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主义发展论文

2023-12-11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社会主义发展论⽂

  ⼆⼗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是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遭受严重挫折的过程,其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社会主义发展论⽂,供⼤家参考。

  社会主义发展论⽂范⽂⼀: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  (⼀)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改⾰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了起来,主要建⽴了消费品、⽣产资料、资本、劳动⼒、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等市场,极⼤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世界第⼆位。综合国⼒显著增强。我国⼈均国民收⼊4930美元,已进⼊中⾼收⼊国家⾏列,⼴⼤城乡⼈民的⽣活⽔平和社会保障⽔平显著提⾼。但还要看到,⽬前还存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政府过多⼲预市场等问题。

  (⼆)⾯临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是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前,国际环境⽅⾯处于⾦融危机影响中后期,国际形势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主流,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国内⽅⾯,新⼀届政府坚定推进经济体制改⾰和其他领域的改⾰,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可以说机遇⼤于挑战。主要表现在:第⼀,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强固。第⼆,国内市场潜⼒巨⼤,社会总需求不断增加,消费拉动增长潜⼒巨⼤。第三,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综合运⽤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政⼿段,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及时果断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第四,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益显现。当前,我国⾯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先是经济增长处于“稳增长、保质量、增效益”的宏观调控时期,经济增速回落,市场需求环境发⽣变化。其次是经济结构调整⽐较缓慢,部分⾏业产能过剩问题进⼀步暴露。再次是科技创新能⼒不强,整体产业技术⽔平偏低,新兴产业带动作⽤较弱。总之,当前和今后⼀个较长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发⽣深刻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临着不⼩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更加注重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局,抢抓机遇,沉着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努⼒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稳步健康科学发展。

  ⼆、继续改⾰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继续深化体制改⾰

  1.加快⾏政管理体制改⾰,进⼀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有⼒的⽀撑和保障条件。新⼀届中央领导⼈上任伊始,就开始推进新⼀轮⾏政管理体制改⾰。改⾰的核⼼问题是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改⾰⽅向迈进。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政府职能转变要从以下三个⽅⾯着⼿:⼀是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经济与市场监管的职能,为市场主体与市场环境服务;⼆是政社分开,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三是政事分开,转变公共服务部门的职能,构建公共服务组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前,全国各地在⾏政审批制度改⾰中推⾏政务公开,让权⼒在阳光下运⾏,实⾏“两集中、两到位”的改⾰举措,做到了便民服务,就是⼀个成功的探索。

  2.深化经济体制改⾰,⼤⼒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深化经济体制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注⼊新的活⼒,从我国当前社会市场体系建设的现状看,培育、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应重点抓好以下⼏个⽅⾯。⼀要培育市场主体企业;⼆要培育各类要素市场;三要发展各类社会中介组织,有偿承接政府部分社会服务职能;四要健全市场运⾏机制,价格决定权交还给市场,政府不再⼲预;五要建⽴市场秩序规则,加强市场监管。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式

  1.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要⾛新型⼯业化道路,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主攻⽅向,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重点是

  推动⼯业转型升级,坚持⽤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加⼤⼒度,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减排,推动全产业链整体升级换代。

  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引领带动作⽤。要制定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各⽅⾯的积极性,⿎励引导社会资本投⼊新兴产业领域,提⾼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

  3.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涉及点多⾯⼴、带动就业多、消耗资源少、拉动增长作⽤强,已成

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产业结构⼀定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战略重点,不断提升服务业⽐重和⽔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社会主义发展论⽂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资本地位

  社会主义制度诞⽣后⼀开始都是建⽴计划经济体制,对商品、货币、价值这些经济范畴允许保留,⽽对资本(包括雇佣劳动与剩余价值)范畴就予以排除。计划经济中,⽤于投资⽽垫付的货币仍然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然⽽⼈们却不将其称为资本,没有雇佣劳动与剥削,何来资本?于是,需要换⼀个概念来称呼投资品的价值。经济学家曾经做过更改概念的努⼒。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基⾦”来代替“资本”。但这是不合适的,因为“基⾦”是⼀个社会上已有的概念,它已经被⽤于某个场合,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了这个概念,如“洛克菲勒基⾦”。当时我国采⽤的是“投资资⾦”概念,这个概念只能在投资场合才能反映其对象,到进⼊“循环”、“周转”过程中,就只能简称“资⾦”了。⽽资⾦概念不能说明其应⽤场合,资⾦既有⽣产资⾦⼜有消费资⾦,与价值增殖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权且采⽤的办法妨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的深度与准确度。看来,关键在于要创造⼀个社会上原来没有*的概念。⽼⼀辈经济学家卓炯在⼤⼒提倡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提议⽤“社本”来代替“资本”。这就分清了那个“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属性。但是,这⼀提议,如果在纯粹的公有制经济当中,尽管会带来⼝语转换上的⿇烦,还不会有⾏为上的障碍的话,在⼀个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社会就不好办了。仅以股份制企业来说,来⾃国有企业的股份叫“社本”,来⾃私⼈企业的股份叫“资本”,这就乱套了。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出去”,也不能说同时有“社本”和“资本”都到国外投资。因此,在当代经济中,沿⽤“资本”概念是不可避免的。其实,“资本”概念与商品、货币、价值等概念⼀样,⾸先是市场经济概念。只要认识资本具有⼀般属性与特殊属性这两重属性就不会勉强避开它了。区别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资本”,要从该概念的特殊属性来分析。为此,我们要分清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两个概念,所有制关系的不同是它们的基本区别。在九⼗年代我国确⽴了经济体制改⾰的⽬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理论界要努⼒做的,就是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资本”的不同属性区分开来。

  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实际表明:认识资本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共同点,不⽐认识资本在这两种社会经济制度与两种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区别容易。当前,经济理论⾯临的更⼤问题还不是资本的特殊属性,⽽是⼀般属性。问题的出发点是认识资本的本性,也就是资本逻辑。根据笔者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体会,资本逻辑可中两⽅⾯来认识。⼀是资本具有“死劳动吮吸或劳动”以求增殖的本能冲动。马克思对此早有说明:“⽽资本只有⼀种⽣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获得剩余价值,⽤⾃⼰的不变部分即⽣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2]资本追逐⾃⾝增值,在⽇常⽣活中表现为追求更多的利润,反过来就是追求更少的成本。这个动⼒机制,对于私⼈投资者,作为资本家,他只是⼈格化的资本,这不奇怪。但对于公有资本,这个逻辑仍然存在。公有资本的投资者,即使利润不归他所有,这个增值的幅度,也是其经济实绩的主要衡量尺度,也是他⼿中所能⽀配的财权的主要凭据。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使国家尽快摆脱经济落后局⾯,必须注重资本增值。当时注重的是宏观上的资⾦增值率,总体上的投资效率。为此国家对农村采取了统购统销政策,压低农产品价格,保证⽣活资料低物价,接着采取低⼯资政策;在职⼯⽣活条件上实施“先⽣产、后⽣活”,以求降低⼯业⽣产成本。这样造成的⽣活⽋账,本应在⽣产发展起来以后要偿还,可是⼀旦遇到不关⼼群众⽣活的“长官”,就会拖下来长期得不到解决。另⼀⽅⾯,对微观的资本增值,为严防对计划的⼲扰,却极⼒反对“利⼤⼤⼲、利⼩⼩⼲”,反对追求利润。因此,在计划经济强调宏观动⼒⽽压抑微观动⼒的特点当中,资本逻辑遭到分裂。进⼊市场经济时期,在企业获得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资本逻辑重归统⼀。公有企业⾃负盈亏、⾃谋发展,追求利润⾃然是企业必然的⽬标。公有制企业与私有制企业不同之处在于:利润不归企业经营者⾃⼰所有,因此,企业经营者不是资本的⼈格化。由于企业利润与经营者个⼈利益密切相关,这就⼜使共同的资本逻辑仍起作⽤。全⾯分析,对公有制企业追求利润,所受到的社会约束与道德约束要⽐私有制企业⼤得多。⼆是资本具有⽀配劳动者来推动社会化⽣产的客观作⽤。如果撇开经济关系的中介,那么,劳动者运⽤⽣产资料来开展劳动,就是⼀个发挥主体⼒量驾驭客体⼒量的过程。但是,社会经济中这个过程不是直接形成的,经济关系作为中介实现劳动者与⽣产资料相结合有三类⽅式:①个体经济⽆须任何中介,劳动者与⽣产资料可以⾃然相结合。②集体经济中的联合劳动,是劳动者经过集体投资,与⽣产资料相结合。这种⽅式是劳动者⽀配资本。③⽆论是私⼈经济,还是国有经济,还是公私合营的股份经济,都是先有投资,再有劳动者的招雇录⽤,这种⽅式是资本⽀配劳动者。显然,当集体经济难以在社会化⼤⽣产领域顺利发展起来的背景下,资本⽀配劳动就成为⽣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的主要特征。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中央利益与地⽅利益的分化,在各地竞相追求经济发展成绩当中,资本逻辑得到发挥条件。追求最⼤投资量与发展成本最⼩成为各地政府的⽬标,由此诱发了“以资本为本”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根源就是资本逻辑,这个根源⽆法消除,但可以限制。只要树⽴正确的政绩观,就能推动科学发展,将资本逻辑限制在应有的⼩范围内。

  社会主义再⽣产中的资本定位

  社会主义再⽣产分为⽣产关系再⽣产、物质资料再⽣产、⼈—劳动⼒再⽣产、⽣态资源—环境再⽣产、精神产品再⽣产五种[3]。资本及其逻辑在这五种再⽣产中都起到重要作⽤。

  (⼀)资本产⽣于⽣产关系再⽣产,反过来⼜影响⽣产关系再⽣产

  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不能逾越商品⽣产阶段,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有其必然性,社会主义⽣产同样具有⼆重性:既是劳动过程⼜是价值创造与价值增值过程,因此资本在社会⽣产过程中就成为⼀个重要的关节点。作为社

会主义劳动过程,要体现劳动者的主体地位,贯彻马克思提出的“劳动的逻辑”:联合起来,合理地调节⼈类和⾃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社会⽣产置于劳动集体的共同控制之下,靠消耗最⼩的⼒量,在最⽆愧于和最适合于劳动者的⼈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这种物质变换[1]926-927。⽣产劳动的⽬的是为了⼈,依靠⼈。可以说,“劳动的逻辑”就是⼈本逻辑,是集中体现社会主义⽣产关系的⼈际关系的⼀⾯。作为社会主义价值创造与价值增值过程,就必须要有⾜额的“能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使⼀定价值量得到最⼤的增值率,不断积累-投⼊-再积累-再投⼊。显然,这⾥起作⽤的是“资本的逻辑”。在“资本的逻辑”中,包括劳动者这个“⼈⼒资源”、⾃然资源等,都是有待资本来配备的⽣产要素,要服从资本的⽬标与效率。⽽资本的⽬标就是创造更多的增值价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经济、⽂化条件下,两种逻辑相互依存、相互⽭盾。只要劳动逻辑,忽略资本逻辑,就容易陷⼊“共同贫穷”;反过来,只要资本逻辑,忽略劳动逻辑,可以在⼀定程度上使社会富裕,但却不是共同富裕,⽽是贫富分化,社会主义⽣产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在社会主义⽣产关系再⽣产中,不能排除资本逻辑,但如果不加控制,显然它会使⽣产关系发⽣变异。这⼀点,在论证科学发展观的核⼼“以⼈为本”当中要充分阐明。由此我们得出⼀个科学社会主义的结论:社会主义⽣产关系,不仅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建⽴,也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维护。在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竞赛中,为追求⾼度的劳动⽣产率、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离不开利⽤资本的逻辑,但是为防⽌社会主义⽣产关系的变异,必须要控制资本的逻辑,正确处理好与劳动的逻辑之间的关系。

  (⼆)资本是物质资料再⽣产的第⼀推动⼒,但却不是根本动⼒

  现代商品—市场经济,⽤于投资的货币是⽣产的第⼀推动⼒(按:马克思语)已是经济常识。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理,⼈是⽣产⼒最根本的动⼒,劳动者的⽣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推动⽣产⼒发展的根本性动⼒。从物质资料再⽣产的组织过程看,资本只有与其他⽣产要素构成合理的⽐例,才能使⽣产不仅有规模,也有质量,使增长不仅有速度,也有效益。没有技术、管理、分⼯协调、有保证的能源原料供给,资本的投放是低效或⽆效的。在宏观与中观的层⾯,⽚⾯强调资本的作⽤只能扭曲经济发展。

  (三)资本与⼈⼒在对⽴统⼀关系中影响⼈⼒资源再⽣产

  社会经济中,客体⼒量由资本代表,主体⼒量分别由经营者与劳动者来代表。其中,经营者发挥的恰好是整体资本的效率,⽽劳动者发挥的是⽣产过程中的劳动⼒,劳动⼒仅仅是资本的诸要素之⼀。为此,资本关注的主要是经营者的⼈⼒资源,资本所有者愿意为经营者阶层(⽩领雇员)设置⾼薪,⽀付成长、培养⾼代价,形成这⼀⼈⼒资源的⾼投⼊、⾼产出。⽽对劳动者的⼈⼒资源,则在低成本的区段上运⾏。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所有制影响对劳动者的⼈⼒资源的再⽣产。公有制经济劳动者主体地位⾼,资本不能强硬贯彻成本原则来压低劳动⼒使⽤代价。私有经济劳动者处于受⽀配地位,资本将按照其本性尽量降低劳动⼒使⽤成本。当然,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劳动的复杂度、精细度,劳动者的健康、技能、精神状态将越来越显著地影响资本的效率,随着⽣产的技术密集度增⼤、知识含量提⾼,资本将乐于使⽤⾼质量的劳动⼒,这就有必要将物质资料再⽣产的“⾼投⼊-⾼产出”经营原则,部分地扩展到劳动⼒使⽤上,达到“增⼤⼀分劳动⼒成本,增⼤两分资本收益”的效果。许多产业中,物质资本的重要性逐步让位于⼈⼒资源。

  (四)资本通过物质资料再⽣产来影响⽣态资源-环境再⽣产,资本的效率越来越受到⽣态资源-环境再⽣产的影响

  在这个双向影响中,有个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关系。资本追求利润的本性决定着它⼒求物质资料⽣产规模盲⽬扩⼤,结构升级总是滞后;总是在掠夺⽣态资源与环境,以达到降低成本的⽬标。但是,资本⼈格代表者本着⼈的理性也会认识到,资源耗竭与环境损坏将给资本在物质⽣产领域的运作带来毁灭性打击。因此,资本经营者总希望别⼈理性对待⾃然,约束别⼈追逐物质利益的⾏为,⽽最好⾃⼰能够按照资本本性来⾏动。于是在资本逻辑⽀配下不断发⽣局部与整体、企业与社会的博弈。如果多考虑⼀下长远利益,就会降低损公(这⾥指社会⽣态利益)利⼰的强度;多考虑短期利益,就会提⾼损公利⼰的强度。于是由物质资料再⽣产来破坏⽣态资源-环境再⽣产的⾏为就要由代表社会的政府来约束。但是资本的⼒量也会渗⼊政府当中。资本主义社会由资本主导,政府维护⽣态环境的努⼒⼗分虚伪和软弱。资本⼈格代表者的理性在资本的本能冲动下也是处于下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只有贯彻⼈本原则,让⼈民的监督⾼于资本的影响,才能使资本更多地考虑长期效益、全局效益。科技进步对物质资料再⽣产具有两重推动作⽤,既可能更⼤地损害⽣态资源-环境再⽣产,也可能有利于促进⽣态资源-环境再⽣产,所以科技研发与在⽣产中的运⽤是要选择的。于是科技开发的较⼤⽐例来源于资本的运⽤,因此选择的标准很可能能按照资本逻辑:利润多、销路好,却不⼀定会遵循⽣态经济原则。这就需要有来⾃社会的调节⼒量,将⽣态经济原则超过资本逻辑,使科技应⽤得到合理的选⽤,这样利⽤资本推动⽣产,才有利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因此,⽣态经济原则是科技进步领域对资本的限定。

  (五)资本影响社会意识,精神⽣产反映社会调节⼒

  从经济领域中产⽣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到资本拜物教,深刻影响着社会意识。社会依靠伦理道德、宗教、政治思想(例如爱国主义)、⽂化⽣活等等来调节资本对社会成员精神的影响,避免惟利是图原则⽀配全部社会⽣活。但是,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因素毕竟是社会存在,经济关系中的资本逻辑越是强烈,对社会意识影响越⼤,靠精神⽣产来调节社会意识就将是苍⽩⽆⼒的;经济关系中的资本逻辑受到限制,精神⽣产的调节就是强有⼒的。在社会主义对资本逻辑限制的基础上,进⼀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对精神⽣产的指导,是使这⼀调节作⽤有效的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资本地位

  利⽤资本发展社会⽣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社会现实,鉴于资本的复杂性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应当从动态上认识它所需要的地位变化。

  (⼀)在三个经济发展主体中改进发展⽬标

  三个经济发展主体是指国家、地⽅与企业。在单纯追求经济实绩的时期,国家、地⽅都以GDP为发展⽬标,企业以资产额、利润率为发展⽬标,这些⽬标都以投资为第⼀推动⼒,资本逻辑起到最强作⽤。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以⼈为本”来取代这三个“为本”:即发展⽬标上“以GDP为本”、发展结果上“以物为本”(“以物质财富为本”)、发展动⼒上“以资本为本”。由此,在发展指标上都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态效益的兼顾与有机结合。对于三个主体⽽⾔,①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导向指标与衡量指标要充分体现为⼈民的幸福、⼈的⾃由全⾯发展,兼顾经济、⽣态、社会三⽅⾯的效益,不能只追求经济发展的⾼度⽽忽视社会发展与⽣态维护。②地⽅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部分,基本要求与国家经济发展相同,但还要根据地⽅的区情,按照国家制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履⾏国家赋予的区域发展使命。③企业是市场主体,天然需要追求体现资本增值幅度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不能忽略现代企业应有的⼈⽂精神与社会责任,不能违背“绿⾊发展”的潮流,因此对资本逻辑要合理地抑制。我们所说的现代化发展与社会经济进步,就要有这三个发展主体的如上改进。

  (⼆)调节要素供给的⽅式与渠道

  市场经济似乎有了货币资本就有了⼀切,有资本可以购买⼀切物质,可以购买科学技术,可以雇佣劳动者,可以聘请专家和经理———相当于购买管理,从⽽⽤别⼈的专业技能来实现资本的⽣产、流通职能,等等。当然,这⾥隐含着⼀个条件,就是要有资本运作的能⼒。也就是说,只要有投资财⼒与⽤这笔资⾦的本领,就可以进⼊各种领域谋求这笔资⾦价值的增值。资本的强势就是这样来的,⾄少在起步阶段是这样。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必须创造外部环境,控制要素供给的⽅式与渠道,降低资本的强势。(1)劳动⼒的供给要联系相应的政治条件,做到迫使资本在运作中“尊重劳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此要好于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在于⼯会⼒量的强⼤。我们⾄少先要达到这⼀步,让⼯会成为迫使资本“尊重劳动”的制约因素。进⽽增加⼀线⽣产的劳动者代表在⼈民代表⼤会中的⽐重,扭转多年来⼈⼤政协经常出现有利于资本的提案,却鲜见有利于劳动的提案。(2)技术的供给要经过筛选,要按照⽣态经济原则,排斥那些看起来利润多、销路好,却损害⽣态资源-环境再⽣产的技术。反过来,⼀些有利于⽣态资源-环境再⽣产的技术,由于价值增值不⾼⽽受到企业界冷遇,就要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励。这⾥,科学发展的逻辑要在关键环节上取代资本的逻辑。前者要有审核制度,后者要增加产业政策的新内容。另⼀⽅⾯,国家创新体系在技术供给上起到重要作⽤,具体的供给对象要与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挂钩,资本逻辑对此要服从国家的产业发展规划。(3)⾃然资源的供给也要按照⽣态经济原则筛选。宪法有关⾃然资源的所有权条款应当得到落实,不能让私⼈资本集团随意占有以及获得全部资源收益。⼀段时间以来⼭西煤矿资源事实上的私有化促成了资本强势,除了煤⽼板的经济效益剧增外,社会效益、⽣态效益均急剧下降。对煤矿资源开发,公进私退、“⼤”进“⼩”退,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4)资⾦的供给是资本形成的基础,社会资⾦的供给要有利于削弱资本强势。⾦融⼀定要掌握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这是贯彻“节制资本”的新民主主义原则(甚⾄也是孙中⼭的新三民主义原则)的最后⼀道防线,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许多有知识、有经营才⼲,就是缺少资本的⼈才,应当通过银⾏贷款获得社会资⾦来投资,建⽴起受限的私有或集体的职能资本。这样的资本是⽣产经营条件,但强势不再。

  (三)收⼊分配的倾斜

  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在分配原则上提出“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并⾏,代替原来单⼀的“按劳分配”原则,以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个说法,在政策实施中有其策略性,⽽按学科要求说则不严密。科学的表述是“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并⾏。因为作为分配依据的各个要素中,只有资本与劳动才是对⽴概念,其他要素都应分别归结为这两⼤要素。如“技术”这个要素本⾝是商品,它要就是作为技术资本参与分配,要就是作为从事技术⼯作的能⼒,作为按劳分配的⼀种类型。管理要素也是这样,管理效率是资本效率的⼀种,⽽管理⼯作是⼀种⾼级的劳动形式,因此作为分配依据,管理不能独⽴于资本或者劳动。⾄于⾃然资源,包括⼟地,只能作为带有垄断性质的资本参与分配。

  这两种分配原则下,分别产⽣财产收⼊与劳动收⼊。需要指出,许多财产收⼊不是资本要素直接分配的结果,⽽是资本收益再分配的结果,如储蓄利息。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已经表明,对社会进步的作⽤,劳动收⼊没有消极作⽤,⽽财产收⼊则有两重作⽤:消极作⽤是产⽣不劳⽽获,积极作⽤是在经济发展初期有利于调动居民将消费资⾦转化为积累资⾦。但随着经济发展受到的市场需求约束、⽣态资源约束越来越⼤,需要的知识积累重要性越来越超过资⾦积累的重要性,财产收⼊的积极作⽤就会逐步缩⼩。从社会发展总的⽅向看,财产收⼊对社会进步的消极作⽤将趋向于增⼤。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认识这⼀点,在政策上向“按劳分配”原则倾斜,对“按资分配”有所抑制,⿎励居民增加劳动收⼊⽽不是财产收⼊。这将推动资本地位下降,劳动地位上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