584.0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397.0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面积501.0公顷。
近期规划内xxxx将规划建设猫儿山旅游区光辉滑雪度假村(一期)、xxxx旅游风景区绿色农庄等旅游环保项目。
22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第七章 村级土地利用控制
第一节 村级土地利用控制
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按照乡(镇)级规划目标,结合各行政村耕地现状,规划期内建设占用和补充潜力、耕地布局和结构调整等情况,对全部行政区耕地保护目标的各行政村进行合理分解,并结合实地,确定耕地保护地块,确保全镇目标的实现。
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按照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调控要求,结合村镇建设、基础设施布局、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实际情况,确定规划期末各行政村建设用地新增规模,进而确定各行政村建设用地总规模。根据确定的各行政村规划期末建设用地总规模划定其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协调各行政村内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布局,统筹安排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
三、各村主要控制指标 一、阿城市白炭村
土地面积197.8公顷,其中耕地44.2公顷。规划期内不对其进行调整。
二、阿城市青龙山村
土地面积43.2公顷,其中耕地18.5公顷,到2020年耕地面积13.3
23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公顷,全部为基本农田。
三、阿什河
土地面积28.9公顷,其中建设用地4.8公顷。规划期内不对其进行调整。
四、大房子村
土地面积1366.6公顷,其中耕地433.8公顷,建设用地88.5公顷。土地利用应以优先安排农业用地为主,在保障生态环境建设基础上安排城乡建设,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423.7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13.8公顷,安排新增建设用地33.9公顷。
五、大同村
土地面积788.7公顷,其中耕地347.0公顷,建设用地45.3公顷。土地利用应以优先安排农业用地,统筹安排城市发展建设为主,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388.3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71.6公顷,安排新增建设用地40.9公顷。
六、东北林学院
土地面积21609.8公顷,其中耕地87.6公顷,建设用地54.4公顷。土地利用应以优先保障农业用地,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用地,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12.1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2.1公顷。
七、富民村
土地面积1181.5公顷,其中耕地386.9公顷,建设用地55.8公顷。土地利用应以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同时需保障城乡建设用地,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223.3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31.3公顷,安排新增建设用地36.9公顷。
24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八、哈尔滨体育学院滑雪基地
土地面积35.2公顷,其中耕地11.3公顷,建设用地20.1公顷。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12.5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2.5公顷。
九、河西村
土地面积117.5公顷,其中耕地102.3公顷,建设用地52.1公顷。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到2020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20.5公顷。
十、红布村
土地面积1481.8公顷,其中耕地646.8公顷,建设用地73.1公顷。土地利用应以优先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同时需保障城乡建设用地,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732.8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39.9公顷,安排新增建设用地26.7公顷。
十一、xxxx钢厂
土地面积77.8公顷,其中耕地14.4公顷,建设用地34.7公顷。规划期内不对其进行调整。
十二、xxxx开元寺
土地面积0.4公顷,规划期内不对其进行调整。 十三、xxxx林场
土地面积19283.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85.5公顷,建设用地面积90.8公顷,规划期内土地利用应以保护生态环境,对部分耕地进行退耕还林,维持生态平衡。到2020年耕地面积为256.4公顷,划定基本农田面积176.4公顷。
十四、xxxx镇
土地总面积37.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5公顷,建设用地面积30.5
25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公顷,到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35.6公顷。
十五 xx村
土地面积1399.0公顷,其中耕地578.6公顷,建设用地52.7公顷。土地利用应以优先保障农业用地,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同时需保障城乡建设用地,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724.3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50.9公顷,安排新增建设用地58.8公顷。
十六、xx村
土地面积9976.5公顷,其中耕地689.5公顷,建设用地228.0公顷。土地利用应以大力发展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502.0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85.6公顷,安排新增建设用地68.7公顷。
十七、xx村
土地面积1203.6公顷,其中耕地597.6公顷,建设用地48.6公顷。土地利用应以优先发展城乡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耕地保有量不降低,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469.7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89.8公顷,安排新增建设用地48.2公顷。
十八 xx村
土地面积1641.9公顷,其中耕地428.7公顷,建设用地197.6公顷。土地利用应以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耕地质量不降低数量不减少,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445.5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72.1公顷,安排新增建设用地23.8公顷。
十九 xx村
土地面积221.8公顷,其中耕地205.8公顷,建设用地4.4公顷。土
26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地利用应以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121.2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20.2公顷,安排新增建设用地11.1公顷。
二十、xx林场
土地面积126.7公顷,其中耕地64.3公顷,到2020年耕地面积22.5公顷,划定基本农田面积22.5公顷。
二十一、xx站
土地面积9.2公顷,其中耕地2.7公顷,建设用地1.9公顷。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3.2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2公顷。
二十二 xx村
土地面积166.2公顷,其中耕地88.8公顷,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38.8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8.8公顷。
二十三、xx村
土地面积2046.7公顷,其中耕地619.9公顷,建设用地78.7公顷。土地利用应以优先保障农业用地,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持生态建设,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957.3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81.7公顷,安排新增建设用地16.9公顷(规划期内缩并居民点面积1.5公顷)。
二十四、xxxx村
土地面积1274.3公顷,其中耕地467.3公顷,建设用地97.3公顷。土地利用应以保障耕地保有量不降低的基础上发展城乡建设,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425.7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84.3公顷,安排新增建设用地65.2公顷。
27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第二节 加强乡(镇)级土地利用宏观调控
1、乡级规划应严格执行县级规划所确定的原则、目标和任务 各镇编制的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认真落实县级规划确定的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用地调整指标等,做好县、乡、村三级衔接,安排好乡级规划的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并同时将乡级规划指标落实到各村。
2、乡级规划应确定每块土地的用途
乡级规划应根据土地利用条件和状况,将县级规划安排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补充耕地面积等指标落实到地块,确定每一块土地的规划用途。
3、乡级规划图必须标明每块地用途、编号和面积
乡级规划图应将各地块的用途、编号和面积进行标注,建立土地利用的信息平台,有利于土地的有效利用,便于各地块信息的掌握。
28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在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新形势下对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的新要求及对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生的新趋势、对不同区域影响程度的差异,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规划文本》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具有法定效力。各有关部应按照《规划文本》要求认真组织落实规划实施措施,保障《规划文本》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第一节 法律措施
深入开展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教育进一步提高依法用地、按规划用地的意识,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按照规划合理利用土地。严格依法管理土地,积极推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违反规划占地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对于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进行违法建设的,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予以拆除。对于严重破坏基本农田的,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节 行政措施
一、严格执行规划许可制度
积极引导项目用地履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配合履行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将项目用地规划审核前置。依据规划调控土地利用规模、结构、空间布局,切实解决脱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选址、
29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立项现象。
二、建立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责制度
在规划编制、审查报批和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严格实行规划问责制度,在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不得擅自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用途,不得随意对已批准的规划进行调整。
三、严格落实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落实和实施上级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加大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切实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
第三节 经济措施
一、加大对耕地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
积极协调市、区级土地开发整理资金,争取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资金投入力度,为提高耕地生产能力提供自己保障。
二、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源市场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 通过维护和强化市场管理,确保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有效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导向作用。运用经济杠杆抑制多占、滥占和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
第四节 公众参与
一、实施公示与公众参与制度
公开规划内容、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有关要求,公开土地管理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公开按规划审批和审查用地的结果。让社会各
30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界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重要性,自觉遵守、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规划修编与调整的听证制度,广泛听取xxxx镇各社会阶层群众的心声,对大规模土地开发项目和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益的项目实行听证。
二、做好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依法公告。要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对修编规划的目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宣传,以增加群众对规划修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规划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31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表1 xxxx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单位:公顷 指标 一、总量指标 1、耕地保有量 2、基本农田面积 3、园地面积 4、林地面积 5、草地面积 6、建设用地规模 (1)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 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2)交通水利及其它用地规模 二、增量指标 1、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2、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 3、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4、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 三、效率指标 1、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平方米)
2005年 6425 6354 113 55653 0 1259 887 467 420 372 2010年 5524 4620 152 56558 0 1482 981 397 584 501 2020年 5773 4620 160 56158 0 1716 1026 411 615 690 457 365 51 155 140 指标属性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 — — — — 32
— — — — —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表2 xxxx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 基期年 近期目标年 规划目标年 规划期间面积地 类 增减 面积 比重% 面积 比重% 面积 比重% 耕地 园地 农 用 地 林地 牧草地 其他农用地 农用地合计 城乡建设用地 建 设 用 地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 城镇工矿用地 农村居民点用地 交通用地 水利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6425.0 113.0 55653.0 10.0 0.2 86.5 5524.0 152.0 56558.0 8.6 0.2 87.9 5773.0 160.0 56158.0 9.0 0.2 87.3 -652.0 47.0 505.0 — 482.0 62673.0 295 592 311.4 12.6 48.0 1259.0 188.0 195.0 383.0 64315.0 — 0.7 97.4 0.5 0.9 0.5 0.0 0.1 2.0 0.3 0.3 0.6 100.0 — 427.8 62661.8 322 597.5 281.1 27.6 48.4 1276.6 187.8 188.3 376.1 64314.5 33
— 0.7 97.4 0.5 0.9 0.4 0.1 0.1 2.0 0.3 0.3 0.6 100.0 — 171.4 62262.4 390 636 539.1 102.5 48.4 1716.0 187.7 148.4 336.1 64314.5 — 0.3 96.8 0.6 1 0.8 0.2 0.1 2.7 0.3 0.2 0.5 100.0 — -310.6 -410.6 95 44 227.7 89.9 0.4 457.0 -0.30 -46.6 -46.9 建设用地合计 其 他 土 地 水域 自然保留地 其他土地合计 土地总面积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表3 xxxx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
单位:公顷 规划期间补充耕地面积 基期耕地面积 增加 合计 50 土地整理复垦 23 土地 开发 27 减少 合计 — 规划期间减少耕地面积 建设 占用 16 规划期期末 间净 耕地 增(+)保有量 减(-) -901 5524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其他 灾毁 退耕 规划近期 6425 — — 835 4620 规划远期 6425 184 39 66 79 — 35 — — 249 5773 4620 规划期 6425 234 62 93 79 — 51 — 835 -652 5773 4620 年均增减
— 15.6 4.1 6.2 5.3 — 3.4 — 55.7 -43.5 — — 34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表4 xxxx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
单位:公顷 规划近期 项 目 合计 一、城乡建设用地 1、城镇 2、农村居民点 3、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二、交通用地 三、水利设施 四、其他建设用地 总计 年均占地
规划远期 占用 耕地 12.2 10.3 1.0 0.9 — 3.8 — 16.0 2.3 合计 106.5 126.8 -27.0 6.7 258.0 74.9 — 439.4 15.6 占用 农用地 107.3 123.6 — 3.7 184.0 38.4 — 329.7 10.7 占用 耕地 19.8 17.7 — 2.1 15.0 0.2 — 35.0 1.1 合计 139.0 150.0 -26.0 15.0 227.7 89.9 0.4 457.0 30.5 规划期合计 占用 农用地 129.0 142.0 1.0 6.0 184.0 52.0 — 365.0 24.3 占用 耕地 32.0 28.0 1.0 3.0 15.0 4.0 — 51.0 3.4 占用 农用地 21.7 18.4 1.0 2.3 — 13.6 — 35.3 13.7 32.5 23.2 1.0 8.3 -30.3 15.0 0.4 17.6 14.9
35
x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
表5 xxxx镇土地整治规划表
单位:公顷 调整至地类 类 型 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其他农用地 合计 1.土地整理(如农田、农村居民点、工矿等用地整理) 2.土地开发(如荒草地、滩涂苇地等其他土地开发) 155 2 — — — 157 893 45 — — — 938 合 计
1048 47 — — — 1095
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