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

2022-08-12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 院: 动物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 XXXXXXXXXXXXX 学 号: 姓 名: 成 绩:

2010年 5 月 28 日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摘 要]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作为这种客观辩证法的反

映,它是由一系列普遍规律和范畴所组成的科学体系。这些规律和范畴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掲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般性质,其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人们的辩证思维中,唯物辩证法德普遍规律和范畴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综合地发挥着作用。本文将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的部分内容来阐述如何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来学习第四章内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 三大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和第五章着重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它们在全书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即前三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四章和第五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商品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进行分析,提出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第六章和第七章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 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这一安排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线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体系的基础。正是把这样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于社会经济形态之研究,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的学习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学习,这样就可以对唯物辩证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能更好地掌握第四章的内容。

一、运用“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

1

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是为了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方面,存在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社会价值。不仅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存,而且同一部门内部不同商品生产者在个别劳动时间上的竞争,导致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和变化。这些正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两面性与矛盾两面的 转化性的充分体现。另外,商品价值形式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原理的具体体现。商品与货币是两个性质上不同却又有着内在联系的经济范畴,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从商品内在矛盾的运动中派生和演化出来的。货币的存在不是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本解决,而是商品的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取得了一个外在的存在形式。换句话说,货币的出现,既意味着商品价值形式运动和变化中旧的矛盾的解决,同时又意味着新的矛盾的出现。

再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的资本范畴也可从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来把握。从辩证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资本也不例外。事实上,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也考察了“资本一般”的问题。他指出:“资本一般,这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是使任何一定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这种“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性”,即资本共性,可以概括为:第一,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利用资本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信用等活 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或利息,这是资本和货币的本质区别。第二,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价值。资本只有运动才能增殖。

[2]

[1]

2

第三,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投资者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两者结合生产出新的产品,实现价值增殖。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特殊性在于: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是资本家进行剥削的手段,最终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的特殊性在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是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确立社会主义资本的概念,对于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经济运行效 益是有益的。

二、运用“质量互变规律”

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价值是质与量的统一。在学习中,通过对商品价值实体(抽象劳动)的分析,容易看出,商品交换表面上是物与物的交换,实际上却是不同的商品生产者在相互交换他们之间的劳动,所以价值从质上讲,它不是物,而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从量上来看,其大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由生产商品所需 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内在矛盾解决的途径是交换。在交换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交换价值先后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四个阶段,经过量变的积累,最终产生了货币,四个阶段之间的变化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即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逐渐发生了贫富两极分化,才产生了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

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最初产生的是简单商品经济,在简单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于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出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又出现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是一种以小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者就是劳动者,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直接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一种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资本家,劳动者是雇佣工人,劳动者和生产资

3

料处于分离状态。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出现是对简单商品经济的否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一种商品经济,生产资料所有者是劳动者,劳动者也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在这种经济形式中,又实现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直接结合。同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出现是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否定。从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表面上看是回归(又实现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实际上却是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也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上面只是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的部分内容来阐述如何充分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来学习第四章内容。其实,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深感悟到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在为体味到这些辩证法思想而感到欣慰的同时,内心也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包含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所折服,使自己更进一步领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的含义。

[3]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4-14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4-44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0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