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知识点归纳
一、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 輮 通 “煣”, 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 有 通 “又”。暴 通 曝, 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 通 “智”, 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 生 通 “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
1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殊句式
(一)状语后置句:
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判断句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者„„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者”“也”
2
是语气词,“者”用在结果分句后,表示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示解释的原因。)
2.臂非加长也。
3.声非加疾也。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四)省略句
1.輮(之)以(之)为轮。 2.輮(之)使之然也。
五、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六、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3
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古义:两个词。用,介词,因为;心,心思。
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藏身。
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今:人格高尚的人)
4
七、一词多义
1、于
青,取之于蓝。 (从,介词)
而青于蓝 (比,介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对于,介词)
2、而
《劝学》(节选)一文中共有16个“而”,弄清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对研读课文很有帮助,并且“而”是高考必考的18个文言虚词中的重点,《劝学》中的“而”的用法和意义归类如下:
(1)、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③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④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⑥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2)、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
5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此句也可表顺承。
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4)、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5)、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6)、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6
(2)、圣心备焉(语气词)
4.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5. 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取独)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代词代青)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的标志)
(4)非蛇鳝之穴 (的)
6.假
(1)善假于物也 (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
7
(4)因求假暂归 (假期,休假)
(5) 假以雄权 (授予,给予)
7.绝
(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停止)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世隔绝)
(3)以为妙绝(《口技》) (极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横渡)
(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 (断绝关系)
《劝学》练习
1.下边加横线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輮(róu)以为轮 金就砺(lì)则利 智(zhì)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bào) 须臾(yú) 驽(nú)马
C.善假(jià)于物 跬(kuǐ)步 金石可镂(1òu)
8
D.跂(qì)而望 骐骥(jì) 爪(zhǎo)牙
2.下列加横线词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舟楫(jì) 舆马(yú)
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
C.镂金(lóu) 驽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
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二螯(áo) 参省乎己(xǐng)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跬步( ) 参省( ) 骐骥( ) 槁暴( ) 须臾( ) 驽马( ) 靛青( ) 舟楫( ) 跂而望( )
4、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并注音:
1.其曲中规---- 2.声非加疾也---- 3.而闻者彰----- 4.假舆马者---
5.下列加横线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輮以为轮(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须臾(片刻)
9
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
C.绝江河(渡) 跬步(古代的半步) 驽马(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 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渊(深水) 风雨兴焉(起)
6.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
7、写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
( 1).知明而行无过 (2).君子生非异也 (3).輮使之然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8.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组( )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祝曰:“必勿使反”。⑥老妇必唾其面。⑦秦伯说,与郑人盟。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A.①③⑤⑦ B.②④⑦⑧ C.③⑤⑥⑧ D.①②④⑥
10
9.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D.假的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在那里 B.什么 C.助词 D.代词“之”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A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量词;功劳,功勋B.驾驶;工作,事情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D.量词;功能
(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D.横渡,横穿
10.“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11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⑥蟹六跪而二螯( )
1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2.上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子亦有不利焉 C.朝济而夕没版焉 D.将焉取之
1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不同的意思
A.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指: 今义指:
B.用心一也
古义指: 今义指:
14.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
①青,取之于蓝 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冰,水为之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⑧孤之有孔明,
12
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③⑦⑧ D.④⑤⑧
15.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