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广角2014年2月(上) 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因素的计量分析 焦宇航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通过对2000-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分析,在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诸多因素中选出了几个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建立改进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 型。计算出各个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的产出弹性,研究了这些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与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产出弹性;对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则是 农业的关键,对稳定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 作用。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 要战略问题,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 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粮食产量的高低 不仅取决于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农业科 技的发展水平,而且受到政策、自然环境等 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然而,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人均产量 较低,粮食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同时还受 到人口增加和耕地面积减少的冲击。因而, 粮食生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1.影响粮食产量指标的选取 粮食产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按照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和资料获取的 难易程度,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选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 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有效灌溉面积、受灾 面积和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这6个指标响粮 食生产的因素,并采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 斯农业产量模型对这6个指标进行了分析, 指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及农 用化肥施用折纯量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三个 最主要因素。 2.改进的柯布一道格拉斯农业产量 模型 借助c—D生产函数模型, 以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 折纯量、有效灌溉面积、受灾面积和农林牧 渔业从业人员作为解释变量以我国粮食产 量作为被解释变量,采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000 ̄2012年相关数据,对粮食产量进行估 计。本文估计的粮食生产函数如下式所示: Y=AS口。K 2H G Z 【 (1) 式中:Y—粮食总产量 A——常数项; s-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K——农业机械总动力; H———化肥施用量; G-—一有效灌溉面积; z——成灾面积; I ——一农业劳动力; a 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产出 弹性; 0【2——农业机械总动力的产出弹 性: d3———化肥施用量的产出弹性; 4__-有效灌溉面积的产出弹 性; Ot 5——成灾面积的产出弹性; a 6——农业劳动力的产出弹性。 对式1两边取对数,转换为多元线性回 归方程: lnY=lnA+ llnS+ 2lnK+旺3lnH+O【4lnG+O lnZ+a61nL(2) 将选取的样本数据带人式2,运用计量 统计工具Eviews3.1求解该模型得: lnY=一7.583+1.3l31nS一0.1521nK+O.3491nH+O. 5571nG-0.0761nZ-0.3291nL(3) 式3中各个影响因素的t检验值为: 一4.323、14 199 一3.980、9.781、3.241、一6.357、 -3.486, R2=O.992, R2=0.989, Fstatistic=300.233。从式2模型的计算结果 看,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对于给定的显 著性水平0l=O.05, 有Fstatistic=300.233> F0.05(6,14)=2.85,因此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 的,即粮食产量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业 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 成灾面积、农业劳动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 关系。模型中各个影响因素的t统计量,对 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ol=0.05。 有 t0.05/2,19=2.09。因此上述6个指标均通过t 检验,对粮食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可 以认为该模型是合理的,所建立的改进 的柯布—道格拉斯模型是可接受的。 3.对模型估计结果的经济学解释与 分析 改进的柯布一道格拉斯模型所得的结 果表明,在选取的6种要素中,粮食作物播 种面积的产出弹性居于首位。达到了1.313; 其次是有效灌溉面积,其产出弹性为0.557; 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的产出弹性为O.349; 而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农用机械总动力和 受灾面积对粮食产量的产出弹性则为负值, 分别为一0。329、一O.152和一0.076。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显著影响粮食生产,水资源对粮食 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 命脉, 仅次于土地投入对粮食产量的贡献 率。但是,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 家,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稳 定发展。在改进的柯布一道格拉斯模型计算 结果中,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生产的产出弹性 为0.349,化肥增产效应逐渐下降,化肥施 用对粮食生产已经由规模递增进入规模递 减阶段。虽然目前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会提高 粮食产量,但是,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 壤板结。易导致土壤有机结构恶化。严重 303 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的对策与建 议 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确保我们国家粮 食安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头等大事。因此,需 要从如下方面着手: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 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倡导无机肥和有机 肥结合施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提高水资 源利用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业基 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的抗灾能力;转 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劳动产出效率,借 助目前的城市化进程,积极实施农村经济的 战略性调整,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借助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农 村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同时通过扩大本 地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此外还应不断增加对农村 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开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 力素质和劳动力产出效率。 5.结束语 加大对农业的投人(人力、物力、财力), 增加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 平、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劳动力素质、 规范粮食市场,对增加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 作用。因此,根据我国粮食生产的特点,应 在保持耕地面积稳定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科 技进步,增加农业科学技术和物质技术的投 入, 加强以水利灌溉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 设,加强对高产农田的保养,提高中低产 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种植结 构,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我国 粮食产量持续稳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l】于法稳.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分析与政策 建议[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2): 133—135. [2】肖海峰,王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 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6):45—49. [3]段利忠,刘思峰.基于改进B—P算法的内蒙 古粮食产量中长期预测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31(3):175—178. [4】熊华,谭丽燕,王争艳.南宁市粮食生产影 响因素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46-50. 作者简介: 焦宇航(1992.05-),女,河南漯河人。河南大学计 算机学院2OlO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