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机夜课图记
作者:蒋士铨
译 文 文 本
原 文
文 本 我的母亲姓钟,名叫令嘉,出身于南昌府名门望族,排行第九。她在小时候和几个哥哥一起跟着我外祖父滋生公读书,十八岁嫁给我父亲。那时我父亲四十多岁,性情侠爽,爱结交朋友,喜把财物施舍给别人,散给人家许许多多金钱,使得家里箱柜里东西都一空如洗。家中常常宾客满座,我母亲拿
下金玉首饰,换了钱办酒席,席上酒菜丰盛,毫不减色。结婚两年,生下我,家境更加衰落,她经历了穷困的生活,别人都不能忍受的,我母亲却心情坦然没有忧愁的样子。亲戚和同族人,个个赞她贤慧。由于这样,我父亲能再到北方去做官,把我母亲和我寄放
外祖父家靠他们生活。
[1/5]
吾母姓钟氏,名令
嘉,出南昌各族,行九。幼与诸兄从先外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
珥,治酒浆,盘罍间未 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府君由是计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
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我《四书》
执笔,乃镂竹枝为丝,
几句。为了我太小,不会拿笔,她就削竹枝
断之,诘屈作波磔点
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
画,合而成字,抱铨坐
画,拼成一个字,把我抱上膝盖教我认字。
膝上教之。既识,即拆
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我十个
去。日训十字,明日,
字,第二天,叫我拿了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
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
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到我六岁时,
母亲才叫我拿笔学写字。我外祖父家素来不富裕,经历了几年的灾荒,收成不好,生活
素不润,历年饥大凶,
格外窘迫。那时候我和年幼的仆役的衣服鞋
益窘乏。时铨及小奴衣
帽,都是母亲亲手做的。母亲精于纺织刺绣,
服冠履,皆出于母。母
她所做的绣件、织成品,叫年幼的仆役带到
工纂绣组织,凡所为女
市场上去卖,人们总是抢着要买。所以我和
工,令小奴携于市,人
年幼仆役从来衣冠整洁,不破不烂。
辄争购之;以是铨及小
奴无褴褛状。 无误乃已。至六龄,始 令执笔学书。先外祖家
《鸣机夜课图记》 鸣机夜课图记
[1/5]
2003/01/25 作者:蒋士铨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2/5]
外祖父高身材、白胡子,喜欢喝酒。酒喝 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得高兴,就大声念他做的诗,叫我母亲指出诗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句的缺点。母亲每指出一个字不妥当,外祖父令吾母指其疵。母每指一字,就斟酒一杯喝下肚;指出几个字以后,他就乐先外祖则满引一觥;数指之乎平地捋着胡须大笑,举起酒杯大声说:“想不后,乃陶然捋须大笑,举觞到我老汉竟有这样的好女儿!”接着抚摩我的头自呼曰:“不意阿丈乃有此
顶,说:“乖孩子!你将来用什么来报答你娘女!”既而摩铨顶曰:“好儿子,啊?”我年纪小不会回答,就投到母亲怀里,眼尔他日何以报尔母?”铨稚,泪索索地流下来,母亲抱了我也伤心起来,檐不能答,投母怀,泪涔涔下,下的风,吹着几上的烛,象是非常伤感,同情母亦抱儿而悲;檐风几烛,
人们的哀伤。
若愀然助入以哀者。
回忆我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具,全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下小凳子上看着书读。母亲一边手里操作,一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错在一起。我不起劲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 了,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了我,又抱了我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日:“儿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叫我怎么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去见你爸!”到半夜里,很冷,母亲坐在床上,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衣服用胸口的体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
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倦了,就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在母亲怀里睡着了。过了一会,母亲摇我,说: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可以醒了!”我张开眼,看见母亲脸上泪流满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面,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我的几位姨妈曾经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对我母亲说:“妹妹啊,你就这一个儿子,何苦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要这样!”她回答说:“儿子多倒好办了,只有尔!”对曰:“子众,可矣;儿
一个儿子,将来不长进,我靠谁呢!”
一,不肖,妹何托焉!”
[2/5]
鸣机夜课图记
文 本
《鸣机夜课图记》
2003/01/25 作者:蒋士铨
原 文
译 文 文 本
[3/5]
庚戌年,外祖母病势严重。母亲侍候外祖 庚戌,外祖母病且笃,母,所有病人吃的汤药、茶水、食物,母亲一母侍之,凡汤药饮食,必亲定先尝过再给她吃。服侍四十昼夜,没有倦怠尝之而后进,历四十昼夜,的样子。外祖母临死前,流着眼泪说:“女儿身无倦容。外祖母濒危回,泣 体本来虚弱,现在为了服侍我,比哪个哥哥都曰:“女本弱,今劳瘁过诸兄,劳累,真把你拖垮了。哪天我女婿回来,替我惫矣。他日婿归,为言:„我说:„我死没有别的怨恨,只恨看不见我外孙成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
家立业‟。希望你们好好诱导他!”说完就死了。其善诱之!”语讫而卒。母哀母亲万分哀伤,七天不饮不食。亲戚和邻里,毁骨立,水浆不入口者七日。当时人人夸她是孝女,到现在还是这样说的。 闾党姻娅,一时咸以孝女称,
至今弗衰也。
我九岁时,母亲教我学《礼记》、《周易》、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毛诗》,都能够背诵。她有空又抄下唐宋诗《周易》、《毛诗》,皆成人的诗,教我朗诵古诗。母亲和我两人都身体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弱、多病。每当我生病,母亲就抱了我在室内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来回走动,自己不睡觉;我病稍稍好一点,她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戏。母亲生病,我总是坐在她枕边不离开。母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亲看着我,常常一句不说,很悲伤的样子,我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 也很伤心地依恋着她。我曾经问她:“娘,您心 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里不快活吗?”她说:“是不快活。”“那末怎么能铨亦凄楚依恋之。尝问日:“母让娘高兴呢?”她说:“你能把读的书背给我听,有忧乎?”曰:“然。”“然则何我就高兴了。”于是我就背书,琅琅的书声,和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药罐煎药水沸声和在一起。母亲微笑着说:“你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看,我的病好些了!”从此,母亲生病的时候,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我就拿了书在她床边读书,这样,她的病就会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
好。
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3/5]
《鸣机夜课图记》 鸣机夜课图记
2003/01/25 作者:蒋士铨
原 文 文 本
文 本 译 文
[4/5]
我十岁时,父亲回家来了,过了一年,父亲
十岁,父归。越一载,
带着母亲和我,一起出门,到过河北、陕西、山
复携母及铨,偕游燕赵秦魏
西、河南、山东、江苏、湖南、湖北好多地方。
齐梁吴楚间。先府君苟有过,
父亲做错了事情,母亲一定认真地用委婉的话规
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
劝他;遇到父亲发怒不听她的,她就屏住气不说
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
了,等父亲消了气,又反复劝说,到父亲听了她
之,听而后止。先府君每决
的话才停止。父亲每次审理有关人命的重案,母
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
亲总是拉着我立聋他桌子前面说:“您不要忘记, “幸以此儿为念。”府君数颔 您还有这样一个儿子!”父亲就频频点头。父亲
之。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
在外地的寓所,督促我读书时,脾气急躁,我稍
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
有一点不认真,他就发怒,把我丢在一旁,几天
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
不理睬我,母亲就流着眼泪打我,叫我跪在地上,
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
把书读熟才放过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所以,
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
我从不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母亲对我的教
母教由是益以严。
育,也因此而更加严格。
过了十年,我们回乡,在鄱阳县定居下来, 又十载,归。卜居于鄱 我那时将近二十岁。第二年,娶妻子张氏。母亲 阳。铨年且二十。明年,娶
把媳妇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教她纺纱织布、刺妇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
绣缝纫,象我小时候救我读书一样。
绩织纤事,一如教儿时。
铨生二十有二年,未尝
我生下二十二年,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有
去母前。以应童子试,归铅
一次,因为要应童子试,回到原籍铅山,向母亲
山,母略无离别可怜之色,
告别,她一点也没有舍不得我离开的神情。后来
旋补弟子员。明年丁卯,食
我考中了秀才。第二年是丁卯年,领到了廪膳生
廪饩;秋,荐于乡,,归拜
的生活补贴费;秋天,中了举人。回来拜见母亲,
母,母色喜。依膝下廿日,
母亲脸上现出了高兴的表情。在父母身边住了二
遂北行。每念儿,辄有诗;
十天,就到北方去。母亲每次想念我,总写诗, 未一寄也。明年落第,九月但是一首也不寄给我。第二年我考试落第,九月
归。十二月,先府君即世,
份回家。十二月份,父亲去世。母亲哭得死去活
母哭而濒死者十余次,自为
来十几次,自己写了祭文祭父亲,共有一百多句,
文祭之,凡百余言,朴婉沉
辞句真诚衷婉而沉痛,听到的人不论是亲疏老
痛,闻者无亲疏老幼,皆呜
幼,个个嗓音哽塞、哭不成声。这一年,母亲四
咽失声。时,行年四十有三
十三岁。
也。
[4/5]
鸣机夜课图记
文 本
《鸣机夜课图记》
2003/01/25 作者:蒋士铨
原 文
译 文 文 本
[5/5]
己巳,有南昌老画师游
己巳年,有位南昌的老画师来到鄱阳,年鄱阳,八十余,白发垂耳,纪八十多岁,满头的白发长过两耳,能够画人能图人状貌。铨延之为母写的相貌。我请他来给我母亲画幅小像,因此,小像,因以位置景物请于母,我请示母亲,画像左右怎么安排景物,又问她:且问:“母何以行乐?当图之“娘用什么来娱乐,把这些画上去让娘高兴。”以为娱。”母愀然曰:“呜呼!母亲伤感地说:“唉!自从我到蒋家来做媳妇,自为蒋氏妇,尝以不及奉舅常常把赶不上侍候公婆认为遗憾;到今天,在姑盘匜为恨;而处忧患哀恸忧愁和痛哭里过了几十年:哭娘、哭爷,哭儿间数十年:凡哭母、哭父、
子、哭女儿短寿死去,现在又哭丈夫了!我欠哭儿、哭女夭折,今且哭夫缺的只是一死,有什么高兴的啊!”我跪下说:“尽矣!未亡人欠一死耳,何乐管如此,娘有没有想到什么高兴的事情却还没为!”铨跪曰:“虽然,母志有有得到的,望您同意画在这图像上,行不?”母乐得未致者,请寄斯图也,亲说:“只要我儿子和新娘子能够勤勤恳恳,不可乎?”母曰:“苛吾儿及新妇就可以了吗?在布机声里夜里教你念书,我老能习于勤,不亦可乎?鸣机太婆的愿望就够了,其他还有什么乐趣啊!” 课夜,老妇之愿足矣,乐何
有焉!”
于是,我从母亲处退出来,去把她的要求 铨于是退而语画士。乃告诉了画师。画师就画了幅秋夜的景色:堂屋图秋夜之景:虚堂四厂,一
里四面空敞,中间挂盏明亮的灯;屋外一株高灯荧荧;高梧萧疏,影落檐
大的梧桐,树影落在屋檐上;堂屋中间排一座际;堂中列一机,画吾母坐布机,画我母亲坐在机上织布,我妻子坐在母而织之,妇执纺车坐母侧;亲旁边摇纺车;屋檐下横摆一只书桌,映着桌檐底横列一几,剪烛自照凭上的烛光靠着窗栏上读着书的,是我,台阶下画栏而读者,则铨也。阶下一座假山,阶边的花和盆中的兰,抖抖瑟瑟,假山一,砌花盘兰,婀娜相在微风和清凉的月光下摇动。那个蹲在梧桐树倚,动摇于微风凉月中。其下捉蟋蟀玩的小孩子,和垂着短发、手拿羽毛童子蹲树根,捕促织为戏,扇在石上煮茶的女娃,就是书童阿同、丫环阿及垂短发、持羽扇、煮茶石
昭。
上者,则奴子阿同、小婢阿
昭也。
画好了这张图,母亲看了,非常喜欢。所 图成,母视之而欢。铨以,我特地把我母亲勤劳的一生,写了这篇概谨按吾母生平勤劳,为之略,
略的记叙,为的是请求著书立说、鼓励人们善 以请求诸大人先生之立言而行的大人先生,据此写出完善的文章来。
与人为善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