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更要贴近学生生活-

2020-04-16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更要贴近学生生活

小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分外的意义。小学生要感受世界,认识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必须要经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才能内化。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真实的道德认知。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从而构建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独到的个性。

一、利用课前活动,让学生充分触摸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它构建的综合性,它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依据学生生活范围的不断丰富,采用“同心圆法”将社会有关方面的内容综合为一体的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更加没有严格的课内与课外之分。课前准备活动是学生充分触摸社会的优良契机,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就必须利用好课前活动,让学生充分地与生活接触,获得第一手的生活材料。常用的活动形式有社会调查、访问、参观、资料收集等。

课前准备活动组织得好,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引起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这样的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形成对世界正确的认识和优良的品德,因而效果也是突出的。在教学《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一课前,我布置学生上课前向父母了解家人辛勤养育自己的故事,收集家庭中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小事,找寻生活中的照片,了解爸爸妈妈的过去、现在、醉心、生日等。学生课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课堂上就会积极展现,相互交流,为认知提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通过课堂活动,形成自己对生活的独到体验和认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又一基本特征是主体的活动性。活动是实现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生进一步获得对生活认知的有用中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有用的活动,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体验,提升认知,从而内化为情感、道德、价值观的优良因子。活动的生活化,是学生走进生活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设计

1 / 2

的活动不能成人化,不能有意理性化,不能完全模拟化,而要注重活动的开放性、情境性、真实性、趣味性。

在执教《生活处处有规则》一文时,我让全班同学在课堂上分小组活动,玩平时生活中自己最爱玩的游戏。有的小组利用无限的场地玩得井然有序,玩得开心、欢愉;有的小组则乱成一锅粥,玩得没有质量,而且很累。在玩游戏的对比中,学生们已经有了规则严重的体验,顺理成章,学生就能够理解规则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因为这些活动本身就是他们的生活。为了加深学生对规则的思考,我及时地让学生找生活中内隐的和显性的规则,思考有规则的有序、喜悦和无规则的纷乱、难受,并及时用多媒体展现出一幅生活有序、优美的画面,引起学生对有规则的优美生活的向往,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生活中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三、延伸课后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英勇尝试实践

曾有专家这样说:“课堂教育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统统的德育。”拓展延伸活动,就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和实践,也只有把学生课堂学习所得在生活中去尝试与实践,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践行道德要求,使他们的知、情、意、行得到统一,最后形成优良的品德行为习惯。

教学《爱护公用设施》一课时,通过课前的调查、访问,课堂活动中对公用设施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已经有了自觉爱护公用设施、注意安全的现代生活意识。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我针对本地破坏公用设施的现象,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开展保护公用设施的宣传活动。学生们对政府公用设施的建设情况以及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进行了宣传、报道,对保护公用设施发出了倡议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给校园里的公用设施贴上了警示语……当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同学们宣传保护公用设施的主动而冗忙的身影,我深知,这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延伸,更是思想品德的养成。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